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于根雕创作数十年,努力从自然风物的形态来感悟天然之美,借助植物的根部形态传递我的审美意识,通过根雕创作,达到物我同化以及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在一斧一凿的雕琢中,一直注重于利用天然根材的特殊性,力求因材施艺、妙手天成,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根雕艺术创作与审美观。以下就此谈谈自己的根雕创作上的认识,以求业界同仁指正、交流。
一、“根”与“雕”的辨析
根雕二字,首重前者,以“根”为本,因为根是客观存在的实物,是艺术创作的对象;“雕”是人工处理,代表着材质减少、内容丰富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根雕艺术创作就是根据天然材料、发现天然之美并倾注人文之美的实施过程。
根雕创作实质上是为木材重新注入新生命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创作都能为木材塑造出新的生命,也不是仅把作品做得形象逼真就可以让木头“活”过来,只有保留了原木的天然形态,将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艺术情感注入木头本身,让人工智力与天然材质达到浑然天成之境,这样的作品才属于真正的根雕艺术范畴。
二、“识”的重要性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作为根雕创作者,首先’瞳得巧借天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材料。
一般艺术家进行根雕创作,多是在用材上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优质树根,但有时候一些“异材”却不容易发现,但能出现好的艺术效果。比如说,树瘤、根瘤是树木病态的组织,经过常年累月慢慢成长的,看起来扭扭曲曲、坑坑凹凹、结结疤疤,这是很丑的。一般说来,在桦木、枫木、橡木、松木、胡桃木等树干上,容易出现增长增粗结节,发生在这样的地方的木结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树瘤。很多时候,它们被人们熟视无睹,被当作“废物”所扔弃在路边、田舍,甚至被劈作木柴,但艺术家总能唤醒它们的“生命”。经过艺术家的相木、构思、倾注情感及价值观后,树木会变废为宝,成为极美的作品。因此可以说,这些千奇百怪的树木,是大自然在时间的雕琢里,谱写出的美丽的生命。
三、“借”的必要性
天然根雕材质,形体紛繁,要赋予这些大小形态不一的枯木残根以生命,关键是如何处理。至于是因材施艺、点石成金,还是因艺选材、巧夺天工,关键是取决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与不同的需要,这决定了不同的雕刻技法进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会影响到技艺的传承发展方向。
个人觉得,在根雕创作上,巧借天工,取大自然之美,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这是因为根艺的美,很大部分包含了大自然的美,根雕不能一味地完全改变根的形态,而要顺应自然之道,因势造形,因色取巧。将自然美与人工创造美完美结合起来,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人工雕刻的成分要把握好,雕刻太多会破坏自然之韵,雕刻太少,则缺少人情感的温度。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根的自然、质朴是具有独特性的,是不可复制的自然美。所以在借用根材的自然形态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更能体现根材的古朴与天然美。
作为木雕创作者,我沉醉于木(根)雕那沧桑神奇的疙瘩,深邃的坑洞和绵延不绝的纹路肌理,糅合天然的“缺陷美”,那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自然留下无以伦比的美,作为雕刻者只要经过稍稍加工,便可突出其形态特点,提炼出其神韵。
四、“惜”的必要性
明代陶宗仪曾在《辍耕录》里,点评唐代画家李成时说道:“李成惜墨如金。”这源于李成画中用墨不重,往往是用轻淡的墨色显得如在烟雾中飘渺幽清。李成所画寒林,以渴笔画枯枝,树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画面上,仍然获得“山林薮泽、平远险易”的效果。后来,惜墨如金的说法也被根雕艺术所沿用,成为一种美学标准之一,要求尽量减少对材质的损耗,在雕琢处理上下功夫。
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 is more”,意思是“少即是多”。这是一种建筑设计手法,要求作品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突出高贵、雅致的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根雕作品创作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很多时候不是越繁复越好,少就是多,少动刻刀,很多时候反而能出好的效果。因为笔者深知自然之美,在创作过程中也努力珍惜才智,不留遗憾。比如,我在雕刻《老子》之时,老子的衣袍是天然的木头褶皱纹路顺势而下,我只是稍稍动几刀,反而有种自然之美。我曾见过不少辜负自然之美的人,他们经常大刀阔斧地去除了天然树瘤、树皮,然而又没能创作出更好的效果,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资源。作为一个创作者,得学会尊重“自然”,凸显自然本身的特色。只有真诚地与自然对话,用最少的力气,呈现出最恰好的作品。
结论
客观世界里的自然物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对自然物所承载的自然美的赏读以及由此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也是深邃而无限的。源于自然的树根之美愉悦了艺术家的身心,激发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灵感。艺术家在触摸根材之时寻找寄托灵魂的所在,探求生命价值的意义与绚丽多彩的特质。材贵天然,艺重自然。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巧借天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创意所长,以灵感雕琢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才是不浪费资源,尊重生命,尊重作品的表现。
