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懂“这一篇”到研究“这一本”

来源 :语文建设·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教学时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泳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的秘妙,也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奥秘。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文本的细节中发现矛盾并读出“真意”,从而由读懂“这一篇”转为爱读“这一本”,这是节选类文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教授具体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唯一路径。
  笔者带领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指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还原人物的生活情境,找出文本中矛盾和反常之处,前后勾连,细细咀嚼,悉心推演,收获颇丰。现不揣冒昧,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简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课文题目与原著回目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拟的。不少学生在阅读之初提出疑问:课文在原著中的回目是什么?教材编者为何不直接援引?拟制的题目体现了编者怎样的用意?其与原著中的回目孰优孰劣?
  針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笔者搜集了三个版本的《红楼梦》供其品读:(1)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戚序本);(2)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甲戌本);(3)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庚辰本)。讨论后学生发现,(1)和(2)立足于“贾母”和“荣国府”来叙述,(3)着眼于林黛玉“进京都”来表述。小说第三回主要写林黛玉第一次来荣国府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从题文要吻合的角度看,(3)较为准确,但也有瑕疵,“抛父”改为“别父”可能更妥帖些。
  于是,我们认为“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标题更契合节选内容,也更能迎合读者的阅读心理: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并与众人(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见面这一中心事件,第一次正面地经由林黛玉的“一双俊眼”向读者展示贾府这一“诗礼簪缨之族”的特点,并将贾府第三代两个核心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推上了舞台,初步展示了其性格。这是对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细化,拉开了整部小说的序幕。
  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环境概括和人物分析上,就只会落入陈旧的知识教学的俗套,无法透彻体现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脂砚斋在“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一句后,有旁批:“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都是介绍贾府,会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不同是叙述视角的不同,前面介绍贾府是冷子兴的视角,这一回是以林黛玉的视角来叙述。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小说叙述视角的相关知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视角运用上,表现为多元视角—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黛玉视角与宝玉视角)——的综合运用,且视角转换灵活自如,毫无生涩牵强之感。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第一,小说视角知识简介;第二,由标题猜测文本的大致内容;第三,整理出林黛玉进贾府去了哪些地方、见了哪些人、有哪些想法,然后说说黛玉眼中的贾府有什么特点、所见之人有怎样的性格;第四,试着将宝黛会面时的有限视角改写成全知视角,并比较改写前后的效果;第五,小说为什么以林黛玉作为叙述视角?最后我们认为,贾府是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她在来之前对贾府有所预判,但进了贾府之后,她发现亲眼所见的贾府与自己的预判有很大差别,于是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想以自然得体的身份尽快融入贾府这个大家庭。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是林黛玉眼中的人物,比如王熙凤和贾宝玉,他们的性格主要通过林黛玉的感觉写出来,这就使得人物性格呈现出动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至于为何以林黛玉的视角叙述,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林黛玉的出身和性格,二是林黛玉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二、林黛玉的“笑”与“说”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表情比较拘谨,总体是想得多而说得少,既不像王熙凤那样,在大声说笑与“以帕拭泪”间快速转换,又不像贾宝玉那样哭笑随心、率性而为。林黛玉在文中的表情先是拜见外祖母时哭,这既是哭自己去世的母亲,又是哭自己悲苦的身世;后来是“笑”,“陪笑见礼”以“嫂”称呼王熙凤,笑着婉拒邢夫人苦留吃晚饭,与王夫人笑谈贾宝玉。除了哭与笑外,作者并未提及林黛玉其他表隋。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林黛玉首次来贾府,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难免拘谨;另外,林黛玉此番不是简单地逗留十天半个月,而是投奔贾府。林黛玉对自己在贾府的言行举止是有心理预设的,即“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别人耻笑了他去”。贾府以后就是林黛玉的寄身之处、托身之所了,贾府再好毕竟不同于自己家,因此她表现出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心态。正是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林黛玉的笑都是“陪笑”,是象征性、礼节性的“笑”。
