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出台了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本文概述阳光工程的实施内容和实施办法,指出当下阳光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对有效的具体改进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阳光工程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一、国内现状
(1)国内长期推行城乡2元化体制,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在经济发展的城市需求大量的员工,劳动力供给不平衡,需要劳动力转移。(2)土地流转承包制度的推行。种粮大户需要现代的农业技术来改进种植方法,增加产量,降低能耗。(3)国内的建筑用地等增加,耕地锐减,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
二、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适合“阳光工程”培训的对象数量有限,培训组织困难。
根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的文件规定,培训对象必须是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但存在培训对象不足和青壮年人数比例少情况。
2、培训的时间现状
每天培训两个小时左右,在临时申请的教室里,持续教学一个星期左右。培训的时间太短,农民不能学以致用。
3、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不到位:(1)管理人员、机构、配套资金不到位。如县级阳光办,90%以上是有机构,没有专人,更没有配套工作经费或资金到位率低,并出现地方财政套取中央补贴资金的现象。(2)“一账五卷”各个环节不到位。台账填写不规范。部分没有填写学员就业单位或联系方式,且培训卷的认领签名册多是同一人笔迹。同时已经填写联系方式也很难与之取得联系。(3)监管不到位,管培不分现象严重。县级阳光办对所在地的培训机构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监管责任,是阳光工程能否落在实处,让农民真正受益的关键所在。县级阳光办人员多从农牧业局机关所属下级部门临时抽调,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有限,很难将最重要的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在不少县的管理人员是从培训机构来做兼职管理人员。形成“管、培”一家,使项目的监督检查徒有虚名。当接到上级部门检查通知后,常临时仓促应付检查。
4、接受培训人员的思想文化水平方面。
接受培训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所教内容理解不深,接受困难。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使农民习惯安于现状,远出意愿不强,给项目的推进带来困难。
5、法律制度方面。
虽参加阳光工程,但仍然面临着如没有劳工合同保障、强行加班、子女受教育等问题,法律制度方面仍待完善。
6、宣传力度方面。
深受农民和用工企业称赞的惠民富民“德政工程”,在全国有影响的媒体上报道不多,宣传不够,不少地区人民对此模糊不清。
三、提高阳光工程效果的对策建议
1、由竞争来推行
据调研中得知,阳光工程推行的过程中多由大学直接对口教学,教学没有动力。若采用竞争方式,由各学校来竞标,促进优胜劣汰。也可吸收教学质量好,知名度高,态度负责的教学机构来执行和落实阳光工程。
2、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适当调整“阳光工程”的培训定位。
阳光培训应定位于一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蒙培训”、“引导性培训”。培训的对象应界定于农村有初中以上文化、有转移就业需求而外出无门或顾虑重重的35岁以下的群体。培训内容也应适当调整,简单易学内容应成为培训的重点。高技术含量工种应交由财政补贴较高的其他部门(如劳动部门、扶贫部门、教育部门等)进行继续培训,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切实实现阳光工程培训目标。而时间短,见效快将是“阳光工程”的特色和优势。
3、建立监督制度
(1)建立农民—人大代表—政府监督机制。
农民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人员有违纪现象,可向当地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对其进行处理,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阳光工程顺利实施。
(2)媒体舆论监督。
第三方媒体对阳光工程的实施,进行全程拍摄宣传监督,发现问题敢于及时曝光揭露,形成对工作人员的外部压力。
(3)建立培训人员(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档案记录。
培训时间、课程内容、授课地点、授课评价及听课费用等都要有记录。这样可防止扣押听课费用、不认真授课等情况,也可及时让培训讲师知道农民不明白的地方,以此相互促进。
(4)积极开展互动式培训,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培训不能采取教条式书本讲授,而采取互动式,如口头相授、实际操作相授。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
(5)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
在对农民的土地情况调查后,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和农民接受的种植饲养计划和培训内容。
(6)进一步加强“阳光”宣传和示范带动效应。
国家阳光办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基层可让成功学员现身说法,带动周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这有利于阳光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2004]4号).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
