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农本草经》记载,茶是由上古神农氏发现并作解毒之用。秦汉时期,茶已经成为饮用之物。到了魏晋南北朝,饮茶逐渐普及,张华《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比屋之饮”的大众饮品。这一方面得益于唐人对茶叶功效的正确认知。例如,《唐本草》记载:“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疹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顾况《茶赋》更是充分肯定茶的诸多益处:“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
另一方面,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王朝,物质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杜甫有诗赞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为饮茶的流行提供了条件。此时,饮茶已经从民间草莽流布到社会各阶层,“上自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特别是随着茶圣陆羽的《茶经》风靡海内,茶逐一敲开了山门、宫门和柴门,茶之于唐人,可谓“不可一日无”。
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茶也逐渐演变为唐人生活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人在抚琴、弈棋、挥毫等诸多雅事中,处处可闻茶香;在唐人的诗歌、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处处得见茶事。通过茶,我们可以重新领略大唐那饱满的时代精神和多彩的历史画卷。
唐代茶事大兴,推动了茶画作品的问世。这些画作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茶文化生活的社会形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茶史图景。
《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萧翼从辩才和尚处赚骗《兰亭序》墨宝的故事。《兰亭始末记》记载,唐太宗晚年喜好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曾数次寻取《兰亭序》而不得。后来萧翼扮作甚爱王羲之书法的儒生,身携“二王杂帖”来到越中云门寺。寺僧辩才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的弟子,保存有《兰亭序》真迹。辩才对萧翼的来意浑然不觉,欣然出示《兰亭序》让其观赏。不料此举正中计谋,被萧翼赚骗之。
画中老僧辩才趺坐禅椅,与来客萧翼叙谈。画面左侧是唐代颇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釜煮法。一位长者蹲在风炉旁,炉上放置带柄釜,长者似乎刚放入茶末,左手握釜柄,右手持“茶夹”正欲搅动茶汤。另一旁,弯腰的童子双手捧着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将釜中煮好的茶汤倒入茶盏,为宾主奉茶。竹制的矮几上,放置着带托的茶盏、碾茶的茶轮和盛茶的茶罐,炉火正红的风炉边还散落着炭。
阎立本活跃于唐朝初年,他的这幅《萧翼赚兰亭图》是迄今为止最早表现唐代煮茶法的画作。“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该画展示的正是初唐时期浙江绍兴地区寺庙中僧众饮茶的时代风尚,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寺院“以茶待客”的历史习俗。
给唐代佛门茶事以深刻影响的,当属怀海和尚制订的《百丈清规》,它详细地规定了丛林禅茶的次第。例如,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供僧侣、施主和同参饮茶论道;还有“茶头”、“施茶僧”,负责煮茶、献茶酬宾施惠。上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茶,称为“奠茶”;住持或施主请全寺僧众饮茶,称为“普茶”等等。正是在這种氛围下,诞生了赵州和尚那句流传千古的法语——“吃茶去”。从“吃茶去”的和尚家风,到“以茶供佛”的佛门礼制,再到“借茶参禅”的修持实践,茶在唐代僧家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之物。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
