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挖掘多媒体的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优势,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其主要有以下途径:①制造悬念,创设悬疑情境;②借助动画故事,创设故事情境;③搭建虚拟平台,创设“实践”情境;④利用趣味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传统数学教学,由于可选择的教学手段有限,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怕学、厌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借助多媒体的趣味性、直观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悬疑、有趣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下面就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制造悬念,创设悬疑情境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往往对奇妙、悬疑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驅使他们总想探究其中的奥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制造神奇的疑团而成为悬疑的情境,从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热情。比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每名学生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并标注每个内角度数,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悬疑的数学情境:“嗨,我是聪明一休,我特别聪明,不信我们来试试,只要你告诉我手中三角形任意两个角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学生半信半疑,于是我让一名学生试着输入并单击确定,课件播放第三个角度数的精美动画。为了让更多学生领略一休的神奇,让多名学生进行人机对话体验,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也太神奇了!”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罢不能,都想对一休猜测秘籍一探究竟。教师趁疑而入,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带着悬疑主动探究新知识。
二、借助动画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心灵。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久性差,但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内容感兴趣,对动画故事更是百看不厌。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优美图片,悦耳音效,夸张的卡通动画,适时营造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创设一段“老和尚分饼”的动画故事。新课伊始,我说:“同学们想看动画片吗?”学生一听各个精神抖擞,目不转睛盯地着电脑屏幕。“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特别喜欢吃老和尚做的饼,一天老和尚烙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他先把一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了老大一块;老二是个贪吃的小和尚,嫌一块太少,吵着非要两块不行,老和尚想了想,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他两块;老三一见,跳着脚嚷道:“我最小,我要三块”,老和尚于是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十二份,把三块给了最小的和尚,三个小和尚都心满意足吃起饼来了。看到这儿,同学们都笑了。随着上述故事的不断展开,唤起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回忆,同时对新知识又有所感悟,从而使学生兴味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为探究新知识铺下基石。
三、搭建虚拟平台,创设“实践”情境
新课标强调:教学即要重视知识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许多知识的探究、概括、总结是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空间,材料、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学生缺少操作实践,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只好死记硬背知识结果,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了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实践情境,在情境中不受任何条件影响,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从而领悟到知识真谛。在《圆的周长》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通过较多实践探究周长公式,充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我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实践平台,在课件上只要输入圆的直径,圆就会出现在直尺上,单击播放按钮,它就会沿直尺滚动一周,不断改变圆的大小进行多次实践,再引导学生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学生不难发现“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始终是它直径三倍还多一些”的规律,从而理解了圆周率意义。由于实践次数多,从而避免了造成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圆周率小的错误理解。理解了圆周率,进而很容易推导出周长公式。利用虚拟平台,学生可以重复多次经历实践过程,并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升华,从而揭示知识本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趣味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当下学生对电脑游戏更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有的甚至废寝忘食,电脑游戏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关键在于游戏的趣味性。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成熟,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创设电脑游戏情境,通过玩游戏,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活泼有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得每个学生都想学,爱学,要学。在教学表内乘法时,为了强化乘法口诀记忆,我一改背诵口诀的单一练习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飞机打坦克”的游戏情境。游戏中,轰鸣的武装直升飞机在天空中不停地盘旋,硝烟四起的地面上三辆坦克横冲直撞,根据画面随机出现表内乘法算式,移动鼠标指挥飞机向坦克发射火箭,如果坦克上答案正确,随着火箭爆炸声坦克瞬间化为灰烬;如果答案错误,火箭没有击中坦克,坦克中的士兵走出坦克向飞机示威。游戏中,壮观的战争场面,逼真的战斗音效、悲壮的背景音乐,酷弦的爆炸动画、扣人心弦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完全忘记这是一节数学课,完全沉浸在玩游戏快乐之中,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强化了乘法口诀记忆。
