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崛起于漠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曾一度统一中国。辉煌的历史和特定的生存环境,在蒙古族的民族精神中留下了深刻的积淀。蒙古族音乐文化内容、风格,形式,特点等由本民族的自然环境,社會生活和历史传统所铸成。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历史悠久,其音乐资源丰富,本文对蒙古族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民间音乐:(一)民歌方面。长调作为蒙古组族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也得到音乐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潮鲁的博士论文《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文章将蒙古族长调牧歌做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并将蒙古族长调牧歌的生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还从音乐学的角度对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音阶调式属于中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另外关于长调方面研究的还有:李小平的《蒙古族长调牧歌演唱技巧形态初探》;潮鲁、哈森塔娜的《蒙古族长调演唱方法新探》;孙德俊的《蒙古族长调与美声唱法发声技巧之比较》等;简介长调的发展和形态特征的有刘永副的《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斯仁那达米德的《何谓长调》;达。桑宝、格日勒扎布的《蒙古族长调的发展轨迹》;乌兰杰的《蒙古族民歌长调简介》;杨海源的《蒙古族声乐艺术——长歌的发展轨迹》;格日图勒的《简论蒙古族乌日汀多》;李世相的《从呼麦中寻觅长调音乐风格的成因》等。其中李世相的《从呼麦中寻觅长调音乐风格的成因》一文,将蒙古族特有的呼麦演唱形式与蒙古族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长调的风格特征相结合来研究,寻求其相互关系。
(二)器乐方面马头琴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其中在器乐研究方面主要有:李红梅的《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巴音博罗的《马头琴》;阿。斯仁那达米德的《马头琴的足迹与形制特色》;苏力的《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之比较研究》;刘桂英的《蒙古族乐器》;田幼卿的《内蒙古民族民间丝竹乐浅析》;苏雅的《蒙古族四胡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苏力的《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之比较研究》将产生于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西洋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来进行比较研究。这种将东、西方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的尝试,也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参考。
宗教音乐:在古代,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元代以后改信藏传佛教。所以关于这两方面的音乐研究也相对比较多。
(一)佛教音乐公元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建立了大蒙古国,各种宗教闻风而动,纷纷向蒙古传教,寻求支持,藏传佛教也不例外。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与蒙古族固有的传统宗教,蒙古“博教”产生碰撞,吸收了蒙古博教的诸因素,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包·达尔汗的博士学位论文《论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对蒙古佛教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以及佛教音乐的类别,演变和现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乌兰杰《蒙古族佛教歌曲概述》对蒙古族佛教音乐的各种体裁形式分别作了简要介绍,并为佛教音乐的深入研究作了引导作用。包·达尔汗的《莱青辩释》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蒙古化现象做了初步探析。色仁道尔吉的《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研究概说》一文,将20 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对蒙古佛教音乐研究方面的论文做了详细的归纳,为后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呼格吉乐图的《内蒙古藏传佛教乐曲考》以及乌兰杰的《清代蒙古族喇嘛教音乐》都对西藏喇嘛教音乐与蒙古音乐的关系,种类做了一定的分析。
(二)萨满教音乐主要有白翠英、呼日勒沙的《关于科尔沁博文化调查研究汇编》,文章将1930年至1995年间所有关于博文化研究内容做了归纳。吴涤的《科而沁萨满音乐变化音探析》一文对萨满音乐中的特殊的变化音做了分析,并从变化音增加了宗教仪式的神秘感,具有特殊的调式色彩两方面提出思考。
古代宫廷音乐及与周边文化的相互影响:蒙古族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文化上一直采取“兼收并蓄”政策。由于历史原因,蒙古族曾经征战四方,接触过欧亚大陆许多国家和民族,在这一过程中,蒙古族不仅将自己的音乐艺术传播开去,同时也带回了各地的音乐舞蹈。因此蒙古族的音乐与周边各国的音乐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有:乌兰杰的《北方草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交流中的整合现象》、《匈奴音乐漫议》、《古代蒙古与高丽的音乐文化交流》这几篇文章,其中《北方草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交流中的整合现象》一文对北方草原民族音乐与匈奴萨满教音乐的交流与整合以及北方草原民族音乐对各民族音乐的影响两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元代蒙古族音乐在社会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关于元代音乐方面研究的主要有乌兰杰的《元代达达乐曲考》。关于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元散曲发展影响的文章主要为云峰云峰分别发表的《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影响》;《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及贡献》;《试论蒙古民族音乐文化对元散曲声韵句法修辞的影响》;《论蒙古民族及北方及其他少数民族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影响》。
