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思维合拍的师生对话思考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上,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展开的师生交流对话,应避免高频度、口语化、无逻辑的现象。作为课堂对话的发起者,教师要善于以启发、引领、激励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導他们进行探究。
  关键词:师生对话   思维参与   深度学习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文本为平台的师生对话,则是课堂多角度对话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积极、友好、互动、有质量的师生对话,能够很好地促进其他形式对话的开展和深入,能避免课堂上教师口语化的交谈,能够促进学生真正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并在发散思维、活动探究中展开真正的交流与表达,切实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一、让学生真正参与对话
  在一节课开启之时,教师往往会以对话发起人的身份,给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与需达成的目标。然后,以导学的名义抛出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在某个学生或几个学生接连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则成了听众、考官和裁判。这样的对话氛围,显然失去了本该有的平等和温馨。学生真正参与的对话状态,应是“我喜欢什么”的展示性对话,“我想知道什么”的解惑性对话,“老师还能让我知道什么”的拓展性对话。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时,笔者没有直接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入手,要求学生围绕“为什么说雨来是英雄”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是对学生提问:“大家预习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能不能把你感兴趣的内容跟大家分享?”“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对这样开放性的提问,一名学生说:“雨来非常喜欢到还乡河游泳,他游泳的水平很高。有一次,他又去河里游泳,妈妈很生气,要打他。在伙伴的提醒下,他跳进了河里。妈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抓住狠狠地打,最后跳进河里得以逃脱。”听完,笔者故作疑惑:“课文写了雨来两次跳进河里逃脱,这与课题中的‘英雄’好像没多大关系啊?”学生自然不服,但一时又拿不出理由来反驳。于是,笔者让他们再次走进课文,自主阅读探究。片刻之后,学生举手:“课文开始写雨来善于游泳,对于妈妈的追打,他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逃过了挨打,我觉得这时的雨来幼稚、天真、可爱、活泼。后来他被鬼子抓住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还要枪毙他,他跳进河里躲鬼子,这时的雨来是坚强而机智的。”学生说完后,笔者适时点评总结,并抛出新的话题:“瞧,原来贪玩、活泼的雨来,后来长大了,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他是怎样从一个顽童渐渐长大的呢?”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他们真实的疑问开始,那么,此时的师生对话才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也才乐意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
  二、丰富课堂对话的维度
  课堂对话的主体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还应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学生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跨越时空心灵的对话。唯有这样的多维互动,才能真正发散学生的思维,此时的对话才会有条理、有感悟,而不是信马由缰沿着文本信息的表面滑行。
  例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表演,每个组内的成员互相商量确定每个人将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人物角色对话。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既是对前面第六单元“把握主要内容”能力的巩固,又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其品质”的落实。同时,学生为了能顺利完成表演任务,自然要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积极的对话。在学生分组展示后,笔者再让他们分别想象对话。在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对话后,安静下来的人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当克莱芒听到船长让别人赶快救他时,他会怎么想?联系当时的船长守则部分内容,让学生继续思考:船长在看到大家成功脱险后,却纹丝不动地站在渐渐沉没的船头,他的心里此刻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作者维克多·雨果,你会怎样设计这篇小说的结尾?如此,学生在一次次的不同维度与不同视角的对话中,思维逐渐走向深刻,认知和情感得到有效提升,他们的表达不再是不痛不痒的三言两语,而是真正与思维合拍的灵性表达。
  三、倡导认知的自然生成
  “接知如接枝。”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能力素养的提升,不是教师能教出来的,而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品悟、去反思,从而主动地吸纳和建构。然而,很多教师不明白这一点,认为用正确的认知和既成的方法去占领学生的头脑,自然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一文时,很多教师会将“企望不劳而获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作为真理贯穿课堂对话的始终,殊不知以冷冰冰的态度破坏了这篇童话故事的意境。其实,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事半功倍甚至多倍的美好愿望,尤其是把自己不能实现的东西寄托在神仙、宝物身上。我们不应以理性的思考去抨击童话类的故事,而应呵护这份意境,保留这份美好的想象。笔者根据本单元的人文要素“用童话照亮五彩的梦”及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美妙”,与学生开展这样的对话:“课文里的王葆小朋友很爱听奶奶讲故事,奶奶每次都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但是每个故事都不一样。奶奶给他讲的有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呢?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给大家也讲一讲这些故事。”
  学生对故事自然是感兴趣的,在他们源于文本而带有想象的交流中,很多学生渐渐听出了奶奶编童话的套路:“这些人得到宝葫芦,要么因为是好孩子,要么因为热爱劳动。他们对宝葫芦的要求也不高,就是一些简单的生活要求。”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想一想:“王葆想用宝葫芦帮他做什么?”“如果你也有一个宝葫芦,你会用它干什么?”这样的对话,始终贴着学生的认知展开,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其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在讲故事的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升。
  四、重视学生认知的建构
