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两则时间临近的新闻:
一则是下调养老金单位缴费比例的,利好企业。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我国将从2019年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从20%降到16%,切实减轻企业社保缴费比例。
另一则是上调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利好退休人员。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预计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但制定政策不能光想着人民叫好,还要考虑可行性。收进来的钱少了,付出去的钱多了,长此以往,本已“压力山大”的养老金还能维持多久?
自国务院从2005年开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今已经连涨15年。而且养老金上涨的速度大大超过全国人均收入和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从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为23.7%以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2016年起增幅为6.5%,2017年为5.5%,2018年和2019年为5%。
对于近亿名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5年上调当然是好事,毕竟养老金待遇调整是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养老金连续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还有一个原因是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普遍偏低、基数小,即使10%的增幅,绝对值也没有多大。
而且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虽然养老金还在上涨,但我国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出一路下滑的态势。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4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若养老金替代率低于这个数据,那么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而综合国际经验来看,只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超过70%,退休人員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撰文指出,中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从1998年的87.0%下降到2002年的72.9%、2005年的57.7%、2011年的50.0%,近七八年来,社会平均替代率大致稳定在45%左右。
为何养老金连涨15年,养老金替代率却在一路下滑呢?因为虽然作为分子的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但作为分母的职工工资增速更快。
养老金增速近几年下滑以及养老金替代率一路下滑暗示了我国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压力,一方面是因为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支出的压力与日俱增,比如2019年和2018年都是上涨5%,但是绝对值显然不同,毕竟基数上去了;另一方面是劳动人口连续8年减少,养老金的收入渐渐力有不逮。
2014年,我国仅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2015年,这一情况扩大至6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2016年“入不敷出”的省份增加到了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龙江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2017年,我国有十余个省份当年养老金支出大于收入。还有分析称,如果扣除政府的财政补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出现了当期资金缺口。
养老金的可持续问题不是我们独有的问题,而是每一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通用的手段就是简单粗暴地延迟退休年龄,毕竟比起提高养老金缴费费率、降低养老金给付水平来说,用大家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比直接用大家的钱来解决问题更容易被接受些。从2004年到2017年,“最幸福国家”丹麦的平均退休年龄已从62岁延迟至65岁,该国还打算在203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8岁。
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均已计划在2030年前后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7岁上下。
去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养老金改革法案,将男性与女性退休年龄分别提高至65岁和60岁。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高寿”的新加坡决定向其他发达国家看齐。今年3月5日,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在国会上表示,计划上调62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和67岁的重新雇佣年龄,具体调整细节与步伐在之后会逐步确定,但公积金会员领取每月退休收入的年龄仍维持在65岁不变。
而我们国家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步入了国际标准的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深,劳动力人口从2012年开始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现在我们为了给企业减负,要降低养老金的单位缴费比例,为了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又在提高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形势把我们逼到了需要在职人员延迟退休的边缘。
但延迟到多久退休?缴费水平继续下降还是保持不变?给付水平继续保持5%的速度提高还是略有下降?我们的养老金按照目前的收支状况还能维持多久?未来经济是动态调整的,经济状况变化了怎么办?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关于上面的一连串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是世界之最,但是其公共养老金运转却可以保证在未来80多年内无“穿底”之忧,原因何在?
因为日本在2004年的时候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对养老金进行了“百年精算”,保证在改革约100年后(2100年),日本公共养老基金支付余额仍然可以满足1年的养老金支付水平。这个“百年精算”在日本也被称为“100年安心计划”。 这个“百年精算”究竟是怎么精算的呢?
