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退役军人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为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职院校扩招一百万学生的政策和开展退役军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122-02
退役军人作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对象,既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退役军人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国家教育援助政策的支持
2019年海南省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退役军人作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对象。海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也专门制定了《海南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专门为退役军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新时代国家对退役军人的教育援助政策体现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退役军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参加学历教育或参加技能培训,政府完善和落实退役军人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退役军人学费资助标准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按各高校学费实际金额执行,退役军人相关奖助学金按现行政策执行。
2.退役军人具备的优秀品质
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锻造和锤炼,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具有自觉服从意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具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团队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等优秀品质,为他们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军队所培养的专业技术技能
军人在部队不仅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军事训练和战备执勤,还有机会掌握军队所培养的一些专业技术技能,比如通信技术、医疗技术、电工技术、汽车驾驶技能、汽车维修技能、烹饪和制作糕点技能、园艺修剪技能等,这些军队所培养的专业技术技能也为退役士兵融入社会、接受继续教育和就业创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二)劣势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技能欠缺
退役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突出的学习障碍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和学习技能欠缺,比如语文基础、英语基础、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以及计算机操作等学习技能等比较欠缺,入学后不会使用学习工具,听不懂专业课,作业质量不高,通不过英语考试等,甚至导致不能顺利毕业。
2.承受经济、学业和就业等多种压力,学习的心态不够平稳
退役军人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期间,与普通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承受着多种压力,主要有:(1)经济压力。退役军人求学期间需要支付交通费、生活费等开销,但由于退役后无工作收入,只能依靠家庭的经济来源或退役补贴生存,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2)学习压力。离开学校多年,不习惯学校的学习生活和不适应专业的学习要求,完成学业有难度和压力。(3)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加剧,退役军人只有掌握超过一般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赢得优质的就业岗位。退役军人在高职院校毕业后能否立即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倍感压力。
3.就业单位选择倾向于政府機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接纳度不高
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享受的待遇优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退役后的择业观,导致他们择业意向大部分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较少,不太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
各高职院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
各高职院校根据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专门的退役军人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三)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
考虑到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大学生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网上网下、半工半读、送课上门等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资助保障体系
各高职院校根据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就读经济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制订各具特色的学校资助保障体系,为退役军人大学生提供减免课本费、提供学校的奖助学金资助等一系列校级资助保障服务。
(五)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
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1对1”就业咨询服务,根据他们特长和优势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创业教育,帮助具备创业条件的退役军人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军、校、企沟通不足,办学计划和办学条件亟须改善
由于缺乏充分沟通,退役军人报考高职院校前不了解地方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就业情况,选择和报考高职院校的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的文化程度、素质能力不够了解,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招生计划和安排招生专业;企业等就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导致退役军人接受高职教育毕业后,不能立即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就业。另外,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条件极为有限,许多高职院校基本条件保障、师资条件保障、实训条件保障只能维持原有学生数量规模的办学。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扩招的办学形势需求,目前各高职院校亟须拓展新的办学空间,增加更加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配置相应的教学实训设备,保证为退役军人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二)国家财政对退役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有限
国家财政支持有限,部分退役军人入学无法享受学费补贴政策,如武警边防转公安体制的退役军人以及武警消防转地方体制的退役军人。这部分退役军人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需求,对于转制退役军人,国家不给予发放8000元/每年的学费补贴。只有符合条件(政府没有安置就业岗位)的退役军人,才能享受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的学费补贴。国家财政支持的相关奖助学金按现行政策执行,能够享受奖助学金的主要是学习成绩优秀和属于低保困难家庭的少量退役军人大学生,其他退役军人大学生只能依靠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以及退役补贴来支撑在高职院校求学期间的主要消费。
(三)应多方协作做好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
1.加强军、地、校、企四方沟通,做好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推介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推介(招工及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引导退役军人到适合的企业工作。
