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服饰话人生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西方学者认为是人的“第二皮肤”;张爱玲说“各人住在各人的服饰里”,对身为“衣冠中人”的中国古代士人来说,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四者之首,更是人生理想、遭际乃至爱恨情仇的外在表征。
  服饰显扬着士人的功名富贵。金榜题名时“脱白挂绿”,事业有成时“衣锦还乡”,若能“带金佩紫”,位极人臣,辅弼君王,乃人生之大幸。项羽叱咤风云号称“西楚霸王”时,有人劝他据关中而王,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衣锦还乡”由此衍生而来。庞统云:“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2〕庞统辅佐刘备进入西川,智取益州,虽不幸早逝,亦扬名后世。
  服饰标志着士人的遭际。若能赢得君王为自己“解衣推食”,愿肝脑涂地,拼将一死酬知己。楚汉相争之际,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力劝韩信:“当今两主之命悬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韩信答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向)利倍义乎!”〔3〕韩信不忘刘邦“解衣推食”之恩,终不弃刘邦,为汉室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悲惨结局则令人唏嘘慨叹。
  服饰代表着士人的尊荣。古人因席地而坐,上殿必须脱鞋,这是礼仪规定。若得到君王允许,能够穿鞋上朝堂,代表了无上的荣光。刘邦得天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为第一,“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4〕。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汉献帝赐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5〕。
  服饰含蕴着士人的济世理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两袖清风”,临去时“脱靴遗爱”,留取清名。明代忠臣于谦清正廉洁,同僚劝他入京述职时带些礼物,他写下《入京诗》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唐代崔戎爱民如子,处事有方,自华州刺史任上,迁兗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将行,州人恋惜遮道,至有解靴断蹬者”〔6〕。
  服饰彪炳着士人的节操。春秋时期,子路面临宫廷内乱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7〕战国时的屈原高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以不从流俗的峨冠博带表达自己“伏清白以死直”〔8〕之志并以生命实践之,其高洁情操和爱国精神千古流芳。汉末,管宁避居辽东,“常著皁帽”〔9〕,终身不肯仕魏,其冰雪节操为人赞颂。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正气歌》里高唱:“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10〕明末张同敞《自诀诗》更表达了忠于国家绝不易服投降清朝的心志:“一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思。破碎山河休葬骨,颠连君父未舒眉。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11〕
  服饰飘逸着士人的风流仪态。“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12〕,纶巾因而又名“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东晋谢万“才器隽秀”,“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13〕。仕途困顿而性情旷达的苏轼云:“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14〕苏轼自创的这种头巾样式被人们称为“东坡巾”,以其潇洒和自在的姿态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
  服饰表征着士人的情谊。《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旧时军人互称“同袍”又称“袍泽”,后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学等。晚唐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梅》诗云:“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15〕
  从西周开始,中国人的服饰从样式、花纹到色彩都要由天子(皇帝)亲自拟定。“改正朔、易服制”是历代统治者开国伊始的头等大事,而“服分等级,饰别尊卑”又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古代服制等级鲜明,《后汉书·舆服志》言:“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1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社会的等级结构和礼仪规范,以确立自上而下的有序的政治秩序,故极力强调服饰的政治功能。服饰是礼制中的重要范畴,甚至可用以代指人。
  “冠冕”,本是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比喻才华出众者居于众人之首。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方东树论其“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17〕。刘勰称许他为“七子之冠冕”:“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18〕司马徽惊异于庞统的才华,称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19〕。
  “领袖”,本意是衣服上的领口和袖口。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讲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后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领和袖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便产生了“领袖”一词,引申为表率之人。魏舒忠心为国,威望很高,“(晋)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20〕北魏裴骏有才学,太武帝拓跋焘“谓崔浩曰:‘裴骏有当世才,其忠义可嘉。’补中书博士。浩亦深器骏,目为三河领袖”〔21〕。今天,“领袖”的含义基本没有变,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
  “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服装。《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也是后来学子所服,因此,“青衿”指代读书人。《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銮驾将至(太学),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22〕明清时期,“青衿”成为秀才的常服,因此指秀才。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汉初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23〕。盛唐孟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乎!”〔24〕一通达,一穷困,两相对比,让人顿生浩叹!