在考虑了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工资增长率、利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劳动分配率、老龄化率、总和生育率、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后,估算出公共养老金收支数据趋势值,然后据此调整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保险费率、退休年龄、养老金替代率等。这个“百年精算”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计划,而是要每五年进行一次“财政检验”,因为现实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是随时变化的。“百年精算”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每五年进行一次再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进行微调,在不断的动态调整、修正之后保证达到“100年安心”的目标。截至目前,5年一次的“财政检验”已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了2次,今年将进行第三次。
有了“百年精算”和财政检验的数据支撑,为了实现“100年安心”,日本公共养老金还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上来。
一是提高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率上限。自2005年4月起,国民养老金保险费由原来的每月13300日元提高到13580日元,之后每年提高280日元,2017年提高到了每月16490日元;厚生养老金的保险费率自2004年10月起从13.58%提高到13.93%,之后每年提高0.354%,连续调整13年后,2017年10月提高到了18.30%。
二是設置了养老金给付下限,确保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50%以上。
三是上调了国库负担比例。为实现公共养老金财政平衡,在提高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率的同时,为避免国民负担过重,逐步上调了国民养老金支付中国库负担的比例,从2004年国库负担1/3逐步上调至负担1/2,2009年已实现该政策目标。当然,财政支出增加了,也要考虑财政收入的问题。为此,日本政府通过逐步提高消费税税率(第一阶段从5%提高到8%,第二阶段从8%提高到10%)等手段来增加税收收入,并将增额部分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四是制定了逐步上调领取养老金年龄的长期计划。男性从2013年至2025年,女性从2015年至2030年,逐步将养老金领取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
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
“100年安心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构建了一个养老金账户的“财政自动平衡机制”。
“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主要根据少子化、老龄化对公共养老金的影响分别计算后加总得出,即养老金支付水平的调整不仅要依据标准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上涨情况上调支付标准,而且要根据参保对象的减少情况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情况调整养老金支付水平的上涨幅度,要从实际工资和物价上涨水平中减去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这相当于固定了养老金给付水平,从而保证了养老金账户的“自动平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的经验,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们自己的“百年安心计划”,做到政出有据、纲举目张,即使要延迟退休,也要清楚地知道为何要延迟退休,延迟到多久退休,能给我们的养老以及子孙后代的养老带来什么保障。
同时,还要完善养老金的征缴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水平。养老金的单位缴纳比例下降了,缴纳养老金的单位比例需要用更严格的制度来进一步提升,这既是维护全民的养老金账户,也是在维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一则是下调养老金单位缴费比例的,利好企业。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我国将从2019年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从20%降到16%,切实减轻企业社保缴费比例。
另一则是上调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利好退休人员。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预计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但制定政策不能光想着人民叫好,还要考虑可行性。收进来的钱少了,付出去的钱多了,长此以往,本已“压力山大”的养老金还能维持多久?
自国务院从2005年开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今已经连涨15年。而且养老金上涨的速度大大超过全国人均收入和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水平,从2005年到2015年,除2006年增幅为23.7%以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递增。2016年起增幅为6.5%,2017年为5.5%,2018年和2019年为5%。
对于近亿名退休人员来说,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5年上调当然是好事,毕竟养老金待遇调整是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养老金连续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还有一个原因是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普遍偏低、基数小,即使10%的增幅,绝对值也没有多大。
而且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虽然养老金还在上涨,但我国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出一路下滑的态势。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4年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若养老金替代率低于这个数据,那么退休者的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而综合国际经验来看,只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超过70%,退休人員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撰文指出,中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从1998年的87.0%下降到2002年的72.9%、2005年的57.7%、2011年的50.0%,近七八年来,社会平均替代率大致稳定在45%左右。
为何养老金连涨15年,养老金替代率却在一路下滑呢?因为虽然作为分子的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但作为分母的职工工资增速更快。
养老金增速近几年下滑以及养老金替代率一路下滑暗示了我国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压力,一方面是因为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支出的压力与日俱增,比如2019年和2018年都是上涨5%,但是绝对值显然不同,毕竟基数上去了;另一方面是劳动人口连续8年减少,养老金的收入渐渐力有不逮。
2014年,我国仅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2015年,这一情况扩大至6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2016年“入不敷出”的省份增加到了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龙江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2017年,我国有十余个省份当年养老金支出大于收入。还有分析称,如果扣除政府的财政补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出现了当期资金缺口。
养老金的可持续问题不是我们独有的问题,而是每一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通用的手段就是简单粗暴地延迟退休年龄,毕竟比起提高养老金缴费费率、降低养老金给付水平来说,用大家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比直接用大家的钱来解决问题更容易被接受些。从2004年到2017年,“最幸福国家”丹麦的平均退休年龄已从62岁延迟至65岁,该国还打算在203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8岁。
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均已计划在2030年前后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7岁上下。
去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养老金改革法案,将男性与女性退休年龄分别提高至65岁和60岁。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高寿”的新加坡决定向其他发达国家看齐。今年3月5日,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在国会上表示,计划上调62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和67岁的重新雇佣年龄,具体调整细节与步伐在之后会逐步确定,但公积金会员领取每月退休收入的年龄仍维持在65岁不变。
而我们国家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步入了国际标准的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深,劳动力人口从2012年开始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人口出生率也在下降,现在我们为了给企业减负,要降低养老金的单位缴费比例,为了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又在提高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形势把我们逼到了需要在职人员延迟退休的边缘。
但延迟到多久退休?缴费水平继续下降还是保持不变?给付水平继续保持5%的速度提高还是略有下降?我们的养老金按照目前的收支状况还能维持多久?未来经济是动态调整的,经济状况变化了怎么办?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关于上面的一连串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是世界之最,但是其公共养老金运转却可以保证在未来80多年内无“穿底”之忧,原因何在?