一、“根”与“雕”的辨析
根雕二字,首重前者,以“根”为本,因为根是客观存在的实物,是艺术创作的对象;“雕”是人工处理,代表着材质减少、内容丰富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根雕艺术创作就是根据天然材料、发现天然之美并倾注人文之美的实施过程。
根雕创作实质上是为木材重新注入新生命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创作都能为木材塑造出新的生命,也不是仅把作品做得形象逼真就可以让木头“活”过来,只有保留了原木的天然形态,将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艺术情感注入木头本身,让人工智力与天然材质达到浑然天成之境,这样的作品才属于真正的根雕艺术范畴。
二、“识”的重要性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作为根雕创作者,首先’瞳得巧借天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材料。
一般艺术家进行根雕创作,多是在用材上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优质树根,但有时候一些“异材”却不容易发现,但能出现好的艺术效果。比如说,树瘤、根瘤是树木病态的组织,经过常年累月慢慢成长的,看起来扭扭曲曲、坑坑凹凹、结结疤疤,这是很丑的。一般说来,在桦木、枫木、橡木、松木、胡桃木等树干上,容易出现增长增粗结节,发生在这样的地方的木结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树瘤。很多时候,它们被人们熟视无睹,被当作“废物”所扔弃在路边、田舍,甚至被劈作木柴,但艺术家总能唤醒它们的“生命”。经过艺术家的相木、构思、倾注情感及价值观后,树木会变废为宝,成为极美的作品。因此可以说,这些千奇百怪的树木,是大自然在时间的雕琢里,谱写出的美丽的生命。
三、“借”的必要性
天然根雕材质,形体紛繁,要赋予这些大小形态不一的枯木残根以生命,关键是如何处理。至于是因材施艺、点石成金,还是因艺选材、巧夺天工,关键是取决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与不同的需要,这决定了不同的雕刻技法进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会影响到技艺的传承发展方向。
个人觉得,在根雕创作上,巧借天工,取大自然之美,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这是因为根艺的美,很大部分包含了大自然的美,根雕不能一味地完全改变根的形态,而要顺应自然之道,因势造形,因色取巧。将自然美与人工创造美完美结合起来,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人工雕刻的成分要把握好,雕刻太多会破坏自然之韵,雕刻太少,则缺少人情感的温度。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根的自然、质朴是具有独特性的,是不可复制的自然美。所以在借用根材的自然形态下,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更能体现根材的古朴与天然美。
作为木雕创作者,我沉醉于木(根)雕那沧桑神奇的疙瘩,深邃的坑洞和绵延不绝的纹路肌理,糅合天然的“缺陷美”,那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自然留下无以伦比的美,作为雕刻者只要经过稍稍加工,便可突出其形态特点,提炼出其神韵。
四、“惜”的必要性
明代陶宗仪曾在《辍耕录》里,点评唐代画家李成时说道:“李成惜墨如金。”这源于李成画中用墨不重,往往是用轻淡的墨色显得如在烟雾中飘渺幽清。李成所画寒林,以渴笔画枯枝,树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画面上,仍然获得“山林薮泽、平远险易”的效果。后来,惜墨如金的说法也被根雕艺术所沿用,成为一种美学标准之一,要求尽量减少对材质的损耗,在雕琢处理上下功夫。
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 is more”,意思是“少即是多”。这是一种建筑设计手法,要求作品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突出高贵、雅致的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根雕作品创作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很多时候不是越繁复越好,少就是多,少动刻刀,很多时候反而能出好的效果。因为笔者深知自然之美,在创作过程中也努力珍惜才智,不留遗憾。比如,我在雕刻《老子》之时,老子的衣袍是天然的木头褶皱纹路顺势而下,我只是稍稍动几刀,反而有种自然之美。我曾见过不少辜负自然之美的人,他们经常大刀阔斧地去除了天然树瘤、树皮,然而又没能创作出更好的效果,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资源。作为一个创作者,得学会尊重“自然”,凸显自然本身的特色。只有真诚地与自然对话,用最少的力气,呈现出最恰好的作品。
结论
客观世界里的自然物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对自然物所承载的自然美的赏读以及由此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也是深邃而无限的。源于自然的树根之美愉悦了艺术家的身心,激发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灵感。艺术家在触摸根材之时寻找寄托灵魂的所在,探求生命价值的意义与绚丽多彩的特质。材贵天然,艺重自然。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巧借天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创意所长,以灵感雕琢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才是不浪费资源,尊重生命,尊重作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