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始创于2004年,是青岛理工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山东省首批、青岛首家独立高等院校。学院根植齐鲁大地,15年的栉风沐雨、求索发展中,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琴岛学院的发展史是一部独立学院教育发展史的缩影。
笔者对如何传承学院15周年发展史而形成的校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挖掘校史资源,打造文化特色
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是一笔宝贵财富,挖掘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如琴岛学院等多数独立学院都属于“转设”过渡期,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全面、系统地回顾学院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积累保存史料,还可利用周年校庆活动,向广大师生员工征集校史资料和实物,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有特点的重大事件、办学成果、著名人物事迹等元素,结合学院的历史概况,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史文化,彰显文化特色。
(一)档案文化建设是校史文化研究的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学院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存在著天然的内在联系。
档案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校史文化研究资料。离开了这些档案资源,校史文化研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档案文化建设越深入,校史文化研究越具潜力。
(二)校史资料的征集丰富档案文化的蕴涵。
校史资料的来源极其复杂广泛,广义来讲,包括有形的资料:如学院各类档案、校史文献、校园器物、校园建筑等;无形的资料则有口述与音像资料等。这些资料在物理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平衡,除了档案室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部分外,许多涉及民生的资料散在广大师生、校友甚至社会人士手中,极易流失和消失。特别是年事已高的学校领导、著名教授、杰出校友等脑海记忆之中的口述史料,亟待挖掘与抢救。
(三)抢救遗产、征集史料。
校史文化研究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广大师生、校友及与学校建设、发展有关联的单位、个人广泛征集与学院历史相关的新闻报道、回忆文章、证件徽章、老照片、视频音频文件等各种图文声像物资料,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方法鉴别整理、考镜源流,剔除讹误错漏,夯实学校发展的每一件大事、每一个印迹,将丰富翔实又驳杂零碎的校史文化资源汇化为系统的精神文化脉流。
还有就是对学校历史工作的口述访谈。做一些老教师、老领导、老校友的访谈。老教师、老校友的宝贵资料,对研究学校的发展、研究知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学术贡献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后,走过的道路就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现在不在于我们能写出多少校史成果,而是首先要把资料留下来。等这些人没了,资料就都没了。
这些资料,既是对老人的纪念,也是对文物的保护。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史资料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牢固树立“抢救遗产"的危机意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抢救遗产、征集史料,扩大宣传、增进交流,通过扎实的史料征集与整理工作,丰富校史研究资料的积累,为校史研究奠定可靠的资料支撑。
二、加强校史编研,创设独特文化环境
(一)校史编研是校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不可无史,同样,校亦不可无史。只有明白校史、了解校史,才能真正把握学院的精神脉搏,学院的优良传统和积淀的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乃至发扬光大。校史的基本功能是存史,基本原则是求真。校史文化是在校史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内涵的深刻表达。必须摒弃冷冰冰的史料集成,再现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
琴岛学院校史编研起步较晚,更需要大力加强校史编研工作,通过大事记、年鉴等校史的编研,把要倡导的理念、模式、先进事迹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素材编进校史里,使校史的教育、传承、激励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变革创新特点,使得独立学院的校史编撰工作者能够站在新的角度,不拘泥于传统高校校史编研的主题和品种,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特色讲坛、典型人物专访、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等校史档案材料,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编研出生动活泼的校史产品,创设独特的文化环境,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校史工作不是一项热门工作。一本书、一篇文章,资料要准确、完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应该冷静地、客观地、认真地研究,不求当前。梳理历史,编纂校志,不仅厘清学院发展脉络,更为重要的是凝练出了学院文化。以校史鼓舞人、感召人、凝聚人,为学院建立柔性制度、实现柔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使全体师生员工在“文化惯性而非制度约束”的轨道上,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的建设发展事业当中。
结束语
“百年无废纸,千年纸变金;一卷一世界,一件一乾坤;为广大留史,为师生存真”是档案从业理念。总之,校史研究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进路,担负着“存史、资政、育人、宣传”的重要使命,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推进的方略应当是以弘扬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为主旨,以编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的大学正史为根本,不断提高校史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丰富校史研究的成果与类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高水平大学作出独具特色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新静(1979年-),籍贯:山东青岛,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职称馆员,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史十六国史。
