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诱因分析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经过分析可以分辨出其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原因。虽然危机因为政府提高债务上限而告一段落,但是长久来说,美国的债务上限必将继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将是持久的,特别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中国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中国要对此次危机做出短期反应,另一方面要做出长久打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关键词:美国主权债务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诱因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61-02
  当2009年世界经济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人们都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结束,美国也开始了其经济复苏的步伐,然而,美国经济经历两年多的发展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走势非但没有向先前所预计的那样快速恢复,反而是越来越萎靡。2011年8月爆发的美国债务危机让美国经济,甚至让美国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界分析了引发此次危机的原因,但是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一、美国国债危机爆发的浅层次原因
  2007年起爆发的国际金融大海啸使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国债记录屡创新高,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债务余额为13.58亿美元,GDP占比为94%,同年年度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亿元的历史新高,当月财政部开始采取非常措施管理财政,以使政府债务在最后期限8月2日到来前不至“断供”。到了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政府开支的法案,美国债务危机暂时得到缓解。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表声明,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到AA+,美国史上第一次丧失了3A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国际关注,美债无风险神话破灭,恐慌情绪蔓延,全球股市跌声一片[1]。
  表面上,这次债务危机的起因是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发行的大量次级债(向偿还能力差的人发放的贷款)坏账引起的。美国政府和主流经济界的解释是,对这次次级债的发行监管不力,造成了房地产业的巨大泡沫,泡沫破裂时,危机就发生了。但是,这种解释只是西方经济学对危机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没有说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在分析金融危机时,常常在危机发生的“偶然原因”上做文章,不愿意也不可能解释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资本主义危机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看似偶然的背后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二、美国债务危机背后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都是生产过剩,这次危机的表现形式是债务危机。作为美国经济重要支柱的房地产也不景气,美联储多次调低利率,也没有刺激住房消费,金融界向没有还贷能力的人发放贷款,以此刺激房地产业。对此,具有监管责任的美联储放任这种行为,甚至是乐观其成。于是次贷危机爆发,由此而引发美政府救市,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债务上限不断提高,加重了政府负担。伴随评级机构对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因此,危机的真正根源是美国房地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产业结构的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都是欧美国家为了实行全球扩张而首创的,在全球市场化的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在全球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成本达到最小,而利润达到最大。这一策略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飞跃,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有若干亿人参与了全球生产活动,但同时也引发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由此带来两个很明显的结果:第一,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资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经济得以腾飞,其结果就是诸如中国、印度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实力增强;第二,由于美国全球化过程中总是占领高端产业,诸如IT、汽车、飞机、航空等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相应的就业困难更多地落在低技能的劳动者身上。
  本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就疲软发力,就业难一直困扰美国政府,伴随大量实体经济往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就业岗位随之大幅减少,美国的失业率高居不下。自从2009年7月美国的失业率达到9.4%这一25年来的最高水平之后,两年多就一直在9%上下徘徊,有时甚至超过10%,2010年为9.6%,到2011年10月还在9.1%[2]。就业岗位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美国人民购买力的下降,底层没有住房的人迫切需要住房,次贷的发放正好满足了人民的欲望,但是购买力的不足让交付房贷成为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加上生活上的成本不断上升,美国人民,特别是失业人群、无就业人群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违约,由此而引发了次贷危机。随着事态的一步步发展,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二)虚拟经济逐渐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核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经济有一个阐述,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食利性、寄生性和投机性:在虚拟资本条件下,“它再生产出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创始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而且在创业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然而,当今时代,由于市场的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虚拟经济逐渐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核心。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道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特点和本质:“靠自己的储蓄买东西,是等而下之。靠借款买东西,已经强了点。仅仅靠自己的签名就从市场捞到资金,这才是金融之神的本色。”有一组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美国虚拟经济的代表金融业的地位大幅上升,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仅仅是非金融部门所获得利润的20%,到了20世纪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0%。整个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大约为3 000亿美元,而美国国内所有非金融行业创造了40%左右的利润。而在20世纪60年代,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不到国内总利润的2%,仅仅40年,这一比例就增长了19倍[3]。随着虚拟经济的大步向前,与此相对的实体经济不断往空心化发展,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开始在金融领域建立自己的霸权地位,在经济虚拟化的推动下,美国经济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虚拟经济过盛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的削弱,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此次主权债务危机。   (三)高财政赤字和高负债让美国举债度日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美当权者不主张财政赤字,小罗斯福开其先河,凯恩斯将财政赤字理论化。据统计,2008年,美国的国债为10.6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0%;2009年为12.1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84%;2010年飙升到14.29万亿美元,与GDP之比接近100%。人均负债高达4.5万美元[4]。
