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层单位。传统模式下管理方式和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目标,限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将“家文化”的治班理念渗透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将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性化、心理认可化,使其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过渡;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班级主体作用;文化熏陶,坚持不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骨干引领,打造高素质的班级骨干队伍;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考核制度。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文化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01-01
学校的班级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创设,其后功能逐步拓展,承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等职能,成为组织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大学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层单位。
多年以来,班级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整体部署将工作具体化,并落实在每一位学生个体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班级组织的健康成长是整个高校良性运转和大学生群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班级模式通过教学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三个主要功能完成其人才培养的使命,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单项作用关系,布置任务、逐级落实,强调一种高度的统一和集中,组织运行中以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人本主义淡薄。这种传统的班级模式下,班级作为实施国家计划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阶段性的完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但是传统模式下僵化的管理方式和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目标,限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这一弊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体现得愈加显著。
一、高校班级管理现状
(一)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
随着高等学校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普遍实施,使原本固定的班级动态化。“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非正式群体以及独立的学生个体。
(二)班级统一管理的模式受到挑战
高校扩招促使班级授课变为“大班教学”,原本二、三十人的小班扩张为五、六十人乃至上百人,不同专业数个班级一块授课的现象普遍。班级的管理和组织功能下降,凝聚力和整合力大不如前。动态化的集体形态造成班级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阻隔,管理脱节,班级的“桥梁”作用消失。再加上学生自我约束的匮乏,班风、学风每况愈下。
(三)班级德育功能受到挑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想教育与班级教学、管理相辅相成,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大众化后,高校班集体普遍面临着个性化、松散化、社会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和问题。时间和空间的分散,生源背景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带来了班级管理难度的增加,传统德育模式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班级中偏离班级核心意识的同学增加。
班级地位和影响力下降,学生对班级事务低度参与甚至冷漠旁观,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班级组织形式的松散化有直接关联。大学班级模式急待用改进和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强化班级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班级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在整合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培养目标、维系校园稳定、沟通高校管理过程均发挥重要意义,班级这一组织形式在新时期仍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但面对诸多冲击和挑战,要完成班级使命、实现组织功能,还必须积极探索组织创新,也就是通过组织形态的转变,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的运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恢复班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重塑班级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为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搭建良好的发展性平台。
三、“家文化”在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家文化”现已广泛渗透于企业管理中,“互助”、“创新”、“坚持”、“自我”,是企业“家文化”的主要元素。没有“互助”,各自为战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没有“创新”,墨守成规的团队将是一群庸才的集合;没有“坚持”,意志脆弱的团队执行将大打折扣;没有员工正确的“自我”,个性缺失的团队将是被禁锢的竹篓。说的是家的“氛围”,而非“家”的关系。好的企业文化,要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团队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
班级“家文化”无论是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应该是 “爱的文化”。外延上,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集体、爱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这是“家文化”的外在表现;内涵上,通过好的班级制度激励同学们保持学习动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心态与习惯,告诉他们“不一样的看法,就会有另一种可能”;不仅要让学生有“看”法,有“想”法,更要让学生有富有成效的“做”法;促使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完成个人目标的基础上,以平和之心度相处之道,以团队目标成就个人价值;在鼓励“试错”的前提下要有严厉但不失人情味的“纠错”机制,在合理惩处失利的同时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互相帮助、懂得创新、坚持自我、个性鲜明。
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班级管理中的不足,通过“家文化”的渗透,逐渐达到情感育人,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过渡;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班级主体作用;骨干引领,打造高素质的班级骨干队伍;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考核制度。
所以,将“家文化”的治班理念渗透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将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性化、心理认可化,使其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让大家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让学生身心愉快,产生战斗力;让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自居,人人是主人,自觉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涌动生机与活力的班级氛围,改变了以往“要我干”的被动局面,形成了“我要干”、“要干好”的积极局面。
参考文献:
[1]丁文勤 关于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48-50
[2]赵荣辉 班级管理:从权威走向民主[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2)11-14
[3]储小平 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J] 学术研究 2003(11)15-19
