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悬一腺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很多人对甲状腺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粗脖颈”,“离我们很远”,“得了也没关系”!我们对甲状腺的关注实在太少了,殊不知,甲状腺疾病已慢慢成为内分泌科的第二大疾病。
  研究显示,甲状腺疾病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6~10倍,4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10%~20%的人群患有甲状腺疾病,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治疗率还不到5%。
  不光是患病人数多,实际上,甲状腺疾病带来的后果也不仅仅是“粗脖颈”那么简单,它可导致全身出现诸多不适,而且会对生育造成很大影响。那么,甲状腺疾病到底会给生育带来哪些麻烦?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带着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们请来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的李玲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甲状腺是人体的“发动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胎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商,所以甲状腺也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
  有调查表明,女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要高于男性,为什么女性更受“青睐”呢?虽然甲状腺病的真正病因并不清楚,但有专家曾表示,女性高发可能和女性体内环境的变化,以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系。另外,精神因素对内分泌器官的影响也比较大,很多女性都多愁善感,更容易被情绪困扰,易抑郁、焦虑、紧张,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病。而且,妊娠期间发生甲状腺疾病的危险会增加。
  不孕可能是甲状腺疾病惹的祸
  苏曼27岁,事业顺心,家庭和睦,就想和老公赶紧有个宝宝,却怎么也怀不上。她和丈夫一直跑妇科、男科看病,做检查一大堆,花了不少钱,遭了不少罪,可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问题竟是甲状腺功能不正常致使体内激素异常导致的不孕。经过医生的调理,半年后他们终于怀上了宝宝。
  一说到不孕原因,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输卵管不通、排卵障碍、子宫发育异常等原因,却不知晓甲状腺疾病也可能导致不孕。李玲教授说:“对女性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影响最大的内分泌器官,除了卵巢和垂体之外,就是甲状腺了。”甲状腺激素对维持女性月经的各种性激素、保证孕妇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它发生变化时,女性的月经和生育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不孕的女性,除了进行常规的B超测排卵以及输卵管、性激素检查等以外,别忘记查查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疾病影响胎儿智商
  29岁的芳芳在来医院建立围产卡的时候发现,医生开具的一系列检查项目中,包含了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她有点惊讶:怀孕和甲状腺有什么关系?是医生搞错了还是滥开检查?
  很多准妈妈,甚至包括还尚未怀孕,只是想在孕前做个检查的备孕女性,都和芳芳一样有这样的疑问,怀孕干甲状腺什么事,这不是滥检查么?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甲状腺疾病是育龄妇女和妊娠前半期妇女常见病之一,当中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目前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诊治已经被医学界列为围产期保健的重要项目。李玲教授说:甲状腺产生的东西叫做甲状腺激素,又分为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两者调控机体代谢。在怀孕5-6周的时候,母亲的甲状腺激素就存在于胎儿的体液中,而宝宝的甲状腺也是从6周开始发育的,10周初具形态,12周开始有了自主分泌功能,直到20周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分泌轴。在妊娠20周以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其脑发育依赖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源于母体。因此母亲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胎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此时如果准妈妈体内甲状腺激素出问题,将会影响到胎儿。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脑发育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明显缺乏可以导致孩子智力障碍,形成呆小症,这已经是医学界的定论。近年来国际上一些研究发现:妊娠早期母体甲状腺激素轻度缺乏(亚临床甲减)即可导致胎儿脑发育障碍,使智商降低6-10分。如果能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胎儿的脑发育能得到保护。所以,不管是准备要孩子的还是已怀孕的准妈妈们,都应该在怀孕前、妊娠早期做甲状腺功能筛查。
