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西方学者认为是人的“第二皮肤”;张爱玲说“各人住在各人的服饰里”,对身为“衣冠中人”的中国古代士人来说,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四者之首,更是人生理想、遭际乃至爱恨情仇的外在表征。
服饰显扬着士人的功名富贵。金榜题名时“脱白挂绿”,事业有成时“衣锦还乡”,若能“带金佩紫”,位极人臣,辅弼君王,乃人生之大幸。项羽叱咤风云号称“西楚霸王”时,有人劝他据关中而王,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衣锦还乡”由此衍生而来。庞统云:“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2〕庞统辅佐刘备进入西川,智取益州,虽不幸早逝,亦扬名后世。
服饰标志着士人的遭际。若能赢得君王为自己“解衣推食”,愿肝脑涂地,拼将一死酬知己。楚汉相争之际,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力劝韩信:“当今两主之命悬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韩信答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向)利倍义乎!”〔3〕韩信不忘刘邦“解衣推食”之恩,终不弃刘邦,为汉室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悲惨结局则令人唏嘘慨叹。
服饰代表着士人的尊荣。古人因席地而坐,上殿必须脱鞋,这是礼仪规定。若得到君王允许,能够穿鞋上朝堂,代表了无上的荣光。刘邦得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为第一,“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4〕。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汉献帝赐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5〕。
服饰含蕴着士人的济世理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两袖清风”,临去时“脱靴遗爱”,留取清名。明代忠臣于谦清正廉洁,同僚劝他入京述职时带些礼物,他写下《入京诗》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唐代崔戎爱民如子,处事有方,自华州刺史任上,迁兗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将行,州人恋惜遮道,至有解靴断蹬者”〔6〕。
服饰彪炳着士人的节操。春秋时期,子路面临宫廷内乱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7〕战国时的屈原高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以不从流俗的峨冠博带表达自己“伏清白以死直”〔8〕之志并以生命实践之,其高洁情操和爱国精神千古流芳。汉末,管宁避居辽东,“常著皁帽”〔9〕,终身不肯仕魏,其冰雪节操为人赞颂。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正气歌》里高唱:“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10〕明末张同敞《自诀诗》更表达了忠于国家绝不易服投降清朝的心志:“一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思。破碎山河休葬骨,颠连君父未舒眉。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11〕
服饰飘逸着士人的风流仪态。“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12〕,纶巾因而又名“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东晋谢万“才器隽秀”,“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13〕。仕途困顿而性情旷达的苏轼云:“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14〕苏轼自创的这种头巾样式被人们称为“东坡巾”,以其潇洒和自在的姿态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
服饰表征着士人的情谊。《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旧时军人互称“同袍”又称“袍泽”,后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晚唐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诗云:“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15〕
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服饰从样式、花纹到色彩都要由天子(皇帝)亲自拟定。“改正朔、易服制”是历代统治者开国伊始的头等大事,而“服分等级,饰别尊卑”又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古代服制等级鲜明,《后汉书·舆服志》言:“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1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礼仪规范,以确立自上而下的有序的政治秩序,故极力强调服饰的政治功能。服饰是礼制中的重要范畴,甚至可用以代指人。
“冠冕”,本是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比喻才华出众者居于众人之首。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方东树论其“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17〕。刘勰称许他为“七子之冠冕”:“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18〕司马徽惊异于庞统的才华,称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19〕。
“领袖”,本意是衣服上的领口和袖口。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讲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后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领和袖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便产生了“领袖”一词,引申为表率之人。魏舒忠心为国,威望很高,“(晋)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20〕北魏裴骏有才学,太武帝拓跋焘“谓崔浩曰:‘裴骏有当世才,其忠义可嘉。’补中书博士。浩亦深器骏,目为三河领袖”〔21〕。今天,“领袖”的含义基本没有变,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
“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服装。《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也是后来学子所服,因此,“青衿”指代读书人。《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銮驾将至(太学),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22〕明清时期,“青衿”成为秀才的常服,因此指秀才。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汉初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23〕。盛唐孟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乎!”〔24〕一通达,一穷困,两相对比,让人顿生浩叹!
