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效率是教学的生命,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探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仔细认真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本文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实现历史课堂兴趣教学的角度,采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兴趣 动机 历史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为着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这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的奥秘,引导人们走向事业成功的阶梯。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这不如乐这者。"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有着浓厚的學习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历史的强烈欲望,就能自觉地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就能把学习历史当作无穷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老师特别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发学习寻求知识的欲望。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发展能力的条件。历史事实和心理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法布尔体会到:"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心理学研究成果发现:"对学习活动兴趣的产生与该种能力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并且是它发展的出发点。"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下列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有一定的效果。
1、 运用史料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专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家们认为,兴趣是青少年学生认识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某一部历史著作等的思维活动和感情上的显著倾向,它使青少年学生向着内心所展示的方向和目的物,去接近、追求、探索和钻研,并常能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持久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关系到能否学好历史这门学科,而且关系到学生素质和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史料可供使用。例如讲安史之乱的影响时,可引用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在春光明媚的观赏季节,游览胜地宜阳却呈现出荒草萋萋、芳花自落、百鸟空鸣的凄凉景象。诗人把安史之乱造成的生产遭到破坏、人烟稀少的凄惨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又如甲午战败,有爱国人士做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辛辣地讽刺了慈禧太后大搞庆典,不顾民族利益的肮脏灵魂。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可以配合教科书上的《时局图》,引用《京中童谣》来反映当时的危机。"前门开,后门张,前门进虎,后门进狼,不管虎与狼,终朝每日’铛、铛、铛’。"一方面,清王朝门户洞开,帝国主义大肆入侵,而另一方面,腐败官吏狐假虎威,从早到晚只顾"铛、铛、铛"的鸣锣开道。淋漓尽致地鞭打了这群败类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丑恶嘴脸。"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这些歌谣、对联,以及诗词、言语、文物图像等史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并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观察、记忆、想象,思维都会十分活跃而有效地进行,成为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利用幻灯展示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就会被叫做英吉利。学生看完后,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民族灾难是怎样发生的?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寻求答案,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疑时,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和水准的问题。同时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自觉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相反的观点,以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以此做到学思结合。
3、 教师使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更没有能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都渗透着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时引用鲁迅《药》中的一句话"街市依旧太平",来说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性质没有变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讲四五运动时,提问清明节的时间及当时的天气,来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加深学生对这一特殊节气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印象。在平时工作中,历史教师本人不断更新知识,吐故纳新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生动,如此天长日久,就会厚积薄发,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敬重佩服历史教师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4、学会赏识,点燃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关注的神态、鼓励的语言等,都会使学生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被信任、感动、自信、求知的氛围中。及时的鼓励和肯定给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给了他们信心,更给了他们自尊、自爱、自信与自强。
参考文献
[1] 王占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2009西海教育纵览》(上卷),青海教育编辑部编2009,第366页。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02——103页。
【关键词】 兴趣 动机 历史教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为着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这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始。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的奥秘,引导人们走向事业成功的阶梯。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这不如乐这者。"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有着浓厚的學习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历史的强烈欲望,就能自觉地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就能把学习历史当作无穷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老师特别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激发学习寻求知识的欲望。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发展能力的条件。历史事实和心理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法布尔体会到:"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心理学研究成果发现:"对学习活动兴趣的产生与该种能力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并且是它发展的出发点。"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下列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有一定的效果。
1、 运用史料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专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家们认为,兴趣是青少年学生认识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某一部历史著作等的思维活动和感情上的显著倾向,它使青少年学生向着内心所展示的方向和目的物,去接近、追求、探索和钻研,并常能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持久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关系到能否学好历史这门学科,而且关系到学生素质和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更关系到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历史教学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史料可供使用。例如讲安史之乱的影响时,可引用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在春光明媚的观赏季节,游览胜地宜阳却呈现出荒草萋萋、芳花自落、百鸟空鸣的凄凉景象。诗人把安史之乱造成的生产遭到破坏、人烟稀少的凄惨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又如甲午战败,有爱国人士做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辛辣地讽刺了慈禧太后大搞庆典,不顾民族利益的肮脏灵魂。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可以配合教科书上的《时局图》,引用《京中童谣》来反映当时的危机。"前门开,后门张,前门进虎,后门进狼,不管虎与狼,终朝每日’铛、铛、铛’。"一方面,清王朝门户洞开,帝国主义大肆入侵,而另一方面,腐败官吏狐假虎威,从早到晚只顾"铛、铛、铛"的鸣锣开道。淋漓尽致地鞭打了这群败类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丑恶嘴脸。"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中经常运用这些歌谣、对联,以及诗词、言语、文物图像等史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并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观察、记忆、想象,思维都会十分活跃而有效地进行,成为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利用幻灯展示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话: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就会被叫做英吉利。学生看完后,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民族灾难是怎样发生的?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寻求答案,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疑时,教师要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和水准的问题。同时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自觉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相反的观点,以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以此做到学思结合。
3、 教师使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更没有能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都渗透着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时引用鲁迅《药》中的一句话"街市依旧太平",来说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性质没有变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讲四五运动时,提问清明节的时间及当时的天气,来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加深学生对这一特殊节气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印象。在平时工作中,历史教师本人不断更新知识,吐故纳新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生动,如此天长日久,就会厚积薄发,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敬重佩服历史教师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4、学会赏识,点燃激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关注的神态、鼓励的语言等,都会使学生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被信任、感动、自信、求知的氛围中。及时的鼓励和肯定给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给了他们信心,更给了他们自尊、自爱、自信与自强。
参考文献
[1] 王占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2009西海教育纵览》(上卷),青海教育编辑部编2009,第366页。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02——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