2.扩招报名和考试的时间安排建议考虑退役军人退伍时间,扩招报名和考试的次数不宜太频繁,建议一年两次为宜。上半年建议安排在3月份报名,4月份考试;下半年建议安排在7月份报名,8月份考试。
四、改进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入学思想稳定教育和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为退役军人从部队回到地方、融入社会搭建起一座“支持转换角色”的桥梁。首先应积极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国家的教育资助相关政策,为退役军人选择和报考学校和专业提供咨询服务。其次应向退役军人介绍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退役军人求学期间的注意事项,了解退役军人入学时的思想动态、学习需求和生活困难。最后利用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退役军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努力使退役军人大学生入学思想稳定,集中精力投入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
(二)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退役军人学费资助实施细则
目前,关于退役军人学费资助实施细则已出台实施,基本能满足办学需求,但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如退役军人目前需要退役满一年入学才符合申报和领取国家学费资助的条件。因此当年退役的军人需要等待一年才能入学,在军人退役时间和入学时间的对接上不够紧密。为确保高职院校招收退役军人入学工作顺利推进,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退役军人学费资助的有关政策。
(三)高职院校提高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重点抓好退役军人的到课率、毕业率及就业率
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到课率、毕业率及就业率。到课率意味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到位,教学秩序正常;毕业率意味着高职院校为退役军人大学生实施的教学计划、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教学辅导行之有效,完成效果好;就业率意味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的畢业求职,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保证退役军人大学生学以致用,各得其所,为社会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
(四)高职院校应为退役军人融入大学生活和适应学业压力提供相应的支持系统
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正能量,为退役军人大学生提供服务学校和服务同学的机会,比如,吸收退役军人大学生参加国旗护卫队、担任军训小教官、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以及国家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等,为退役军人融入大学生活提供多种机会。高职院校还应重点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加强对退役军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与服务,通过师生互动、专任教师辅导、课堂内外交流、网上网下答疑、预约答疑等方式,帮助退役军人大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圆满完成学业,走向适合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Z].2019-4-12.
[2]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海南省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8-13.
[3]刘妍.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4(8).
[4]汪卫平,尚晓明,张天骄.“政策衔接”到“转换支持”:美国退役军人从军人到大学生转换问题评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9(2).
[5]王丽萍,代成岩,张以宁.技工院校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职业,2019(16).
[6]崔成,王艳涛.新时代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7).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7-0122-02
退役军人作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对象,既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退役军人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国家教育援助政策的支持
2019年海南省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退役军人作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对象。海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也专门制定了《海南省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专门为退役军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新时代国家对退役军人的教育援助政策体现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退役军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参加学历教育或参加技能培训,政府完善和落实退役军人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退役军人学费资助标准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按各高校学费实际金额执行,退役军人相关奖助学金按现行政策执行。
2.退役军人具备的优秀品质
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锻造和锤炼,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具有自觉服从意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具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团队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等优秀品质,为他们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军队所培养的专业技术技能
军人在部队不仅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军事训练和战备执勤,还有机会掌握军队所培养的一些专业技术技能,比如通信技术、医疗技术、电工技术、汽车驾驶技能、汽车维修技能、烹饪和制作糕点技能、园艺修剪技能等,这些军队所培养的专业技术技能也为退役士兵融入社会、接受继续教育和就业创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二)劣势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技能欠缺
退役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突出的学习障碍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和学习技能欠缺,比如语文基础、英语基础、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以及计算机操作等学习技能等比较欠缺,入学后不会使用学习工具,听不懂专业课,作业质量不高,通不过英语考试等,甚至导致不能顺利毕业。
2.承受经济、学业和就业等多种压力,学习的心态不够平稳
退役军人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期间,与普通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承受着多种压力,主要有:(1)经济压力。退役军人求学期间需要支付交通费、生活费等开销,但由于退役后无工作收入,只能依靠家庭的经济来源或退役补贴生存,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2)学习压力。离开学校多年,不习惯学校的学习生活和不适应专业的学习要求,完成学业有难度和压力。(3)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加剧,退役军人只有掌握超过一般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赢得优质的就业岗位。退役军人在高职院校毕业后能否立即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倍感压力。
3.就业单位选择倾向于政府機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接纳度不高