  然而,我们发现文中有一处,林黛玉说了很多,即在众人见林黛玉身体怯弱,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时,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不少教师虽也关注到这段话,却只聚焦于其内容,即这段话有几层意思,分别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等等。这些内容固然要分析,但我们应该追问一句:林黛玉在贾府总体表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看得多,想得多,说得少,为什么此处说得很多,甚至说出了不是很得体的话?比如“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现在的林黛玉不仅见了,而且是投奔“外姓亲友”,以后还要与他们朝夕相处,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引起他人反感?另外林黛玉在说这些话时的表情应该是怎样的?是神情悲伤,还是面带笑意?文中只是说“黛玉道”,这就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笔者将上述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以第二个问题为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林黛玉在回答众人问自己身体状况时的表情应该是“笑”。林黛玉虽然对贾府陌生,但在进贾府的过程中,她所受到的礼遇是空前的。尤其是贾母两次将黛玉“搂人”怀中,这无疑让林黛玉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感受到了贾府上下对自己的重视和热情,这无形中也冲淡了丧母带来的伤心。另外众人如此关心地问她的身体状况,尽管文中没有明确指出所问之人是谁,但肯定绝非丫鬟、婆子,应该是王夫人、邢夫人这一类长辈。面对长辈关切的询问,冰雪聪明的林黛玉不可能板起面孔甚至面带愁容地应答。况且,林黛玉毕竟是个孩子,在叙说自己病史时还插入了“奇闻趣事”——癞头和尚要化自己出家,因此叙述的语调应该是轻松的。鉴于此,我们认为林黛玉是在温暖的亲情感染下,心情较为愉悦地多说了这些话。在阅读中,笔者还真的查阅到其他版本的《红楼梦》里有一个“笑”字,写作“黛玉笑道”。   三、王熙凤的“来迟”与学名
  在分析王熙凤的形象时,大部分教师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高调出场方式;珠光宝气、大红大绿的俗气着装;“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暗示性格的奸诈毒辣;一箭多雕、滴水不漏的言谈;连珠炮似的显示自己身份;对林黛玉“关爱”的询问;回答王夫人问话时的灵活机变,等等。从这些方面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自然是妥当的,得出的结论也较贴合人物个性。但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地方需要着重赏析。一是王熙凤独特的出场方式。王熙凤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为什么偏偏“来迟”?她不能来早一点吗?二是如何理解介绍王熙凤时所说的“学名王熙凤”中的“学名”?
  在对王熙凤为何偏偏“来迟”的探讨中,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故意来迟,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另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来迟事出有因,想早来却被耽搁了。持前一观点的学生认为,林黛玉进贾府是一件大事,身为当家人的王熙凤不可能不知道,按常情常理,她应该陪同贾母接待林黛玉,并把接待的一切事宜安排妥当,而不应该在林黛玉抵达贾府的第一时间缺席。合理地解释这一矛盾,就是王熙凤的“来迟”是有意而为。如果她與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一起出场,势必不可能成为中心人物,因为此时有贾母和其他长辈在场,她只能充当一个配角,其在贾府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和爱出风头的个性自然无法鲜明地体现出来。王熙凤不能夹在贾母等人中模糊出场,也不能先于贾母出场,于是就“来迟”。林黛玉拜见了贾母、舅母并与“三春”见面后,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王熙凤此时闪亮登场,既让林黛玉聚焦于王熙凤,也让读者关注王熙凤。从这个层面说,王熙凤“来迟”,对于表现自己恰到好处,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持后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王熙凤是贾府当家人,贾府上上下下好几百口,要处理的事务肯定不少;而王熙凤又是一个不肯轻易放权的人,在林黛玉抵达贾府的当天,很有可能因为事务缠身而来迟了。考量两种观点,我们发现皆有理据,都能成立。但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技法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上来看,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王熙凤的“来迟”是角色本人和作者的“刻意为之”。
  至于王熙凤的“学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笔者指导学生查阅《红楼梦》,发现作者在小说中没有提及林黛玉和薛宝钗有“学名”,“黛玉”“宝钗”分别是其乳名,但介绍王熙凤时却偏偏提及“学名王熙凤”。这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另有用意?脂砚斋在这句话后面批注道:“奇想奇文。以女子日学名固奇,然此偏有学名的反倒不识字,不日学名者反若假。”大意是说王熙凤虽有学名,反倒不识字,此处不说王熙凤有学名反而显得不真实。学名是指入学后所取的名字,而古代读书的多是男子。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因此有一个学名,但她识字不多、不会写字,在“协理宁国府”时任用彩明定造簿册。我ff丁认为,作者提及王熙凤的“学名”,可能表达了一种调侃的意味,“凤辣子”的诨名与“王熙凤”的学名一俗一雅,亦谐亦庄,相映成趣。
  四、王夫人的“一笑”与称呼“你凤姐姐”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夫人的戏份不多,但仍有两处细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是王夫人让王熙凤拿出两个缎子给林黛玉裁衣裳,王熙凤说自己早就预备好了,“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王夫人此处的“一笑”有没有别的深意?另一处是王夫人带林黛玉去贾母处吃晚饭时,路过王熙凤的屋子,王夫人告诉林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来找他,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在这里,王夫人为何对林黛玉说王熙凤是“你凤姐姐”,从贾府的角度,不是应该称“你琏嫂子”吗?