  “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凭感觉难发现
  提到甲减、甲亢等很好理解,但是加上“亚临床”几个字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李玲教授表示,我们也更应该关注到亚临床这个词,所谓亚临床就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病人没有感觉,你不会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疾病,它只能凭化验结果来发现,那么这个就很让人担忧了。甲状腺功能化验单显示T3、T4在正常范围内,但血清TSH有异常,TSH高了就是亚临床甲减,低了就是亚临床甲亢。
  我们做过一个几千名孕妇参与的项目,结论是怀孕期间只要是亚临床甲减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流产、早产、难产等需要到产科住院的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孕妇。所以,在怀孕前或在怀孕早期,做甲状腺筛查非常有必要,而且国家也在实施拟妊娠妇女亚临床甲状腺激素缺乏筛查与干预项目,据我所知,辽宁省内育龄妇女可以就近去医院进行这方面筛查。
  流产居然是甲状腺疾病在作怪
  丽丽今年33岁,结婚已经两年多。婚后不久她就怀孕了,但不到两个月就流产了。前不久她又怀孕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她格外小心,但好景不长,仍然流产了。万分沮丧的丽丽来到了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去内分泌科看看。当丽丽怀着诧异的心情走进内分泌科检查后发现,她的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明显升高,她两次流产可能和这个抗体升高有关。
  我国出台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2012)》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部门对妊娠早期妇女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筛查指标为血清TSH、FT4和TPOAb。那么TPOAb是什么?为什么导致流产呢?李玲教授说:TPOAb是一个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抗体,近年发现,TPOAb阳性的准妈妈,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早产、流产等不良妊娠后果的发生率也会上升,较正常孕妇有2-3倍的升高。因此,检查此项目,有助于减少甲减、产后甲状腺炎的漏诊,有利其早日诊断治疗。   孕早期TSH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
  小小拿到化验单的时候是崩溃的,化验单上促甲状腺激素(TSH)一项标注了向下的箭头(偏低),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得了甲亢?那自己这个孩子是不是就不能留着了?然而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判断后发现,小小其实并没有真的患上甲亢。小小仍然不放心,明明化验单上显示自己TSH有问题,怎么就没事呢?
  李玲教授说:这也是很多准妈妈遇到的问题,能占到普通孕妇的10%-20%,我的门诊每天也见到好多因为这个原因来就诊的孕妇,她们一看化验单显示可能是甲亢,就彻底蒙了。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紧张,有时,孕早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正常现象。女性怀孕后,和正常孕妇相比,甲状腺功能会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及激素改变,而这些改变自然就体现在化验单上。其中对甲状腺功能影响最大的两个激素就是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了。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过程中的重要激素,这个激素除了对妊娠过程本身十分重要之外,还具有类似刺激甲状腺活性的功能。因此当血液中的HCG水平在早孕期急剧升高时,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升高趋势;此时机体就会通过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机制使得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轻度降低,从而维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平衡。一般情况下,体内TSH的含量在早孕期可能轻度偏低,孕4个月左右自己就正常了,医生称之为妊娠甲亢综合征,因此无需过多理会。但需要强调的是,到底是真正的甲亢还是妊娠甲亢综合征需要区别,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甲状腺疾病调到正常就可怀孕
