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10日,“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造型学院院长的苏新平,多年来致力于艺术语言探索,近年的创作,无论是人物、荒原或风景,都不再作为现代象征结构中的意象而获得了开放的意义空间,从而以一种能冲开意识堡垒的生命力生长。
此次个展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其中,高3米,长16米的巨幅画作《风景》曾在嘉德2011年春拍中以2200万成交,该作品此次也从藏家手中借来参展。
南京的观众经由苏新平近一年多来“更能包含不确定性”的风景系列作品和早期的部分“风景”作品,感受到他独具当代形态作品的内涵。继南京后,9月14日“悬而未决”个展将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题记
苏新平最早学会的是用黑白版画记录自己在内蒙古的童年生活,这些作品更接近内蒙古文化的人类学记录。在1995年的一幅作品中,中心人物在一个男人的侧影上潜水,他有着过大的眼睛和超长的左臂;在这两个人后面,背景中有很多手,这些手都指向右方。观众也许对于解读这幅作品的细节感到吃力,但是每个细节的确都具有象征功能,尽管我们对这些符号的所指并不是十分确认。在苏新平的作品中,经常呈现的迷失感成为我们理解他作品的一把钥匙,这是一种自问自答式的情境,与此同时,他也画出了心理学和精神意义上的寓言。
从版画走向当代艺术,苏新平已成为当代艺术界中一位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在他的创作中运用多种艺术样式,不仅有版画,也有油画和装置。不过,就如他自己所反复强调的,即便是他的油画作品,仍然有着鲜明的版画风格。
风景系列连接创作脉络
对于艺术家来说,语言转换是艺术探索的过程,也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石版画曾为苏新平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1年苏新平版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他的第一个个人展览,接着又在中国美术馆,欧洲、北美一些高名望的博物馆巡展。巨大成绩在当时对苏新平的意义尤为重要,有两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参加的展览和他的个展几乎是重叠着,一个接一个的。1992年之后的两年间,苏新平在参加展览的同时,遍访了所到中外城市的博物馆、画廊,他参观各种艺术活动,走访艺术家,“看得很震动”,震得所有的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动摇。有意思的是,苏新平没有被震动出像刘海粟先生那样的凌厉手眼,反而哑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也正是在这两年,邓小平南巡给中国的经济改革加大了马力,各行各业,潮流改观,民风骤变。这时,苏新平回国了。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几乎傻了眼。他不得不调整视线,重新起范儿,应对自己躁动跃动的思绪。
乔纳森·古德曼(专注于亚洲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的美国作家)在评论苏新平这个阶段的作品时观察到:“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让任何的个人主动性都显得黯然失色。艺术家又能够做什么呢?”。苏新平也在《艺术世界》的一个访谈里提到过那时的想法,“感觉原来的作品太远离社会现实,失去了对现实生活总体精神的把握。于是,为那种铺天盖地的‘欲望之海’塑像,警示在历史变革中被忽视的公序良俗,几乎成为一种责任。”苏新平从这种现实责任中出发进入了新的创作期——他开始尝试油画。
版画和油画只是材料不同,但油画的材料决定了不同于版画的表达方法和艺术语言。苏新平说:“我的很多经验和背景都来自版画,只是随着年龄和思维的深度,语言也在跟进,这时发现版画的表现不够用了,自然需要尝试别的方法。我自认是一个激情型的艺术家,油画的表现方式比较适合,因为油画可以直接了当地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想法。版画则不同,必须事先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制作过程中又需要按照严密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技术处理,不利于我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创作状态。”
