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七年级学生爱上历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特别是对于刚接触历史这门课程的七年级学生,更要让历史课充满快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有趣味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快乐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有无、大小将直接影响他对该学科的认可程度,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对学习感兴趣的同学,他的意识、注意都倾向并集中到学习上去,以致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同时,识记的能力、思维的效果也都好。那么如何让七年级学生接受、喜欢历史这一新课程,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魅力四射的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要提高历史课的学习实效,离不开教师对导语的精心创设,学生对一篇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每一次的备课工作中,最花心思的应该是导入部分,所谓“万事开头难”,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开宗明义,如同深深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总之,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初中生非常喜欢听故事,如果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涉及人类的形成时,我讲了一段《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学生兴趣盎然,盼望着我快点讲新课。在讲授《美国的诞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印象画出美国国旗,同学们的兴趣来了,争先恐后地画出“他们的印象中”的美国国旗。但至于国旗中有多少颗星,有多少条横条,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概念,于是课堂气氛来了,我趁机向学生详细介绍美国的国旗。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美国及其国旗诞生的背景、国旗的含义,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二、开展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师要注意教学中形象的描述,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陈胜、吴广的不畏强暴、揭竿而起;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谭嗣同的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阿基米德的善于思考,献身科学;华盛顿坚忍不拔的毅力,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都需要教师用生动感人的讲解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有具体的认识,受到感染,因而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里,应该能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感受得到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四面楚歌时的无可奈何;感觉得到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看得到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霸气;触摸得着世界各地美仑美奂的文物遗产,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引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描述历史事实,使历史教学语言富于情趣和文采。把历史现象讲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段历史史实的时候,选用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来教学,在学生观看影片对这一段历史有了直观形象的记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问题设置,例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战役?”“在八里桥战役中三万蒙古骑兵损失过半,而六千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对此你有何感想?”让学生具体形象的了解这段历史,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心。
  三、善用“俏皮话”
  历史课堂往往比其他课堂要生动活跃,历史课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也比较多。如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将混淆的字念错而引起笑声;如“张謇(jian)”读作“张骞(qian)”;对课堂上的历史人物评价有的同学提出反对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如果不闻不问,继续讲课,定会让学生感到有些失望。相反,如果能够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即兴发挥,加以简短的幽默评语,会带给学生一些意料不到的惊喜,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如讲述中国古代史“暴君商纣”的过程中,讲到纣王的残暴昏庸,采用“炮烙”等酷刑时,同学们正听得入神时,突然,我的扩音器没电了,课堂气氛被打断了。此时此刻,我不慌不忙,并故意地说:“看来电先生也不满纣王的暴行,罢工了呢!”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我也会心地笑了。如此一句话,师生同乐,接下去的课就好上了。再如:讲到佛教为什么能够广泛传播?我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佛教为什么能赢得那么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粉丝?学生笑了,心情愉悦了。这样,枯燥的历史知识也富有韵味了,高深的问题也变得浅显易懂了。
  四、注重结合生活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
  目前,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多数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这就为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说明历史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看待影视剧,又利用影视剧了解当时的历史。央视一套播出的许多历史剧还是比较接近历史史实的,如講西汉历史时让同学们看《汉武大帝》,生动的再现了历史,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做好课堂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重视导入,对课堂教学小结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有而且应当重视小结的。作课堂小结不但能够让学生较清晰地掌握本节课的脉络,其实,也是体现一个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把握程度。好的课堂小结好似教学的压轴戏,精心设计出生动有趣、行之有效的小结,无疑可以为一堂课锦上添花,收到余音绕梁的奇效,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把握课堂重难点,巩固知识,增强记忆。   如在总结《三国鼎立》一课时,用1、2、3、4、5代表整节课的基本线索(一种局面、两场战役、三分天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一方面便于学生们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们综合联系分析;如讲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时候,用“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统一度量衡,还有货币和文字,为了思想大控制,焚书坑儒有得失”加以总结,朗朗上口,可以使学生一下子印象深刻。
  六、把历史试卷“可爱化”
  让历史试卷变可爱,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试卷,一直以来总是一副老面孔,那么严肃,那么公正,那么冷冰冰,似乎无感情可言,它让学生或喜或忧、或爱或怕,心态复杂。历史学科也是如此。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育的评价机制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再是用一纸来决定学生的命运。因此,试卷也应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越来越关注个体,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越来越人性化、人情化,也越来越可爱。一份可爱的试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试卷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考试的心情和情绪。教育家洛夫曾说:“你不能在一个颤栗的心理中写下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昔日的历史试卷上用“注意”“说明”“须知”等生硬的词语提示学生,使学生诚惶诚恐,现在要把它们请出去,让“温馨提示”“友情提醒”闪亮登场,让学生不仅接受检测,也感受到温暖,让考生不仅释放知识和能力,也收获关爱之情,把卷首语、卷中语、卷尾语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时为了提示学生认真答卷,减少遗漏,调控时间,我常在卷中设置一些提示性语言,如“你已经完成了一半试题,祝贺你!再加把劲!”“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读清题目!”“请注意,背面有题,要继续做哦!”……这样的卷中语,对粗心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的爱心能改变学生的粗心习惯,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总之,要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快乐,让七年级学生接受历史这门课,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合理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把历史课堂从呆板、死气沉沉的氛围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快乐、活泼的氛围。同时也让历史作业、考试变得更加可爱,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齐健《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书社2003年11月第1版。
  [3]沈海驯等:《试卷命题与试卷分析》浙江宁波山版社,2002年。
  [4]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其他文献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秉持的原则  1.注重利用问题式引导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好奇心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坚持问题引导式教学原则。例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在所学的知识中提炼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产生兴趣,激發内心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既能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对于
期刊
摘要:教育部出台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很大程度上为小学阶段各项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自然也不例外,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事相关德育工作,培养出全面发展、道德品质高尚的小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实践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格及关键能力,所以小学德育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充分感知
期刊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后进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后有所改变的质的变化过程。  一、后进生的含义  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后进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后有所改变
期刊
当今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课堂教学,并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推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
期刊
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是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方面,应用题是数学中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比较容易出错,也是学生感到比较难的题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定位数学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分梯度解读  解决问题是数学传统教学中的
期刊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然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在班级中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因此,分层教学的应用将对小学数学课程更好的实施有重大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现状  分层教学在我国的教学中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了,全国各地学校的教师也在不停探寻最佳教学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是“教育一定要有爱”!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爱,是教师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
期刊
时光荏苒,又一个学期开始了,带上这个班级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想刚带上他们,正处于七年级,刚升入中学段,由于营养充足、环境优越等原因,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初期,在思想与行为上已经有了一些异动。时下,学生对教师的“顶牛”事件常有发生。其中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顶牛”。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
期刊
一、前言(设计意图)  “中国”,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祖国”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是一个亲切的词汇。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源泉、情感之归宿、奋斗之动力。先辈们的认知、意志和情感的精神结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最高实体的诞生,它是我们先辈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一百多年血泪与智慧换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绵延的产物。正值祖国70周年生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需
期刊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明确认识如何与动物相处,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喜欢小动物。  2.知道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使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有责任、有爱心。  教学准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