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抗战中“游而不击”说驳议

来源 :历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微博于2020年11月22日转载了《中共在抗战中"游而不击"说驳议》一文(原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引起网民的讨论,以下是评论选摘。阿克琉斯没有脚:日本投降时,国军龟缩在西南,我党各个根据地在敌后遍地开花。抗战中流砥柱实至名归。
其他文献
<正>随着航空摄影测试技术的发展,航空测绘相机逐渐发展为两个分支:其一为以搭载在无人机上的轻小型航测相机系统为主流方向,充分发挥了灵活机动、适应低空拍摄、应用限制小的特点。另一分支是以高分辨率、大幅面为主要特点的高端航空测绘相机,其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三高”航空摄影。本文以大幅面高精度航空测绘系统关键技术成像模式、测绘相机检校、光机结构技术、数据链路、图像处理为主要切入点,通过专利视
期刊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精确度影响着地形测绘工作的质量,属于一种新型的地形测绘技术。在测绘建设工程中,属于一项核心工作,在开展阶段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便于更精准地获取到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适合应用在复杂化的地形中,对比传统化人工测绘方式,整体投资成本显著降低,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为工程建设方案编制、施工作业安全管控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凸显出新型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重要作用。
耕地资源是延续农耕文化的载体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近年来耕地“非粮化”现象正威胁着我国的耕地红线。本文从法规、经济、评价、规划、整治五个维度梳理了耕地“非粮化”治理措施的内在逻辑,指出当前治理的主要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笔者建议,今后“非粮化”管控以利农惠民为根本、以大食物观为方向、以耕保立法为基础、以分类规划为举措,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县级划定粮用单元、食用单元、农用单元,制定各管控单元的
碳税作为价格型的碳定价方式,因其推进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治理的独特作用,在全球得到日益重视和广泛应用,并在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政策目标,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碳定价方式单一、国际气候挑战压力不断加大等现实背景下亟须引入碳税政策工具,拓宽碳治理新思路。但碳税开征面临经济性、社会性、制度性、征管性等因素制约,通过充分借鉴国际碳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碳税开征的具体
<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阶级矛盾激化、民不聊生的时候,发动和参加起义就是民心所向。历史一再证明:民心向背是无法被裹挟的,漠视农民生存权益必将给统治者带来覆灭。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频繁发生并有一定周期性的客观现象,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农民起义虽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封建制度,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一论断是史学界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而取得的共识。然而,近些年社会
期刊
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模式分为两阶段开发和一体化开发两种类型。不同于两阶段开发模式的设计策略,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特点。文章以采用一体化开发模式的无锡地铁具区路车辆段为例,阐述其盖上盖下协同设计策略:一方面,具区路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功能组合、开发强度、落位布局等必须统筹考虑盖下车辆段工程设计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具区路车辆段盖上可采取调整建筑布局、分层复合利用、打造开放空间等设计策略,将盖下的劣势转为亮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史作为历史学新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包括环境史概念本身作为新知识点的广泛传播,世界各国的环境史学者在浩如烟海的著述中不断引用乃至构建新概念,从而使得多种门类的新历史得以问世。这种新概念和新历史,不啻体现了环境史对古老历史学的最直观、最显性的创新,即构筑了一套新历史知识体系。将这套新历史知识体系与已有的历史著述相整合,一定程度上可以认知关于过去的新世界,也即历史的生态世
文章关注过往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中较少讨论的贸易中介。基于2002—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文章不仅关注贸易中介对于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影响,也对这种影响的异质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贸易中介能帮助企业与海外客户建立联系,进而促使企业学习海外产品知识,推动企业的出口产品拓展。(2)贸易中介能帮助企业与本地其他企业建立联系,进而促使企业学习本地产品知识,推动企业出口产品拓展。(3)一般型贸易中介对
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谷物基本自给作出吉林贡献。基于此,本文以2015年以来实施黑土地试点保护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吉林省粮食产量与黑土地资源区域粮食产量、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系统总结了吉林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黑土地保护利用协同推进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解决之策,以期为吉林实现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守护
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激励其开展耕地保护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313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二元及有序probit模型,从内在驱动和外在保障两方面,实证分析耕地保护价值认知、地权稳定性对农场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91.37%的农场能采纳1种及以上的耕地保护措施,19.20%的家庭农场能采纳全部5种耕地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