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本土石雕文化带入中学美术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泸县石雕介绍以及系列石雕
  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可以说,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比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从那时起石雕就一直发展至今。
  而泸县石雕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例如泸县的龙脑桥,泸县龙脑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龙脑桥的石雕细部的精美,让人起了大足石刻、安岳石刻、雅安高颐阙上的石刻。然而,龙脑桥撼人心魄之处,还在于它的大气磅礴!经过我的细细观察体悟,终于破解了美的疑惑:这种大气不仅产生于它的硕大粗壮的比例,而且深刻诞生于这一方阴柔雌美细微的蜀中盆地平畴良田绿水之中。这磅礴是一种对比,一种英雄与美人般的和谐对比。另外当水漫龙脑桥石龙龙头时,龙口所含石珠随水流翻滚,发出水石撞击声,完美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刻技术的高超。
  二、泸县石雕的分类以及构建方式
  泸县石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瑰宝,下面我们就从总体上来看一下泸县石雕的分类,以及泸县石雕的构建方式。
  (一)泸县石雕的分类
  按艺术形式分类,传统的泸县石雕艺术主要包括宗教石雕艺术、建筑石雕艺术、墓葬石雕艺术和民俗石雕艺术等。现代的石雕艺术仍然有传统的石雕艺术种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多以民俗石雕艺术为主,伴有宗教、建筑等石雕艺术。
  依雕刻手法分类,泸县石雕亦囊括多种类型,例如泸县龙脑桥为圆雕,泸县玉蟾山的《流民图》为浮雕。泸县的龙脑桥的圆雕使得它能够体现出来一种立体的感觉,龙口含珠,配合着流水,栩栩如生的将那种气势磅礴之感展现了出来;《流民图》的雕刻手法为浮雕,使上面的图脱离了原来材料的平面。在《流民图》中,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又因其有着压缩的效果,所以将图中的内容很好的展现在了有限的空间当中。
  泸县石雕根据不同的建筑时期,主要分为明代龙脑桥、南宋石雕群、唐代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清朝泸县屈氏庄园等等极具时代特色的石雕艺术代表作品。
  (二)泸县石雕的构建方式
  泸县石雕的构建方式有很多种,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时期的不同。不同时期的石雕作品,代表着当时我国石雕发展的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构建方式。例如龙脑桥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南宋石雕群的内容丰富、造型生动;玉蟾山摩崖造像的规模宏大,文化体现;屈氏庄园的艺术精湛,技艺超凡。
  三、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如何把本土石雕文化带入中学美术课堂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泸县石雕并且知道了其系列石雕,同时也明确了泸县石雕的分类和不同时期的构建方式,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以及如何把本土石雕文化带入中学美术课堂。
  (一)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传统的文化在本土石雕艺术上有了集中的体现,本土石雕成就,代表着本土历史不断发展的变迁规律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教学做起,让学生来开始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通过对泸县石雕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很好的做到发扬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例如对石雕的鉴赏,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以这些石雕作为绘画对象的绘画,可以很好的做到对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发扬。本人身为一名美术教师深知此行的价值与迫切性,发扬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当从教育开始。
  (二)如何把本土石雕文化带入中学美术课堂
  泸县石雕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带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也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们就研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将其带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以及课本和本土石雕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
  1、日常教学中对本土石雕文化的带入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石雕照片的鉴赏,让学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了解石雕的时代特性,在有条件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到户外,亲自感受石雕艺术的宏伟和磅礴,细腻和精美。在观察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对于石雕的鉴赏,发现美并且学会欣赏。
  另外,本校就有仿照龙脑桥的石雕,校内处处体现石雕文化,为同学们学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还可以通过组织户外写生的方式,选择光线好的一天,带着同学们到泸县石雕群中去进行写生,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本土石雕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水平和对传统石雕文化的认识。
  2、课本和本土石雕文化的联系
  课本和本土石雕文化的联系首先表现在人教版中学美术课本有泸县石雕一课。现在很多像美术、劳技等这样动手能力强的课程,都在注重本土化,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就引入了体现本土石雕文化的泸县石雕这一课。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石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安排了泸县石雕鉴赏一课,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课本和本土石雕文化的联系还表现在国家地理有相关宋墓石雕文章。泸县,被称为座落在巨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上的城市。在泸县的地下有南宋的的古墓群,经过可靠考察探究,已经被发掘的古墓群已经有一百六十余处,已经暴露在我们眼前的宋墓有五百多座,泸县文物局有很多石雕文物,其中包块一部分国家的一级文物,另外还有大部分是是二级、三级文物。可想而知,我们泸县的石雕,在古墓一块绝对是领先于全国的发现。
  宋墓石雕,泸县的宋墓分布在乡间,全县十九个乡镇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巨大的古墓群体。生活在泸县的老百姓就这样千百年来和宋代的古墓一起,在旁边生产劳动、收获。
  四、总结
  通过对泸县石雕和其系类石雕的了解,并且知道了泸县石雕的分类和构建,我们引出将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引入到课堂中的作用和方法,同时也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就是就地取材,将本土文化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時,做到自身技能和水平的提高。通过走进文化的实践,来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其他文献
一、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悠久历史。在古今中外的教学思想与理论中,都十分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活动起来,从而使教和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倡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和教学改革任务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
运用福利经济学原理解说农民如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提出解决路径,如农民市民化、农民集约化、农民科技化、农民权利常规化等,力求寻找解决农民问题的新路径,期望为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理论借鉴。
任何模式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都遵循影响力衰减规则,衰减状况受地域影响而呈现很大差别,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在重叠以前如果已经衰减完毕则会出现大城市之间的城市化空白,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缓慢地段或者无进展地段,于是整个区域内以辐射为主的快速城市化区域和以吸收为主的缓慢城市化区域同时存在,城市化的夹生问题由此产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异速发展造成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京津冀城市圈的发展布局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朗读对于学生的识字量拓展、语感知识积累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体会入手,提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技巧与策略,旨在为更好的实现语文的朗读教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