不仅如此,《萧翼赚兰亭图》还提供了唐代煮茶法的形象史料,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器具。图中煮茶的“釜”,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称为“鳆”,并说“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唐代黑釉铁斑三足鳆”就是实证之一。
再如画中老者持竹夹击拂茶汤,再分茶碗里,这与《茶经》记载相互吻合,宛如《茶经》的图解。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有一套带托盏、茶碾、风炉及釜组成的白釉煮茶器,这套煮茶器虽是陪葬的明器,但也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唐代茶具的情形。
其中,风炉是通风生火的炉子,茶釜是煮茶的阔口锅子,两者都是重要的煮茶器。浅腹的茶釜带双耳,便于手提着移动;风炉则呈筒状,开有圆形炉门。两个茶盏均为敞口、矮圈足形制,下面的茶托形如卷荷叶,中圈下陷方便承托茶盏。茶碾槽座呈长方形,内有深槽;碾轮呈圆饼状,中有穿孔,应有一根轴木贯穿其中,方便双手持之碾茶。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文竹茶碾子”的记载,应是小巧精致的闺阁日用茶碾子。
在我国漫长的饮茶历史中,饮茶方法大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茶碾成末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几个阶段。
在唐代,“蒸青制饼煮茶清饮”是主流的饮茶方法。《茶经·五之煮》记载,“炙茶”、“碾茶”和“罗茶”,是煮茶前的准备工作,将炙烤过的蒸青茶饼放入茶碾或茶臼中碾成茶末,然后再入茶罗筛细,过筛后的茶末则放入茶盒中备用。煮茶时,在釜中放入水,待水初沸、如“鱼目”之时,放入适量的盐,也有人钟爱于茶的原味不放盐。到第二沸、水如“涌泉连珠”,舀出一勺水备用,釜中投放适量茶末。待第三沸、水如“腾波鼓浪”,将舀出备用的水重新倒入茶釜,一则止沸,二则涵育茶中精华。这时茶已煮好,备好茶碗,分茶品茗即可。
对于煮茶,白居易有更为形象的描绘:“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这大体遵循了陆羽的清饮煮茶法。 唐人另有一些“重口味”的煮茶方法。受此前“混煮羹饮法”和唐代医家的影响,例如《唐本草》记载:“苦搽,主下气,消食宿,作饮加茱英、葱、姜等良。”唐人会在茶汤中加入酥、椒、葱、姜、枣、橘皮、茱萸和薄荷,甚至是羊油等物,与现代的奶茶或酥油茶有些相似。
对这种“加椒、葱,浑而烹之”的饮料,陆羽是持否定态度的,将之斥为“沟渠间弃水”。但当时仍有很多人喜欢这种“加料”茶饮。例如,唐德宗就爱喝加酥、椒香料的煮茶,“旋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诗句,就是记述此事。
《唐人宫乐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了唐代宫廷饮茶赏曲的情景。画中后宫妃嫔十人围坐在一张长案周围,两位侍女站立一旁。画面远端有五人从右至左,分别手持胡笳、琵琶、古筝、笙与拍板,正在演奏乐曲。其余众人或手执纨扇,或轻啜香茗,姿态各异,神情生动。
在大型竹编长案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茶具,有两大四小的瓷质茶碗,五只内朱外黑的漆器茶盏,长案中央的一口大茶釜最为醒目。就座众人中,一位装束简素的低品宫人,正手执长柄茶杓舀取大茶釜中的茶汤,准备倒入某个空茶碗里。她左侧的女子手持茶盏,朝外斜视着;旁边背对画面、手执纨扇的女子,似乎已经沉浸在乐曲中,忘记了饮茶:在她对面、长案另一头的女子,正低头细啜右手碗中的茶汤。
这幅成于晚唐时期的《唐人宫乐图》,细腻地再现了唐代宫廷女性们小聚品茗的生活图景。她们饮用的茶汤是煮好后放到长案上的,此前备茶、炙茶、碾茶、罗茶和煮茶等步骤,是在其他场所完成的,其过程倒可以在《萧翼赚兰亭图》中得窥一二。
这幅画清晰地描绘了如大茶釜、长柄杓、大小茶碗、漆器茶盏等大量的唐代茶具,这些在《茶经》也多有记载。例如,《茶经》中将“杓”称为“瓢”,常用梨木制成。对于茶碗,陆羽认为当以越州青瓷最佳,因为越瓷“类玉”、“类冰”,越瓷色青,“青则益茶”。对于邢州白瓷,陆羽也推崇备至,邢瓷“类银”、“类雪”,“邢瓷白而茶色丹”。唐人打造如此考究的茶具,就是为了保证能煮出“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的茶。
《唐人宫乐图》还侧证了唐代宫廷盛极一时的饮茶风习。顾况在《茶赋》中说:“至如罗玳筵、展瑶席,凝藻思、开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宫女颦,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之达于天子也。”在唐代宫廷中,从皇帝、大臣,到后妃、宫女,人人皆习茗饮,茶叶也成为皇帝待佳宾、赐名臣的珍贵之物。