  美国不断借债的原因有二,一是经济现代化发展,大批弱势群体出现,国家需要提供公共服务,资本家力量强大,反对增税,政府开支来源得不到增加。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牙买加协议把美元定位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坚挺地位和低廉的融资成本使美国政府对滥发国债少有顾及。借债经营国家对美国无疑是有利的,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加上美国国债良好的信誉,美国国债从来不愁买家,大量发行国债美国也不用担心,美国能够自己发行美元,发行美元过多的最坏结果也只是美元贬值,也不需要美国用黄金来还债,此外,即使美元贬值,其结果也是美国负债缩水。最后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黄金储备量,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话说:美国的8 000吨黄金可以使他睡好觉。提高债务上限并不伤害美国的利益,美元是国际货币,美联储通过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元流向世界。
  美国的债务很大程度上是由全世界承担的,美国的高负债、高赤字是有很大危害的,一是高赤字和高负债便成了把社会财富转移给大资本家的有效工具,导致美国国内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二是伤害了众多美国债持有国的利益。总的来说,美国对待债务的办法仍旧是“以债养债”,美国暂时没有削减军队开支、政府开支的想法,因此,在短时间内,我们可以预见,美国的债务会继续增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美债危机冲击全球[EB/OL].和讯网,http://news.hexun.com/
  2011/meizhai/.
  [2]徐崇温.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5):61.
  [3]何秉孟.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张健.美债问题不比希腊问题轻[J].望,2011,(28).
  [5]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M].杨祖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陈宝森.为什么后金融危机时期仍然危机不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14.
  [8]朱炳元,陆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的六大趋势[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0):69.
  [9]李雪莲,魏民.美国国债危机与解决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1,(2).
  [10]丁晓钦,尹兴.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应对新自由主义与超越——“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6届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153.
  [11]季彭,沈骥如,江涌.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及其走向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七大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和军队院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经验。认真梳理普通高校的新思路新举措,研判军队院校“三进入”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有助于军队院校“三进入”工作再上台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55-0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属于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承受着“物质贫困”,在心理上笼罩着阴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以此为初衷,针对高职院校近年来相关的工作经验,从校园文化角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出相关的分析,为促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中圖分
期刊
摘 要:新时期要增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发展动力,必须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力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两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比较研究,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做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差异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1-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当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分析造成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因应措施,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56-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发
期刊
摘 要:“战争是一门艺术”,对于艺术,它需要我们在以存在和事实为准绳的基础之上,运用思维和想象之感对事物进行再创作和再加工,最终形成让人与人之间能形成共鸣并达到某种目的的深层次事物。现代战场形式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因此如何巧妙地运用战争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试从艺术角度论述美军在战争中如何将战争法巧妙地运用到战争中去,从而使美军在战争中化被动为主动并获取更多军事利益。  关键词:战争;艺
期刊
摘 要:罗伯特·杰维斯是一位著述颇丰的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始终坚持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中,希望通过对微观层次的行为体的心理分析,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的实质,找到国家间冲突的实质及解决方法。其中,他于1976年出版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全面阐述了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国际政治研究中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作。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
期刊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政党政治的不断发展,政党软实力越发成为各个国家政党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维护、发展方面强调的重点之一。强化政党软实力,使政党的文化力、政党组织的包容力和亲和力、党际影响力等得到提升是维持政党的生命力、激发政党的实践力和创新力的关键。通过对英国“第三条道路”理论利弊的分析,指出当今世界我国政党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强化我国政党软实力的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尼采,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他提倡创造一种生存的意义,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提倡"超人"哲学,开辟了人类思想的新纪元。它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让整个西方哲学战栗,它既是可怕的破坏力,也是创造力,影响了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  关键词:尼采;超人;上帝;价值  中图分类号:B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49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团活动。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互融合的有效载体。社团文化在对营造整体良好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弥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足以增强高职校园文化的自强与自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团文化;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
期刊
摘 要:以西安市城管对小商贩执法为例,论述了城管执法遭受市民敌对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商谈论视角。城管执法所依据的地方性法规违背了商谈论的立法规则,这种涉及伦理商谈的法律应当由伦理生活共同体所有成员同意才能有效。而要改变城管暴力执法遭受市民反对的局面,需要转变行政法规的立法规则,行政执法应当采取一种主体间性,完成从“管”到“服务”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商谈论;主体间性;行政行为  中图分类号:D6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