  在逐渐走向深度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学生有所触及与有所感悟时戛然而止,而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会反思与总结,以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和阅读能力。否则,学生可能会在对话之后随着热情的消退而忘记,或只有碎片化的零散记忆。有的学生还会因为思考的仓促,尚未形成记忆,就随着对话的结束而结束了。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文后,笔者原以为学生对雨来的成长历程已经很了解了,然而在总结环节,很多学生出现了以点概面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雨来是在鬼子的折磨下成长的。笔者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识字课本”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想一想课文有几次描写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雨来的爸爸、妈妈、舅舅及民兵们,对雨来的成长有没有影响?等等。学生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将原先的碎片化思维加以梳理、统整,认识到雨来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离不开身边的榜样,离不开当时的战争背景。另外,课文中对还乡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暗示雨来是爱自己家乡的,小小的他愿意用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家乡。此时,学生与笔者的对话逐渐条理化,认知也在渐趋完整的表达中得以建构。
  倡导与思维合拍的课堂对话,需要教师智慧组织,以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去唤醒学生的思维,继而产生具有深刻感悟的表达。这样,我们的课堂对话才会有一定的质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语文建设,2012(5):67-96.
  [2]林春曹.聚焦核心   长文短教有深度——四下《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谈[J].小学教学设计,2020(13):32-35.
  [3]孙桂丽.小学数学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课堂对话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5):63-65.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文本”层面;人文性则体现在对“人本”的落实上。因此,关注“人本”和“文本”之间的相互统一,积极开发文本中的情感資源,促进“双本”之间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尊重学生 情感冲突 “双本合一”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其中,工具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学生语
目的 探讨岗位带教对病房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中专护生148例,随机编为1~148号,编号奇数的护生设为观察组,偶数的护生设为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对一带教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增加岗位带教的方式。比较带教老师评价护生的教学效果、患者对护生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工作主动性、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工作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很难与民族情怀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民族情怀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情怀更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另外一门语言,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还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适当渗透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癫痫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状态调查、解释指导、认知行为疗法及团体心理治疗。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SAS及SDS评分无
摘 要:提问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的重要方式。没有高效的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维运转,也就没有学习语文的乐趣。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更好地将自身的思维浸润在文本中,从而真正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问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所给予学生的认知空间相对逼仄,内涵也相对有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聚焦
摘 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每个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笔者认为,钻研文本、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与起点;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核心;注重积累、学会运用是有效教学的归宿与终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目标指向 合作探究 积累运用  有效教学是基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有效。从“教”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侧重于课程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多元化因素实施连续性护理模式对出院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病房治疗出院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出院时及康复后1年由专职医生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进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血压、
摘 要: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之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选文,在篇幅上相对较长,在结构层次上更加丰富。丰富的语言信息、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很多教师始终以惯有的姿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展开教学。对此,本文提出要依循定位,在联系中明确教学目标;提领而顿,在浓缩中梳理文本内容;依托要素,在聚焦中浓缩训练指向;删繁就简,在提炼中构建统整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长篇课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总体康复状况。方法用自制一般调查问卷(包括目前病情服药状况)、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635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回访。结果(1)病情稳定患者由出院3个月时的517例(81.4%)下降到1年时的448例(70.6%),服药完全依从者由3个月时的468例(73.7%)下降到1年时的369例(58.1%)。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干预对改善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亚健康状态人群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人群在常规体检后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观察组人群在常规体检基础上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类型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干预,两组人群初次体检结束1年后再次参加体检。在两次体检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受试者填写亚健康状况评价问卷( SHSQ-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