中唐以后的唐代帝王也多嗜好饮茶。《唐国史补》记载,唐德宗逃至奉天避难,镇海節度使韩混在危难之际,首先想到的是给德宗送茶。《异闻集》记载,一名僮仆由于“能煎茶”,便受到德宗皇帝的赏识。再如,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茶具,包括银茶碾子、银茶罗、焙茶饼银笼、贮茶银龟盒、银调达子、长柄银匙,以及通体淡黄、内外光洁的“琉璃茶碗拓子”等。这套茶具属于唐僖宗个人所用,印证了晚唐时期宫廷内高度发达的茶文化。
在唐代,茶已经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日渐融合,这既增添了茶饮的文化内涵,又丰富了唐人的生活艺术。例如,白居易《琴茶》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孟郊也说:“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调琴啜茗图》的作者周昉,更是把“茶与琴”配搭融通并在绘画艺术中给予表现的第一人。
《调琴啜茗图》描绘了身处园林的贵族女子品茗听琴的生活场景。一名贵妇坐在桂树旁的石案上操琴,一人笼手端坐、凝神静听,另一人侧身面向操琴者,手持茶盏送往唇边。左右各有一侍女或手端茶盘,或手执茶杯,侍立奉茶。画中人物造型娴静端庄、衣着雅艳明丽,衬以花木奇石,渲染出一派优雅静谧的气氛,使人恍若闻得琴音、嗅到茶香。
“壶中天地”是许多唐代诗人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他们把茶纳入生活,爱茶、品茶、嗜茶,乃至亲自种茶。
白居易便是个中翘楚,他一生留下茶诗数十首,以茶事来表现幽居、幽趣和高逸的情怀。“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诗人兴之所至,便在自家院中绿荫下结起绳床,清洗茶器,准备煮茶。茶有提神醒脑、激发文思的功效,颇受诗人喜爱,“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被贬江州以后,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的遗爱寺边结茅而居、辟园种茶,“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这种简朴的生活让诗人颇为清闲自得。
白居易的诗友元稹,还写过一首《一字至七字诗》,诗以“茶”字开头,每两句增加一字,以七字句结尾,构成了一首造型奇特的茶诗“宝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代也是书法盛行的时期,僧人怀素曾写过一篇《苦笋帖》:“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大意是说:“刚挖了苦笋,摘了新茶,口味特别好,你赶快来。怀素敬上。”苦笋与茶,都是苦味中蕴含着平淡的清甜,与禅意相近,怀素以书法的形式展现了禅与茶的缘分。《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全帖“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真是文也好、字也好。对于怀素,茶圣陆羽可谓推崇备至,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僧怀素传》。 说来陆羽与佛门也颇有渊源,他曾经在寺院当了七八年小沙弥,跟随积公师父学习烹茶。壮年后,陆羽著成《茶经》三卷。全书七千言,共计十章,“一之源”说茶的起源,“二之具”说采茶工具,“三之造”说采茶方法,“四之器”说烹茶用具,“五之煮”说煮茶方法,“六之饮”说饮茶方法,“七之事”说茶事记录,“八之出”说茶叶产地,“九之略”说制茶、煮茶用具的简省方法,“十之图”说图写茶事。
《茶经》问世不久,就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影响。“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茶经》不仅提出茶事的种种技术性规范,还在制茶、饮茶等过程中赋予了严肃的文化内涵,这种包含着特定精神实质的茶文化生活迅速播及大唐帝国,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在当时的浙江湖州,有一批文人环绕着陆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太守时,曾邀请陆羽、皎然、张志和、孟郊、皇甫冉等五十多位诗人雅集,一时间吟诗作文品茗,好不热闹。
皇甫冉写过一首《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放碗花?”诗中记述了陆羽是如何上山采茶,为了能满载而归又如何经常夜宿山中,由此可见陆羽采茶时用力之勤、用心之专。
诗僧皎然还接陆羽到庙里居住,一起品茶论诗。他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云:“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茶道”一词也最早见于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诗人还说:“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提出“茶道”精神,就是重返人性中的“本真”。