“衣冠禽兽”,源于明代官员的补服,文官官服的补子纹样绣禽,武将官服的补子纹样绘兽,因此,“衣冠禽兽”是文武官员的标示,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清代官服基本上沿用明代文禽武兽的补服制度。后来由于封建吏治的腐败,“衣冠禽兽”成为贬义词,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
服饰里的人生五光十色。通达时“带金佩紫”、“衣锦还乡”;穷困时“独善其身”,亦有别样的风流:
柳永高吟:“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25〕
张志和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6〕柳宗元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7〕
纵然是“竹杖芒鞋”穿行雨中,苏东坡犹然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28〕,又是何等的旷达和洒脱!
陶渊明归隐园田,“葛巾野服”对菊饮酒,仿佛“陆地神仙”〔29〕。
回首西晋,左思“振衣千仞岗”〔30〕的浩然之气郁乎天地,亘古长存……
话不尽千秋服饰人生,在服饰的流光溢彩中,昭示着社会及自我的评判与选择、得失与荣辱、心性及情志。时至今日,服饰仍是你、我、他展示自我情怀与个性的符号,服饰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鲜活明亮!
注释:
〔1〕《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5页。
〔2〕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24页。
〔4〕《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6页。
〔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页。
〔6〕《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二,《崔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1页。
〔7〕《左传·哀公十五年》。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0页。
〔8〕《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管宁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8页。
〔10〕〔2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29页。
〔11〕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之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4页。
〔12〕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中册),《衣服一卷·诸葛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2页。
〔13〕《晋书》卷七十九,《谢尚谢安传附谢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6页。
〔14〕《苏轼诗集》卷四十一,《次韵子由三首》其三《椰子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68页。
〔15〕《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56页。
〔16〕《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0页。
〔1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8页。
〔18〕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41页。
〔19〕《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庞统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2页。
〔20〕《晋书》卷四十一,《魏舒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6页。
〔21〕《北史》卷三十八,《裴骏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3页。
〔22〕《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3页。
〔23〕《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8页。
〔24〕《唐才子传》卷二,《孟浩然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0页。
〔25〕《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6〕《全唐诗》卷三百零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91页。
〔27〕《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48页。
〔28〕《幼学琼林》卷二,《衣服》,冯毅点校,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0〕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
服饰显扬着士人的功名富贵。金榜题名时“脱白挂绿”,事业有成时“衣锦还乡”,若能“带金佩紫”,位极人臣,辅弼君王,乃人生之大幸。项羽叱咤风云号称“西楚霸王”时,有人劝他据关中而王,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衣锦还乡”由此衍生而来。庞统云:“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2〕庞统辅佐刘备进入西川,智取益州,虽不幸早逝,亦扬名后世。
服饰标志着士人的遭际。若能赢得君王为自己“解衣推食”,愿肝脑涂地,拼将一死酬知己。楚汉相争之际,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力劝韩信:“当今两主之命悬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韩信答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向)利倍义乎!”〔3〕韩信不忘刘邦“解衣推食”之恩,终不弃刘邦,为汉室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悲惨结局则令人唏嘘慨叹。
服饰代表着士人的尊荣。古人因席地而坐,上殿必须脱鞋,这是礼仪规定。若得到君王允许,能够穿鞋上朝堂,代表了无上的荣光。刘邦得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为第一,“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4〕。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汉献帝赐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5〕。
服饰含蕴着士人的济世理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两袖清风”,临去时“脱靴遗爱”,留取清名。明代忠臣于谦清正廉洁,同僚劝他入京述职时带些礼物,他写下《入京诗》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唐代崔戎爱民如子,处事有方,自华州刺史任上,迁兗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将行,州人恋惜遮道,至有解靴断蹬者”〔6〕。
服饰彪炳着士人的节操。春秋时期,子路面临宫廷内乱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7〕战国时的屈原高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以不从流俗的峨冠博带表达自己“伏清白以死直”〔8〕之志并以生命实践之,其高洁情操和爱国精神千古流芳。汉末,管宁避居辽东,“常著皁帽”〔9〕,终身不肯仕魏,其冰雪节操为人赞颂。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正气歌》里高唱:“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10〕明末张同敞《自诀诗》更表达了忠于国家绝不易服投降清朝的心志:“一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思。破碎山河休葬骨,颠连君父未舒眉。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11〕
服饰飘逸着士人的风流仪态。“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12〕,纶巾因而又名“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东晋谢万“才器隽秀”,“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13〕。仕途困顿而性情旷达的苏轼云:“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14〕苏轼自创的这种头巾样式被人们称为“东坡巾”,以其潇洒和自在的姿态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