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许多数学情境,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创设情境,即可以在新课伊始,为新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也可以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创设,帮助学生揭示知识本质,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在巩固练习时创设情境,加大练习容量,提高练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只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传统数学教学,由于可选择的教学手段有限,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怕学、厌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借助多媒体的趣味性、直观性、交互性于一体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悬疑、有趣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下面就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制造悬念,创设悬疑情境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往往对奇妙、悬疑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驅使他们总想探究其中的奥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制造神奇的疑团而成为悬疑的情境,从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热情。比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每名学生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并标注每个内角度数,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悬疑的数学情境:“嗨,我是聪明一休,我特别聪明,不信我们来试试,只要你告诉我手中三角形任意两个角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学生半信半疑,于是我让一名学生试着输入并单击确定,课件播放第三个角度数的精美动画。为了让更多学生领略一休的神奇,让多名学生进行人机对话体验,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也太神奇了!”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罢不能,都想对一休猜测秘籍一探究竟。教师趁疑而入,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带着悬疑主动探究新知识。
二、借助动画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心灵。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久性差,但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内容感兴趣,对动画故事更是百看不厌。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优美图片,悦耳音效,夸张的卡通动画,适时营造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创设一段“老和尚分饼”的动画故事。新课伊始,我说:“同学们想看动画片吗?”学生一听各个精神抖擞,目不转睛盯地着电脑屏幕。“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特别喜欢吃老和尚做的饼,一天老和尚烙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他先把一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了老大一块;老二是个贪吃的小和尚,嫌一块太少,吵着非要两块不行,老和尚想了想,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他两块;老三一见,跳着脚嚷道:“我最小,我要三块”,老和尚于是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十二份,把三块给了最小的和尚,三个小和尚都心满意足吃起饼来了。看到这儿,同学们都笑了。随着上述故事的不断展开,唤起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回忆,同时对新知识又有所感悟,从而使学生兴味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为探究新知识铺下基石。
三、搭建虚拟平台,创设“实践”情境
新课标强调:教学即要重视知识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许多知识的探究、概括、总结是要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空间,材料、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学生缺少操作实践,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只好死记硬背知识结果,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了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虚拟的实践情境,在情境中不受任何条件影响,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从而领悟到知识真谛。在《圆的周长》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通过较多实践探究周长公式,充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我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实践平台,在课件上只要输入圆的直径,圆就会出现在直尺上,单击播放按钮,它就会沿直尺滚动一周,不断改变圆的大小进行多次实践,再引导学生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学生不难发现“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始终是它直径三倍还多一些”的规律,从而理解了圆周率意义。由于实践次数多,从而避免了造成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圆周率小的错误理解。理解了圆周率,进而很容易推导出周长公式。利用虚拟平台,学生可以重复多次经历实践过程,并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升华,从而揭示知识本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趣味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当下学生对电脑游戏更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有的甚至废寝忘食,电脑游戏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关键在于游戏的趣味性。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成熟,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创设电脑游戏情境,通过玩游戏,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活泼有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得每个学生都想学,爱学,要学。在教学表内乘法时,为了强化乘法口诀记忆,我一改背诵口诀的单一练习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飞机打坦克”的游戏情境。游戏中,轰鸣的武装直升飞机在天空中不停地盘旋,硝烟四起的地面上三辆坦克横冲直撞,根据画面随机出现表内乘法算式,移动鼠标指挥飞机向坦克发射火箭,如果坦克上答案正确,随着火箭爆炸声坦克瞬间化为灰烬;如果答案错误,火箭没有击中坦克,坦克中的士兵走出坦克向飞机示威。游戏中,壮观的战争场面,逼真的战斗音效、悲壮的背景音乐,酷弦的爆炸动画、扣人心弦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完全忘记这是一节数学课,完全沉浸在玩游戏快乐之中,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强化了乘法口诀记忆。
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许多数学情境,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创设情境,即可以在新课伊始,为新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也可以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创设,帮助学生揭示知识本质,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在巩固练习时创设情境,加大练习容量,提高练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只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