  “衣冠禽兽”,源于明代官员的补服,文官官服的补子纹样绣禽,武将官服的补子纹样绘兽,因此,“衣冠禽兽”是文武官员的标示,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清代官服基本上沿用明代文禽武兽的补服制度。后来由于封建吏治的腐败,“衣冠禽兽”成为贬义词,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
  服饰里的人生五光十色。通达时“带金佩紫”、“衣锦还乡”;穷困时“独善其身”,亦有别样的风流:
  柳永高吟:“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25〕
  张志和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6〕柳宗元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7〕
  纵然是“竹杖芒鞋”穿行雨中,苏东坡犹然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28〕,又是何等的旷达和洒脱!
  陶渊明归隐园田,“葛巾野服”对菊饮酒,仿佛“陆地神仙”〔29〕。
  回首西晋,左思“振衣千仞岗”〔30〕的浩然之气郁乎天地,亘古长存……
  话不尽千秋服饰人生,在服饰的流光溢彩中,昭示着社会及自我的评判与选择、得失与荣辱、心性及情志。时至今日,服饰仍是你、我、他展示自我情怀与个性的符号,服饰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鲜活明亮!
  注释:
  〔1〕《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5页。
  〔2〕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3〕《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24页。
  〔4〕《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6页。
  〔5〕《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页。
  〔6〕《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二,《崔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1页。
  〔7〕《左传·哀公十五年》。
  〔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30页。
  〔8〕《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管宁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8页。
  〔10〕〔28〕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02、29页。
  〔11〕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之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4页。
  〔12〕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中册),《衣服一卷·诸葛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2页。
  〔13〕《晋书》卷七十九,《谢尚谢安传附谢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6页。
  〔14〕《苏轼诗集》卷四十一,《次韵子由三首》其三《椰子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68页。
  〔15〕《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056页。
  〔16〕《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0页。
  〔17〕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8页。
  〔18〕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41页。
  〔19〕《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庞统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2页。
  〔20〕《晋书》卷四十一,《魏舒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86页。
  〔21〕《北史》卷三十八,《裴骏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3页。
  〔22〕《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3页。
  〔23〕《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8页。
  〔24〕《唐才子传》卷二,《孟浩然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0页。
  〔25〕《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6〕《全唐诗》卷三百零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91页。
  〔27〕《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48页。