  甲亢患者能不能怀孕,服用甲亢药物期间怀孕后孩子能不能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甲亢患者。对此李玲教授说:甲亢患者经过治疗将甲状腺激素水平调到正常范围之后是可以怀孕的,这个调理的时间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如果是甲减的普通患者,一般3个月就能调到正常,边吃药边维持就可以生孩子。因此有甲亢或甲减的人,一定要接受专科医生的评估之后,再进行怀孕,而且,甲状腺功能不正常的人也难于怀孕。
  严格地讲,甲亢患者必须将甲亢彻底治愈完全停药数月才能怀孕,但因为甲亢是个易复发的疾病,有40-50%的复发率,所以想彻底治愈完全停药数月再怀孕,这种理想状态是非常难得的,也许还没有等到理想状态就很有可能再次甲亢复发,所以我们医生是不反对一边吃药控制甲亢一边怀孕的。当然,在你怀孕前还是要找医生商量,充分了解等待甲亢彻底治愈完全停药数月怀孕和一边吃药控制甲亢一边怀孕各自的利弊。
  至于有些甲亢患者可能是正在服药就意外怀孕了,那这个孩子还能不能要呢?一般来说,在医生的帮助下,90%以上的妈妈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但是也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具体的情况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判断,所以强调一定找专业医生咨询,不要轻易地贸然决定人工流产。
  治疗药物几乎不影响胎儿健康
  怀孕8周的刘女士被查出患有轻度甲减,医生建议她用药来调节,但是她死活都不肯,怕药物伤害到孩子。医生对此很无奈的表示,像刘女士这样的准妈妈不在少数,但其实现在的药物相对安全,反而是如果不用药带来的后果更加不好。
  对于准妈妈而言,最担心的就是生病后用药会不会影响胎儿健康,所以很多人即使诊断出甲状腺出了问题,也不肯进行药物治疗。对此李玲教授表示,大可不必这样担心。针对妊娠期临床甲减的药物属于孕妇可以使用的安全药物范畴。简单来说吧,比如治疗甲减的优甲乐,它的成分就是人体自己产生的甲状腺素(T4),怎么会对胎儿有影响呢?但对于治疗甲亢的药物(例如甲巯基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来说,可能会使胎儿畸形率略高于普通人,但是发生几率一般不会超过10%,常见畸形是头皮缺损或食道狭窄等。
  李玲教授继续表示,如果甲状腺疾病不用药物治疗,任其疾病发展带来的后果才是严重的。如果准妈妈是甲减,其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将导致胎儿明显的、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宝宝出生后生长缓慢、反应迟钝,将影响到孩子一辈子的生活和幸福。如果准妈妈是甲亢,甲亢本身可能会使孩子身体出现畸形,而且妈妈自身由于甲亢会导致甲亢性心脏病或甲亢危象,承担不了分娩的过程或剖宫产手术。可以看出,不吃药不治疗,甲状腺疾病不得到合理控制给胎儿及母亲带来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药物本身。
  另外,李玲教授特别提醒,用药的准妈妈要定期的到医院检查(一般2-6周检查一次,依据孕周大小而不同),一个是有利于医生判断把握病情的变化,更好地随时调整药量治疗疾病;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甲亢药物可能会对准妈妈的肝造成伤害,所以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
  【延伸阅读】
  关于甲状腺与怀孕的几个问题
  Q:如果我得了甲状腺疾病,我的孩子会得甲亢或甲减吗?
  A:很多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父母有甲状腺疾病,其子女患甲状腺疾病的几率会增加,但仅仅是发病的可能性大,而不是一定会发病。即便是甲状腺疾病遗传给孩子,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甲状腺疾病是能够治疗的疾病。
  Q:我需要在分娩之后继续检查甲状腺吗?
  A:生产后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甲状腺,尤其是甲状腺疾病合并妊娠的女性,在分娩后仍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使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水平才能确保妈妈正常哺育孩子,而且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不管是治疗甲减和甲亢的药物)都是哺乳期可以服用不影响孩子的药物。另外,有研究报道大约有7-30%的女性在分娩后的1年之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即产后甲状腺炎。因此,初为人母者应当了解这一疾病,当有甲状腺炎症状出现时,有可能出现了一过性甲亢,需要停止哺乳一段时间,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寿跟当地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在美国的前十个长寿乡村中,有七个处于科罗拉多州的高海拔地区。这说明,高山可以让人更长寿。研究者还表示,爬山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风险,消除压力。周末的时候,带上家人去爬爬山吧。
