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平:记忆中的灰色风景

来源 :资本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造型学院院长的苏新平,多年来致力于艺术语言探索,近年的创作,无论是人物、荒原或风景,都不再作为现代象征结构中的意象而获得了开放的意义空间,从而以一种能冲开意识堡垒的生命力生长。
  此次个展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其中,高3米,长16米的巨幅画作《风景》曾在嘉德2011年春拍中以2200万成交,该作品此次也从藏家手中借来参展。
  南京的观众经由苏新平近一年多来“更能包含不确定性”的风景系列作品和早期的部分“风景”作品,感受到他独具当代形态作品的内涵。继南京后,9月14日“悬而未决”个展将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题记
  苏新平最早学会的是用黑白版画记录自己在内蒙古的童年生活,这些作品更接近内蒙古文化的人类学记录。在1995年的一幅作品中,中心人物在一个男人的侧影上潜水,他有着过大的眼睛和超长的左臂;在这两个人后面,背景中有很多手,这些手都指向右方。观众也许对于解读这幅作品的细节感到吃力,但是每个细节的确都具有象征功能,尽管我们对这些符号的所指并不是十分确认。在苏新平的作品中,经常呈现的迷失感成为我们理解他作品的一把钥匙,这是一种自问自答式的情境,与此同时,他也画出了心理学和精神意义上的寓言。
  从版画走向当代艺术,苏新平已成为当代艺术界中一位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在他的创作中运用多种艺术样式,不仅有版画,也有油画和装置。不过,就如他自己所反复强调的,即便是他的油画作品,仍然有着鲜明的版画风格。
  风景系列连接创作脉络
  对于艺术家来说,语言转换是艺术探索的过程,也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石版画曾为苏新平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1年苏新平版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他的第一个个人展览,接着又在中国美术馆,欧洲、北美一些高名望的博物馆巡展。巨大成绩在当时对苏新平的意义尤为重要,有两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参加的展览和他的个展几乎是重叠着,一个接一个的。1992年之后的两年间,苏新平在参加展览的同时,遍访了所到中外城市的博物馆、画廊,他参观各种艺术活动,走访艺术家,“看得很震动”,震得所有的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动摇。有意思的是,苏新平没有被震动出像刘海粟先生那样的凌厉手眼,反而哑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也正是在这两年,邓小平南巡给中国的经济改革加大了马力,各行各业,潮流改观,民风骤变。这时,苏新平回国了。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几乎傻了眼。他不得不调整视线,重新起范儿,应对自己躁动跃动的思绪。
  乔纳森·古德曼(专注于亚洲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的美国作家)在评论苏新平这个阶段的作品时观察到:“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让任何的个人主动性都显得黯然失色。艺术家又能够做什么呢?”。苏新平也在《艺术世界》的一个访谈里提到过那时的想法,“感觉原来的作品太远离社会现实,失去了对现实生活总体精神的把握。于是,为那种铺天盖地的‘欲望之海’塑像,警示在历史变革中被忽视的公序良俗,几乎成为一种责任。”苏新平从这种现实责任中出发进入了新的创作期——他开始尝试油画。
  版画和油画只是材料不同,但油画的材料决定了不同于版画的表达方法和艺术语言。苏新平说:“我的很多经验和背景都来自版画,只是随着年龄和思维的深度,语言也在跟进,这时发现版画的表现不够用了,自然需要尝试别的方法。我自认是一个激情型的艺术家,油画的表现方式比较适合,因为油画可以直接了当地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想法。版画则不同,必须事先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制作过程中又需要按照严密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技术处理,不利于我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创作状态。”
  然而,即便在新的领域,苏新平也并没有脱离版画。他说:“油画有一个陷阱,那就是你一出手就会跑到西方传统中去,进了人家的套路。我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独特语言,美术史上不曾有过的、独一无二的语言。”他认为,版画有油画所没有的特点,如黑白对比、平面性等。所以他的油画创作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油画和版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一般的油画家不同,苏新平的作品画面呈现的是黑白灰、是平面,关注形与形之间、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关注灰。他强调:“灰,特别能体现你的感觉,是灵性的体现,这是版画语言所启示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灰色”十年