笔者对如何传承学院15周年发展史而形成的校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挖掘校史资源,打造文化特色
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是一笔宝贵财富,挖掘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如琴岛学院等多数独立学院都属于“转设”过渡期,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全面、系统地回顾学院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积累保存史料,还可利用周年校庆活动,向广大师生员工征集校史资料和实物,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有特点的重大事件、办学成果、著名人物事迹等元素,结合学院的历史概况,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史文化,彰显文化特色。
(一)档案文化建设是校史文化研究的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学院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存在著天然的内在联系。
档案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校史文化研究资料。离开了这些档案资源,校史文化研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档案文化建设越深入,校史文化研究越具潜力。
(二)校史资料的征集丰富档案文化的蕴涵。
校史资料的来源极其复杂广泛,广义来讲,包括有形的资料:如学院各类档案、校史文献、校园器物、校园建筑等;无形的资料则有口述与音像资料等。这些资料在物理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平衡,除了档案室有关部门妥善保管部分外,许多涉及民生的资料散在广大师生、校友甚至社会人士手中,极易流失和消失。特别是年事已高的学校领导、著名教授、杰出校友等脑海记忆之中的口述史料,亟待挖掘与抢救。
(三)抢救遗产、征集史料。
校史文化研究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广大师生、校友及与学校建设、发展有关联的单位、个人广泛征集与学院历史相关的新闻报道、回忆文章、证件徽章、老照片、视频音频文件等各种图文声像物资料,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方法鉴别整理、考镜源流,剔除讹误错漏,夯实学校发展的每一件大事、每一个印迹,将丰富翔实又驳杂零碎的校史文化资源汇化为系统的精神文化脉流。
还有就是对学校历史工作的口述访谈。做一些老教师、老领导、老校友的访谈。老教师、老校友的宝贵资料,对研究学校的发展、研究知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学术贡献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后,走过的道路就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现在不在于我们能写出多少校史成果,而是首先要把资料留下来。等这些人没了,资料就都没了。
这些资料,既是对老人的纪念,也是对文物的保护。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史资料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牢固树立“抢救遗产"的危机意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抢救遗产、征集史料,扩大宣传、增进交流,通过扎实的史料征集与整理工作,丰富校史研究资料的积累,为校史研究奠定可靠的资料支撑。
二、加强校史编研,创设独特文化环境
(一)校史编研是校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不可无史,同样,校亦不可无史。只有明白校史、了解校史,才能真正把握学院的精神脉搏,学院的优良传统和积淀的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乃至发扬光大。校史的基本功能是存史,基本原则是求真。校史文化是在校史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内涵的深刻表达。必须摒弃冷冰冰的史料集成,再现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
琴岛学院校史编研起步较晚,更需要大力加强校史编研工作,通过大事记、年鉴等校史的编研,把要倡导的理念、模式、先进事迹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素材编进校史里,使校史的教育、传承、激励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变革创新特点,使得独立学院的校史编撰工作者能够站在新的角度,不拘泥于传统高校校史编研的主题和品种,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特色讲坛、典型人物专访、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等校史档案材料,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编研出生动活泼的校史产品,创设独特的文化环境,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校史工作不是一项热门工作。一本书、一篇文章,资料要准确、完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应该冷静地、客观地、认真地研究,不求当前。梳理历史,编纂校志,不仅厘清学院发展脉络,更为重要的是凝练出了学院文化。以校史鼓舞人、感召人、凝聚人,为学院建立柔性制度、实现柔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使全体师生员工在“文化惯性而非制度约束”的轨道上,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的建设发展事业当中。
结束语
“百年无废纸,千年纸变金;一卷一世界,一件一乾坤;为广大留史,为师生存真”是档案从业理念。总之,校史研究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进路,担负着“存史、资政、育人、宣传”的重要使命,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推进的方略应当是以弘扬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为主旨,以编写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的大学正史为根本,不断提高校史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丰富校史研究的成果与类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高水平大学作出独具特色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新静(1979年-),籍贯:山东青岛,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职称馆员,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史十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