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克服自卑心理(下)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心观察
  帮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测的变化,今天的后进生明天不一定没有出息,现在的优秀生将来也不一定会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强,所以我们教师不能用固定、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暂时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而是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只要开发得当,任何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释放。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面对“现在时”,更要着眼“将来时”,重在“看长处、看发展、看潜力”。评价学生不是用尺度量一量,简单地给出一个结论,而是连续注入动力,不断寄予希望。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客观地分析学生的现实表现,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更要预测性地揭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引导他们主动发展自我,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身的潜能,看到未来发展的光明,努力调整现在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重塑信心。例如:于某是从农村新转入的男生,他平时沉默寡言,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较差。笔者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现由母亲承担抚养责任,周一至周五在阿姨家学习,周六日接回家。无论是学校还是阿姨家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认为自己可有可无,自卑心理加剧,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笔者发现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課间活动时常用自备的小笤帚打扫座位周边的卫生,出操时在楼道发现杂物也会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的优势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还会对别人,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报偿的欲望”,这对年幼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看到了这位同学的“闪光点”后,笔者及时地对他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同时对他“委以重任”,让他负责督促同学们课间保持卫生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与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于某意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逐步树立了自信心。由于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他还被同学们评为“劳动之星”。现在的于某不再像以前那样将自己孤立起来,他能主动和同学交流,帮着生活委员管理卫生工作,班级的其他活动也会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关键是教师要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我行”“我能行”“我必胜”“我会成功”的心理。在这个案例中,笔者主要运用夸奖、当众表扬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先让他在班集体中获得成功,使他具有成就感,从而使他知道自己能行。他有了自己能行的信念,而后去努力,就能成功。因为,此时,他已经形成了另外一种心理暗示,即:我能变得更好,我也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家长、学校合作,在孩子退却时推一把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于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于是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教师应在孩子表现出自信的时候,及时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不行”的心理,树立起“我可以”的自信心。
  了解我们家的人,都说我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我也以此自豪。不过,我的女儿却并非天才,而是培养的结果。记得那是女儿五岁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县城来购物,女儿好奇的目光被正在一家电器商场前做广告宣传的文艺表演所吸引,久久不肯离去。到了“互动”送小礼物的环节,女儿趴在我耳边说:“我也想上去!”我说:“好啊!”“可是,我害怕!”女儿又说。
  几个小朋友登台表演后,都获得了小礼物,女儿流露出更加羡慕的神情。可几次走到台边都缩了回来。于是,我把她抱起来放在了台上。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她终于以一首“黄台瓜赋”的朗诵获得了大奖——一个炒锅。从此后,每逢周六、日她就缠着我们进城参加比赛。女儿在三年级时,获得了天津市最佳新苗奖,并在电视镜头和数千名观众前做了典型发言。此后,又先后参加了法律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都获得了县级二等奖;在“梁斌全国文学大赛”中获三等奖,还在天津电视台参加了颁奖仪式……
  其实我的女儿并不比其他孩子更优秀,只是多了一份勇气,在面对机会来临时能勇敢应对。许多孩子也和我的女儿一样渴望得到成功,渴望得到认可,可当他真正站在机会的面前时,他却害羞、胆怯了。
  面对孩子们的渴望与胆怯,我们这些老师和家长不妨去推他们一把,这样也许就能“逼”出他们的勇气与才气。在“破釜沉舟”的故事中,楚军大败秦军不正是因为被项羽逼出必胜的勇气吗?
  从特定意义上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金子,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每颗金子都闪闪发光,释放出生命中存储的能量。许多教师在抱怨学生存在诸多缺点、错误的同时,都忽略了他们在某些缺点掩饰下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像流沙中的金子,如果不细心追寻它就会一闪即逝。而深入到学生当中发现并抓住这些闪光点正是帮他们树立信心的突破口。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第一小学东校区】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对小学六年级课文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明确阅读写人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与一般方法,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外写人的文章,并学会将习得的阅读方法作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六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教材各一套;  2.学生人手两份课外阅读短文材料;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学
期刊
高三学年师生厉兵秣马,尤其是对占分比重较大的作文,广大师生更是殚精竭虑,苦心备战。笔者近几年一直负责学校高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工作,思考与探寻出了一些作文的指导方法,现将我的思考与做法梳理出来,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整体规划:力求写作指导到位,主题覆盖面广  1.作文训练的体系规划。  记叙文和议论文是高一高二两学年训练的基本文体,很多写作技法也都对学生先后进行过训练,所以高三作文的写作规划可配
期刊
自卑感强的人是很难做出成绩来的。面对自卑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心理上的正当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条件,用爱心、细心、耐心对待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消除心灵上的阴影和创伤,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信、乐观的阳光好少年。结合工作,笔者简要谈谈在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方面的点滴做法。  细心呵护,帮孩子找回自信  很多孩子由于行为活动、认
期刊
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是为了教师用所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把良好的师德师风渗透进日常教学中。下面就师德师风学习中笔者体会最深的一点,即师德师风学习的实际意义,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对教师自身  1.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  师德师风的学习对教师自身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能提升教师个人道德素养与师风水平,全面砥砺其道德品行,而且能陶冶教师的情操、净化情感,塑造健康的人
期刊
在新课改大力实施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经常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这一做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选取的大都是比较经典的内容,但是有许多的内容学生无法自主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经常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并且从中总结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
期刊
耳边如雨点般密集的敲击键盘声持续响着,我坐在中考阅卷现场,认真地批阅着一份又一份考卷。我用眼睛仔细扫描着每一个得分点,生怕判错。这考卷见证了所有初三学子三年的努力,三年的努力又只争这一刻,这是多么庄严的时刻!  这是一场百舸争流的战役,每一艘战舰都希望冲向力所能及的制高点,而船下的海浪就是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三年汗水的汇聚,这汗水就是推浪移船、改天换地的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不热血沸腾,因为
期刊
二、放飞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无中生有”,为不存在的事物虚构出它的具体形象。  吴承恩本人并没有去过天竺国,却捏造出了“两界山”“乌鸡国”“狮驼城”“灵山”等地名;他并不曾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却编造出了“南天门”“蟠桃园”“兜率宫”等天宫胜景;他没有见过任何男子怀孕,却能设计出唐僧、猪八戒因喝女儿国的河水而怀胎的离奇情节……  屈原想象自己“驾青虬兮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李白想象自己
期刊
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值占总分比重较大,但许多同学面对中考作文时不知所措,因此对中考大失信心。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感悟、思考、积累是我们写作的根基。但是,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在考场中写出佳作必不可少的要素。笔者认为,要想让作文决胜于中考,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  一、立意好,选材好  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写作的关
期刊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是教学重要的三要素之一,也是教学三角模型中的重要一点。在教学三角模型中,教师通过教材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在教师影响之下,通过对教材的习得来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研究,属于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范畴。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关系,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
期刊
第三环节:感受韵节,悟情  语文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又是提升情感的学科。诗歌千回百转的情愫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本身的节奏、修辞、韵律表现出来的。因而学习诗歌时必须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吟诵体味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  笔者以诗歌中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为例,引导学生体味《雨巷》在节奏、修辞以及韵律上的特点,并注意把握“逢”“飘”等字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