然而,即便在新的领域,苏新平也并没有脱离版画。他说:“油画有一个陷阱,那就是你一出手就会跑到西方传统中去,进了人家的套路。我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独特语言,美术史上不曾有过的、独一无二的语言。”他认为,版画有油画所没有的特点,如黑白对比、平面性等。所以他的油画创作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油画和版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一般的油画家不同,苏新平的作品画面呈现的是黑白灰、是平面,关注形与形之间、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关注灰。他强调:“灰,特别能体现你的感觉,是灵性的体现,这是版画语言所启示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灰色”十年
1996年到2006年,彼时已经“大名鼎鼎”的苏新平是带着些焦虑和灰心的,他把自己逼到了貌似一无所有的状态——所谓“像不会画画那样”,亦在那个灰色的十年,他又开始努力寻找自己新的方向……
2006年,当他开始带着这样的困难创作“风景”系列的时候,仅仅是他从绘画语言开始的试验,所谓风景也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按他的初衷——“风景更能包含不确定性”,它可以什么都包括,什么都可置入风景,之前《干杯》中的人物,《欲望之海》中的形象等等,都可以出现在其中。但在这里,那徘徊其中的人已经不是作为一种形象被使用,只是作为风景中的一个元素。之后的风景一直延续着这个试验,只是在图像上有一个大致的趋势,人变得时隐时现,最初的废墟感也随着人的漂移变得似是而非了。
从人物到风景,苏新平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
他有意识地把人物当作风景或者抽象艺术对待,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凸显方式和方法,比如色彩、造型、笔触等。有感觉时,苏新平就画上几天,否则就很长时间不动笔,遇到不满意的作品,轻则把画面涂掉,重则直接用刀将画布切成碎块,因为他只要一想到这些不成熟的作品就难受。
在2009年的一副自画像中,我们看到,对比苏新平之前的自画像,这张画像的视线是向内的,非自主状态的,多少让人联想到他石版画中出现的马。只是,这时的他,更像是“干杯”之后从“欲望之海”中被甩出来的人,他不再提问题,不再愁苦地思考。如他自己所说,绘画语言的摸索起了很大作用。在2012年的“风景2012”系列中,这个变化的方向清晰地显现出来了——“风景”系列中第一件作品的创造过程最能显露这个方向。至今,他自己甚至也不确定这件作品是否画完了(本来就未作整体的构思或规划)。这件作品,开始于一个很模糊的动机,当第一个部分画完、似乎可以独立成章的时候,画面的边缘部分似乎时时散发出某种不安的躁动,那也许是他的不安?是启动这幅画的那个动机的不安?总之他无法忍受这个不安,那就顺着第一个章节继续向下推演。这件作品断断续续画了一年多,2007年,它以连续而又充满变异的8联长幅,暂为段落。
延展、推进、变形、摆脱构想,或任何带有乌托邦化的规划,放任展望,任其在看似偶然的契机中连接上下文,视势而生。这看似是苏新平任由自己的目光处于散漫不聚焦状态,动机中那些抵抗的意识形态框架也几乎全被放弃,他自己最主动的一点,只在苦意地回避着学院训练出的娴熟技法,这时他的劳作就失去了学院教授的功能,他遇见了作为训练有素的画家所不能化解的、不能破译的问题。他说:“就像自己不会画画那样,很难,要处处寻找视觉基因,甚至在垃圾堆中也能发现视觉基因”。
“悬而未决”,误读的风景
就在近三年来,苏新平找到了自己的路。比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等,既是过渡,也是人物与风景融合的尝试。而在2012年后的作品中,让更多观者思考则是他抛给公众的一个问题。
当绘画语言转换成带有个人色彩的艺术语言,那种不靠文字、绘画本身传递的信息量是强烈的。苏新平说,“这种语言传递却不是直接的,它含有‘不确定’性,包括:不确定的含义、内涵、语言和表达方式等。至于作品实现出来后的多种解读则是需要留给观众的。”
此次“悬而未决”南京个展是苏新平六年来的首次个展,其中《八个东西》以像树非树的形象出现,苏新平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影射什么,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他试图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苏新平认为,艺术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要干什么,观众需要去理解,这是与艺术接触的过程。通过画面观众可以捕捉到信息,每个人依托它的背景和知识结构来解读,如果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解读,那就是很差的艺术品。
“误读很有意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产生自己的解读。语言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该怎么想,而是通过每个笔触来传达不同的思考。”苏新平说。如果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解读角度,那么自己的创作目的就达到了。
