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赵集镇初级中学 河南 信阳 464400)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1 培养良好的标注习惯
  即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习惯。标注符号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标后的文章,要点突出,眉目清楚,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要有一套符号系统,画法要简便,意义要明确、固定。其二,圈点勾划,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每次阅读的目的来运用有关的符号。目的不同,标划的重点也应不同。如学生在预习语文课文时课文的段落层次、生字词、中心句可作为标划的内容。标划要正确,书面应美观。其三,要结合批注勤记。以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 培养良好的批注习惯
  “批注”是一种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提示和解释。包括“眉批”、“旁批”、”夹注”三种形式。“眉批”就是在书眉(正文上面和下面的空白边)上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来辅助阅读。“旁批”即在读物空白处写上批注来辅助阅读。“夹注”是在读物的字句中间写上批注。其特点是写在字旁、行间、字句极简,侧重于注音、解词、评价、记录点滴感受。圈点勾划,批注勤记的习惯一经养成,就能给学生造就一种心理。同时,使老师讲的重要问题及时通过“写”作了强化,也可避免学生坐着无事可做及对教师讲解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3 培养良好的查看工具书习惯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能起到解答疑难,辅助阅读、提供资料的作用。因此,阅读中遇到疑难往往都需要通过查看工具书来解决。
  学生在生字注音、生词释义,文化常识溯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依赖性,不愿动手 ,希望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这种惰性延至今后,也不利于他们深造和生活。
  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好常用工具书,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限于准备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高中学生可添置“古汉语字典”、“学生生辞海”、“学生辞源”。教师除了结合语文教本上常用工具书的使用训练学生外,还要对另一些工具书作补充说明。
  4 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结合习惯
  读与思历来为古人重视。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他的读书治学理论中,素来强调学与思不可偏废。朱熹对此也颇为强调,“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安。……若是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他认为熟读与精思结合,才能有收获。现在的学生,却常常读而不思,流于追词逐句,所谓“望天书”,又谓“读昏书”,这个”昏”就是不动脑筋的泛泛而读,照本宣科。总之,不管是朗读、默读或是速读,浏览或是课上听读,都应当使“读”同“思”结合起来,而最终成为自觉的习惯。
  5 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中国阅读学的奠基人孟子主张“读书有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批判性阅读的原则和方法,至今有其价值,朱熹认为读书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存疑,出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辽,都无所疑。”
  6 良好的质疑习惯,可由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以疑激疑”,在“无疑处求疑”
  所谓“以疑激疑”,就是教师把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因惑处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以此解决问题和训练学生的质疑的习惯。
  课文中有些地方看来浅显易懂,学生容易产生一览无余的满足感,而未能发觉其隐藏的深刻含义。教师就应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师还可抓住矛盾借以质疑,抓住分歧点质疑。同时也可让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
  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设法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条件。
  7 精读与略读结合的习惯
  “精读”是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方式。要求认真仔纲精确地研读读物,最后完全理解材料的内容。对于一篇 文章,精读习惯的要求有:掌握篇、段的中心思想,理解并记忆支持中心思想的细节。从叙述中提起推论,从上下文中猜测词义,并用语法和文体规则去理解分析篇、段的节选部分。
  在训练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以致于形成习惯。认读上,要按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不允许错认和漏认。理解上,对文章的词、句、段、篇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对于词,在弄懂表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它的作用和感情色彩,对于句子,不仅要了解它表达的直接意思,还要领会它的深刻含义,对于段落,不仅知其大意,还要使得它自身在全篇中的地位和结构,对于全篇,除了归纳出中心思想还要明了它的结构方式和作者的思路);把文章阐发的思路与其他事物广泛联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精读的对象是重要的书籍或篇段。对于语文教科书,绝大多数文章都应采用精读的方式。因此精读的习惯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用途甚广。
  与精读习惯相对而言的是略读习惯。通常认为就是泛读的习惯,其特点是对文章只求概览大意,不求深入精研,实际上,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8 良好的默读和朗读习惯
  所谓“默读习惯”就是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映人大脑,化为思维活动,而不通过发声刺激听觉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要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的环境迅速感知字的细微特征的习惯,而不能念念有词,感知对象是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或者是一个词组,或者是一个句子,甚或一个句群。还要注意训练学牛把握速度,太慢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杂念过快则不利于理解材料的意义。一般以一秒钟读七个或八个字为宜。当然默读速度应是相对的,因人、因文、因目的而异。
  培养默读习惯,还要首先克服指读,之后,可采取拟定阅读要求,限时阅读等方式进行训练。