老年人以运动后微微出汗为宜  辽宁省名中医张艳认为,老人最好选择和缓、适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后以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老年人,因为这样会耗气伤津,降低他们的机体免疫功能。由于每位老年人身体状况、运动习惯都不一样,所以,运动的项目、运动量大小和锻炼时间长短,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但即使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老人,在运
老人“讳疾忌医”怎么办  【生活实例】  65岁的黄大妈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也不好,曾经穿过孔。因为她的脸色一直很不好,并且早搏很严重,医生建议黄大妈马上住院治疗,可她却苦着脸说:“我上个月才出院,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可是都不管用。”因此,她坚决反对再次住院治疗,家人轮番做她的思想工作,可还是不管用,为此小女儿甚至和她翻脸。  【专家点评】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运动康复专家林伟表示:
小黄今年30岁,他的兄弟姐妹个头都不高,唯独他的身高达到190厘米,整个人看起来高高瘦瘦,而且手指特别细长。年初,小黄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但是他没当回事,直到今年10月得了重度感冒,他才去就医,医院检查结果让小黄大吃一惊,他被检查出患有一种严重疾病——马凡氏综合征。  身材瘦高,四肢细长是常见体征  高挑苗条、手臂双腿颀长,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身材,可在医生眼里,这种“美丽”有可能是一种疾病—
【背景新闻】  陕西铜川一个8岁小女孩凌凌最近猝死,一开始还以为是孩子死前吃的泡椒凤爪惹的祸。可是尸检报告却显示,颅内挫裂伤,由外力导致。原来孩子的妈妈一个习惯性动作让孩子“走了”。  那天中午,凌凌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后来检查作业的时候,妈妈发现凌凌做错了不少,一生气就伸手打了女儿的后脑勺一下,女儿一下就哭了,妈妈也心软了下来,就给女儿拿了点凤爪做零食,没想到女儿吃完后,就开始头晕呕吐。送医后,没
孙博士心血管诊室  孙宏涛,医学博士,留德博士后,国家心脏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多重因素导致病毒性心肌炎  本刊记者: 乐乐妈这几天很“惶恐”,乐乐幼儿园的同学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而乐乐最近也感冒了,乐乐妈担心乐乐会不会也患上心肌炎呢?  孙宏涛:其实不用这么担心,一般感冒后,只有极少的孩子可能患上病毒性心肌炎。是否能患上病毒性心肌炎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不必惶
如今,生活节奏快。为赶上快节奏,吃饭狼吞虎咽,有时甚至跳餐不吃早餐或者午餐、晚餐。可是你知道吗?吃饭快节奏是健康的大忌,不但品尝不到美味,更可能引起肠胃损伤,相反细嚼慢咽还可以防胃病哦!  吃得快咽得忙,易患胃炎  据统计,现代人已从40多年前每餐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用时10—15分钟。进食过快,唾液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了消化还没嚼透的食物,胃不得不分泌出比平常多得多的消化液。广州
肾炎是一个病程长且易反复的病症。患者若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择一些合适的食疗方法,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本期,中医专家为肾炎患者推荐三道简单易做的私家菜肴。  冬瓜赤豆汤  【材料】冬瓜500克,赤豆40克。  【做法】把冬瓜、赤豆洗净,再将冬瓜切块,同赤豆一起放置锅中,加水两碗煮沸,用小火煨20分钟即可。可加盐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祛湿。  【主治】肾病浮肿。  注意事项:慢性肾炎
材料:益智仁10克,蓮子20克,酸枣仁10克,红枣20克,薏米15克,红豆20克,绿豆30克,黑豆20克,花生米20克,黑米50克,红糖适量,煮粥即可。益智仁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莲子健脑、安神、养心;酸枣仁能安神、助眠、调理血压。此粥可安神助眠。但注意,此粥含多种豆类,易变质,宜当天吃完。
专家支持/何裕民  应正视自己的情绪障碍  ●本刊记者:江苏赵女士打电话说,她父亲一个月前做了左上肺叶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也很好。可现在她父亲总是沉默不语,有时不为什么事就和家人争吵,夜间常失眠。家人怀疑他患了抑郁症,但听到抑郁症这个词,父亲很反感。  ○何裕民:对抑郁症反感,是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抑郁、焦虑的偏见及认识不足。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初诊时或显或隐地存在着情绪偏差,抑郁、焦虑的比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