除了僧侣、贵族和文人群体,唐代的茶还深深地走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唐会要》记载,到了中唐穆宗时期,“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茶已经如同食物、米盐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而“田闻之间,嗜好尤切”,说明饮茶之风已经不仅限于“王公朝士”,在普通民众生活中也一样不可或缺。
《封氏闻见录》为我们留下了“唐代版”茶馆的记录。“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从京都到地方城市里,都开着专门售卖煎茶的店铺,就像现代卖矿泉水或各色饮料一样只要给钱,不论何人直接取饮便好。都城长安还出现了新式茶馆——供商旅休息饮茶的茶坊,宰相牛僧孺将之作为新奇现象记载于《玄怪录》:“长安开远门十里处有茶坊,内有大小房间,供商旅饮茶。”此外,普通唐人在日常待人接物过程中,也必备茶果、茶酒和茶汤。白行简的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中,李娃接待郑生要“烹茶斟酒”,至他处则“俄献茶果”。
僧人圆仁是著名的日本求法僧“入唐八家”之一,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有一次从莱州到青州的路上,圆仁向当地人乞食,结果求而不得。无奈之下,“遂出茶一斤,买得酱菜。”这说明当时的北方民间,茶是很受欢迎的物品。圆仁在进入登州境内时,“山村县人,餐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虽然圆仁很是吃不惯这种掺有盐和茶的粟饭,但它却是当地人的主食。这两件小事,生动地表明茶在唐人百姓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
在唐代人看来,茶最是個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山门也进得,宫门也进得,柴门亦进得。唐人的茶,可以和“佛法僧戒定慧”打机锋,可以与“琴棋书画诗酒”发雅性,也能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无论到了哪里,茶都是不卑不亢,都是“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绿得意趣盎然,香得沁人心脾。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轻轻嗅着这浸透历史的茶香,我们或可见到另一种大唐形象。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成为“比屋之饮”的大众饮品。这一方面得益于唐人对茶叶功效的正确认知。例如,《唐本草》记载:“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疹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顾况《茶赋》更是充分肯定茶的诸多益处:“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
另一方面,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王朝,物质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杜甫有诗赞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为饮茶的流行提供了条件。此时,饮茶已经从民间草莽流布到社会各阶层,“上自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特别是随着茶圣陆羽的《茶经》风靡海内,茶逐一敲开了山门、宫门和柴门,茶之于唐人,可谓“不可一日无”。
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茶也逐渐演变为唐人生活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人在抚琴、弈棋、挥毫等诸多雅事中,处处可闻茶香;在唐人的诗歌、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处处得见茶事。通过茶,我们可以重新领略大唐那饱满的时代精神和多彩的历史画卷。
唐代茶事大兴,推动了茶画作品的问世。这些画作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茶文化生活的社会形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茶史图景。
