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特色,提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创设、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具有师范生专业性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师范性和实践性,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内容;实践活动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下面就谈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做法。
一、重视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依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甄别、鉴赏、应用儿童文学作品的素养与能力。因此,首先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构建具有师范生专业性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示范性和实践性。
依据教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重组,进一步彰显小教专业特色。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理论授课、阅读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叶圣陶曾说过:“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不仅因接受对象是儿童,重要的是儿童文学已成为现行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儿童文学》课程应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参照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清基本原理,又要挑选确定阅读文本,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时,将儿童文学各文体的教学与创编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文体(如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图画书等)的创作及实践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理念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定位应充分考虑专业人才需求,同时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小学语文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儿童文学课程要密切联系儿童阅读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重视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改革与研究的新成果,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特点,教、学、做合一,既提升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指导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及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必须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教学内容,序化知识与能力,结合典型“案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岗位上学习,理解相关职业规范与标准,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既符合学科的性质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也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在具体执教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扣实际应用,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形成以“理论—鉴赏—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在每一种文体的理论讲授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品鉴赏活动,通过作品鉴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欣赏、评论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以及改编创编作品的思路技巧等;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特别加强了儿童文学重要文体的教学实践与指导的内容,帮助师范生形成语文教学及阅读欣赏教学的能力,如在教授图画书单元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图画书的基本概念、结构、艺术特色,然后指导学生欣赏图画书,然后再指导他们创作或制作图画书,最后在课堂中进行图画书模拟教学,让学生真正明确图画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2.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儿童文学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类课程,理论的深度与前沿决定了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我校小教专业为例,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四个模块:实践模块一:诵读讲演,主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儿歌、童诗、散文作品的诵读,并结合单元进行讲故事、戏剧表演等活动,在直观演绎的过程中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践模块二:阅读欣赏,即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提升学生的欣赏和评析作品的能力。实践模块三:创作改编,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文体的特点,通过创作实践加以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如儿童诗的续编和创作;改编童话或自由创作童话;为儿童故事作品写读后感;或分组合作,进行图画书创作和制作等。实践模块四:教学实践,主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小学教学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尝试文体阅读教学的设计与教学,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文体阅读教学的能力。如可根据提供的素材,分组合作,进行儿童故事阅读指导的实践教学,进行图画书导读课欣赏的设计与模拟试教等。
在实践教学的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文体的特点,通过创作实践加以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创编作品的能力;通过对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领悟和表现作品的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阅读欣赏教学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模式上,主要从教育教学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必需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以理论、阅读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形成“理论—鉴赏—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做”一體的教学环境下,较快掌握儿童文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较好的欣赏、创编及教学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通过课内体验式合作教学和课外开放式教学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体验式教学是通过课内探究、讨论、实践活动来实现,通过自学、分组讨论、集中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检查教学效果。形式多样如观看录像、作品评议、改编创编活动、舞台表演、作品诵读比赛等;这样可以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阅读教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如撰写活动教案、试教、讨论评议等。课外开放式教学指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如教学观摩会、组织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童诗朗诵会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此外,一方面,我们聘用小学名师为本课程的主讲人员,并邀他们参与学术活动,合作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开展讲座及教学的观摩,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选派课程组老师深入第一线,将儿童文学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现场教学观摩,起到指导实践基地老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作用,提升一线教师对本学科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极大地提高学生设计、组织、评价文学阅读欣赏的能力。
二、重视教学条件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重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后,在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上就必须能够跟上教学要求。以我校为例,从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看,除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微格教室、演播厅等供学生课内教学实践外,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成立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与图书馆共同建立并完善“儿童文学”学科资料,以便于开阔师生的阅读视野,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使相关专业图书与文献资料能够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足够的支持。从校外实践教学环境看,需拥有几所固定的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优秀的师资队伍的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要常组织学生去小学见习观摩、听课学习和试教,与小学教师研讨儿童文学文体教学与文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当然,学生的实践需要有详细、严密的计划,有带队指导工作的教师,有明确的实践目的、任务和要求。
2.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富于情趣”与“审美特质”,通过良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便捷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课程美的特质。如在进行阅读欣赏教学时,利用课件,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单调的文字阅读在视听作用下深刻地传递着思想与情感,引人共鸣;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QQ群、微信群及电子邮箱,校园网上论坛,突破空间及时间的局限,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互动、互赏、互评,交流心得,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以我校为例,我们是通过建立课程网站,将相关教学内容全部上传,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参考文献、阅读书目、实践活动成果等,并根据教学情况的需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同时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库建设,收集多媒体教学资源;按照专题收集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在线资源链接,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使网络教学既适时又适用;学校图书馆也提供各种与儿童文学相关的电子书供学生学习参考,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问题通过查找上述资源去解决,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从小学教师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必须遵循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应以知识与技能相融合为主线,以人为本,以多种教学方法为载体,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目标,形成立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著重采用行动导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试教法、评议法、赏析法、创编法等进行课程教学,笔者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形式上有课堂讨论、赏析、创编、表演、朗诵、模拟试教、观摩与评议等,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的热情。
三、改革原有的考核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为达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必须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评价方式上,不仅用传统的笔试、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运用实践任务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成绩由原来的结果考核改为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任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关注学生在任务教学中的进步程度,因此,在命题原则上,要符合专业实训目的和教师职业能力要求,以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团队协作的考核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之,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立足点,能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将克服长期以来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通病,使课堂变得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朱自强.《开明国语课本》能否拯救今日小学语文教材[N].中国教育报,2011-02-05.
