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2001年我国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到现在,三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阻碍重重。文章在分析了三网融合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之外,还借鉴国外经验引入了非对称性准入机制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三网融合之路提供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径。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电信;互联网;非对称准入机制
一、三网融合面临的发展困境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后,在同一个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综合性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传输。
由于我国三大网络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和不同的隶属关系,在当今技术和网络都已经成熟的条件下,想在业务、市场、行业、终端、管制、政策等多方面实现三网融合,依然困难重重,主要的矛盾存在于体制性障碍和传播权的争夺。
1.两大系统的巨大差异
首先在性质方面,广播电视网按照事业体制运作;电信网和计算机互联网是企业体制模式。第二,内容管理方面,广播电视和网络都有内容审查机制,内容把关非常严格;而电信运营商不得窃听、截留用户传播的信息。第三,准入机制方面,广电行业是政府的“喉舌”,属于高管制行业,外资很难进入;而电信行业允许外资进入,这些体制性障碍是三网融合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阻力。相比广电系统陈旧的管理体制,电信系统市场化程度较高,有着成熟的网络平台和明确的业务运营流程。
2.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优势
对互联网来说,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最主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因此涉足广电业务,争取独立的IPTV牌照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需求。
对电信网来说,传统电信业务增长乏力,而手机上网用户飞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这样的发展态势,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3.传播权的争夺
三网融合面临着传播权的再分配,即广电系统通过让渡部分大众传播资源,来获得更宽的传播渠道,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市场;而电信系统则通过让渡部分传播渠道来获得电视节目的播出权,成为内容提供商。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和监控机制,“三网融合”就会变成简单的“三网合一”。
二、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实现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 这也是对未来三网融合实现方式的指导性意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电信企业和广播电视企业可以完全对等地进入对方的传统业务领域。这种“对称准入”在短期几乎也不可能实现: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生产商,其内容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而电信和互联网属于双向互动,传播内容是相对自由的,两者难以融合。因此,许多西方国家目前基本上倾向于电信开放、广电封闭,采取“非对称准入”的方法,即有线电视网的内容进入其他两大网络进行传播,而其他两大网络的内容却不能完全自由地进入有线电视网。
三网融合的本质是适应技术变革和生产力的要求,做出产业运行和管理体制上的重大调整。在操作层面上,“非对称准入”的实现需要为三大网络制定涵盖信息传输和终端生产的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例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两大系统相互进入方式和准入资格作出具体规定和解释等等,同时还涉及立法、内容审查、传播控制等多方面问题。在我国,由于广电系统的弱势,在确定上述“非对称准入”具体实现方式之前,还需要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整合,改变“一地一网”的不利现状,完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机制,确立成为内容提供商的资格标准。
三、三网融合的社会影响
1.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三网融合”是世界性的潮流与必然趋势,一旦实现,将对三大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机构预测,三网融合将拉动国内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并带来网络建设、内容与应用服务等产业的繁荣,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对于产业来讲,首先是新兴业务的崛起,比如视频业务、移动多媒体等。其次,融合性终端和融合性设备的软件供应商、系统供应商,以及终端产品制造商也将迎来商机。
2.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三网融合首先会增加用户选择权,为不同的年龄、文化、职业层次的人群提供便捷的相互进入方式,也将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的数字化生活内容,如智能交通、移动金融、智能家居、远程教育、医疗,电子政务等。同时,也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服务品质的提升和相关资费的降低。
3.对传播内容的影响
三网融合下,在全民高度参与的内容生产过程中,传播权威将被消解,内容会更加平民化、娱乐化。同时,也会导致受众分化,受众的选择权和话语权都空前增强。而在信息空前爆炸的情况下,又会造成优质电视节目资源的相对短缺。如何寻找到优质的、符合自身需要的电视节目资源,成为受众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总之,我国三网融合尽管阻力重重,但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三大网络的特殊性,协调广电、电信两大系统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尽快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推动三网融合健康、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付 安,男,天津人,山西潞安集团党委宣传部电视台专题部科员。)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电信;互联网;非对称准入机制