  探究王夫人的“一笑”有无深意,必须追问她因何事而笑。高调出场后,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提及“找缎子”话题,王夫人很有可能随口嘱咐王熙凤拿出两个缎子给林黛玉裁衣裳。王熙凤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是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在听到王熙凤这样的回答后,“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点头”显然是对王熙凤做法的认可。接下来争论的焦点是,王熙凤是否如她自己所言,早已料着并有所预备呢?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王熙凤压根没有预备,如此回答是她办事灵活机变的体现。她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让贾母知道她能办事、会办事,能替贾母和王夫人分忧。另一种观点是王熙凤真的考虑到这一点,并作了准备。理由是以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和在贾府的地位权威,应该能为林黛玉的衣食住行早作筹划,因为林黛玉毕竟是贾母的亲外孙女,预先为她准备衣物颇能讨贾母欢心。这两种观点哪个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脂砚斋在此处批注道:“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笔者也认为王熙凤并未作准备,此处是为了表现王熙凤应变能力之强和心机之深密。如果王熙凤真的作了预备,先于王夫人想到为林黛玉裁衣裳,那么此时王夫人的反应用一句“点头不语”即可,而不需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一笑”二字。这二字恰恰表现出王夫人看出了王熙风的心思,王夫人随口一说,王熙凤却能将其圆得如此完美。王夫人的“一笑”包含着对王熙凤回答的赞许,更包含着对她机变应对能力的肯定。
  至于“你凤姐姐”的称呼,乍一看非常“扎眼”和矛盾。从贾府的血缘来论,林黛玉应该称呼王熙凤为“琏嫂子”,这在两人见面时已有交代。笔者指导学生从王夫人与王熙凤的关系方面思考:从王家论,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从贾府论,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婶母,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侄媳妇。那么贾宝玉对王熙风的称呼就有两种:从母亲王家,称呼王熙凤为舅表姊,口语称舅表姐;从贾府论,称呼王熙凤为堂嫂。王夫人说“你凤姐姐”,无疑是从王家、从贾宝玉的角度来称呼王熙凤,之所以这样说,笔者揣摩可能是王夫人强烈的家族观念使然。在王夫人心目中,从血缘角度论,贾宝玉与王熙凤的姐弟亲情关系要重于嫂叔长幼辈分关系。正因如此,《红楼梦》中贾宝玉称呼王熙凤为“姐姐”而非“嫂子”。王夫人在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的屋子时说“你凤姐姐”,表面上是说顺口了,实质上是家族观念的体现,同时暗示了她与王熙凤密切的关系,似乎还有把林黛玉与贾宝玉等同看待的意味。   五、邢夫人“苦留吃晚饭”的用心
  林黛玉进贾府时,邢夫人可以说是对她最热情的人,并且似乎热情过度。具体表现为: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两位舅舅时,邢夫人主动要带黛玉去;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子;苦留黛玉吃晚饭;亲自送黛玉至仪门前,嘱咐众人照顾好黛玉,目送车子远去才回。
  就“苦留”林黛玉吃晚饭一事而言,邢夫人的表现于情于理都不妥。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按照礼节,第一餐要陪贾母吃。尽管由于诸多原因,贾母没有召集整个大家庭一起为黛玉的到来吃一餐团圆饭,但是林黛玉进贾府后的第一餐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大舅贾赦处吃。如果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只是出于礼节,倒可以理解,毕竟她是长辈,留黛玉吃饭以示自己对其孤苦的体恤。而原文中邢夫人是“苦留”,这就不是礼节性的随口说说,而是真心真意的挽留。尽管邢夫人家庭出身不如王夫人显贵,但能做贾赦的续弦,也不可能出自不懂规矩的蓬门荜户,况且在贾府并非一朝一夕,人情应该了然于心,因而此番“苦留”林黛玉显得格外反常。
  笔者带领学生对这一疑问进行了一番探究,作出了自己的解读。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训练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我们认为,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晚饭,是为了讨好贾母,给贾母留下一个关爱林黛玉的好印象,以博得贾母对贾赦的好感。在荣国府,贾赦为兄,贾政为弟,贾赦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袭爵为一等将军;贾政是“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官职并不高。因此在“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制度中,作为长子的贾赦的地位应该远远高于次子贾政。但在荣国府,贾政的地位却远远高于贾赦。这主要体现在两人在贾府住处的不同上:贾赦的住处是荣国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位置偏、空间小;贾政住的是“正经正内室”——荣禧堂,位于贾府的中轴线中心,是贾府地位与荣耀的象征,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由于贾赦与贾政在贾府的地位不同,邢夫人与王夫人在贾府的权威也有大小之别。为什么长子贾赦的地位不如弟弟贾政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二人的性格和品行。林黛玉拜見贾赦时,作者就写到,其住处“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其荒淫好色可见一斑。另外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贾赦指使邢夫人讨要贾母丫鬟鸳鸯为妾,结果因鸳鸯以死抗争而告终。贾赦还与贾雨村勾结,强索石呆子的古扇,令其愤而自尽。总之,贾赦是一个好色贪财、行为不端的人;而贾政更符合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当家人标准——酷喜读书,谦恭厚道。也正因为贾赦品行不端,贾母很不喜欢他。在第七十五回赏月的家宴上,贾赦讲了一个影射贾母偏心的笑话,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与母亲关系疏远。因此,邢夫人如此热情地挽留林黛玉吃晚饭,很可能有借此改善贾母与贾赦之间关系的目的,否则几乎无法解释这一有悖情理的行为。
  笔者相机引导学生模仿脂砚斋点评的方式,在此处写上自己的点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有学生点评道:“‘苦留’二字足见邢夫人之真心实意,然吾见其后赫然立一贾赦也。”还有学生点评道:“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吾不以为乃亲情之流露,实别有用心也。”还有学生点评道:“邢夫人心眼狭小,自私吝啬,此举断非其一己之主张,必有贾赦之叮嘱,欲结好黛玉以改善缓和母子关系。”这些点评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原意,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在训练自己审辩性思维的同时,强化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这次与学生共同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疑问展开教学,将文本中的细节放在全篇乃至整本书的层面去考量,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读懂了“这一篇”——在文本细读中切实感受到了曹雪芹的艺术匠心,更是产生了阅读、研究“这一本”的兴趣。这无疑是这次教学的最大收获,也是节选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最终旨归。
