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学习已成为品德课堂常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使其在探究中自主构建道德,才能探究得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探究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54-02
探究学习是品德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究学习已成为品德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在探究策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以下,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就探究学习策略展开探讨。
一、善于引领:精心设置探究问题
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引领。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以明确的问题设置引领探究活动,只有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探究学习质量。
教学片断一: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的职业,它们是……(生答略)
师:那么,这些劳动是否需要知识呢?
当老师呈现教师、厨师工作图片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说出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当老师出示清洁工图片时,同学都愣住了。
生1:(迟疑了一会儿)我觉得不需要知识,我看到在大马路上扫地的人说的都是方言。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人,一看就没文化。
生2:我妈经常骂我,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扫马路去。
……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清洁工是不需要知识的。清洁工的劳动到底需不需要知识和技能呢?想不想去找到答案?
生(齐答):想!
师:我们先来回忆,清洁工最常见的劳动是什么?(扫地、清垃圾、运输垃圾、处理落叶……)现在让我们选择一项内容,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
经过探究,学生们发现看似最简单的清洁劳动,也需要杠杆学、统筹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清洁工也需要学习更多的机械操作和天气变化的应对知识等。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由此,“各项劳动都需要知识”这一目标便水到渠成,学生更懂得了要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探究问题的设计是保障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探究问题或来自新知识的生长点,或来自知识的重难点,或生发于探究结果的不确定处,或来自新旧知识的碰撞点。问题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探究才会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
二、授之以渔:注重培育探究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更有价值。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之旅,帮助学生收获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片断二: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
在教学“体会袁隆平利用知识和技术创造巨大财富”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图表,通过“读一读”“探一探”“填一填”“议一议”四个步骤展开探究活动。先让学生各自自主研读补充文本,从纵坐标和横坐标中读取信息;然后,再回到探究小组汇报补充,小组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读一读:让学生感受水稻产量的逐步增加;探一探:让学生发现纵、横坐标透露的信息;填一填:让学生感受知识和技术的变化;议一议:让学生感受两者之间的联系。
经过四个步骤的探究,学生得出结论:袁隆平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改良了水稻品种,提高了水稻产量。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了水稻产量的逐年提升。
这样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探究过程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让学生学会捕捉关键信息,深入分析问题,不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更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耐心等待:促进道德自主构建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越俎代庖,学会耐心等待,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加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教学片断三:四年级上册《诚信是金》
教学中,在交流“怎样做才是诚信的表现”时,学生小楼讲述了自己的“诚信”事例:上周课间玩耍时,好朋友小海不小心打碎了楼道里的花盆,当时没有被别人发现。小海害怕被老师批评,就要求小楼保密。小楼一直替小海保密,觉得自己这样做就是诚信的表现。
听了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学说:小楼虽然对小海讲信用了,但不诚实;有同学则说,小楼做得对,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重新提出探究问题:小楼的做法是否是诚信行为?请小楼也在小组中重新思考。经过小组讨论,甚至是争论,小楼和同伴们逐渐达成一致:诚实守信是要针对对的事情,打破花盆又不肯承认错误,帮他隐瞒就是包庇……
小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小楼的“诚信”故事将原本正面引导的课堂引向深度学习,友情与诚实让孩子面临一个道德两难选择,孩子们经过自主探究提升了对诚信内涵的理解。这样的道德认知源自孩子自己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道德选择,而非教师的说教,道德体悟必然更加深刻而有价值。
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整个过程必须为学生留下思维和行动的足够空间,不能将过程和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在自主探究中,开发学生乐于探究、多向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品质,提高学生自主构建道德的能力。
在品德课堂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为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奠定基础。为此,品德课教师应不断探索,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悟探索的乐趣,在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中经历道德与智慧的成长。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府苑小学
浙江杭州 31001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探究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54-02
探究学习是品德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究学习已成为品德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在探究策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以下,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就探究学习策略展开探讨。
一、善于引领:精心设置探究问题
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引领。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以明确的问题设置引领探究活动,只有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探究学习质量。
教学片断一: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的职业,它们是……(生答略)
师:那么,这些劳动是否需要知识呢?
当老师呈现教师、厨师工作图片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说出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当老师出示清洁工图片时,同学都愣住了。
生1:(迟疑了一会儿)我觉得不需要知识,我看到在大马路上扫地的人说的都是方言。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人,一看就没文化。
生2:我妈经常骂我,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扫马路去。
……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清洁工是不需要知识的。清洁工的劳动到底需不需要知识和技能呢?想不想去找到答案?
生(齐答):想!
师:我们先来回忆,清洁工最常见的劳动是什么?(扫地、清垃圾、运输垃圾、处理落叶……)现在让我们选择一项内容,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
经过探究,学生们发现看似最简单的清洁劳动,也需要杠杆学、统筹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清洁工也需要学习更多的机械操作和天气变化的应对知识等。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由此,“各项劳动都需要知识”这一目标便水到渠成,学生更懂得了要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探究问题的设计是保障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探究问题或来自新知识的生长点,或来自知识的重难点,或生发于探究结果的不确定处,或来自新旧知识的碰撞点。问题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探究才会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
二、授之以渔:注重培育探究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更有价值。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之旅,帮助学生收获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片断二:六年级上册《劳动需要知识》
在教学“体会袁隆平利用知识和技术创造巨大财富”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图表,通过“读一读”“探一探”“填一填”“议一议”四个步骤展开探究活动。先让学生各自自主研读补充文本,从纵坐标和横坐标中读取信息;然后,再回到探究小组汇报补充,小组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读一读:让学生感受水稻产量的逐步增加;探一探:让学生发现纵、横坐标透露的信息;填一填:让学生感受知识和技术的变化;议一议:让学生感受两者之间的联系。
经过四个步骤的探究,学生得出结论:袁隆平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改良了水稻品种,提高了水稻产量。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了水稻产量的逐年提升。
这样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感悟,探究过程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让学生学会捕捉关键信息,深入分析问题,不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更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耐心等待:促进道德自主构建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越俎代庖,学会耐心等待,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加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教学片断三:四年级上册《诚信是金》
教学中,在交流“怎样做才是诚信的表现”时,学生小楼讲述了自己的“诚信”事例:上周课间玩耍时,好朋友小海不小心打碎了楼道里的花盆,当时没有被别人发现。小海害怕被老师批评,就要求小楼保密。小楼一直替小海保密,觉得自己这样做就是诚信的表现。
听了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学说:小楼虽然对小海讲信用了,但不诚实;有同学则说,小楼做得对,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重新提出探究问题:小楼的做法是否是诚信行为?请小楼也在小组中重新思考。经过小组讨论,甚至是争论,小楼和同伴们逐渐达成一致:诚实守信是要针对对的事情,打破花盆又不肯承认错误,帮他隐瞒就是包庇……
小学生对诚信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小楼的“诚信”故事将原本正面引导的课堂引向深度学习,友情与诚实让孩子面临一个道德两难选择,孩子们经过自主探究提升了对诚信内涵的理解。这样的道德认知源自孩子自己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道德选择,而非教师的说教,道德体悟必然更加深刻而有价值。
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整个过程必须为学生留下思维和行动的足够空间,不能将过程和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在自主探究中,开发学生乐于探究、多向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品质,提高学生自主构建道德的能力。
在品德课堂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为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奠定基础。为此,品德课教师应不断探索,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悟探索的乐趣,在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中经历道德与智慧的成长。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府苑小学
浙江杭州 310012)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