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健美操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以青年女性为主,教龄普遍较短;教师原始专项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科研能力较弱;但教师的从业态度积极正确,在职培训情况较好。
[关键词] 江苏省高校 健美操 体育教师 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1]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也是高校工作中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健美操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是大多数高校普修课和选项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成为学生课余活动最受欢迎的健身手段之一。但是健美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科研能力、业务素质能否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省9个城市中24所普通高校的90名公共体育部健美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相关的中外图书期刊与电子文献进行检索。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健美操师资情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共发放健美操教师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91.0%。)
(3)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分析由SPSS11.0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健美操教师年龄、性别结构状况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还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自然过程和科学创造能力的形成过程。教师的年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健美操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兴衰过程,是教师师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和30-35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2.3%,其次是36-40和41-45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21.1%。因此,单从江苏省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来看,健美操教师队伍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该年龄段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这对于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直观性较强、充满青春活力和动感的健美操而言,他们对于课程教学无疑具有较大的优势,但相对而言,他们的教学经验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表1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年龄构成表 N=90
从性别分布来看,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l: 4,性别分布不够合理。分析其可能原因:健美操被确定为体育院系教学内容时间不长,因而各高校许多男体育教师大都不具备这方面知识和技能。这种状况也影响了健美操在普通高校男生中的开展和普及。它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亟待更新知识和再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之需要。
2.健美操教师的原始专项结构状况
高校健美操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有较好的示范能力,动作准确、优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健美操学习中去。现代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已不满足于单纯技术动作学习,他们渴望通过系统的健美操课程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健与美”的运动技能,发展自身运动能力。这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和健美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健美操专项毕业的教师只占被调查总数的23.3%,而其他专项的健美操教师竟达到近80%的比例,这说明目前江苏省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其中51.1%的健美操教师原始专项是竞技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有25.5%的教师原始专项不属于体操类项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的情况分析,一方面由于这些年各高校都开设了健美操课,而健美操专业教师非常短缺,各个高校为了弥补教学上的不足,纷纷将一些其他项目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体操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开始健美操课进行教学,这就造成健美操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较差,专业素质较薄弱。健美操运动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规则更新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作为高校健美操教师,应以丰富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人,如不能及时掌握专项信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势必导致教学内容的落后,自然也就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健美操人才。因此,江苏省普通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优化。
表2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原始专项结构图 N=90
3.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状况
学历结构代表现任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专业程度,是衡量教师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标准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健美操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其发展潜力。一般而言,学历越高,起点越高,适应能力越强,发展潜力也越大[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学历已经成为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3]。跟据教育部关于2005年对高校教师学历目标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教学科研性高校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40%[4]。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健美操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教师本科学历的占82.2%,硕士学历的占17.8%,博士学历的为零。虽然相对于前几年来说,体育教师中硕士学历比例有所增长,但是这个比例远远低于浙江高校其他学科专任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高层次学历的教师明显偏少,主要集中在中年教师的年龄段上,而且大多是以在职进修为主要形式完成。青年教师的学历偏低,导致学术、科研能力不高,这样势必导致恶性循环。青年教师将来势必成为体育部的顶梁支柱,他们还将肩负起体育学术带头人的责任带领未来的体育院部做好科研、社会服务、学校体育改革等重要使命,因此,青年教师学历结构亟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表3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情况表 N=90
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从1992年国家的职称评定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称结构比例为:1:2.7:5:6.3,但从表3显示的结果来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师中教授比例过小(6.7%),助教和讲师的比例过高(75.5%),上述结果表明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职称层次与国家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职称结构偏低,高级职称教师缺乏,这种比例关系与高校所负担的培养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极不相称。究其原因,这与健美操教师队伍年轻化相关,同时也说明年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不断加强健美操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的继续教育、在职学习等培养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职称结构和教学工作经验。