[4]杨芝、黄明山 大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 2009(4)76-77
[5]戴迎峰 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6(1)179-181
作者简介:
张卫青(1985-),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碩士研究生,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文化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01-01
学校的班级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创设,其后功能逐步拓展,承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等职能,成为组织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大学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在时空上保持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层单位。
多年以来,班级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级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整体部署将工作具体化,并落实在每一位学生个体中。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班级组织的健康成长是整个高校良性运转和大学生群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班级模式通过教学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三个主要功能完成其人才培养的使命,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单项作用关系,布置任务、逐级落实,强调一种高度的统一和集中,组织运行中以事为主,行政色彩浓厚,人本主义淡薄。这种传统的班级模式下,班级作为实施国家计划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阶段性的完成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但是传统模式下僵化的管理方式和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目标,限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这一弊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体现得愈加显著。
一、高校班级管理现状
(一)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
随着高等学校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普遍实施,使原本固定的班级动态化。“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非正式群体以及独立的学生个体。
(二)班级统一管理的模式受到挑战
高校扩招促使班级授课变为“大班教学”,原本二、三十人的小班扩张为五、六十人乃至上百人,不同专业数个班级一块授课的现象普遍。班级的管理和组织功能下降,凝聚力和整合力大不如前。动态化的集体形态造成班级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阻隔,管理脱节,班级的“桥梁”作用消失。再加上学生自我约束的匮乏,班风、学风每况愈下。
(三)班级德育功能受到挑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想教育与班级教学、管理相辅相成,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大众化后,高校班集体普遍面临着个性化、松散化、社会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和问题。时间和空间的分散,生源背景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带来了班级管理难度的增加,传统德育模式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班级中偏离班级核心意识的同学增加。
班级地位和影响力下降,学生对班级事务低度参与甚至冷漠旁观,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班级组织形式的松散化有直接关联。大学班级模式急待用改进和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强化班级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班级组织作为高等教育实施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在整合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培养目标、维系校园稳定、沟通高校管理过程均发挥重要意义,班级这一组织形式在新时期仍然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但面对诸多冲击和挑战,要完成班级使命、实现组织功能,还必须积极探索组织创新,也就是通过组织形态的转变,促进学生参与班级的运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恢复班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重塑班级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为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搭建良好的发展性平台。
三、“家文化”在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家文化”现已广泛渗透于企业管理中,“互助”、“创新”、“坚持”、“自我”,是企业“家文化”的主要元素。没有“互助”,各自为战的团队将是一盘散沙;没有“创新”,墨守成规的团队将是一群庸才的集合;没有“坚持”,意志脆弱的团队执行将大打折扣;没有员工正确的“自我”,个性缺失的团队将是被禁锢的竹篓。说的是家的“氛围”,而非“家”的关系。好的企业文化,要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团队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
班级“家文化”无论是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应该是 “爱的文化”。外延上,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集体、爱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这是“家文化”的外在表现;内涵上,通过好的班级制度激励同学们保持学习动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心态与习惯,告诉他们“不一样的看法,就会有另一种可能”;不仅要让学生有“看”法,有“想”法,更要让学生有富有成效的“做”法;促使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完成个人目标的基础上,以平和之心度相处之道,以团队目标成就个人价值;在鼓励“试错”的前提下要有严厉但不失人情味的“纠错”机制,在合理惩处失利的同时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互相帮助、懂得创新、坚持自我、个性鲜明。
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班级管理中的不足,通过“家文化”的渗透,逐渐达到情感育人,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过渡;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班级主体作用;骨干引领,打造高素质的班级骨干队伍;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考核制度。
所以,将“家文化”的治班理念渗透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将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性化、心理认可化,使其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让大家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让学生身心愉快,产生战斗力;让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自居,人人是主人,自觉参与到班级建设中;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涌动生机与活力的班级氛围,改变了以往“要我干”的被动局面,形成了“我要干”、“要干好”的积极局面。
参考文献:
[1]丁文勤 关于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48-50
[2]赵荣辉 班级管理:从权威走向民主[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2)11-14
[3]储小平 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J] 学术研究 2003(11)15-19
[4]杨芝、黄明山 大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 2009(4)76-77
[5]戴迎峰 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6(1)179-181
作者简介:
张卫青(1985-),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碩士研究生,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