  朗读习惯与默读习惯是比较而言的。朗读习惯是用明朗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从而探寻文字语言的“义蕴”的一种阅读习惯。其作用在,可感受文字作品中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帮助读者以声解义,并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养成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养成学生追求发音明朗清楚的习惯,养成学生朗读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颠倒词序的习惯;培养学生收听、模仿电台、电视台、示范带读音的习惯。第二,训练学生注意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音色的习惯。第三。训练学生在出声阅读前,用专门的朗读符号对原义的有关部分作标示的习惯。
  对学生应该培养的阅读习惯远不止这些,比如:阅读和记忆结合的习惯、积累字词文常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而且它们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全面形成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小学阶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  国势强弱,系乎人才;人才强弱,系乎创新。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对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小学阶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主要用于提出问题;创新思维是连
期刊
摘 要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当前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家长饮食素养对于孩子的饮食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日美两国的家长食育经验,均体现出重视教育规划、细化教育资源、注重教育实践及保障教育权威的特点。由于我国尚未建立食育工作体系,缺乏家长食育制度,导致家长饮食素养不高。结合日美两国家长食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强化我国家长食育,对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有重大作用。
期刊
在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的校园里,晨读课堂,书声琅琅,有《弟子规》相伴;上下楼梯,出入教室,有笑脸的灿烂;同学师长见面,自然大方,有纯真的问候;意外丢失物品,路不拾遗,有热心的等待……在学校“乐善教育”熏陶下,孩子们坚持每日“心行一善、言行一善、身行一善”,发生了很大变化。  优化育人环境:让善心之种生根  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于2011年投入使用,是山川秀美的潇湘大地闪耀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新星。传统
期刊
:张局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在“奠基未来”区域特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三结合”教育逐渐被打造为天津市和平区的育人名片。新时代,“三结合”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张素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教师具备德育意识,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前提,因为教师必须先意识到德育的存在与价值,意识到自己有开展德育的职责,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做好德育工作,从而保障德育的计划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伴随着“专业化”“专业素养”等概念在教育改革中被广泛讨论,教师德育专业化问题也随之被频频提及。在这里,所谓教师德育专业化指的是教师专业素养体系中德育素养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德育专业化发展。教师德育专业化不仅
期刊
童谣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能在轻松愉悦中教育儿童。多年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把厚重的文化气息与和谐的校园环境与童谣的旋律结合起来,以一首首童谣感召学生,涵养他们的性情,提升他们的素养。如今,童谣已成为夫子庙小学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推出童谣手册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行为规范还处在学习、适应阶段,对校园生活还不太熟悉,老师们根据低年段学生这一普遍的特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校园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许多人对国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国学是旧学,是老掉牙的东西,不值得学,甚至还有人认为国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学国学只能给人的思想造成混乱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国学有什么意义?  一 、国学概念:中华文化的总和  对什么是国学的问题,自清末民初以来就进行了很多讨论。实
期刊
“虚拟安全”是新西兰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点,即应对危及学生健康成长的、特别是那些存在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中的安全隐患,预防网络犯罪行为对学生的危害。研究显示,上世纪70年代,新西兰家长们担心“电视节目是否过于暴力?”80年代担心“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是不是太长?”90年代担心“上网是否安全,是否有收获?”如今,家长们担心“如何理解孩子们手机社交网络中看不懂的各种说法?”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虚拟安
期刊
据悉,北京市中小学多种学科教材将改版。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小学初中多学科教材将换新,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人音、人美和中图等版本。据介绍,已经送审的新北京版初一语文教材增加了近现代名家的作品数目,包括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文章,还融进了颇具北京地方特色的京剧唱段。“只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兼具的作品才能入选语文教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
期刊
心理辅导要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必须按照一定组织管理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学校已有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管理资源,保证心理辅导有效进行。但目前不少地方心理辅导机制还存在问题,影响到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  困境:心理辅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校内辅导力量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在学校中,科任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德育处(政教处)、保卫科等都是学校的辅导力量,这些力量若未能有效沟通、相互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