《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萧翼从辩才和尚处赚骗《兰亭序》墨宝的故事。《兰亭始末记》记载,唐太宗晚年喜好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曾数次寻取《兰亭序》而不得。后来萧翼扮作甚爱王羲之书法的儒生,身携“二王杂帖”来到越中云门寺。寺僧辩才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的弟子,保存有《兰亭序》真迹。辩才对萧翼的来意浑然不觉,欣然出示《兰亭序》让其观赏。不料此举正中计谋,被萧翼赚骗之。
画中老僧辩才趺坐禅椅,与来客萧翼叙谈。画面左侧是唐代颇具代表性的茶末入釜煮法。一位长者蹲在风炉旁,炉上放置带柄釜,长者似乎刚放入茶末,左手握釜柄,右手持“茶夹”正欲搅动茶汤。另一旁,弯腰的童子双手捧着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将釜中煮好的茶汤倒入茶盏,为宾主奉茶。竹制的矮几上,放置着带托的茶盏、碾茶的茶轮和盛茶的茶罐,炉火正红的风炉边还散落着炭。
阎立本活跃于唐朝初年,他的这幅《萧翼赚兰亭图》是迄今为止最早表现唐代煮茶法的画作。“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该画展示的正是初唐时期浙江绍兴地区寺庙中僧众饮茶的时代风尚,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寺院“以茶待客”的历史习俗。
给唐代佛门茶事以深刻影响的,当属怀海和尚制订的《百丈清规》,它详细地规定了丛林禅茶的次第。例如,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供僧侣、施主和同参饮茶论道;还有“茶头”、“施茶僧”,负责煮茶、献茶酬宾施惠。上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茶,称为“奠茶”;住持或施主请全寺僧众饮茶,称为“普茶”等等。正是在這种氛围下,诞生了赵州和尚那句流传千古的法语——“吃茶去”。从“吃茶去”的和尚家风,到“以茶供佛”的佛门礼制,再到“借茶参禅”的修持实践,茶在唐代僧家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之物。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
不仅如此,《萧翼赚兰亭图》还提供了唐代煮茶法的形象史料,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器具。图中煮茶的“釜”,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称为“鳆”,并说“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唐代黑釉铁斑三足鳆”就是实证之一。
再如画中老者持竹夹击拂茶汤,再分茶碗里,这与《茶经》记载相互吻合,宛如《茶经》的图解。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有一套带托盏、茶碾、风炉及釜组成的白釉煮茶器,这套煮茶器虽是陪葬的明器,但也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唐代茶具的情形。
其中,风炉是通风生火的炉子,茶釜是煮茶的阔口锅子,两者都是重要的煮茶器。浅腹的茶釜带双耳,便于手提着移动;风炉则呈筒状,开有圆形炉门。两个茶盏均为敞口、矮圈足形制,下面的茶托形如卷荷叶,中圈下陷方便承托茶盏。茶碾槽座呈长方形,内有深槽;碾轮呈圆饼状,中有穿孔,应有一根轴木贯穿其中,方便双手持之碾茶。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文竹茶碾子”的记载,应是小巧精致的闺阁日用茶碾子。
在我国漫长的饮茶历史中,饮茶方法大致经历了晒青做饼混煮羹饮、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茶碾成末冲点汤饮、炒青散茶撮泡清饮等几个阶段。
在唐代,“蒸青制饼煮茶清饮”是主流的饮茶方法。《茶经·五之煮》记载,“炙茶”、“碾茶”和“罗茶”,是煮茶前的准备工作,将炙烤过的蒸青茶饼放入茶碾或茶臼中碾成茶末,然后再入茶罗筛细,过筛后的茶末则放入茶盒中备用。煮茶时,在釜中放入水,待水初沸、如“鱼目”之时,放入适量的盐,也有人钟爱于茶的原味不放盐。到第二沸、水如“涌泉连珠”,舀出一勺水备用,釜中投放适量茶末。待第三沸、水如“腾波鼓浪”,将舀出备用的水重新倒入茶釜,一则止沸,二则涵育茶中精华。这时茶已煮好,备好茶碗,分茶品茗即可。
对于煮茶,白居易有更为形象的描绘:“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这大体遵循了陆羽的清饮煮茶法。 唐人另有一些“重口味”的煮茶方法。受此前“混煮羹饮法”和唐代医家的影响,例如《唐本草》记载:“苦搽,主下气,消食宿,作饮加茱英、葱、姜等良。”唐人会在茶汤中加入酥、椒、葱、姜、枣、橘皮、茱萸和薄荷,甚至是羊油等物,与现代的奶茶或酥油茶有些相似。
对这种“加椒、葱,浑而烹之”的饮料,陆羽是持否定态度的,将之斥为“沟渠间弃水”。但当时仍有很多人喜欢这种“加料”茶饮。例如,唐德宗就爱喝加酥、椒香料的煮茶,“旋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诗句,就是记述此事。