“悬而未决”不是结果,苏新平还将继续往前走,在梦中画记忆中的草原,在梦中与自己争鸣,悬,而未决……
此次个展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其中,高3米,长16米的巨幅画作《风景》曾在嘉德2011年春拍中以2200万成交,该作品此次也从藏家手中借来参展。
南京的观众经由苏新平近一年多来“更能包含不确定性”的风景系列作品和早期的部分“风景”作品,感受到他独具当代形态作品的内涵。继南京后,9月14日“悬而未决”个展将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题记
苏新平最早学会的是用黑白版画记录自己在内蒙古的童年生活,这些作品更接近内蒙古文化的人类学记录。在1995年的一幅作品中,中心人物在一个男人的侧影上潜水,他有着过大的眼睛和超长的左臂;在这两个人后面,背景中有很多手,这些手都指向右方。观众也许对于解读这幅作品的细节感到吃力,但是每个细节的确都具有象征功能,尽管我们对这些符号的所指并不是十分确认。在苏新平的作品中,经常呈现的迷失感成为我们理解他作品的一把钥匙,这是一种自问自答式的情境,与此同时,他也画出了心理学和精神意义上的寓言。
从版画走向当代艺术,苏新平已成为当代艺术界中一位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在他的创作中运用多种艺术样式,不仅有版画,也有油画和装置。不过,就如他自己所反复强调的,即便是他的油画作品,仍然有着鲜明的版画风格。
风景系列连接创作脉络
对于艺术家来说,语言转换是艺术探索的过程,也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石版画曾为苏新平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1年苏新平版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他的第一个个人展览,接着又在中国美术馆,欧洲、北美一些高名望的博物馆巡展。巨大成绩在当时对苏新平的意义尤为重要,有两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参加的展览和他的个展几乎是重叠着,一个接一个的。1992年之后的两年间,苏新平在参加展览的同时,遍访了所到中外城市的博物馆、画廊,他参观各种艺术活动,走访艺术家,“看得很震动”,震得所有的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动摇。有意思的是,苏新平没有被震动出像刘海粟先生那样的凌厉手眼,反而哑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也正是在这两年,邓小平南巡给中国的经济改革加大了马力,各行各业,潮流改观,民风骤变。这时,苏新平回国了。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几乎傻了眼。他不得不调整视线,重新起范儿,应对自己躁动跃动的思绪。
乔纳森·古德曼(专注于亚洲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的美国作家)在评论苏新平这个阶段的作品时观察到:“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让任何的个人主动性都显得黯然失色。艺术家又能够做什么呢?”。苏新平也在《艺术世界》的一个访谈里提到过那时的想法,“感觉原来的作品太远离社会现实,失去了对现实生活总体精神的把握。于是,为那种铺天盖地的‘欲望之海’塑像,警示在历史变革中被忽视的公序良俗,几乎成为一种责任。”苏新平从这种现实责任中出发进入了新的创作期——他开始尝试油画。
版画和油画只是材料不同,但油画的材料决定了不同于版画的表达方法和艺术语言。苏新平说:“我的很多经验和背景都来自版画,只是随着年龄和思维的深度,语言也在跟进,这时发现版画的表现不够用了,自然需要尝试别的方法。我自认是一个激情型的艺术家,油画的表现方式比较适合,因为油画可以直接了当地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想法。版画则不同,必须事先有完整的艺术构思,制作过程中又需要按照严密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技术处理,不利于我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创作状态。”
然而,即便在新的领域,苏新平也并没有脱离版画。他说:“油画有一个陷阱,那就是你一出手就会跑到西方传统中去,进了人家的套路。我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独特语言,美术史上不曾有过的、独一无二的语言。”他认为,版画有油画所没有的特点,如黑白对比、平面性等。所以他的油画创作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油画和版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一般的油画家不同,苏新平的作品画面呈现的是黑白灰、是平面,关注形与形之间、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关注灰。他强调:“灰,特别能体现你的感觉,是灵性的体现,这是版画语言所启示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灰色”十年