4.健美操教师在职培训情况
新《纲要》规定:“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需要[5]。由于健美操是新兴运动项目,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健美操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表4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在职培训情况比较乐观,近5年中有77.8% 的教师参加过在职培训,且有38.9% 的教师参加3 次以上培训(未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年龄在45岁以上,并且已达副教授职称),这是健美操项目日新月异发展要求所致,也是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所致,是高校教师与时俱进的表现。
表4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近5年在职培训情况调查表N=90
5.健美操教师科研能力情况
高校进行健美操教育活动,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从事科研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投身体育教学改革,更新和充实体育课教学内容,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认真、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实现“科研—教研—教学”的良性循环,是评价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5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发表论文情况调查表 N=90
调查结果显示(表5):健美操教师队伍中,发表论文5篇以上者仅有3人(占总数的3.3%),这部分健美操教师大多数为教授或副教授;3—4篇的13人(占总数的14.4%),这部分体育教师以讲师为主;1—2篇的人有36人(占总数的40.0%),没发表过一篇文章的有38人(占总数的42.2%),这部分教师多数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一是由于暂时未涉及到职称晋升问题,二是缺乏撰写论文的经验和能力。这种情况并不乐观,说明江苏省健美操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加强,业务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结论和建议
1.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以年轻女教师为主,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差距较大。教师教龄普遍偏短,教学工作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江苏省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科研能力较弱,专业裁判级别不高。但健美操教师从业态度良好,在职培训情况比较乐观。
3.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转变健美操教学以女性为主的传统观念,增大男教师在健美操教学队伍中的比例,充分发挥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4.建立以青年教师为主,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共同组成的体育教学队伍,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
5.提高健美操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大引进专业师资和培训在职教师的力度,增加教师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科研意识、能力,加强师资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央国务院. 1993.(13)
[2]高起.试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体育科学,1998,18(1):28-29.
[3]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
[4]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2002.
[5]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
[6]肖光来主编.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4):69-71.
作者单位:宋惠菁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高卫东 咸阳市渭城第二初级中学
陕西咸阳
[关键词] 江苏省高校 健美操 体育教师 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1]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也是高校工作中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健美操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是大多数高校普修课和选项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成为学生课余活动最受欢迎的健身手段之一。但是健美操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科研能力、业务素质能否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省9个城市中24所普通高校的90名公共体育部健美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相关的中外图书期刊与电子文献进行检索。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健美操师资情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共发放健美操教师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91.0%。)
(3)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分析由SPSS11.0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健美操教师年龄、性别结构状况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还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自然过程和科学创造能力的形成过程。教师的年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健美操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兴衰过程,是教师师资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和30-35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2.3%,其次是36-40和41-45岁这两个年龄段,两者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21.1%。因此,单从江苏省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来看,健美操教师队伍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该年龄段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这对于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直观性较强、充满青春活力和动感的健美操而言,他们对于课程教学无疑具有较大的优势,但相对而言,他们的教学经验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表1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年龄构成表 N=90
从性别分布来看,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l: 4,性别分布不够合理。分析其可能原因:健美操被确定为体育院系教学内容时间不长,因而各高校许多男体育教师大都不具备这方面知识和技能。这种状况也影响了健美操在普通高校男生中的开展和普及。它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亟待更新知识和再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之需要。
2.健美操教师的原始专项结构状况