服饰表征着士人的情谊。《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旧时军人互称“同袍”又称“袍泽”,后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晚唐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诗云:“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15〕
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服饰从样式、花纹到色彩都要由天子(皇帝)亲自拟定。“改正朔、易服制”是历代统治者开国伊始的头等大事,而“服分等级,饰别尊卑”又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古代服制等级鲜明,《后汉书·舆服志》言:“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1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礼仪规范,以确立自上而下的有序的政治秩序,故极力强调服饰的政治功能。服饰是礼制中的重要范畴,甚至可用以代指人。
“冠冕”,本是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比喻才华出众者居于众人之首。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方东树论其“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17〕。刘勰称许他为“七子之冠冕”:“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18〕司马徽惊异于庞统的才华,称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19〕。
“领袖”,本意是衣服上的领口和袖口。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讲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后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领和袖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便产生了“领袖”一词,引申为表率之人。魏舒忠心为国,威望很高,“(晋)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20〕北魏裴骏有才学,太武帝拓跋焘“谓崔浩曰:‘裴骏有当世才,其忠义可嘉。’补中书博士。浩亦深器骏,目为三河领袖”〔21〕。今天,“领袖”的含义基本没有变,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
“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服装。《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也是后来学子所服,因此,“青衿”指代读书人。《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銮驾将至(太学),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22〕明清时期,“青衿”成为秀才的常服,因此指秀才。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汉初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23〕。盛唐孟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乎!”〔24〕一通达,一穷困,两相对比,让人顿生浩叹!
“衣冠禽兽”,源于明代官员的补服,文官官服的补子纹样绣禽,武将官服的补子纹样绘兽,因此,“衣冠禽兽”是文武官员的标示,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清代官服基本上沿用明代文禽武兽的补服制度。后来由于封建吏治的腐败,“衣冠禽兽”成为贬义词,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
服饰里的人生五光十色。通达时“带金佩紫”、“衣锦还乡”;穷困时“独善其身”,亦有别样的风流:
柳永高吟:“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25〕
张志和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6〕柳宗元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7〕
纵然是“竹杖芒鞋”穿行雨中,苏东坡犹然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28〕,又是何等的旷达和洒脱!
陶渊明归隐园田,“葛巾野服”对菊饮酒,仿佛“陆地神仙”〔29〕。
回首西晋,左思“振衣千仞岗”〔30〕的浩然之气郁乎天地,亘古长存……
话不尽千秋服饰人生,在服饰的流光溢彩中,昭示着社会及自我的评判与选择、得失与荣辱、心性及情志。时至今日,服饰仍是你、我、他展示自我情怀与个性的符号,服饰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鲜活明亮!
注释:
〔1〕《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5页。
〔2〕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24页。
〔4〕《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6页。
〔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页。
〔6〕《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二,《崔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1页。
〔7〕《左传·哀公十五年》。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0页。
〔8〕《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管宁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8页。
〔10〕〔2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29页。
〔11〕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之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4页。
〔12〕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中册),《衣服一卷·诸葛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2页。
〔13〕《晋书》卷七十九,《谢尚谢安传附谢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6页。
〔14〕《苏轼诗集》卷四十一,《次韵子由三首》其三《椰子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68页。
〔15〕《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56页。
〔16〕《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0页。
〔1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8页。
〔18〕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41页。
〔19〕《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庞统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2页。
〔20〕《晋书》卷四十一,《魏舒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6页。
〔21〕《北史》卷三十八,《裴骏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3页。
〔22〕《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3页。
〔23〕《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8页。
〔24〕《唐才子传》卷二,《孟浩然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0页。
〔25〕《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6〕《全唐诗》卷三百零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91页。
〔27〕《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48页。
〔28〕《幼学琼林》卷二,《衣服》,冯毅点校,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0〕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