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是教学重要的三要素之一,也是教学三角模型中的重要一点。在教学三角模型中,教师通过教材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在教师影响之下,通过对教材的习得来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研究,属于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范畴。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关系,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中介和桥梁,其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综合体,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面,某个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能解决其中的某条线,具体到某篇课文的学习则只能解决其中的一个点了。而我们所选择、确定出来的这个点,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能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能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文本内容的主次,采用取舍之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文本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么,怎样合理取舍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呢?语文《课文标准》给我们提了醒:“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成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判断语文教学成效的高低主要看教师能否帮助、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语言文字及其知识进行恰当的运用。显然,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确定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标尺。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姜树华不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他深知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文中蕴含着哪些可以提炼出教学内容的资源——课文表面的语文知识:字的认写、词语句子的搭配及其规律、优美句子的积累;课文内所蕴含的知识: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与方式,阅读的程序与策略;课文外的知识:朗读、复述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的准确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姜树华老师更深深地知道,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不可能在这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学习多少知识、帮学生解决多少问题。于是,他在课前花了大量时间解读文本,和作者反復对话,从而在执教《鞋匠的儿子》时,找准了课文的核心主旨——林肯追求人人平等的伟大人格;与文本对话,用语文的眼光欣赏教材文本,挖掘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推敲词语、培养语感,揣摩句段、学习谋篇,抓住空白、练习表达,换位设疑、迁移运用;与编者对话,准确地把握教学意图。
在这对教材文本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姜树华老师找出隐含在课文《鞋匠的儿子》之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段目标、学生需要,大胆取舍,智慧地设计了课文《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内容:以课文第一个事例为主,三段演讲词中又以第一段为重点,集中学生的精力理解忠告和三个永远,从而感悟文本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表达。
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点与不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教什么”体现在一堂课就是看教学内容是不是合宜,是不是适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语文课堂安排的教学内容众多而繁杂,听课老师感觉这节课是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赶,因为只有四十分钟,不赶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啊!
对此,我们应该从姜树华老师身上获得这样的启示。姜老师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遵循联系思维、整体思维和语文思维的原则,通过三个层次的对话寻找出隐含在课文《鞋匠的儿子》之中的教学内容,进而根据学段目标以及学生的需要大胆取舍,从而获得了课文《鞋匠的儿子》教学的成功。
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能力训练,能力训练就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进去,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从而让学生达到能的目标,完成语文学科的独特担当。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只靠教案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对教材文本教什么的问题必须首先确定。只有这样,在语文课堂上教者才不至于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往往就是面面不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北凌小学】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中介和桥梁,其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综合体,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面,某个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能解决其中的某条线,具体到某篇课文的学习则只能解决其中的一个点了。而我们所选择、确定出来的这个点,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能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能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文本内容的主次,采用取舍之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文本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么,怎样合理取舍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呢?语文《课文标准》给我们提了醒:“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成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判断语文教学成效的高低主要看教师能否帮助、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语言文字及其知识进行恰当的运用。显然,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确定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标尺。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姜树华不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他深知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文中蕴含着哪些可以提炼出教学内容的资源——课文表面的语文知识:字的认写、词语句子的搭配及其规律、优美句子的积累;课文内所蕴含的知识: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与方式,阅读的程序与策略;课文外的知识:朗读、复述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思维的准确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姜树华老师更深深地知道,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不可能在这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学习多少知识、帮学生解决多少问题。于是,他在课前花了大量时间解读文本,和作者反復对话,从而在执教《鞋匠的儿子》时,找准了课文的核心主旨——林肯追求人人平等的伟大人格;与文本对话,用语文的眼光欣赏教材文本,挖掘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推敲词语、培养语感,揣摩句段、学习谋篇,抓住空白、练习表达,换位设疑、迁移运用;与编者对话,准确地把握教学意图。
在这对教材文本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姜树华老师找出隐含在课文《鞋匠的儿子》之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段目标、学生需要,大胆取舍,智慧地设计了课文《鞋匠的儿子》的教学内容:以课文第一个事例为主,三段演讲词中又以第一段为重点,集中学生的精力理解忠告和三个永远,从而感悟文本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表达。
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点与不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教什么”体现在一堂课就是看教学内容是不是合宜,是不是适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语文课堂安排的教学内容众多而繁杂,听课老师感觉这节课是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赶,因为只有四十分钟,不赶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啊!
对此,我们应该从姜树华老师身上获得这样的启示。姜老师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遵循联系思维、整体思维和语文思维的原则,通过三个层次的对话寻找出隐含在课文《鞋匠的儿子》之中的教学内容,进而根据学段目标以及学生的需要大胆取舍,从而获得了课文《鞋匠的儿子》教学的成功。
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能力训练,能力训练就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进去,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训练,从而让学生达到能的目标,完成语文学科的独特担当。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只靠教案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对教材文本教什么的问题必须首先确定。只有这样,在语文课堂上教者才不至于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往往就是面面不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北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