因为日本在2004年的时候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对养老金进行了“百年精算”,保证在改革约100年后(2100年),日本公共养老基金支付余额仍然可以满足1年的养老金支付水平。这个“百年精算”在日本也被称为“100年安心计划”。 这个“百年精算”究竟是怎么精算的呢?
在考虑了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工资增长率、利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劳动分配率、老龄化率、总和生育率、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后,估算出公共养老金收支数据趋势值,然后据此调整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的保险费率、退休年龄、养老金替代率等。这个“百年精算”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计划,而是要每五年进行一次“财政检验”,因为现实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是随时变化的。“百年精算”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每五年进行一次再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公共养老金制度进行微调,在不断的动态调整、修正之后保证达到“100年安心”的目标。截至目前,5年一次的“财政检验”已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了2次,今年将进行第三次。
有了“百年精算”和财政检验的数据支撑,为了实现“100年安心”,日本公共养老金还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上来。
一是提高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率上限。自2005年4月起,国民养老金保险费由原来的每月13300日元提高到13580日元,之后每年提高280日元,2017年提高到了每月16490日元;厚生养老金的保险费率自2004年10月起从13.58%提高到13.93%,之后每年提高0.354%,连续调整13年后,2017年10月提高到了18.30%。
二是設置了养老金给付下限,确保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在50%以上。
三是上调了国库负担比例。为实现公共养老金财政平衡,在提高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率的同时,为避免国民负担过重,逐步上调了国民养老金支付中国库负担的比例,从2004年国库负担1/3逐步上调至负担1/2,2009年已实现该政策目标。当然,财政支出增加了,也要考虑财政收入的问题。为此,日本政府通过逐步提高消费税税率(第一阶段从5%提高到8%,第二阶段从8%提高到10%)等手段来增加税收收入,并将增额部分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四是制定了逐步上调领取养老金年龄的长期计划。男性从2013年至2025年,女性从2015年至2030年,逐步将养老金领取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
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
“100年安心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构建了一个养老金账户的“财政自动平衡机制”。
“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主要根据少子化、老龄化对公共养老金的影响分别计算后加总得出,即养老金支付水平的调整不仅要依据标准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上涨情况上调支付标准,而且要根据参保对象的减少情况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情况调整养老金支付水平的上涨幅度,要从实际工资和物价上涨水平中减去宏观经济指数调整率,这相当于固定了养老金给付水平,从而保证了养老金账户的“自动平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借鉴日本的经验,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们自己的“百年安心计划”,做到政出有据、纲举目张,即使要延迟退休,也要清楚地知道为何要延迟退休,延迟到多久退休,能给我们的养老以及子孙后代的养老带来什么保障。
同时,还要完善养老金的征缴制度,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水平。养老金的单位缴纳比例下降了,缴纳养老金的单位比例需要用更严格的制度来进一步提升,这既是维护全民的养老金账户,也是在维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