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通缉:比特币幕后黑手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本聪真容曝光!”
  “中本聪是他的真名!”
  “中本聪是一个住在加州的64岁日本裔美国人!”
  2014年3月6日,重出江湖的《新闻周刊》凭借这篇封面报道激起舆论千层浪。不单是科技和金融媒体纷纷节选其中关键文字推上头条,更别说Reddit的转载新闻在2小时内评论便已上千并有好几座衍生楼,单看美联社为首的数十家媒体立即点将起程,奔赴文章中所指出的中本聪所定居之处,就知道这事确实非同小可。
  不明觉历的人可能会问:谁是中本聪?
  中本聪即为“Satoshi Nakamoto”的译名,而Satoshi Nakamoto则是比特币(Bitcoin)的创始人。是的,就是那个近一年来声名鹊起,将全球金融市场搅得一团乱的比特币。最近,由于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惨遭黑客洗劫然后被迫宣布破产,比特币市场动荡不安,而中本聪的消息在此时出来,关注程度当然非比寻常。
  然而,《新闻周刊》找到的中本聪,真的是那个中本聪吗?

神秘人的出现和消失


  为了区别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和《新闻周刊》找到的疑似中本聪,接下来的文章会沿用比特币社区习惯,将那个传说中的比特币之父称为SATOSHI。
  SATOSHI第一次出现,是在2008年的11月1日。那一天,小众讨论群“密码学邮件组”里出现了一个新帖子:“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需第三方信托机构。”该帖的署名,就是Satoshi Nakamoto。在其后的发言中,他遵从学术习惯采用“我们”作为第一人称,而这一帖,事实上正是一篇论文:“摘要。一个纯粹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能允许在线支付从甲方发起直接转账至乙方,其中无需金融机构介入。”
  这样的电子货币系统是密码学研究者数十年来的梦想,有许多人进行过尝试,但都纷纷失败了。甚至有不少人表示,这样的系统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在他的论文中,SATOSHI耐心而谨慎地回答了所有疑问,最终得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两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的1月3日, SATOSHI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他同时通过“挖矿”得到了50枚比特币,这一批比特币后来被粉丝们称为“创始区块”(Genesis block)。9天以后,他向密码学家哈尔·芬尼转账了一批比特币,那笔转账在当时还不值一文,但却是这个点对点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体系摆脱第三方金融信托机构而完成直接支付的实践证明。
  一个月后,SATOSHI再次发帖,并阐述了自己建立这个体系的思路由来:“传统货币的局限在于,信任是一切的基石。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在历史上,贬值的货币比比皆是;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钱财以电子化的形式流通,但它们往往随意放贷,让这些钱财都成为泡沫。”简而言之,对现存金融货币体系的不信任,催生了SATOSHI的比特币革命。
  跟比特币一起建立的,还有bitcoin.org,这个比特币的专属社区。一群热情的早期信徒们自愿加班加点为这项新生的产物进行漏洞修正和功能强化,当然,这些工作最终都由SATOSHI进行了审核。SATOSHI对于比特币的态度非常谨慎;当维基解密在2010年宣布他们接受用比特币的捐款时,SATOSHI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请不要揠苗助长。比特币这个项目需要平静地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够逐渐强化。我请求维基解密现在不要使用比特币。比特币还是一个非常小的测试项目,还处在婴儿期。在这个阶段,你们所带来的关注将摧毁我们。”
  一周之后,那是2010年的12月12日,SATOSHI在比特币论坛发布了他最后一个帖子,其后,他在网络上的公开活动频率也逐渐降低。直到2011年4月,他发布了最后一项公开声明,宣称自己“已经开始专注于其他事情”。他依然跟几个关键人物保持着联系,比如说比特币系统的技术开发领头人加文·安德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到这一年年末,安德森公开表示,SATOSHI回复他电子邮件的次数越来越少,然后慢慢地,就再也没了消息。

23岁在读博士生?


