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大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境地,作为抽象概念的“情绪”,是属于人脑科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将脑科学研究中“情绪”因素融入学习,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并使教育科学迈入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情绪 脑科学 学习
理想主义作者、科学家H·G·Well说:“文明是教育与灾变之间的一场竞赛。”经过无数教育家的努力,各种理论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发展,脑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境地。已有的脑科学研究充分证明:学习是大脑最自然的功能,且脑的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都是无穷的,脑科学的突破暗示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理解人的学习和改革传统教学的重要依据。脑科学的研究给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使教育科学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一、情绪的脑科学原理
随着脑科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于大脑的运行机制越来越清楚,在重新认识脑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教育学习是脑的机能,脑是学习的器官,只有遵循着脑的活动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及脑机能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抽象概念的“情绪”,是人脑科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学习者的情绪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因此,脑科学中的情绪研究对于教育者有着较大的借鉴作用,可以更好促进教育工作的进行。
就学习过程的脑机制来说,从生化机制的角度研究发现:大脑的学习过程伴有mRNA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神经递质与激素影响学习和记忆效果的现象。哈佛大学教授 Jorome Kagan说:“深信情感妨碍绝大多数适应性选择的理性主义者完全使事情倒退。只依靠逻辑而没有情感的能力会引导大多数人做出许多更为愚蠢的事情。”在这个程度上可以看出情绪因素在脑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的脑科学新模式
约翰·S·布兰斯福特认为大脑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大脑的功能。基于脑的学习就是以人脑生就自然的方式进行学习。“脑是一个生命系统:身体、智力和大脑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此点与通识教育有点类似,通识教育的“通”主要是融会贯通,即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贯通,“识”主要指成为“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价值理念、理性知识、传统文化,以及寻求有意义生活的能力和智慧。基于脑的学习也如通识教育的内涵一样,它跨越多种学科,它是关于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简言之,基于脑的学习就是考虑脑的学习。
大脑,不是为正规教学而设计的。事实上,它完全不是为效率或程序而设计的。相反,大脑经过选择和幸存发展得最好。这意味着如果要使学习最大化,就要首先发现这个“自然的引擎”如何运作。只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奇异认识支持着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急迫的、世界范围的重新设计学习的运动。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耗散的系统,必须要通过对于全脑的认识,不能桎梏于单一的专业教育,通过展开多种形式的全脑教育,使整个系统有序发展并达到创新。
三、情绪对于学习的具体作用
(一)改善学习的心理状态
在一个糟糕而又焦躁的情绪环境下,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习的动机都是由于情绪驱动而激发的。情绪的作用类似于“酶”,它激发我们的各种欲望和动机。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我们脑的运作潜能,促进学习过程的更好进行。情绪荷尔蒙会让学习表现出一种亢奋而又不失稳定的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习步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可以成倍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二)促进学习判断能力的快速完成
灵光一现,顿悟等,在许多非意识和需要应用情感水平来判断的学习场合,情绪表现出了它独特的判断力量,让学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完成一个较大的飞跃。学习是一个需要较大情绪投入的心理过程,情绪积累在学习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积累能在短时间内使学习提升到一个层次,如对于一道难题,在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仍然得不到答案,却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得到解题的线索,这就是情绪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爆发,促进学习的判断。
(三)以价值观的参与帮助我们做出质量较高的决策
在学习的决策过程中,价值观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所作的许多决策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我们情绪中非常简单的一个分支,我们通过各种情绪认知,决定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并通过这种价值取向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
四、将情绪融入学习的新方法
(一)通过更多的情绪通道,提升学习的效果