一、三网融合面临的发展困境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后,在同一个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综合性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传输。
由于我国三大网络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和不同的隶属关系,在当今技术和网络都已经成熟的条件下,想在业务、市场、行业、终端、管制、政策等多方面实现三网融合,依然困难重重,主要的矛盾存在于体制性障碍和传播权的争夺。
1.两大系统的巨大差异
首先在性质方面,广播电视网按照事业体制运作;电信网和计算机互联网是企业体制模式。第二,内容管理方面,广播电视和网络都有内容审查机制,内容把关非常严格;而电信运营商不得窃听、截留用户传播的信息。第三,准入机制方面,广电行业是政府的“喉舌”,属于高管制行业,外资很难进入;而电信行业允许外资进入,这些体制性障碍是三网融合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阻力。相比广电系统陈旧的管理体制,电信系统市场化程度较高,有着成熟的网络平台和明确的业务运营流程。
2.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优势
对互联网来说,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最主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因此涉足广电业务,争取独立的IPTV牌照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需求。
对电信网来说,传统电信业务增长乏力,而手机上网用户飞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这样的发展态势,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3.传播权的争夺
三网融合面临着传播权的再分配,即广电系统通过让渡部分大众传播资源,来获得更宽的传播渠道,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市场;而电信系统则通过让渡部分传播渠道来获得电视节目的播出权,成为内容提供商。因此,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和监控机制,“三网融合”就会变成简单的“三网合一”。
二、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实现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 这也是对未来三网融合实现方式的指导性意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电信企业和广播电视企业可以完全对等地进入对方的传统业务领域。这种“对称准入”在短期几乎也不可能实现: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生产商,其内容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而电信和互联网属于双向互动,传播内容是相对自由的,两者难以融合。因此,许多西方国家目前基本上倾向于电信开放、广电封闭,采取“非对称准入”的方法,即有线电视网的内容进入其他两大网络进行传播,而其他两大网络的内容却不能完全自由地进入有线电视网。
三网融合的本质是适应技术变革和生产力的要求,做出产业运行和管理体制上的重大调整。在操作层面上,“非对称准入”的实现需要为三大网络制定涵盖信息传输和终端生产的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例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两大系统相互进入方式和准入资格作出具体规定和解释等等,同时还涉及立法、内容审查、传播控制等多方面问题。在我国,由于广电系统的弱势,在确定上述“非对称准入”具体实现方式之前,还需要对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整合,改变“一地一网”的不利现状,完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机制,确立成为内容提供商的资格标准。
三、三网融合的社会影响
1.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三网融合”是世界性的潮流与必然趋势,一旦实现,将对三大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机构预测,三网融合将拉动国内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并带来网络建设、内容与应用服务等产业的繁荣,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对于产业来讲,首先是新兴业务的崛起,比如视频业务、移动多媒体等。其次,融合性终端和融合性设备的软件供应商、系统供应商,以及终端产品制造商也将迎来商机。
2.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三网融合首先会增加用户选择权,为不同的年龄、文化、职业层次的人群提供便捷的相互进入方式,也将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的数字化生活内容,如智能交通、移动金融、智能家居、远程教育、医疗,电子政务等。同时,也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服务品质的提升和相关资费的降低。
3.对传播内容的影响
三网融合下,在全民高度参与的内容生产过程中,传播权威将被消解,内容会更加平民化、娱乐化。同时,也会导致受众分化,受众的选择权和话语权都空前增强。而在信息空前爆炸的情况下,又会造成优质电视节目资源的相对短缺。如何寻找到优质的、符合自身需要的电视节目资源,成为受众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总之,我国三网融合尽管阻力重重,但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三大网络的特殊性,协调广电、电信两大系统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尽快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推动三网融合健康、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付 安,男,天津人,山西潞安集团党委宣传部电视台专题部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