  1996年到2006年,彼时已经“大名鼎鼎”的苏新平是带着些焦虑和灰心的,他把自己逼到了貌似一无所有的状态——所谓“像不会画画那样”,亦在那个灰色的十年,他又开始努力寻找自己新的方向……
  2006年,当他开始带着这样的困难创作“风景”系列的时候,仅仅是他从绘画语言开始的试验,所谓风景也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按他的初衷——“风景更能包含不确定性”,它可以什么都包括,什么都可置入风景,之前《干杯》中的人物,《欲望之海》中的形象等等,都可以出现在其中。但在这里,那徘徊其中的人已经不是作为一种形象被使用,只是作为风景中的一个元素。之后的风景一直延续着这个试验,只是在图像上有一个大致的趋势,人变得时隐时现,最初的废墟感也随着人的漂移变得似是而非了。
  从人物到风景,苏新平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
  他有意识地把人物当作风景或者抽象艺术对待,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凸显方式和方法,比如色彩、造型、笔触等。有感觉时,苏新平就画上几天,否则就很长时间不动笔,遇到不满意的作品,轻则把画面涂掉,重则直接用刀将画布切成碎块,因为他只要一想到这些不成熟的作品就难受。
  在2009年的一副自画像中,我们看到,对比苏新平之前的自画像,这张画像的视线是向内的,非自主状态的,多少让人联想到他石版画中出现的马。只是,这时的他,更像是“干杯”之后从“欲望之海”中被甩出来的人,他不再提问题,不再愁苦地思考。如他自己所说,绘画语言的摸索起了很大作用。在2012年的“风景2012”系列中,这个变化的方向清晰地显现出来了——“风景”系列中第一件作品的创造过程最能显露这个方向。至今,他自己甚至也不确定这件作品是否画完了(本来就未作整体的构思或规划)。这件作品,开始于一个很模糊的动机,当第一个部分画完、似乎可以独立成章的时候,画面的边缘部分似乎时时散发出某种不安的躁动,那也许是他的不安?是启动这幅画的那个动机的不安?总之他无法忍受这个不安,那就顺着第一个章节继续向下推演。这件作品断断续续画了一年多,2007年,它以连续而又充满变异的8联长幅,暂为段落。
  延展、推进、变形、摆脱构想,或任何带有乌托邦化的规划,放任展望,任其在看似偶然的契机中连接上下文,视势而生。这看似是苏新平任由自己的目光处于散漫不聚焦状态,动机中那些抵抗的意识形态框架也几乎全被放弃,他自己最主动的一点,只在苦意地回避着学院训练出的娴熟技法,这时他的劳作就失去了学院教授的功能,他遇见了作为训练有素的画家所不能化解的、不能破译的问题。他说:“就像自己不会画画那样,很难,要处处寻找视觉基因,甚至在垃圾堆中也能发现视觉基因”。
  “悬而未决”,误读的风景
  就在近三年来,苏新平找到了自己的路。比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等,既是过渡,也是人物与风景融合的尝试。而在2012年后的作品中,让更多观者思考则是他抛给公众的一个问题。
  当绘画语言转换成带有个人色彩的艺术语言,那种不靠文字、绘画本身传递的信息量是强烈的。苏新平说,“这种语言传递却不是直接的,它含有‘不确定’性,包括:不确定的含义、内涵、语言和表达方式等。至于作品实现出来后的多种解读则是需要留给观众的。”
  此次“悬而未决”南京个展是苏新平六年来的首次个展,其中《八个东西》以像树非树的形象出现,苏新平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影射什么,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他试图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苏新平认为,艺术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要干什么,观众需要去理解,这是与艺术接触的过程。通过画面观众可以捕捉到信息,每个人依托它的背景和知识结构来解读,如果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解读,那就是很差的艺术品。
  “误读很有意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产生自己的解读。语言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该怎么想,而是通过每个笔触来传达不同的思考。”苏新平说。如果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解读角度,那么自己的创作目的就达到了。
  “悬而未决”不是结果,苏新平还将继续往前走,在梦中画记忆中的草原,在梦中与自己争鸣,悬,而未决……
其他文献
在当下中国,很难设想一个城市或地区能像美国底特律那样以申请破产保护作结,但快速扩张的地方政府债务,却像悬在中国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把梦魇带入现实。  作为官方加大监控力度的一个努力,审计署近期公布政府性债务情况的抽查结果——2011年以来,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有14个新出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有10个新建立了偿债准备金制度;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
期刊