作者简介:吴建荔,女,副教授,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所长,1971年8月生,福建连江人,主要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内容;实践活动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下面就谈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具体做法。
一、重视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依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甄别、鉴赏、应用儿童文学作品的素养与能力。因此,首先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构建具有师范生专业性和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示范性和实践性。
依据教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重组,进一步彰显小教专业特色。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理论授课、阅读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叶圣陶曾说过:“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不仅因接受对象是儿童,重要的是儿童文学已成为现行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儿童文学》课程应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参照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清基本原理,又要挑选确定阅读文本,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时,将儿童文学各文体的教学与创编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文体(如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图画书等)的创作及实践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理念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定位应充分考虑专业人才需求,同时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小学语文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儿童文学课程要密切联系儿童阅读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重视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改革与研究的新成果,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特点,教、学、做合一,既提升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指导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及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必须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教学内容,序化知识与能力,结合典型“案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岗位上学习,理解相关职业规范与标准,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既符合学科的性质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也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在具体执教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扣实际应用,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形成以“理论—鉴赏—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在每一种文体的理论讲授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品鉴赏活动,通过作品鉴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欣赏、评论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以及改编创编作品的思路技巧等;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特别加强了儿童文学重要文体的教学实践与指导的内容,帮助师范生形成语文教学及阅读欣赏教学的能力,如在教授图画书单元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图画书的基本概念、结构、艺术特色,然后指导学生欣赏图画书,然后再指导他们创作或制作图画书,最后在课堂中进行图画书模拟教学,让学生真正明确图画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2.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儿童文学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类课程,理论的深度与前沿决定了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我校小教专业为例,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四个模块:实践模块一:诵读讲演,主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儿歌、童诗、散文作品的诵读,并结合单元进行讲故事、戏剧表演等活动,在直观演绎的过程中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践模块二:阅读欣赏,即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提升学生的欣赏和评析作品的能力。实践模块三:创作改编,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文体的特点,通过创作实践加以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如儿童诗的续编和创作;改编童话或自由创作童话;为儿童故事作品写读后感;或分组合作,进行图画书创作和制作等。实践模块四:教学实践,主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小学教学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尝试文体阅读教学的设计与教学,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文体阅读教学的能力。如可根据提供的素材,分组合作,进行儿童故事阅读指导的实践教学,进行图画书导读课欣赏的设计与模拟试教等。
在实践教学的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文体的特点,通过创作实践加以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创编作品的能力;通过对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领悟和表现作品的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阅读欣赏教学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模式上,主要从教育教学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必需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以理论、阅读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形成“理论—鉴赏—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做”一體的教学环境下,较快掌握儿童文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较好的欣赏、创编及教学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通过课内体验式合作教学和课外开放式教学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体验式教学是通过课内探究、讨论、实践活动来实现,通过自学、分组讨论、集中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检查教学效果。形式多样如观看录像、作品评议、改编创编活动、舞台表演、作品诵读比赛等;这样可以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阅读教学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如撰写活动教案、试教、讨论评议等。课外开放式教学指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如教学观摩会、组织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童诗朗诵会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此外,一方面,我们聘用小学名师为本课程的主讲人员,并邀他们参与学术活动,合作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开展讲座及教学的观摩,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选派课程组老师深入第一线,将儿童文学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现场教学观摩,起到指导实践基地老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作用,提升一线教师对本学科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极大地提高学生设计、组织、评价文学阅读欣赏的能力。
二、重视教学条件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重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后,在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上就必须能够跟上教学要求。以我校为例,从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看,除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微格教室、演播厅等供学生课内教学实践外,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成立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与图书馆共同建立并完善“儿童文学”学科资料,以便于开阔师生的阅读视野,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使相关专业图书与文献资料能够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足够的支持。从校外实践教学环境看,需拥有几所固定的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优秀的师资队伍的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要常组织学生去小学见习观摩、听课学习和试教,与小学教师研讨儿童文学文体教学与文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当然,学生的实践需要有详细、严密的计划,有带队指导工作的教师,有明确的实践目的、任务和要求。
2.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教学环境
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儿童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富于情趣”与“审美特质”,通过良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师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便捷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课程美的特质。如在进行阅读欣赏教学时,利用课件,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单调的文字阅读在视听作用下深刻地传递着思想与情感,引人共鸣;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QQ群、微信群及电子邮箱,校园网上论坛,突破空间及时间的局限,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互动、互赏、互评,交流心得,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以我校为例,我们是通过建立课程网站,将相关教学内容全部上传,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参考文献、阅读书目、实践活动成果等,并根据教学情况的需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同时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库建设,收集多媒体教学资源;按照专题收集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在线资源链接,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使网络教学既适时又适用;学校图书馆也提供各种与儿童文学相关的电子书供学生学习参考,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问题通过查找上述资源去解决,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从小学教师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必须遵循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应以知识与技能相融合为主线,以人为本,以多种教学方法为载体,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目标,形成立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著重采用行动导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试教法、评议法、赏析法、创编法等进行课程教学,笔者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在于既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共事的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形式上有课堂讨论、赏析、创编、表演、朗诵、模拟试教、观摩与评议等,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文学课程的热情。
三、改革原有的考核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为达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必须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在评价方式上,不仅用传统的笔试、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运用实践任务的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成绩由原来的结果考核改为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任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关注学生在任务教学中的进步程度,因此,在命题原则上,要符合专业实训目的和教师职业能力要求,以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团队协作的考核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总之,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立足点,能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将克服长期以来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通病,使课堂变得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朱自强.《开明国语课本》能否拯救今日小学语文教材[N].中国教育报,2011-02-05.
作者简介:吴建荔,女,副教授,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所所长,1971年8月生,福建连江人,主要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