[3]农村人口比率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19日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阳光工程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一、国内现状
(1)国内长期推行城乡2元化体制,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在经济发展的城市需求大量的员工,劳动力供给不平衡,需要劳动力转移。(2)土地流转承包制度的推行。种粮大户需要现代的农业技术来改进种植方法,增加产量,降低能耗。(3)国内的建筑用地等增加,耕地锐减,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
二、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适合“阳光工程”培训的对象数量有限,培训组织困难。
根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的文件规定,培训对象必须是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但存在培训对象不足和青壮年人数比例少情况。
2、培训的时间现状
每天培训两个小时左右,在临时申请的教室里,持续教学一个星期左右。培训的时间太短,农民不能学以致用。
3、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不到位:(1)管理人员、机构、配套资金不到位。如县级阳光办,90%以上是有机构,没有专人,更没有配套工作经费或资金到位率低,并出现地方财政套取中央补贴资金的现象。(2)“一账五卷”各个环节不到位。台账填写不规范。部分没有填写学员就业单位或联系方式,且培训卷的认领签名册多是同一人笔迹。同时已经填写联系方式也很难与之取得联系。(3)监管不到位,管培不分现象严重。县级阳光办对所在地的培训机构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监管责任,是阳光工程能否落在实处,让农民真正受益的关键所在。县级阳光办人员多从农牧业局机关所属下级部门临时抽调,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有限,很难将最重要的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另外在不少县的管理人员是从培训机构来做兼职管理人员。形成“管、培”一家,使项目的监督检查徒有虚名。当接到上级部门检查通知后,常临时仓促应付检查。
4、接受培训人员的思想文化水平方面。
接受培训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所教内容理解不深,接受困难。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使农民习惯安于现状,远出意愿不强,给项目的推进带来困难。
5、法律制度方面。
虽参加阳光工程,但仍然面临着如没有劳工合同保障、强行加班、子女受教育等问题,法律制度方面仍待完善。
6、宣传力度方面。
深受农民和用工企业称赞的惠民富民“德政工程”,在全国有影响的媒体上报道不多,宣传不够,不少地区人民对此模糊不清。
三、提高阳光工程效果的对策建议
1、由竞争来推行
据调研中得知,阳光工程推行的过程中多由大学直接对口教学,教学没有动力。若采用竞争方式,由各学校来竞标,促进优胜劣汰。也可吸收教学质量好,知名度高,态度负责的教学机构来执行和落实阳光工程。
2、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适当调整“阳光工程”的培训定位。
阳光培训应定位于一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蒙培训”、“引导性培训”。培训的对象应界定于农村有初中以上文化、有转移就业需求而外出无门或顾虑重重的35岁以下的群体。培训内容也应适当调整,简单易学内容应成为培训的重点。高技术含量工种应交由财政补贴较高的其他部门(如劳动部门、扶贫部门、教育部门等)进行继续培训,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切实实现阳光工程培训目标。而时间短,见效快将是“阳光工程”的特色和优势。
3、建立监督制度
(1)建立农民—人大代表—政府监督机制。
农民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人员有违纪现象,可向当地人大代表反映,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对其进行处理,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阳光工程顺利实施。
(2)媒体舆论监督。
第三方媒体对阳光工程的实施,进行全程拍摄宣传监督,发现问题敢于及时曝光揭露,形成对工作人员的外部压力。
(3)建立培训人员(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档案记录。
培训时间、课程内容、授课地点、授课评价及听课费用等都要有记录。这样可防止扣押听课费用、不认真授课等情况,也可及时让培训讲师知道农民不明白的地方,以此相互促进。
(4)积极开展互动式培训,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培训不能采取教条式书本讲授,而采取互动式,如口头相授、实际操作相授。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
(5)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
在对农民的土地情况调查后,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和农民接受的种植饲养计划和培训内容。
(6)进一步加强“阳光”宣传和示范带动效应。
国家阳光办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基层可让成功学员现身说法,带动周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这有利于阳光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2004]4号).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
[3]农村人口比率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19日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