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享受的待遇优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退役后的择业观,导致他们择业意向大部分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较少,不太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以及我国快速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
各高职院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
各高职院校根据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专门的退役军人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三)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
考虑到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大学生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网上网下、半工半读、送课上门等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
(四)完善资助保障体系
各高职院校根据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就读经济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制订各具特色的学校资助保障体系,为退役军人大学生提供减免课本费、提供学校的奖助学金资助等一系列校级资助保障服务。
(五)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
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1对1”就业咨询服务,根据他们特长和优势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创业教育,帮助具备创业条件的退役军人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军、校、企沟通不足,办学计划和办学条件亟须改善
由于缺乏充分沟通,退役军人报考高职院校前不了解地方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就业情况,选择和报考高职院校的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的文化程度、素质能力不够了解,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招生计划和安排招生专业;企业等就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导致退役军人接受高职教育毕业后,不能立即到合适的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就业。另外,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条件极为有限,许多高职院校基本条件保障、师资条件保障、实训条件保障只能维持原有学生数量规模的办学。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扩招的办学形势需求,目前各高职院校亟须拓展新的办学空间,增加更加专业的师资队伍和配置相应的教学实训设备,保证为退役军人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二)国家财政对退役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有限
国家财政支持有限,部分退役军人入学无法享受学费补贴政策,如武警边防转公安体制的退役军人以及武警消防转地方体制的退役军人。这部分退役军人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需求,对于转制退役军人,国家不给予发放8000元/每年的学费补贴。只有符合条件(政府没有安置就业岗位)的退役军人,才能享受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的学费补贴。国家财政支持的相关奖助学金按现行政策执行,能够享受奖助学金的主要是学习成绩优秀和属于低保困难家庭的少量退役军人大学生,其他退役军人大学生只能依靠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以及退役补贴来支撑在高职院校求学期间的主要消费。
(三)应多方协作做好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
1.加强军、地、校、企四方沟通,做好招生院校、招生专业推介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推介(招工及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引导退役军人到适合的企业工作。
2.扩招报名和考试的时间安排建议考虑退役军人退伍时间,扩招报名和考试的次数不宜太频繁,建议一年两次为宜。上半年建议安排在3月份报名,4月份考试;下半年建议安排在7月份报名,8月份考试。
四、改进高职院校开展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院校应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入学思想稳定教育和心理辅导
高职院校为退役军人从部队回到地方、融入社会搭建起一座“支持转换角色”的桥梁。首先应积极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国家的教育资助相关政策,为退役军人选择和报考学校和专业提供咨询服务。其次应向退役军人介绍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退役军人求学期间的注意事项,了解退役军人入学时的思想动态、学习需求和生活困难。最后利用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退役军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努力使退役军人大学生入学思想稳定,集中精力投入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
(二)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退役军人学费资助实施细则
目前,关于退役军人学费资助实施细则已出台实施,基本能满足办学需求,但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如退役军人目前需要退役满一年入学才符合申报和领取国家学费资助的条件。因此当年退役的军人需要等待一年才能入学,在军人退役时间和入学时间的对接上不够紧密。为确保高职院校招收退役军人入学工作顺利推进,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退役军人学费资助的有关政策。
(三)高职院校提高退役军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重点抓好退役军人的到课率、毕业率及就业率
高职院校对退役军人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到课率、毕业率及就业率。到课率意味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到位,教学秩序正常;毕业率意味着高职院校为退役军人大学生实施的教学计划、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教学辅导行之有效,完成效果好;就业率意味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的畢业求职,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保证退役军人大学生学以致用,各得其所,为社会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
(四)高职院校应为退役军人融入大学生活和适应学业压力提供相应的支持系统
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正能量,为退役军人大学生提供服务学校和服务同学的机会,比如,吸收退役军人大学生参加国旗护卫队、担任军训小教官、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以及国家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等,为退役军人融入大学生活提供多种机会。高职院校还应重点关注退役军人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加强对退役军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与服务,通过师生互动、专任教师辅导、课堂内外交流、网上网下答疑、预约答疑等方式,帮助退役军人大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圆满完成学业,走向适合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Z].2019-4-12.
[2]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海南省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8-13.
[3]刘妍.退役军人职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4(8).
[4]汪卫平,尚晓明,张天骄.“政策衔接”到“转换支持”:美国退役军人从军人到大学生转换问题评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9(2).
[5]王丽萍,代成岩,张以宁.技工院校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职业,2019(16).
[6]崔成,王艳涛.新时代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7).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