Alexander Wang为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设计的限量版抽绳双肩包,于8月在世界各大主要市场和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销售,  为Art Start筹集资金。据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表示,Art Start是一个专门为“处于危险境况”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设立的慈善机构。其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氛围培养创意人才。  这款抽绳羊皮双肩背包是Alexander Wang首次尝试的作品,背包正面为黑灰撞色印花图案,角位带有皮
期刊
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推出 “2013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排行”榜单(The Midas List)。  今年是该榜单连续第二年将非美国地区投资人列入排名中。红杉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从去年的第24名上升至第15名,这也是中国投资人第一次进入该榜单前20名。  除沈南鹏外,上榜的中国区投资人还有7人。  红杉资本成为了本次榜单的最大赢家,共有6人入选,前15名中有4位投资人都来自该机构。  榜单前三甲分
期刊
很多企业家经常会问我一个类似的问题“我创业十几年了,我的企业每年非常稳定的年销售收入有几个亿,利润几千万,未来能不能上市?”,对此我只能告诉他们一个残酷的事实:无数这样营收可观且稳定的公司被死死的挡在证券市场门外,因为证监会审核的标准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只有创造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才能不仅拥有资本市场的现在——顺利上市,而且还能拥有资本市场的未来——股价飙升。说明商业模式重要性的最极端案例就是2006
期刊
农民,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走出了乡村,再回到乡村是越来越难了,因而彻底离开乡村的人和家庭是越来越多。那么,他们在打工谋生的城市里能够留下来吗?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的生活吗?得到的回答是:难!很难!非常难!  农民进了城,成了各种各样的“工”。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社会上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带上他的职业名称来称呼他,以示尊敬。比如,开车的叫“驾驶员师傅”,瓦工叫“瓦匠师傅”,姓刘的
期刊
On December 8, 2012, via Zhejia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Commerce, Zhejiang Xinzhou Group and Heilongjiang Chenneng Investment requested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to form an international arbitra
期刊
谁控制我们思想界的食,色,性?  知识经济下,信息社会里,个人学习力就尤为重要,这句话就像废话一样,但废话就是真理,真理无需证明,废话无需重复。  19世纪之前是传统的管理学,泰罗是管理体力生产者的管理学大师,把人整成卓别林电影里的机械人。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提倡知识工人的管理,他的弟子彼得圣杰提倡学习型组织,那么我们学习的对象是谁?学习的榜样是谁?  学习就应该学习最牛的专才,最牛的理论家,
期刊
去年底以来,全球各主要货币轮流竞贬,外汇市场挥别过去几年的沉闷,更让货币战争一说,显得昭然若揭,半年多以来,先是由日圆开启货币竟贬的序幕,然后是英镑接着是澳币,这些国际主要流通货币,半年内纷纷贬值达到10%的水平,日圆更贬值超过了30%,这对汇市来说并不是件寻常的事情,而就目前来看,货币竞贬的态势,看似方兴未艾,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要猜测,下一个大幅贬值的货币是哪一个?  长期以来,日圆与瑞士法郎有着
期刊
美国QE退出因素在金融市场掀起的巨浪,勾起了各界对于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可能再陷重大危机的担忧。不过,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现阶段,亚洲不大可能再演类似1997年金融风暴那样的全面危机,但短期的阵痛可能在所难免。  “钟摆正在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移动。”帮助管理1300亿美元资产的AMP资本投资公司策略主管奥利弗说。  类似这样的投资方向转变每隔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而现阶段,亚洲市场进入了一个
期刊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自身和其成立的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单位,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出售等。  1.地方政府“亲自上阵”  地方政府作為融资主体,除了中央转移支付和国外政府贷款、捐赠外,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出售国有资产以及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我国《预算法》规定:“除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