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浅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带有创见性的思维,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教师教学首先要有创新,要改革教学方法,变灌输方式为主动探索式,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运用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变一人说为多人说,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二、培养积极探索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创新
  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探索、思维判断能力,和积极探索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在思维上的创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索、积极的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分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2/5与3/4的分母相同吗?能否直接比较两者的大小呢?(2)能将2/5与3/4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吗?应将什么数作为公分母呢?通过这样能引发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由浅入深的引导,还可以事先不作引导和暗示,而是通过以下方法:(1)尝试将两个分数化成小数比较。(2)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3)也可化成相同分子的分数进行比较。(4)将两者与整数“1“进行比较等等。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交流使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其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得以培养。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的陷阱式问题,从反方面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在走出陷阱的过程中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判断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个体经验就能在交流中上升为智慧经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创新,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实践及动手操作,使学生乐于创新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中让孩子们在平常的购物中认识它们,提前布置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去买学习用品,之后在课堂中介绍自己的经历,如物品是多少钱,拿了多少钱并找回多少钱,不知不觉中就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必须要注意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
  四、尝试探索,使学生敢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师的角色就要转变。要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创造活动需要借助决心和毅力。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在讲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例如,教学《圆周长》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之后动手操作一下,去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圆周率,从而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又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剪一剪、移一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跟谁有关?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如“最小公倍数”的实践应用,教师可把一个动物画在两个多边形上,通过边靠边旋转最终得出需几次才能回到原来位置上,从而加深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它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知识。当今时代,各种数学相关知识向大众传递着信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比以往更加紧密。因此,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乏味无趣的学科,实际上,数学之美在其简单、和谐、对称、秩序及奇异等方面。美学创造心理学认为:美的意识能诱发创造直觉。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性,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总之,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有创新能力,才可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欲;也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师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其他文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新课标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
期刊
传统英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转变提出了三大目标:一是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二是重新认识师生关系,树立新的学生观。三是发展新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创新英语教学课堂,应该着力于跨文化的认知和交
期刊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
期刊
谈到数学,大多人联想到的就是逻辑、严密、抽象、枯燥。学习是一种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当学生的情感、价值、地位被忽视后,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包袱,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为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呢?  一、用“爱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十分重大。学生都非常敏感,教师是否真的爱他们,他们一眼都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
期刊
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尤其注重对数学德育功能的体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新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发挥数学教学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功能,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教会他们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从内因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对数学教学德育功能的强调,笔者认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师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也出现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某些教师脱离教材实际、片面追求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致在使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下水平的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如何认真钻研教材,面向实际地把数学知识的教学与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和智力也相应得到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如下:  一、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
期刊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阅读也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