  SATOSHI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他是故意躲了起来?还是出了什么意外?答案没人知道。我们所知道只有,在他消失之前,有人挖了100万个比特币,放到现在,价值5亿美元;人们广泛认为,这个富有的挖矿人就是SATOSHI本人。
  SATOSHI的销声匿迹并未阻止比特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掀起惊涛骇浪,在最风光的时候,每枚比特币价值逾千美元。有人说这是未来的货币模型,也有人斥之为敛财的庞氏骗局,无论如何,比特币都成为了全球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热度下,《新闻周刊》当然不是第一家试图辨别SATOSHI真身的人。两年前,《纽约客》记者约书亚·戴维斯就曾花了四个月时间寻找SATOSHI,并撰写出一篇深度调查报道。
  在SATOSHI活跃于网络上的两年时间里,他留下了大概10万词的文字痕迹,尽管其中大多数都是技术讨论,但他写作的风格也很明显,比如说他对逗号的使用,对词的选择,都流露出强烈的英式痕迹:他拼写“颜色”是colour而非color,拼写“最小化”是minimise而非minimize,谈论手机是mobile而非cellphone,而且,他还喜欢用bloody这个词,比如有一次他在论坛上抱怨:“向普通读者描述比特币真是‘bloody hard’(该死地困难)。”—若非受到强烈的英国文化熏陶,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采用damn hard或者更简单粗暴的f***king hard。

  再加上,SATOSHI往往都在英国的工作时间开始后出现在网络上,所以戴维斯认为,SATOSHI住在英伦三岛上。他逐步排查,最终得出结论,找到了一个名叫迈克尔·克里尔的年轻人。
  彼时克里尔才23岁,正在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术业专攻正是密码学。戴维斯认为,克里尔很可能是所谓“密码专修联盟”的成员之一,而该联盟的领头人正是圣三一学院的计算机教授多纳尔·奥马霍尼,他早在1997年就曾出版过一本名为《为电子商务量身打造电子支付系统》的书,里面的电子支付系统概念与比特币颇有共通之处。
  克里尔采用的是英式英文,他拥有SATOSHI所拥有的技术能力,而且他足够年轻,符合对现有制度不满的天才形象。戴维斯高度怀疑克里尔就是SATOSHI,并在加州的一次密码学年会上找到了克里尔,后者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并否认了与比特币有任何关系。
  后来《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安德鲁·史密斯也曾联系过克里尔,但克里尔在回复电子邮件时表示,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能接受采访。不过,史密斯采访了奥马霍尼,而这位教授表示,他并不认识同样来自都柏林的年轻小伙子克里尔,于是很显然,戴维斯的推论不太站得住脚。

德国的三人小组?


  SATOSHI会不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呢?纽约大学新闻教授亚当·潘内伯格也进行了一番调查,报道登在《快公司》上,指出一个三人小组颇有“嫌疑”,其中的领头人,是一个来自慕尼黑的电子通信专家尼尔·J·金。
  潘内伯格的调查从一个专利开始。他在SATOSHI最初的那篇论文里找到一句话,“computationally impractical to reverse”(因为计算量过于复杂的缘故而无法逆推),他发现这句特别的话在三人小组递交的一份专利申请报告也曾出现过,而那份专利正是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数月申请的,内容看起来也跟电子货币相关。
  除此之外,bitcoin.org的域名注册在芬兰的赫尔辛基,而在这个域名注册的三天以前,三人小组里的查尔斯·布莱刚好去了芬兰。
  潘内伯格的推论看似很让人信服,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从比特币客户端第一版的源代码来看,这不像是集体作业的成果,而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写出来的。
  所有的职业程序员都会告诉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技巧和特点,小到变量命名的方式,大到对函数、库和框架的选择,都是各有各的意见。从这点来看,比特币的编码风格前后十分统一,应该就是一个人单独编写的结果;何况,集体作业者往往会给彼此留下注释,让同伴了解自己的代码用意,但比特币源代码里的注释看起来却都是SATOSHI留给自己备忘的。

日本的天才数学家?


