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育的主体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个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时至至今,在大部分中小学课堂上,仍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受听不懂,跟不上和陪坐之苦,导致了中等学生的无效劳动和“优等生”的重复劳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极大盲目性和随从性,使课堂效果差。为了打破“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一陈规旧习,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学习方法的利与弊、长与短,让学生领悟到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必须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与教师积极配合进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单词的记忆,课文的背诵,语法的获得更需要学生自主的去操作。因此从上第一堂英语课开始,我就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初中学生来讲感情支配力量胜于理智控制能力,学生的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兴的记忆永远不忘。如果学生对其一学科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寻求,刻苦钻研,不畏艰难,似乎很轻松就能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一般来说,学生不擅长的学科往往也是不感兴趣的学科,学习兴趣也往往由于喜欢上每位老师开始的。教师要努力上好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要以真诚的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从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过把瘾”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的态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就怎么读、怎么说、怎么写、怎么上课、怎样考试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并和他们反复讨论研究,共同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第一,确定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排除干扰性的非重点学习内容;第二,每日常规训练,从最初的师生问答,慢慢过渡到生生问答,再到九年级的即兴谈话,并采取竞争机制,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第三,让学生自读、自讲、讨论和答疑。这也是最主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认真选好由学生自读自讲的篇目,并及时指导,点拨和答疑,做到及時反馈交流。讨论时,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第四,自测和总结。由于学生自己参与确定了以上教学方法,所以在实施中,他们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讲、听的效果相当好。
  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培养了他们的自主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师素质几个方面提出了对高职数学教学改善  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改善;创新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等技术性应用人才,其教育理念应是以“为工作服务,为岗位奠基”为原则的“实用性”教育。
【摘要】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着和启蒙者,对人的未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的性生理、性心理教育滞后。家庭教育薄弱,家长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学校教育观念淡化,对学生的性教育极度缺乏.学生对性生理、性心理的科学认识与了解知之甚少,严重制约了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灵魂的塑造。为此,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正常开展性教育、有效实施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