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一页书,胜过浏览一本书”,旨在告诉人们,阅读要应注意精读和扫读的有效运用;“读书而不运用,所读的书不如废纸”,旨在强调阅读的运用;“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强调阅读时应且读且思。文章以《木兰从军》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怎样实现“读中用”,如何引导学生且读且思,值得我们探讨。下面,以《木兰从军》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教学实践。
一、应重视主题,强化诵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多注重生字词的教学、重点段落的背诵,而忽视文章主旨的揭示。这种现象在低年级段尤为突出。如《木兰从军》的教学,教师们往往先正音,对生字词征兵、名字、战袍、将士、朝廷等认读、笔顺、意义等的教学,之后读课文,写生字等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显然与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相去甚远。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真正读起来,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将文章的主旨强加于学生,学生也只能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把握文章中的意境,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主旨。《木兰从军》中花木兰的人物形象:英勇善战、尊老爱幼、爱国爱家、机智灵敏等,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小学生也會感到“云里雾中”。而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从中从字里行间感悟、深受启发,在心中构建完美的人物形象。如让学生阅读第二段,找一找最能说明花木兰从军的一句话。这样,通过对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和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情境导读
1.黄梅戏欣赏导入。请班级的两位学生男女对唱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个扮演花木兰、一个是刘大哥;如果班级中没有会演唱的,教师可以一人两个角色而演唱,或者利用多媒体而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正宗的黄梅戏。
2.情境法导读。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场景,如战急、征战、回家等几个特殊的情境,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降低阅读的难度。同时,教师也以此为依据,而有效导读: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很多,花木兰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下了征兵的文书,文书上都有花木兰的老父亲的名字,花木兰劝说了家人,替父从军……然而,古代有“女不出户”之说,不允许女子外出,更不允许女子上战场,你想知道花木兰是怎样“替父从军”的吗?她又做出了哪些壮举?
(二)问题导读
请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呈现上一个环节中生字词的多媒体幻灯片,教师以“你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你能读好他们吗?”导读,并让学生进一步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如学生自读课文,之后交流:课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读中感悟
(一)抓住关键词领悟
小学生阅读课文,往往从头到尾看一遍、读一遍就认为是阅读了,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教学的目标远远不止亦如此。教师应在阅读方法上加以引导。如抓住关键词,而领悟人物形象和感悟文章的主旨。如“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教师提出问题:你怎样理解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赫赫战功又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自主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再给以总结:赫赫战功是说花木兰立下的战劳大,“披”“跨”“渡”“过”等传神的词语,言简意赅地将木兰从军的整个过程高度浓缩和概括,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这样,在导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走进文章的中心人物,走进文章的主旨。
(二)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文章阅读,一般来说有略读、细读、推断读等几种策略,而推断读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细读文章,从文章的字词、句子等进行推敲和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针对“木兰返乡”一段,指导学生进行品读训练。提出具体任务:从中找出失败、丑陋、粗鲁、胆怯、惊奇、勇敢、秀美、看望等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词语训练
开展“我会说”“我会填”的活动,让学生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花木兰是一位________。她______、_______,在前线立下了_______。其实,她是个________的姑娘。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侧重于说话、写话练习,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能局限于课文,以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如根据阅读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等形式,低年级学生以说话、讲故事为主要形式。《木兰从军》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木兰说服了家人”的内容,让学生想一想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亲、姐姐、弟弟以及木兰,表演出木兰说服家人的情境:
父亲:“你是女孩子,怎么能出去打仗呢?还是我去吧!”
木兰:(拉着父亲的手)“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
木兰:_________。
弟弟:_________。
木兰:__________。
这样的表演是课文阅读的补充和拓展的必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课堂生动;黄梅戏的演唱,为课堂增添了魅力,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使学生会学、会读为宗旨,实现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拓展性、实践性的阅读训练,体现“学生的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思维力。同时,通过对木兰形象的分析,也渗透德育教育。总之,这节课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观为宗旨,使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怎样实现“读中用”,如何引导学生且读且思,值得我们探讨。下面,以《木兰从军》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教学实践。
一、应重视主题,强化诵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多注重生字词的教学、重点段落的背诵,而忽视文章主旨的揭示。这种现象在低年级段尤为突出。如《木兰从军》的教学,教师们往往先正音,对生字词征兵、名字、战袍、将士、朝廷等认读、笔顺、意义等的教学,之后读课文,写生字等大众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显然与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相去甚远。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背景,真正读起来,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将文章的主旨强加于学生,学生也只能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文章,把握文章中的意境,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主旨。《木兰从军》中花木兰的人物形象:英勇善战、尊老爱幼、爱国爱家、机智灵敏等,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小学生也會感到“云里雾中”。而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从中从字里行间感悟、深受启发,在心中构建完美的人物形象。如让学生阅读第二段,找一找最能说明花木兰从军的一句话。这样,通过对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和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中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情境导读
1.黄梅戏欣赏导入。请班级的两位学生男女对唱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个扮演花木兰、一个是刘大哥;如果班级中没有会演唱的,教师可以一人两个角色而演唱,或者利用多媒体而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正宗的黄梅戏。
2.情境法导读。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场景,如战急、征战、回家等几个特殊的情境,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降低阅读的难度。同时,教师也以此为依据,而有效导读: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很多,花木兰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下了征兵的文书,文书上都有花木兰的老父亲的名字,花木兰劝说了家人,替父从军……然而,古代有“女不出户”之说,不允许女子外出,更不允许女子上战场,你想知道花木兰是怎样“替父从军”的吗?她又做出了哪些壮举?
(二)问题导读
请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呈现上一个环节中生字词的多媒体幻灯片,教师以“你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你能读好他们吗?”导读,并让学生进一步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如学生自读课文,之后交流:课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读中感悟
(一)抓住关键词领悟
小学生阅读课文,往往从头到尾看一遍、读一遍就认为是阅读了,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教学的目标远远不止亦如此。教师应在阅读方法上加以引导。如抓住关键词,而领悟人物形象和感悟文章的主旨。如“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教师提出问题:你怎样理解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赫赫战功又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而自主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再给以总结:赫赫战功是说花木兰立下的战劳大,“披”“跨”“渡”“过”等传神的词语,言简意赅地将木兰从军的整个过程高度浓缩和概括,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这样,在导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走进文章的中心人物,走进文章的主旨。
(二)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文章阅读,一般来说有略读、细读、推断读等几种策略,而推断读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细读文章,从文章的字词、句子等进行推敲和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针对“木兰返乡”一段,指导学生进行品读训练。提出具体任务:从中找出失败、丑陋、粗鲁、胆怯、惊奇、勇敢、秀美、看望等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词语训练
开展“我会说”“我会填”的活动,让学生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花木兰是一位________。她______、_______,在前线立下了_______。其实,她是个________的姑娘。这个环节的阅读教学,侧重于说话、写话练习,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能局限于课文,以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如根据阅读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等形式,低年级学生以说话、讲故事为主要形式。《木兰从军》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木兰说服了家人”的内容,让学生想一想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亲、姐姐、弟弟以及木兰,表演出木兰说服家人的情境:
父亲:“你是女孩子,怎么能出去打仗呢?还是我去吧!”
木兰:(拉着父亲的手)“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
木兰:_________。
弟弟:_________。
木兰:__________。
这样的表演是课文阅读的补充和拓展的必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课堂生动;黄梅戏的演唱,为课堂增添了魅力,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使学生会学、会读为宗旨,实现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拓展性、实践性的阅读训练,体现“学生的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思维力。同时,通过对木兰形象的分析,也渗透德育教育。总之,这节课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观为宗旨,使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