神经外科医生Richard Bergland说:“思想不是禁锢在脑中,而是散布于整个身体。”单一的一种感官的训练会导致学习处于一种僵化刺激的境地,造成学习的重复情境,大脑在这种情境下会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继而造成黄体酮、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分泌减少,导致大脑的情绪驱动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学习的情绪驱动作用没有帮上忙。而在课堂上得进行多种感觉通道的刺激,会较大地激发大脑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促进情绪驱动在学习中作用展开,使学习的效果倍增。如课堂上展开辩论、对话游戏表演或者小组讨论,展开吟咏,鼓掌,结合有趣、快速和经常的能到达与离别仪式以避免厌倦。如此多感觉通道的活动,将广泛地引起情绪,使情绪融入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要有“放松的警觉”的情绪状态
放松的警觉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是与脑偏爱挑战、脑对意义的搜寻相符合的,是一种低威胁与重大挑战联结成的一种感觉。教师应该使其学生在适宜的体验中产生的情感达到和谐,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以某些感觉来体验的,也因为这正是学生用以形成完整体验的感觉,而这种完整的体验则决定了学习的程度。课堂与学校课程应该是交叠的。教育者可以将诸如科学、数学、历史以及阅读整合起来。他们可以将他们的学校变成许多小小的、健康的、“现实世界”的共同体,在这些共同体中学生无论大小都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如举办某种仪式、发布新闻广告、赢利与管理功能等(如动物园管理者、公园负责人、公关人员)。
(三)要有正确的情绪触发的时间长度和频度
新学习必须经重复进行强化。必要的重复因个体不同从一次到二十次。例如,一些学习者通过仔细阅读先前的测验,重新阅读题目并解答许多遍以强化他们自己的学习。一些学生可能要观看所学学科的录像,以及读几本有关书籍,并进行相关的校外旅行考察。另一些学生也许只有在将所学会的内容交给他人之后才感觉确实都知道了,学习必须有一段有效时间每一次个体的不同从两分钟到数日,因而学习者可能依靠其感觉通道学习,甚至又用数小时进行强化,但他们仍然感觉像是知道了,然而不确定的持续时间可以改变这种感觉。
(四)使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自信
一般而言,“危机四伏的”、迟钝的或低水平学习者通常并不拥有强自我确信策略。有些学习者要么太自我确信,意思是他们在确实知道之前就认为他们已经知道;或者,他们容易缺乏自我确信,意思是他们的学习自我确信非常低。换句话说,“天才”学习者可能只是拥有更加精确的自我确信技能,结果显现出更加自信。
脑科学是当今前沿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突破了我们的思维,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的更深层的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纳特·N·凯恩等,吕林海译. 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7-88.
[2]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7.
[3]王忠明. 大脑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04(3).
[4][美]E·詹森. 梁平译. 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8-169.
[5]http://www.kovalik.com/home.htm[EB/OL] .
[6]湛垦华, 沈小华.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26.
[7][美]E·詹森. 梁平译. 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6.
【关键词】情绪 脑科学 学习
理想主义作者、科学家H·G·Well说:“文明是教育与灾变之间的一场竞赛。”经过无数教育家的努力,各种理论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发展,脑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境地。已有的脑科学研究充分证明:学习是大脑最自然的功能,且脑的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都是无穷的,脑科学的突破暗示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合理解释与谨慎应用将成为理解人的学习和改革传统教学的重要依据。脑科学的研究给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使教育科学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一、情绪的脑科学原理
随着脑科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于大脑的运行机制越来越清楚,在重新认识脑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教育学习是脑的机能,脑是学习的器官,只有遵循着脑的活动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及脑机能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抽象概念的“情绪”,是人脑科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学习者的情绪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因此,脑科学中的情绪研究对于教育者有着较大的借鉴作用,可以更好促进教育工作的进行。
就学习过程的脑机制来说,从生化机制的角度研究发现:大脑的学习过程伴有mRNA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神经递质与激素影响学习和记忆效果的现象。哈佛大学教授 Jorome Kagan说:“深信情感妨碍绝大多数适应性选择的理性主义者完全使事情倒退。只依靠逻辑而没有情感的能力会引导大多数人做出许多更为愚蠢的事情。”在这个程度上可以看出情绪因素在脑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的脑科学新模式
约翰·S·布兰斯福特认为大脑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大脑的功能。基于脑的学习就是以人脑生就自然的方式进行学习。“脑是一个生命系统:身体、智力和大脑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此点与通识教育有点类似,通识教育的“通”主要是融会贯通,即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贯通,“识”主要指成为“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价值理念、理性知识、传统文化,以及寻求有意义生活的能力和智慧。基于脑的学习也如通识教育的内涵一样,它跨越多种学科,它是关于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简言之,基于脑的学习就是考虑脑的学习。