《唐人宫乐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了唐代宫廷饮茶赏曲的情景。画中后宫妃嫔十人围坐在一张长案周围,两位侍女站立一旁。画面远端有五人从右至左,分别手持胡笳、琵琶、古筝、笙与拍板,正在演奏乐曲。其余众人或手执纨扇,或轻啜香茗,姿态各异,神情生动。
在大型竹编长案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茶具,有两大四小的瓷质茶碗,五只内朱外黑的漆器茶盏,长案中央的一口大茶釜最为醒目。就座众人中,一位装束简素的低品宫人,正手执长柄茶杓舀取大茶釜中的茶汤,准备倒入某个空茶碗里。她左侧的女子手持茶盏,朝外斜视着;旁边背对画面、手执纨扇的女子,似乎已经沉浸在乐曲中,忘记了饮茶:在她对面、长案另一头的女子,正低头细啜右手碗中的茶汤。
这幅成于晚唐时期的《唐人宫乐图》,细腻地再现了唐代宫廷女性们小聚品茗的生活图景。她们饮用的茶汤是煮好后放到长案上的,此前备茶、炙茶、碾茶、罗茶和煮茶等步骤,是在其他场所完成的,其过程倒可以在《萧翼赚兰亭图》中得窥一二。
这幅画清晰地描绘了如大茶釜、长柄杓、大小茶碗、漆器茶盏等大量的唐代茶具,这些在《茶经》也多有记载。例如,《茶经》中将“杓”称为“瓢”,常用梨木制成。对于茶碗,陆羽认为当以越州青瓷最佳,因为越瓷“类玉”、“类冰”,越瓷色青,“青则益茶”。对于邢州白瓷,陆羽也推崇备至,邢瓷“类银”、“类雪”,“邢瓷白而茶色丹”。唐人打造如此考究的茶具,就是为了保证能煮出“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的茶。
《唐人宫乐图》还侧证了唐代宫廷盛极一时的饮茶风习。顾况在《茶赋》中说:“至如罗玳筵、展瑶席,凝藻思、开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宫女颦,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之达于天子也。”在唐代宫廷中,从皇帝、大臣,到后妃、宫女,人人皆习茗饮,茶叶也成为皇帝待佳宾、赐名臣的珍贵之物。
中唐以后的唐代帝王也多嗜好饮茶。《唐国史补》记载,唐德宗逃至奉天避难,镇海節度使韩混在危难之际,首先想到的是给德宗送茶。《异闻集》记载,一名僮仆由于“能煎茶”,便受到德宗皇帝的赏识。再如,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茶具,包括银茶碾子、银茶罗、焙茶饼银笼、贮茶银龟盒、银调达子、长柄银匙,以及通体淡黄、内外光洁的“琉璃茶碗拓子”等。这套茶具属于唐僖宗个人所用,印证了晚唐时期宫廷内高度发达的茶文化。
在唐代,茶已经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日渐融合,这既增添了茶饮的文化内涵,又丰富了唐人的生活艺术。例如,白居易《琴茶》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孟郊也说:“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调琴啜茗图》的作者周昉,更是把“茶与琴”配搭融通并在绘画艺术中给予表现的第一人。
《调琴啜茗图》描绘了身处园林的贵族女子品茗听琴的生活场景。一名贵妇坐在桂树旁的石案上操琴,一人笼手端坐、凝神静听,另一人侧身面向操琴者,手持茶盏送往唇边。左右各有一侍女或手端茶盘,或手执茶杯,侍立奉茶。画中人物造型娴静端庄、衣着雅艳明丽,衬以花木奇石,渲染出一派优雅静谧的气氛,使人恍若闻得琴音、嗅到茶香。
“壶中天地”是许多唐代诗人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他们把茶纳入生活,爱茶、品茶、嗜茶,乃至亲自种茶。
白居易便是个中翘楚,他一生留下茶诗数十首,以茶事来表现幽居、幽趣和高逸的情怀。“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诗人兴之所至,便在自家院中绿荫下结起绳床,清洗茶器,准备煮茶。茶有提神醒脑、激发文思的功效,颇受诗人喜爱,“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被贬江州以后,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的遗爱寺边结茅而居、辟园种茶,“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这种简朴的生活让诗人颇为清闲自得。