  〔28〕《幼学琼林》卷二,《衣服》,冯毅点校,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0〕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
其他文献
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葡萄牙人便在十六世纪初叶开始渐次东来亚洲,向明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这些葡萄牙人便滞留中国南方沿海岛屿,与民间商人私下进行商品交易。由于这种交易获利甚丰,所以沿海岛屿上的贸易迅速发展兴旺起来。仅浙江宁波江口外的双屿岛(今普陀县六横岛)上的交易额每年就达三百万葡元以上,一时间,这座荒无人烟的岛上建起了医院、教堂、市政厅、慈善堂,居民达三千余人,俨然成了一个小
一  此书非汉语写就的回忆录,而是1943年陆徵祥在比利时圣安德鲁市的演讲文稿而成的《回忆与随想》法文版翻译过来。1945年的出版前言:“倘若真有一日,上帝安排我写回忆录,我定将用我的母语——汉语来完成,因为只有用母语才能真正表达我的思想和内心种种微妙的情感。”斯人已去,安静细读散落历史深处的残言片语,无半星修饰之风,却字字句句让人听到隐秘的花朵和那曾经花开的声音。这些难道不弥足珍贵吗?一如救恩历
《青瓷红釉》定稿于2009年暮春,初版于2010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而实则自始至终,这本书唯一的正确的定位与命名,只能是“立爱”。从“情何以堪”(是书出版序言)到“爱何以立”,期间的过渡或者可以是“情何以立”?这是本书现在的修订版试图完成的愿景。最终完成与否,交于读者裁断。  因是书之写作完全出于约邀,初始动笔纯是基于完诺。所写甚苦,盖谈情说爱,准风月谈,早非2009年之笔者关怀愿力所在,而
民国时期晋中(旧称榆次)地区的太谷县受到不少来访学者的青睐,或考察,或旅行,或交游,或讲学,而最为知名者无疑当属1934年7月初应孔祥熙之邀前来参观的陈衡哲和蒋梦麟,两人且在回到北平后,于《独立评论》1934年7月22日、29日先后发表《从北平飞到太原》和《太谷之行》,为后人留下关于这趟行程的珍贵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此行共计十六人,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任鸿隽也在其中,但笔者遍查旧籍,也未能找到他
抗战时期的安化蓝田镇虽然不如西南联大所在地昆明或者燕京大学所在地成都华西坝出名,但她仍然接纳了来自长沙的十余所中学并开办了一所大学,在连天的抗战烽烟中得以弦歌不辍,赓续着湖湘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蓝田镇现为湖南涟源市治所在地,旧属安化县。据清同治年间修撰的《安化县志》记载:“相传宋张南轩经此,谓地宜蓝,后果艺蓝弥野,因名。”宋代理学家张栻经过此地,说这里宜栽种蓝这种植物,后来乡民果真在这
近来我重读了钱基博先生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这本书勾起了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也促使我对一些文学上的老问题重新思考。今年恰是钱基博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和逝世五十周年,我就以这些回忆和思考,来纪念这位五十多年前曾教导过我的前辈。    一    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五十三年前,也就是1954年的秋天,我到华中师范学院去找钱基博先生,向他约稿。当时我在《长江文艺》编辑部评论组工作,钱先生在华中师范学院任
皖籍作家许春樵近年来创作十分活跃,他的小说把目光和笔触放在平民生活、社会现实方面,每一部创作都饱含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201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屋顶上空的爱情》折射出强烈的人性光芒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可称得上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具有强烈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反思意识的现实主义力作”〔1〕。这部小说和他以往的小说一脉相承,仍然是从具体问题和事件入笔的,这次他选择把爱情和房子作为切入点,虽不免与同类题材如《
“文章者穷人之具,而文章之奇者,其穷亦奇,如戴子是也”(《与刘大山书》),此为方苞评论戴名世的人与文之语。的确,生于顺治十年(1653)的戴名世命运可真够奇崛的,他平生不喜时文,五十岁之前以卖文授徒为生,之后方应科举,五十三岁得中举人,五十七岁得中进士,授职为翰林院编修。结果,六十一岁就因为《南山集》案被处死。如此说来,文章何止是穷人之具,简直是杀人的利器啊。方苞也因为给他作序被处死刑,后来因为李
一  1917年2月8日,上海《民国日报》刊载了林纾的《论古文之不当废》,其中有一段写道:    呜呼!有清往矣!论文者独数方、姚,而攻掊之者麻起,而方、姚卒不之踣。或其文固有其是者存耶?    林纾推尊桐城派领袖方苞、姚鼐,谓攻击方、姚之人尽管层出不穷,但二人终究没有倒下。时在国外留学的胡适,睹此文后兴奋不已,于日记中全文抄录,并批曰:    此中“而方、姚卒不之踣”一句,不合文法,可谓不通。所
一  清咸丰六年(1856)八月,太平军一支在杨辅清的率领下从江西贵溪、弋阳往东,兵锋直指浙、赣走廊的要害之地广信府城(今上饶市)。广信府地处信江上游,为浙、赣两省间水陆通衢,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广信一旦失守,将危及正在江西作战的湘军后勤保障和作为清廷重要财赋来源的江南大片经济区。  八月初四日,当贵溪陷落时,广信知府沈葆桢和负责广信防务的工部侍郎、留任江西学政兼督办江西团练廉兆纶正在外筹饷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