大脑,不是为正规教学而设计的。事实上,它完全不是为效率或程序而设计的。相反,大脑经过选择和幸存发展得最好。这意味着如果要使学习最大化,就要首先发现这个“自然的引擎”如何运作。只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奇异认识支持着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急迫的、世界范围的重新设计学习的运动。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耗散的系统,必须要通过对于全脑的认识,不能桎梏于单一的专业教育,通过展开多种形式的全脑教育,使整个系统有序发展并达到创新。
三、情绪对于学习的具体作用
(一)改善学习的心理状态
在一个糟糕而又焦躁的情绪环境下,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习的动机都是由于情绪驱动而激发的。情绪的作用类似于“酶”,它激发我们的各种欲望和动机。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我们脑的运作潜能,促进学习过程的更好进行。情绪荷尔蒙会让学习表现出一种亢奋而又不失稳定的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习步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可以成倍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二)促进学习判断能力的快速完成
灵光一现,顿悟等,在许多非意识和需要应用情感水平来判断的学习场合,情绪表现出了它独特的判断力量,让学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完成一个较大的飞跃。学习是一个需要较大情绪投入的心理过程,情绪积累在学习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积累能在短时间内使学习提升到一个层次,如对于一道难题,在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仍然得不到答案,却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得到解题的线索,这就是情绪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爆发,促进学习的判断。
(三)以价值观的参与帮助我们做出质量较高的决策
在学习的决策过程中,价值观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所作的许多决策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我们情绪中非常简单的一个分支,我们通过各种情绪认知,决定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并通过这种价值取向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
四、将情绪融入学习的新方法
(一)通过更多的情绪通道,提升学习的效果
神经外科医生Richard Bergland说:“思想不是禁锢在脑中,而是散布于整个身体。”单一的一种感官的训练会导致学习处于一种僵化刺激的境地,造成学习的重复情境,大脑在这种情境下会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继而造成黄体酮、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分泌减少,导致大脑的情绪驱动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学习的情绪驱动作用没有帮上忙。而在课堂上得进行多种感觉通道的刺激,会较大地激发大脑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促进情绪驱动在学习中作用展开,使学习的效果倍增。如课堂上展开辩论、对话游戏表演或者小组讨论,展开吟咏,鼓掌,结合有趣、快速和经常的能到达与离别仪式以避免厌倦。如此多感觉通道的活动,将广泛地引起情绪,使情绪融入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要有“放松的警觉”的情绪状态
放松的警觉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是与脑偏爱挑战、脑对意义的搜寻相符合的,是一种低威胁与重大挑战联结成的一种感觉。教师应该使其学生在适宜的体验中产生的情感达到和谐,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以某些感觉来体验的,也因为这正是学生用以形成完整体验的感觉,而这种完整的体验则决定了学习的程度。课堂与学校课程应该是交叠的。教育者可以将诸如科学、数学、历史以及阅读整合起来。他们可以将他们的学校变成许多小小的、健康的、“现实世界”的共同体,在这些共同体中学生无论大小都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如举办某种仪式、发布新闻广告、赢利与管理功能等(如动物园管理者、公园负责人、公关人员)。
(三)要有正确的情绪触发的时间长度和频度
新学习必须经重复进行强化。必要的重复因个体不同从一次到二十次。例如,一些学习者通过仔细阅读先前的测验,重新阅读题目并解答许多遍以强化他们自己的学习。一些学生可能要观看所学学科的录像,以及读几本有关书籍,并进行相关的校外旅行考察。另一些学生也许只有在将所学会的内容交给他人之后才感觉确实都知道了,学习必须有一段有效时间每一次个体的不同从两分钟到数日,因而学习者可能依靠其感觉通道学习,甚至又用数小时进行强化,但他们仍然感觉像是知道了,然而不确定的持续时间可以改变这种感觉。
(四)使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自信
一般而言,“危机四伏的”、迟钝的或低水平学习者通常并不拥有强自我确信策略。有些学习者要么太自我确信,意思是他们在确实知道之前就认为他们已经知道;或者,他们容易缺乏自我确信,意思是他们的学习自我确信非常低。换句话说,“天才”学习者可能只是拥有更加精确的自我确信技能,结果显现出更加自信。
脑科学是当今前沿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突破了我们的思维,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的更深层的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纳特·N·凯恩等,吕林海译. 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7-88.
[2]高文.“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7.
[3]王忠明. 大脑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04(3).
[4][美]E·詹森. 梁平译. 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8-169.
[5]http://www.kovalik.com/home.htm[EB/OL] .
[6]湛垦华, 沈小华.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26.
[7][美]E·詹森. 梁平译. 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