白居易的诗友元稹,还写过一首《一字至七字诗》,诗以“茶”字开头,每两句增加一字,以七字句结尾,构成了一首造型奇特的茶诗“宝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代也是书法盛行的时期,僧人怀素曾写过一篇《苦笋帖》:“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大意是说:“刚挖了苦笋,摘了新茶,口味特别好,你赶快来。怀素敬上。”苦笋与茶,都是苦味中蕴含着平淡的清甜,与禅意相近,怀素以书法的形式展现了禅与茶的缘分。《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与茶有关的书法作品,全帖“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真是文也好、字也好。对于怀素,茶圣陆羽可谓推崇备至,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僧怀素传》。 说来陆羽与佛门也颇有渊源,他曾经在寺院当了七八年小沙弥,跟随积公师父学习烹茶。壮年后,陆羽著成《茶经》三卷。全书七千言,共计十章,“一之源”说茶的起源,“二之具”说采茶工具,“三之造”说采茶方法,“四之器”说烹茶用具,“五之煮”说煮茶方法,“六之饮”说饮茶方法,“七之事”说茶事记录,“八之出”说茶叶产地,“九之略”说制茶、煮茶用具的简省方法,“十之图”说图写茶事。
《茶经》问世不久,就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影响。“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茶经》不仅提出茶事的种种技术性规范,还在制茶、饮茶等过程中赋予了严肃的文化内涵,这种包含着特定精神实质的茶文化生活迅速播及大唐帝国,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在当时的浙江湖州,有一批文人环绕着陆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太守时,曾邀请陆羽、皎然、张志和、孟郊、皇甫冉等五十多位诗人雅集,一时间吟诗作文品茗,好不热闹。
皇甫冉写过一首《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放碗花?”诗中记述了陆羽是如何上山采茶,为了能满载而归又如何经常夜宿山中,由此可见陆羽采茶时用力之勤、用心之专。
诗僧皎然还接陆羽到庙里居住,一起品茶论诗。他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云:“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茶道”一词也最早见于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诗人还说:“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提出“茶道”精神,就是重返人性中的“本真”。
除了僧侣、贵族和文人群体,唐代的茶还深深地走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唐会要》记载,到了中唐穆宗时期,“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茶已经如同食物、米盐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而“田闻之间,嗜好尤切”,说明饮茶之风已经不仅限于“王公朝士”,在普通民众生活中也一样不可或缺。
《封氏闻见录》为我们留下了“唐代版”茶馆的记录。“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从京都到地方城市里,都开着专门售卖煎茶的店铺,就像现代卖矿泉水或各色饮料一样只要给钱,不论何人直接取饮便好。都城长安还出现了新式茶馆——供商旅休息饮茶的茶坊,宰相牛僧孺将之作为新奇现象记载于《玄怪录》:“长安开远门十里处有茶坊,内有大小房间,供商旅饮茶。”此外,普通唐人在日常待人接物过程中,也必备茶果、茶酒和茶汤。白行简的唐传奇小说《李娃传》中,李娃接待郑生要“烹茶斟酒”,至他处则“俄献茶果”。
僧人圆仁是著名的日本求法僧“入唐八家”之一,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有一次从莱州到青州的路上,圆仁向当地人乞食,结果求而不得。无奈之下,“遂出茶一斤,买得酱菜。”这说明当时的北方民间,茶是很受欢迎的物品。圆仁在进入登州境内时,“山村县人,餐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虽然圆仁很是吃不惯这种掺有盐和茶的粟饭,但它却是当地人的主食。这两件小事,生动地表明茶在唐人百姓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
在唐代人看来,茶最是個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山门也进得,宫门也进得,柴门亦进得。唐人的茶,可以和“佛法僧戒定慧”打机锋,可以与“琴棋书画诗酒”发雅性,也能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无论到了哪里,茶都是不卑不亢,都是“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绿得意趣盎然,香得沁人心脾。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轻轻嗅着这浸透历史的茶香,我们或可见到另一种大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