  2013年,“超文本”概念提出者、被誉为“万维网创造者”之一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泰德·尼尔森给出了另外一个推测:比特币的发明者很有可能是日本京都大学数学家望月新一。
  望月新一是个传奇的数学家,年纪轻轻,却已解开许多困难的数学猜想。2012年8月,当时43岁的他,在自己所任教的京都大学数学系主页上贴了四篇论文,通过总共长达512页的复杂推理,他宣称自己解决了数学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未解猜想—ABC猜想。
  问题是,没人看得懂他的证明。许多在业界颇具盛名的数学家在数学论坛MathOverflow上进行了专题讨论,结果大家得出的答案是,望月的理论过于玄妙,里面太多新定义的术语,而且推理的脉络和理论结构过于复杂,其他人至少要花费几年时间仔细阅读参悟才能弄明白。
  尼尔森认为,望月新一的行为作风,实在太像SATOSHI了。他举出三个理由:1)望月新一具有与SATOSHI相等的智力水平,都是堪比牛顿的天才;2)跟SATOSHI一样,望月新一也喜欢将成果发布在互联网上;3)望月虽然是日本人,但英语非常好,可以轻松写出中本聪的那些英文论文和信件。
  问题是,可能吗?密码学专家莱恩·拉凯对尼尔森的看法嗤之以鼻:“泰德·尼尔森认为一个没有任何开发或是密码学相关经验的日本数学家创造了比特币,我对此抱持着极低的信心。”

盛名在外的密码学专家?


  那么,归根到底,要开发一个像比特币这样的电子货币系统,到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技能呢?《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安德鲁·史密斯找到了“密码朋克”(一个主张保护私人隐私不被政府和大公司侵犯的密码学运动组织)的创始人之一Dai Wei,这个有着中国名字的神秘人物被公认为是密码学大师,在SATOSHI开发比特币的过程中,他们也有诸多交流。Dai Wei说:“要想开发出比特币,必须得:1)对货币有非常深入的思考;2)要了解密码学;3)认为比特币这样的系统从理论上是可行的;4)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将这个理念开发成实际产品;5)编码能力出色,能保证产品安全;6)有足够的社交技巧,才能围绕这个产品建立一个成功的社区。”
  Dai Wei说,纵观密码学圈子,能符合前三个条件的人就已是凤毛麟角。“应该要是尼克·萨博或是我这种水平才行,所以我敢说,没多少人能做到这点。”他说,当然,萨博和他都不是SATOSHI—他甚至给史密斯转发了他跟SATOSHI通信的邮件,在这些邮件里,SATOSHI很明显完全不知道萨博早些年的电子货币设想,直到Dai Wei提醒他才明白过来。“另外,如果尼克就是SATOSHI的话,他会私下里跟我坦白的。况且尼克的C 编程能力不太好,而比特币是用C 写的。”
  尽管比特币社区基本有共识,认为SATOSHI的“编程母语”并不是C ,但Dai Wei的解释还是颇让人信服。
  史密斯按照Dai Wei给出的线索缩小搜索范围,他突然发现,大卫·乔姆(David Chaum)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   大卫·乔姆是谁?简单来说,他是比特币得以存在的奠基性人物。因为比特币的流通依赖密码学原理,而使用密码学进行网络支付,最早可以追溯到乔姆提出的不可追踪式密码学网络支付系统。他在1982年提出该理论,并且于1990年,将这种想法扩展为最初的密码学匿名现金系统,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电子货币(ecash)。
  这个奠基性人物,是否就是比特币的创始人呢?史密斯问了不少“密码朋克”成员,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考虑过这个可能性。因为很简单,乔姆已经名声在外,而且真容早已曝光,他再使用假名偷偷创造一个电子货币系统的意义在哪里?然而,“密码朋克”成员也都纷纷表示,乔姆绝对有能力做出比特币,他的理论深度和实践能力都已经得到过证明。
  “我得承认,我对自己的推论并不抱希望,因为我找不到任何证据,能将乔姆和比特币联系起来,”史密斯在文章中写道,“但是,其他人的那些推论也都并不可靠。”史密斯说,也许我们注定无法找到SATOSHI。