其他文献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被后人推为“明文第一”。《项脊轩志》是他的代表作,通过一间书屋的沧桑变化,承载着对三代人的追忆和深情。文章从家庭琐事入手,文字明白如话又耐人寻味,事小情真,言短意长,一直以来,是很多学生和教师的最爱。  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历久弥新;真正的感情亦是如此。归有光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时候,让文笔和思绪在时间的隧道里穿梭来去,因而运用了非
期刊
本文主要分析语文教材中《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两篇课文,通过二者在工具器物、组织制度和记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展现语文教材中中西文化和而不同的特征,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对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元素加以思考,为语文教材建设中的文化平衡、语文课堂教学内涵的升华提供借鉴。  两篇课文都以记叙为主,反映并赞颂了主人公坚忍顽强的精神品质,但在具体呈现方面体现出中西不同的文化风格。本文以此为突破口,作重点探析
期刊
综观当前诗歌教学现状,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诗歌的教学观念及其思想都偏于保守。那么,如何增强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剖析,来阐述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理解。  一、现代诗歌的教学指向  在我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是新诗。从发展上看,它最早出现于“五四”期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时的新诗主要是使用白话,即运用与人民群众最贴近的语言反映现实生活,宣传“五四”运动
期刊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也均将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重要议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中最适合当下教学环境且应该在中小学开展的,便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建设以语文课程为主体和基础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势在必行。校本课程活动形式丰富,内容活泼新颖,对于拓展语文课堂容量、培养学生兴趣、落实教学实践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一定
期刊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重要文化财富。在小学阶段大力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奠定良好的母语基础,还能使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自信,对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文学习分别作了明确要求,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并提供
期刊
一堂有吸引力的语文课能让学生充满兴趣,有所收获。语文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课堂上营造积极探讨的氛围。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值得深入研究。  笔者以为,只有将传统的“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的“灌输主义”模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对话主义”模式,将来自课本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对话中心、研讨中心,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优质课堂。  一、“对话主义”的根本原则  基于“以人为本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分册选入了冯至的《蛇》一诗,作为“爱的心语”一章的精读篇目,并与其他四篇略读诗歌一起,探究“诗的意象”这一诗歌知识点。这一编排是颇为成功的:它暗示了冯至《蛇》的主旨意向——爱的表达,又指出了该诗的主要艺术技法——意象营造,并凸现了《蛇》在同类诗歌中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拟在教材的基础上“接着说”,从思想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对冯至的《蛇》作进一步的分析,以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而且体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国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提高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培育人才,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论语》为例,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
期刊
一、现代性视域中《苔》的解读  2018年春节期间,清代袁枚的一首小诗《苔》,借助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随着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许多人在为之感动的同时,对诗中“也学牡丹开”一句却多有不满,认为苔花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尊严,不应该“学”牡丹。在微信朋友圈里,一些著名学者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认为“也学”应该改为“也似”或者“胜似”,甚至是“不学”。人们为什么要通过改字来强调苔花与牡丹的
期刊
语文教学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前者主要指学生个人品质、思想的养成。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信息、积累阅历的基本途径,传统经典阅读教学更是以其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体现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传统经典文本时,应该有选择地强化其中的德育内容,更加充分地展示其中的精神价值,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孟子》是儒家“四书”之一,记录了“亚圣”孟子的言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