1996年到2006年,彼时已经“大名鼎鼎”的苏新平是带着些焦虑和灰心的,他把自己逼到了貌似一无所有的状态——所谓“像不会画画那样”,亦在那个灰色的十年,他又开始努力寻找自己新的方向……
2006年,当他开始带着这样的困难创作“风景”系列的时候,仅仅是他从绘画语言开始的试验,所谓风景也是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按他的初衷——“风景更能包含不确定性”,它可以什么都包括,什么都可置入风景,之前《干杯》中的人物,《欲望之海》中的形象等等,都可以出现在其中。但在这里,那徘徊其中的人已经不是作为一种形象被使用,只是作为风景中的一个元素。之后的风景一直延续着这个试验,只是在图像上有一个大致的趋势,人变得时隐时现,最初的废墟感也随着人的漂移变得似是而非了。
从人物到风景,苏新平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
他有意识地把人物当作风景或者抽象艺术对待,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凸显方式和方法,比如色彩、造型、笔触等。有感觉时,苏新平就画上几天,否则就很长时间不动笔,遇到不满意的作品,轻则把画面涂掉,重则直接用刀将画布切成碎块,因为他只要一想到这些不成熟的作品就难受。
在2009年的一副自画像中,我们看到,对比苏新平之前的自画像,这张画像的视线是向内的,非自主状态的,多少让人联想到他石版画中出现的马。只是,这时的他,更像是“干杯”之后从“欲望之海”中被甩出来的人,他不再提问题,不再愁苦地思考。如他自己所说,绘画语言的摸索起了很大作用。在2012年的“风景2012”系列中,这个变化的方向清晰地显现出来了——“风景”系列中第一件作品的创造过程最能显露这个方向。至今,他自己甚至也不确定这件作品是否画完了(本来就未作整体的构思或规划)。这件作品,开始于一个很模糊的动机,当第一个部分画完、似乎可以独立成章的时候,画面的边缘部分似乎时时散发出某种不安的躁动,那也许是他的不安?是启动这幅画的那个动机的不安?总之他无法忍受这个不安,那就顺着第一个章节继续向下推演。这件作品断断续续画了一年多,2007年,它以连续而又充满变异的8联长幅,暂为段落。
延展、推进、变形、摆脱构想,或任何带有乌托邦化的规划,放任展望,任其在看似偶然的契机中连接上下文,视势而生。这看似是苏新平任由自己的目光处于散漫不聚焦状态,动机中那些抵抗的意识形态框架也几乎全被放弃,他自己最主动的一点,只在苦意地回避着学院训练出的娴熟技法,这时他的劳作就失去了学院教授的功能,他遇见了作为训练有素的画家所不能化解的、不能破译的问题。他说:“就像自己不会画画那样,很难,要处处寻找视觉基因,甚至在垃圾堆中也能发现视觉基因”。
“悬而未决”,误读的风景
就在近三年来,苏新平找到了自己的路。比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等,既是过渡,也是人物与风景融合的尝试。而在2012年后的作品中,让更多观者思考则是他抛给公众的一个问题。
当绘画语言转换成带有个人色彩的艺术语言,那种不靠文字、绘画本身传递的信息量是强烈的。苏新平说,“这种语言传递却不是直接的,它含有‘不确定’性,包括:不确定的含义、内涵、语言和表达方式等。至于作品实现出来后的多种解读则是需要留给观众的。”
此次“悬而未决”南京个展是苏新平六年来的首次个展,其中《八个东西》以像树非树的形象出现,苏新平坦言很难言说这种表达究竟影射什么,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寻找一种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他试图用“看似模糊,实则准确”的方式去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苏新平认为,艺术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要干什么,观众需要去理解,这是与艺术接触的过程。通过画面观众可以捕捉到信息,每个人依托它的背景和知识结构来解读,如果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解读,那就是很差的艺术品。
“误读很有意思,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产生自己的解读。语言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该怎么想,而是通过每个笔触来传达不同的思考。”苏新平说。如果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解读角度,那么自己的创作目的就达到了。
“悬而未决”不是结果,苏新平还将继续往前走,在梦中画记忆中的草原,在梦中与自己争鸣,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