多里安·S·中本


  讽刺的是,在史密斯那篇《对SATOSHI的绝望搜寻》刊登后不到一周,《新闻周刊》就刊出调查报道称,他们找到了SATOSHI:一个住在洛杉矶的圣贝纳迪诺山下,过着简朴生活的人。而且,他的本名就叫中本聪。
  根据《新闻周刊》的说法,中本聪是日本来美国的一代移民,现年64岁,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Cal Poly Pomona),有一个物理学的学位。他在毕业后就放弃了本名中本聪,改用“多里安·普伦蒂斯·聪·中本”这个名字,签名为“多里安·S·中本”。
  中本在毕业后,进入了休斯飞机公司从事防御和电子通讯方面的工作,后来加入美国无线电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9·11之后又为联邦航空管理局工作,从事的大多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保密工作。
  他拥有与真正的SATOSHI相匹配的编程能力,这一点,中本自己也不否认。从他的个人履历来看,他的数学能力与智力水平也能满足条件。除此之外,他的妻子证实,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交不起房贷和房产税,他们的房子曾经被银行收回;中本的长女说,这段经历很可能影响了父亲对银行和政府的看法—考虑到SATOSHI创办比特币的主要动机就是要颠覆由政府和银行把控的现有金融系统,这亦是中本与SATOSHI的相似之处。
  可惜的是,在《新闻周刊》论断式的宣告“中本聪已现身”之下,这篇由资深记者利亚·麦克格拉斯·古德曼撰写的调查报道却没有展现出与这论断相称的说服力。
  首先,古德曼的搜寻范围仅限于那些本名就叫中本聪的人,准确来说,她只调查了那些生活在北美的中本聪们。不得不说,这是个令人意外的选择:互联网并不在意蝙蝠侠住在哥谭或是东京,而比特币本身又是极其强调匿名性的一种全球性数字货币,在搜索它的创始人时,以地域和真实姓名做出初步判定是非常草率的做法。在文章中,古德曼解释说,“Satoshi Nakamoto当然可能是假名,但问题是,如果有人想要刻意隐瞒身份,为何要用如此特别的名字?”这个逻辑过程实在相当可笑,因为Nakamoto(中本)在日本是很普通的一个姓,而Satoshi(聪、智、敏或哲史等等)又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男孩名,一个人拿Satoshi Nakamoto当网名的理由同周树人笔名鲁迅的缘故也差不多。
  其次,古德曼的证据也站不住脚。她比较了中本和SATOSHI的英文写作风格,指出“两人都会混用美式和英式拼写”,但她忽略了,美国以外的学校所教授的英文大多是英式英文,而互联网技术又以美国为强,所以母语非英语的程序员基本上都会混用英式和美式英语。另外,她还将“中本和SATOSHI都在句号之后打两个空格”当作论据,可是要知道,在打字机时代和电脑时代早期,句号后的两个空格是打字的规范标准之一!
  在古德曼的整篇调查报道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一句中本的“口误”:“我已经不再参与这个项目,我也不能讨论它。”然而,中本在第二天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澄清了这个问题,他说自己当时是在讨论自己在政府里的机密工作,却被古德曼曲解为在谈论比特币。
  中本说,他不是创造比特币的那个Satoshi Nakamoto,他还说,在古德曼找到他之前,他甚至从未听说过比特币。
  3月17日,也就是《新闻周刊》那篇报道上线的11天之后,中本聪通过洛杉矶律师事务所Kirschner
其他文献
网上有个段子:每个群里都有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当你们在热火朝天闲聊的时候,他都会安静地在边上看着,手握着鼠标,轻轻点击着“收藏表情”。  在互联网世界,首个网络表情是由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1982年发明的,当时他在大学的电子公告牌上建议用“:-)”这个符号表示笑话,用“:-(”表示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能让网络使用者避免网上交流产生的误解,网络表情符号因此得到普及和使用。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人类具有掌控自己行动的基本动机需求,因此我们喜欢自由选择的感觉,如果一件事情我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就更愿意投入精力去做,而提供外部动机(如金钱报酬
