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赵集镇初级中学 河南 信阳 464400)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1 培养良好的标注习惯
即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习惯。标注符号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标后的文章,要点突出,眉目清楚,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要有一套符号系统,画法要简便,意义要明确、固定。其二,圈点勾划,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每次阅读的目的来运用有关的符号。目的不同,标划的重点也应不同。如学生在预习语文课文时课文的段落层次、生字词、中心句可作为标划的内容。标划要正确,书面应美观。其三,要结合批注勤记。以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 培养良好的批注习惯
“批注”是一种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提示和解释。包括“眉批”、“旁批”、”夹注”三种形式。“眉批”就是在书眉(正文上面和下面的空白边)上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来辅助阅读。“旁批”即在读物空白处写上批注来辅助阅读。“夹注”是在读物的字句中间写上批注。其特点是写在字旁、行间、字句极简,侧重于注音、解词、评价、记录点滴感受。圈点勾划,批注勤记的习惯一经养成,就能给学生造就一种心理。同时,使老师讲的重要问题及时通过“写”作了强化,也可避免学生坐着无事可做及对教师讲解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3 培养良好的查看工具书习惯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能起到解答疑难,辅助阅读、提供资料的作用。因此,阅读中遇到疑难往往都需要通过查看工具书来解决。
学生在生字注音、生词释义,文化常识溯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依赖性,不愿动手 ,希望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这种惰性延至今后,也不利于他们深造和生活。
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好常用工具书,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限于准备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高中学生可添置“古汉语字典”、“学生生辞海”、“学生辞源”。教师除了结合语文教本上常用工具书的使用训练学生外,还要对另一些工具书作补充说明。
4 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结合习惯
读与思历来为古人重视。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他的读书治学理论中,素来强调学与思不可偏废。朱熹对此也颇为强调,“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安。……若是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他认为熟读与精思结合,才能有收获。现在的学生,却常常读而不思,流于追词逐句,所谓“望天书”,又谓“读昏书”,这个”昏”就是不动脑筋的泛泛而读,照本宣科。总之,不管是朗读、默读或是速读,浏览或是课上听读,都应当使“读”同“思”结合起来,而最终成为自觉的习惯。
5 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中国阅读学的奠基人孟子主张“读书有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批判性阅读的原则和方法,至今有其价值,朱熹认为读书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存疑,出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辽,都无所疑。”
6 良好的质疑习惯,可由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以疑激疑”,在“无疑处求疑”
所谓“以疑激疑”,就是教师把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因惑处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以此解决问题和训练学生的质疑的习惯。
课文中有些地方看来浅显易懂,学生容易产生一览无余的满足感,而未能发觉其隐藏的深刻含义。教师就应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师还可抓住矛盾借以质疑,抓住分歧点质疑。同时也可让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
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设法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条件。
7 精读与略读结合的习惯
“精读”是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方式。要求认真仔纲精确地研读读物,最后完全理解材料的内容。对于一篇 文章,精读习惯的要求有:掌握篇、段的中心思想,理解并记忆支持中心思想的细节。从叙述中提起推论,从上下文中猜测词义,并用语法和文体规则去理解分析篇、段的节选部分。
在训练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以致于形成习惯。认读上,要按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不允许错认和漏认。理解上,对文章的词、句、段、篇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对于词,在弄懂表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它的作用和感情色彩,对于句子,不仅要了解它表达的直接意思,还要领会它的深刻含义,对于段落,不仅知其大意,还要使得它自身在全篇中的地位和结构,对于全篇,除了归纳出中心思想还要明了它的结构方式和作者的思路);把文章阐发的思路与其他事物广泛联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精读的对象是重要的书籍或篇段。对于语文教科书,绝大多数文章都应采用精读的方式。因此精读的习惯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用途甚广。
与精读习惯相对而言的是略读习惯。通常认为就是泛读的习惯,其特点是对文章只求概览大意,不求深入精研,实际上,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8 良好的默读和朗读习惯
所谓“默读习惯”就是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映人大脑,化为思维活动,而不通过发声刺激听觉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要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的环境迅速感知字的细微特征的习惯,而不能念念有词,感知对象是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或者是一个词组,或者是一个句子,甚或一个句群。还要注意训练学牛把握速度,太慢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杂念过快则不利于理解材料的意义。一般以一秒钟读七个或八个字为宜。当然默读速度应是相对的,因人、因文、因目的而异。
培养默读习惯,还要首先克服指读,之后,可采取拟定阅读要求,限时阅读等方式进行训练。
朗读习惯与默读习惯是比较而言的。朗读习惯是用明朗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从而探寻文字语言的“义蕴”的一种阅读习惯。其作用在,可感受文字作品中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帮助读者以声解义,并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养成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养成学生追求发音明朗清楚的习惯,养成学生朗读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颠倒词序的习惯;培养学生收听、模仿电台、电视台、示范带读音的习惯。第二,训练学生注意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音色的习惯。第三。训练学生在出声阅读前,用专门的朗读符号对原义的有关部分作标示的习惯。