高校健美操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有较好的示范能力,动作准确、优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健美操学习中去。现代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已不满足于单纯技术动作学习,他们渴望通过系统的健美操课程了解更多专业知识,掌握“健与美”的运动技能,发展自身运动能力。这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和健美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健美操专项毕业的教师只占被调查总数的23.3%,而其他专项的健美操教师竟达到近80%的比例,这说明目前江苏省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其中51.1%的健美操教师原始专项是竞技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有25.5%的教师原始专项不属于体操类项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的情况分析,一方面由于这些年各高校都开设了健美操课,而健美操专业教师非常短缺,各个高校为了弥补教学上的不足,纷纷将一些其他项目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体操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开始健美操课进行教学,这就造成健美操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较差,专业素质较薄弱。健美操运动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规则更新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作为高校健美操教师,应以丰富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人,如不能及时掌握专项信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势必导致教学内容的落后,自然也就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健美操人才。因此,江苏省普通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优化。
表2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原始专项结构图 N=90
3.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状况
学历结构代表现任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专业程度,是衡量教师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标准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健美操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其发展潜力。一般而言,学历越高,起点越高,适应能力越强,发展潜力也越大[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学历已经成为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3]。跟据教育部关于2005年对高校教师学历目标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教学科研性高校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40%[4]。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健美操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教师本科学历的占82.2%,硕士学历的占17.8%,博士学历的为零。虽然相对于前几年来说,体育教师中硕士学历比例有所增长,但是这个比例远远低于浙江高校其他学科专任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高层次学历的教师明显偏少,主要集中在中年教师的年龄段上,而且大多是以在职进修为主要形式完成。青年教师的学历偏低,导致学术、科研能力不高,这样势必导致恶性循环。青年教师将来势必成为体育部的顶梁支柱,他们还将肩负起体育学术带头人的责任带领未来的体育院部做好科研、社会服务、学校体育改革等重要使命,因此,青年教师学历结构亟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表3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情况表 N=90
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从1992年国家的职称评定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称结构比例为:1:2.7:5:6.3,但从表3显示的结果来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师中教授比例过小(6.7%),助教和讲师的比例过高(75.5%),上述结果表明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职称层次与国家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职称结构偏低,高级职称教师缺乏,这种比例关系与高校所负担的培养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极不相称。究其原因,这与健美操教师队伍年轻化相关,同时也说明年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不断加强健美操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的继续教育、在职学习等培养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职称结构和教学工作经验。
4.健美操教师在职培训情况
新《纲要》规定:“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需要[5]。由于健美操是新兴运动项目,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健美操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表4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在职培训情况比较乐观,近5年中有77.8% 的教师参加过在职培训,且有38.9% 的教师参加3 次以上培训(未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年龄在45岁以上,并且已达副教授职称),这是健美操项目日新月异发展要求所致,也是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所致,是高校教师与时俱进的表现。
表4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近5年在职培训情况调查表N=90
5.健美操教师科研能力情况
高校进行健美操教育活动,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从事科研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投身体育教学改革,更新和充实体育课教学内容,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认真、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实现“科研—教研—教学”的良性循环,是评价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5 江苏省普通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师发表论文情况调查表 N=90
调查结果显示(表5):健美操教师队伍中,发表论文5篇以上者仅有3人(占总数的3.3%),这部分健美操教师大多数为教授或副教授;3—4篇的13人(占总数的14.4%),这部分体育教师以讲师为主;1—2篇的人有36人(占总数的40.0%),没发表过一篇文章的有38人(占总数的42.2%),这部分教师多数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一是由于暂时未涉及到职称晋升问题,二是缺乏撰写论文的经验和能力。这种情况并不乐观,说明江苏省健美操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加强,业务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结论和建议
1.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以年轻女教师为主,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差距较大。教师教龄普遍偏短,教学工作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江苏省高校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科研能力较弱,专业裁判级别不高。但健美操教师从业态度良好,在职培训情况比较乐观。
3.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转变健美操教学以女性为主的传统观念,增大男教师在健美操教学队伍中的比例,充分发挥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4.建立以青年教师为主,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共同组成的体育教学队伍,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
5.提高健美操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加大引进专业师资和培训在职教师的力度,增加教师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科研意识、能力,加强师资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央国务院. 1993.(13)
[2]高起.试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体育科学,1998,18(1):28-29.
[3]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
[4]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2002.
[5]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
[6]肖光来主编.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
[7]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4):69-71.
作者单位:宋惠菁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高卫东 咸阳市渭城第二初级中学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