1995年的那个九月,来自陕西关中农村的高考落榜生张向东经过一年的复课,以陕西省语文单科状元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信息管理系。而仅仅在一年之前,他的成绩还不够念任何一所本科学校,甚至专科。  这种匪夷所思的落差一直贯穿在他此后的人生中,直到他在2013年为自己创办10年的公司“久邦数码(Sungy Mobile Limited.)”,敲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钟声。郁闷的日子来瓶啤酒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朋友在第一次使用里程给朋友兑换航空类奖励(包括奖励机票和奖励升舱)的时候,会发现不能兑换,因为没有将朋友添加成受让人。不同航空公司的受让人规则各有不同,如果不了解其中规定,比如添加受让人的生效时间,很容易耽误行程。  当国内航空公司在几年前推出受让人制度的时候,全国人民哀声一片,因为让里程的兑换更复杂了。其实航空公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程被盗用的情况屡禁不止,才只好出此下策。不
在这纸醉金迷的现场,再奢华的金饰或闪耀的钻石都不稀奇;人们每一次抬手时喊出的价码反而更令平凡人眩晕:100万英镑、110万英镑,最终有人出价120万英镑,拍得了与好莱坞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两人同游一日的机会。锤落价定,全场随即响起掌声与口哨声,国际名模海蒂·克鲁姆轻轻地笑起来,而美国歌手凯利·米洛跟欧洲名媛兼时尚设计师佩特拉·埃克莱斯通则开始随意闲聊。  这里仿佛不为人知的时尚展,往来女性身上
“在什么情况下,自杀是合理的甚至是恰当的?”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盘腿坐在讲桌上发问。在他著名的选修课《死亡哲学》的倒数第三讲,他向底下的同学提出“让我们谈一谈自杀”。这个课程的录像被放在网络公开课上,获得了数亿次的点击量。  这个让人想起加缪的那句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而在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看来,“自杀,一个已是太多。”他们将这句干脆明确
柏拉图曾有过一个著名的“洞穴譬喻”,说是一群人犹如囚犯被锁在洞穴里,不能自由行动,只能直视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此时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洞壁上,久而久之,囚犯们就会把雕像的影子当真,若有哪位囚犯挣脱锁链,回头看到火光,虽第一次会炫目刺眼,但适应以后就会区分开雕像和影子,并明白雕像比影子更真实……  先抛开洞穴譬喻的哲学意涵不谈,《疯狂原始人》的叙述发端倒是和这个洞穴故事的设定
在中国,“勤劳”和“智慧”通常是打包送出的赞美。但如果你智商颇高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懒货,对你来说,这世界上什么工作才是美差?  无论如何,在这个处处压力爆表的世界,给自己找一份轻松又赚钱的工作有什么错?在问答网站Quora(类似于国内的“知乎”)上,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适合高智商懒汉从事的工作是什么?别管靠不靠谱,来看看国外“小伙伴们”的推荐:死宅程序猿  如果你宁可宅在家里也不愿外出“冒险”
进戏院之前还稍微迟疑了一下,前作毕竟已经是将近十年前观赏的。但再进一步想,续集影片一般若与前集相关连的部分,都还会至少做些提示。续集逻辑本来就至少包括有三种情况:未完成的任务、未疗愈的创伤以及原始设定容有更多发展与开发。《罪恶之城2》属于创伤系,亦即人物接续过往留下来的,是各种苦楚与伤痕。  恰好就是伤痕对影片的外观上进行了统一:那块巴辛市(BASIN CITY)的牌匾因为裂痕而看不清“BA”字样
DJI Phantom 2 Vision   无人机  狗仔队的大神器。Vision 可以通过WIFI实现700米范围控制,最长飞行时间25分钟,航线可以通过内置GPS设定,它甚至可以在40公里/时风速中定点悬停,此外镜头支持90度倾斜。  $1300  HTC One (M8)  手机  除了价格不够亲民,HTC One (M8)是今年最值得玩的旗舰机:硬件达到顶级配置;双镜头能实现类似光场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