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寄宿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024—01
西方国家对寄宿生健康成长的研究较早。在我国,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研究在近些年也得到了重视,但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配备不专业、管理只是对学生的看管、寄宿生生活与学习严重脱节等问题。近年来,虽然农村寄宿生的管理和教育不断得到关注,但是“农村寄宿制”教育模式还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为了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研究中去。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以皋兰县寄宿生比较集中的四所农村初中校为研究学校,进行了农村初中寄宿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皋兰县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他们的人格,促使我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调查目的与结果
1. 调查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身心迅速发展,面临的内外压力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农村寄宿学生,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寄宿生的父母要出外打工,这些孩子自然就变成了留守学生。因为缺少情感沟通,又得不到有效引导,他们常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抑郁、恐怖、孤独、自责、过敏、冲动等行为。通过调查,间接了解我县农村初中广大寄宿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了解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从认知和行为等层面上进行辅导,以改善、维护和提高我县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
2. 调查结果。心理学工作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面: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课题组分四个小组对部分学校寄宿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学校的寄宿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健康,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9%(健康总分≥65为心理障碍),在各因子的检出率(因子分≥8为心理障碍)中,按照检出率高低排序,学习焦虑的检出率高达54.3%,过敏倾向的检出率为22.6%,自责倾向的检出率为21.5%,身体症状的检出率为20%,恐怖倾向的检出率为9.1%,孤独倾向的检出率为6%,对人焦虑的检出率为5.3%,冲动倾向的检出率为5%。总体而言,农村寄宿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在5%-54.3%之间,主要问题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 目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农村寄宿生学习兴趣时浓时淡,学习效率时高时低,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十分关心考试分数。
农村寄宿生普遍比较敏感,容易为一些生活琐事而烦恼。学生情绪不稳定,总是患得患失。
个别农村寄宿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
一小部分农村寄宿生有自卑心理,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
2. 成因分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校经济条件较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农村初中寄宿生承受着更大的升学压力。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农村中学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咨询辅导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关注广大的农村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三、研究并制定有效对策
调查资料显示出的結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了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合格人才,经我们课题组反复研究,特制定以下有效对策:
1. 对农村寄宿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意识,促进寄宿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落到实处,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3.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
A.讲座: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健康》、《谈幸福》、《谈励志》等。
B.开展美食节活动(教师和寄宿生共进晚餐)。
C.观看学生喜爱的影片,或新闻励志类影视节目。
D. 利用学校广播站,为学生播放励志、感恩的歌曲,丰富寄宿生在校内的课余生活。
E. 每周为寄宿生提供一次与家人电话交流的机会,缓解寄宿生在学校的情绪。
F.宿舍内务整理、洗衣竞赛活动。
G.演讲、征文比赛。
4. 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寄宿学生的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5. 切实将家庭教育中关乎心理健康的要素作为焦点,开办好家长学校,创设好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平台。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寄宿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817)
编辑:蔡扬宗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024—01
西方国家对寄宿生健康成长的研究较早。在我国,农村寄宿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研究在近些年也得到了重视,但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配备不专业、管理只是对学生的看管、寄宿生生活与学习严重脱节等问题。近年来,虽然农村寄宿生的管理和教育不断得到关注,但是“农村寄宿制”教育模式还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为了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研究中去。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以皋兰县寄宿生比较集中的四所农村初中校为研究学校,进行了农村初中寄宿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皋兰县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他们的人格,促使我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调查目的与结果
1. 调查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身心迅速发展,面临的内外压力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农村寄宿学生,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寄宿生的父母要出外打工,这些孩子自然就变成了留守学生。因为缺少情感沟通,又得不到有效引导,他们常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抑郁、恐怖、孤独、自责、过敏、冲动等行为。通过调查,间接了解我县农村初中广大寄宿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了解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从认知和行为等层面上进行辅导,以改善、维护和提高我县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
2. 调查结果。心理学工作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面: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课题组分四个小组对部分学校寄宿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学校的寄宿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健康,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9%(健康总分≥65为心理障碍),在各因子的检出率(因子分≥8为心理障碍)中,按照检出率高低排序,学习焦虑的检出率高达54.3%,过敏倾向的检出率为22.6%,自责倾向的检出率为21.5%,身体症状的检出率为20%,恐怖倾向的检出率为9.1%,孤独倾向的检出率为6%,对人焦虑的检出率为5.3%,冲动倾向的检出率为5%。总体而言,农村寄宿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在5%-54.3%之间,主要问题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 目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农村寄宿生学习兴趣时浓时淡,学习效率时高时低,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十分关心考试分数。
农村寄宿生普遍比较敏感,容易为一些生活琐事而烦恼。学生情绪不稳定,总是患得患失。
个别农村寄宿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
一小部分农村寄宿生有自卑心理,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
2. 成因分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校经济条件较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农村初中寄宿生承受着更大的升学压力。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农村中学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咨询辅导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关注广大的农村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三、研究并制定有效对策
调查资料显示出的結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了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合格人才,经我们课题组反复研究,特制定以下有效对策:
1. 对农村寄宿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健康教育的意识,促进寄宿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落到实处,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3.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
A.讲座: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健康》、《谈幸福》、《谈励志》等。
B.开展美食节活动(教师和寄宿生共进晚餐)。
C.观看学生喜爱的影片,或新闻励志类影视节目。
D. 利用学校广播站,为学生播放励志、感恩的歌曲,丰富寄宿生在校内的课余生活。
E. 每周为寄宿生提供一次与家人电话交流的机会,缓解寄宿生在学校的情绪。
F.宿舍内务整理、洗衣竞赛活动。
G.演讲、征文比赛。
4. 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寄宿学生的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5. 切实将家庭教育中关乎心理健康的要素作为焦点,开办好家长学校,创设好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平台。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寄宿生健康成长教育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817)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