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写实的基础。这夸张变形总显得没有底气
相声里有个活叫“砸挂”,意思是拿人开涮。火候掌握得好的话,能够将人逗翻而又不伤情面。前几年冯巩和牛群的相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不过走得过了,就让人烦。今年郭德纲的相声在北京挺火的,除了他讲得好之外,也还拜托这“砸挂”,他砸了他的朋友汪洋,结果没砸好,人家上法院给告了,最后当然是庭下和解。现在这世道,但凡有点名的人都希望有场官司打,因为这样可以更出名;当然,不能是伤筋动骨的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王小柔把这个技巧用在写文章上,这个很不容易。她给这个专题起了个恰当的名字:起哄架秧子,专门砸她的朋友。不过她很知道这“砸挂”砸多了,即使是再好的朋友可能也受不了。又砸人,又拿稿费,还出名,这个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适当的时候王小柔也会让她的这些个狐朋狗友来报仇雪恨,愿意让自己也作为调侃的对象。
王小柔的风格总是快人快语,狗肚里藏不了二两油,但有些东西她却隐藏得很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显得那么吝啬。也许她觉得像友情这样的东西,说出来就显得“装”了,所以她要将它隐藏在嘻嘻哈哈和相互的语言调侃中。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高明或者说是取巧的方法,有过写字经验的人一般都知道,旁敲侧击的写作技巧虽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总是显得轻巧,就像武侠江湖中的轻功,虽然姿势美妙但却不能置敌于死地,武林的正宗还是少林罗汉十八拳的功夫,正面出击堂堂正正,不过要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却并不容易。对于写文章来说,敢不敢正面的描写其实是考验一个人写作功力的试金石。这就像画画一样,再怎么夸张变形,如果没有写实的基础,这夸张变形总显得没有底气。
当然,这么说王小柔并不是说她写字不能走轻松调侃的路数,而是说这样的文章多了容易让读者觉得她除了聪明以外没有别的本事,而且也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看一两篇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新鲜跳脱,但新鲜跳脱只能当零食和甜点的,毕竟不能代替正餐。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专栏文字,在报刊上本来也就是配菜的角色,大家在关心完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后,看这样的文章倒是可以轻松养眼的,只不过集成一本书,就略微显得有些刺目罢了。
但集子里还是有“正儿八经”的文字的,仿佛作者要告诉我们,她并不是不会写这样的文字似的,比如其中一篇叫《发如雪》的就是,不过位置很不显眼,躲在犄角旮旯的最后一篇里。这篇的文字很异样的,没有了调侃,却显得无奈和沉重。我想有这样的一篇压底也好,会让人知道她所热爱的市民生活里也有不快乐和孤单的时候,会让她偶尔从文字的快意和饭局赶场的忙碌中摆脱出来,有想想下雪天雪花纷飞的奢侈和矫情。
在她的序说她羡慕乌龟,长了个大硬壳显得安全,说她自己也蜷缩在她自己的小日子里,觉得安全自在。我相信她这么说的时候是真实的,而这些嬉闹和“砸拦”的文字就是她的安全的壳。
(《还是妖蛾子》王小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相声里有个活叫“砸挂”,意思是拿人开涮。火候掌握得好的话,能够将人逗翻而又不伤情面。前几年冯巩和牛群的相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不过走得过了,就让人烦。今年郭德纲的相声在北京挺火的,除了他讲得好之外,也还拜托这“砸挂”,他砸了他的朋友汪洋,结果没砸好,人家上法院给告了,最后当然是庭下和解。现在这世道,但凡有点名的人都希望有场官司打,因为这样可以更出名;当然,不能是伤筋动骨的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王小柔把这个技巧用在写文章上,这个很不容易。她给这个专题起了个恰当的名字:起哄架秧子,专门砸她的朋友。不过她很知道这“砸挂”砸多了,即使是再好的朋友可能也受不了。又砸人,又拿稿费,还出名,这个世界上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适当的时候王小柔也会让她的这些个狐朋狗友来报仇雪恨,愿意让自己也作为调侃的对象。
王小柔的风格总是快人快语,狗肚里藏不了二两油,但有些东西她却隐藏得很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显得那么吝啬。也许她觉得像友情这样的东西,说出来就显得“装”了,所以她要将它隐藏在嘻嘻哈哈和相互的语言调侃中。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高明或者说是取巧的方法,有过写字经验的人一般都知道,旁敲侧击的写作技巧虽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总是显得轻巧,就像武侠江湖中的轻功,虽然姿势美妙但却不能置敌于死地,武林的正宗还是少林罗汉十八拳的功夫,正面出击堂堂正正,不过要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却并不容易。对于写文章来说,敢不敢正面的描写其实是考验一个人写作功力的试金石。这就像画画一样,再怎么夸张变形,如果没有写实的基础,这夸张变形总显得没有底气。
当然,这么说王小柔并不是说她写字不能走轻松调侃的路数,而是说这样的文章多了容易让读者觉得她除了聪明以外没有别的本事,而且也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看一两篇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新鲜跳脱,但新鲜跳脱只能当零食和甜点的,毕竟不能代替正餐。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专栏文字,在报刊上本来也就是配菜的角色,大家在关心完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后,看这样的文章倒是可以轻松养眼的,只不过集成一本书,就略微显得有些刺目罢了。
但集子里还是有“正儿八经”的文字的,仿佛作者要告诉我们,她并不是不会写这样的文字似的,比如其中一篇叫《发如雪》的就是,不过位置很不显眼,躲在犄角旮旯的最后一篇里。这篇的文字很异样的,没有了调侃,却显得无奈和沉重。我想有这样的一篇压底也好,会让人知道她所热爱的市民生活里也有不快乐和孤单的时候,会让她偶尔从文字的快意和饭局赶场的忙碌中摆脱出来,有想想下雪天雪花纷飞的奢侈和矫情。
在她的序说她羡慕乌龟,长了个大硬壳显得安全,说她自己也蜷缩在她自己的小日子里,觉得安全自在。我相信她这么说的时候是真实的,而这些嬉闹和“砸拦”的文字就是她的安全的壳。
(《还是妖蛾子》王小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