本文从蒙汉文学文化交流及蒙古族文化对元散曲、元杂剧的影响来研究元散曲、元杂剧的形成及繁荣兴盛;还提出元散曲与前唐诗,宋词等韵文作品明显的不同,是因为元散曲的声韵、句法、修辞等受到壮伟狠唳、嘈杂凄紧的蒙古族音乐的影响。并将研究此问题提供一个新视角。
民间音乐:(一)民歌方面。长调作为蒙古组族代表性的民歌体裁,也得到音乐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潮鲁的博士论文《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文章将蒙古族长调牧歌做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并将蒙古族长调牧歌的生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还从音乐学的角度对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音阶调式属于中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另外关于长调方面研究的还有:李小平的《蒙古族长调牧歌演唱技巧形态初探》;潮鲁、哈森塔娜的《蒙古族长调演唱方法新探》;孙德俊的《蒙古族长调与美声唱法发声技巧之比较》等;简介长调的发展和形态特征的有刘永副的《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斯仁那达米德的《何谓长调》;达。桑宝、格日勒扎布的《蒙古族长调的发展轨迹》;乌兰杰的《蒙古族民歌长调简介》;杨海源的《蒙古族声乐艺术——长歌的发展轨迹》;格日图勒的《简论蒙古族乌日汀多》;李世相的《从呼麦中寻觅长调音乐风格的成因》等。其中李世相的《从呼麦中寻觅长调音乐风格的成因》一文,将蒙古族特有的呼麦演唱形式与蒙古族有代表性的民歌体裁长调的风格特征相结合来研究,寻求其相互关系。
(二)器乐方面马头琴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其中在器乐研究方面主要有:李红梅的《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巴音博罗的《马头琴》;阿。斯仁那达米德的《马头琴的足迹与形制特色》;苏力的《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之比较研究》;刘桂英的《蒙古族乐器》;田幼卿的《内蒙古民族民间丝竹乐浅析》;苏雅的《蒙古族四胡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苏力的《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之比较研究》将产生于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西洋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来进行比较研究。这种将东、西方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的尝试,也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参考。
宗教音乐:在古代,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元代以后改信藏传佛教。所以关于这两方面的音乐研究也相对比较多。
(一)佛教音乐公元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建立了大蒙古国,各种宗教闻风而动,纷纷向蒙古传教,寻求支持,藏传佛教也不例外。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与蒙古族固有的传统宗教,蒙古“博教”产生碰撞,吸收了蒙古博教的诸因素,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包·达尔汗的博士学位论文《论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对蒙古佛教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以及佛教音乐的类别,演变和现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乌兰杰《蒙古族佛教歌曲概述》对蒙古族佛教音乐的各种体裁形式分别作了简要介绍,并为佛教音乐的深入研究作了引导作用。包·达尔汗的《莱青辩释》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蒙古化现象做了初步探析。色仁道尔吉的《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研究概说》一文,将20 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对蒙古佛教音乐研究方面的论文做了详细的归纳,为后人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呼格吉乐图的《内蒙古藏传佛教乐曲考》以及乌兰杰的《清代蒙古族喇嘛教音乐》都对西藏喇嘛教音乐与蒙古音乐的关系,种类做了一定的分析。
(二)萨满教音乐主要有白翠英、呼日勒沙的《关于科尔沁博文化调查研究汇编》,文章将1930年至1995年间所有关于博文化研究内容做了归纳。吴涤的《科而沁萨满音乐变化音探析》一文对萨满音乐中的特殊的变化音做了分析,并从变化音增加了宗教仪式的神秘感,具有特殊的调式色彩两方面提出思考。
古代宫廷音乐及与周边文化的相互影响:蒙古族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文化上一直采取“兼收并蓄”政策。由于历史原因,蒙古族曾经征战四方,接触过欧亚大陆许多国家和民族,在这一过程中,蒙古族不仅将自己的音乐艺术传播开去,同时也带回了各地的音乐舞蹈。因此蒙古族的音乐与周边各国的音乐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有:乌兰杰的《北方草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交流中的整合现象》、《匈奴音乐漫议》、《古代蒙古与高丽的音乐文化交流》这几篇文章,其中《北方草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交流中的整合现象》一文对北方草原民族音乐与匈奴萨满教音乐的交流与整合以及北方草原民族音乐对各民族音乐的影响两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元代蒙古族音乐在社会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关于元代音乐方面研究的主要有乌兰杰的《元代达达乐曲考》。关于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元散曲发展影响的文章主要为云峰云峰分别发表的《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影响》;《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散曲创作的影响及贡献》;《试论蒙古民族音乐文化对元散曲声韵句法修辞的影响》;《论蒙古民族及北方及其他少数民族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影响》。
本文从蒙汉文学文化交流及蒙古族文化对元散曲、元杂剧的影响来研究元散曲、元杂剧的形成及繁荣兴盛;还提出元散曲与前唐诗,宋词等韵文作品明显的不同,是因为元散曲的声韵、句法、修辞等受到壮伟狠唳、嘈杂凄紧的蒙古族音乐的影响。并将研究此问题提供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