对学生应该培养的阅读习惯远不止这些,比如:阅读和记忆结合的习惯、积累字词文常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而且它们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全面形成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1 培养良好的标注习惯
即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习惯。标注符号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标后的文章,要点突出,眉目清楚,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要有一套符号系统,画法要简便,意义要明确、固定。其二,圈点勾划,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每次阅读的目的来运用有关的符号。目的不同,标划的重点也应不同。如学生在预习语文课文时课文的段落层次、生字词、中心句可作为标划的内容。标划要正确,书面应美观。其三,要结合批注勤记。以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 培养良好的批注习惯
“批注”是一种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提示和解释。包括“眉批”、“旁批”、”夹注”三种形式。“眉批”就是在书眉(正文上面和下面的空白边)上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来辅助阅读。“旁批”即在读物空白处写上批注来辅助阅读。“夹注”是在读物的字句中间写上批注。其特点是写在字旁、行间、字句极简,侧重于注音、解词、评价、记录点滴感受。圈点勾划,批注勤记的习惯一经养成,就能给学生造就一种心理。同时,使老师讲的重要问题及时通过“写”作了强化,也可避免学生坐着无事可做及对教师讲解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3 培养良好的查看工具书习惯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能起到解答疑难,辅助阅读、提供资料的作用。因此,阅读中遇到疑难往往都需要通过查看工具书来解决。
学生在生字注音、生词释义,文化常识溯源等方面有很大的依赖性,不愿动手 ,希望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这种惰性延至今后,也不利于他们深造和生活。
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好常用工具书,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限于准备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高中学生可添置“古汉语字典”、“学生生辞海”、“学生辞源”。教师除了结合语文教本上常用工具书的使用训练学生外,还要对另一些工具书作补充说明。
4 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结合习惯
读与思历来为古人重视。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 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他的读书治学理论中,素来强调学与思不可偏废。朱熹对此也颇为强调,“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安。……若是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他认为熟读与精思结合,才能有收获。现在的学生,却常常读而不思,流于追词逐句,所谓“望天书”,又谓“读昏书”,这个”昏”就是不动脑筋的泛泛而读,照本宣科。总之,不管是朗读、默读或是速读,浏览或是课上听读,都应当使“读”同“思”结合起来,而最终成为自觉的习惯。
5 培养良好的质疑习惯
中国阅读学的奠基人孟子主张“读书有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批判性阅读的原则和方法,至今有其价值,朱熹认为读书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存疑,出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辽,都无所疑。”
6 良好的质疑习惯,可由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以疑激疑”,在“无疑处求疑”
所谓“以疑激疑”,就是教师把隐含于难点处、关键处、易错处、因惑处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以此解决问题和训练学生的质疑的习惯。
课文中有些地方看来浅显易懂,学生容易产生一览无余的满足感,而未能发觉其隐藏的深刻含义。教师就应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师还可抓住矛盾借以质疑,抓住分歧点质疑。同时也可让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
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设法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条件。
7 精读与略读结合的习惯
“精读”是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方式。要求认真仔纲精确地研读读物,最后完全理解材料的内容。对于一篇 文章,精读习惯的要求有:掌握篇、段的中心思想,理解并记忆支持中心思想的细节。从叙述中提起推论,从上下文中猜测词义,并用语法和文体规则去理解分析篇、段的节选部分。
在训练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以致于形成习惯。认读上,要按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不允许错认和漏认。理解上,对文章的词、句、段、篇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对于词,在弄懂表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它的作用和感情色彩,对于句子,不仅要了解它表达的直接意思,还要领会它的深刻含义,对于段落,不仅知其大意,还要使得它自身在全篇中的地位和结构,对于全篇,除了归纳出中心思想还要明了它的结构方式和作者的思路);把文章阐发的思路与其他事物广泛联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
精读的对象是重要的书籍或篇段。对于语文教科书,绝大多数文章都应采用精读的方式。因此精读的习惯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用途甚广。
与精读习惯相对而言的是略读习惯。通常认为就是泛读的习惯,其特点是对文章只求概览大意,不求深入精研,实际上,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8 良好的默读和朗读习惯
所谓“默读习惯”就是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映人大脑,化为思维活动,而不通过发声刺激听觉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要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的环境迅速感知字的细微特征的习惯,而不能念念有词,感知对象是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或者是一个词组,或者是一个句子,甚或一个句群。还要注意训练学牛把握速度,太慢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杂念过快则不利于理解材料的意义。一般以一秒钟读七个或八个字为宜。当然默读速度应是相对的,因人、因文、因目的而异。
培养默读习惯,还要首先克服指读,之后,可采取拟定阅读要求,限时阅读等方式进行训练。
朗读习惯与默读习惯是比较而言的。朗读习惯是用明朗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从而探寻文字语言的“义蕴”的一种阅读习惯。其作用在,可感受文字作品中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帮助读者以声解义,并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养成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养成学生追求发音明朗清楚的习惯,养成学生朗读不漏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颠倒词序的习惯;培养学生收听、模仿电台、电视台、示范带读音的习惯。第二,训练学生注意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音色的习惯。第三。训练学生在出声阅读前,用专门的朗读符号对原义的有关部分作标示的习惯。
对学生应该培养的阅读习惯远不止这些,比如:阅读和记忆结合的习惯、积累字词文常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而且它们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全面形成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