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很多环节处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传统出版社新媒体部门的总编辑、科技公司出身的电子出版商,我们将之前对三位的单独采访,模拟成对谈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他们对电子出版现况的思考。
  陈颖青:台湾资深出版人、主持“数位内容推进实验室”, 猫头鹰出版社社长
  黄锫坚:中信出版社数字传媒中心总编
  胡晓东:多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书香:传统出版社参与电子书的出版,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
  陈颖青:第一个困难,我们的技术能力不像IT背景的公司那么强,传统媒体要跨过的技术门槛不小;第二个困难,现在是过渡时期,大部分的盈利模式、获利方式仍然在传统出版。出版社没有能力让一个文本直接成为电子书上架,因为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商业回报,所以必须找到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制作的方式。
  现在有一些需求和呼声叫做“EP同步”。同样的一个文本,如果它是阅读型的,我们在制作成纸本书的时候,内容可以很容易地上架成电子书,但要做到这件事情,需要花很大的努力去调整文本的格式,让它既能够配合纸本书的排版软体,也能够配合电子书的排版流程。
  黄锫坚:我们也想过做“EP同步”,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纸书的排版文件,一般说来都是用比较固化的版式呈现。具体来说,开本、印张、图片的尺寸、像素都是固定的,能够满足印刷的要求就够了。但对电子书来讲,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处理。因为国内没有特别主流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或者说平板、手机、elink电子阅读器的屏幕标准非常之多,从制作角度来说,一本电子书的文件需要为不同的载体做多种存档和备份,文字方面相对简单一点,图片就比较复杂,需要对不同的屏幕和设备做适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有统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档制作就会简单一点。
  胡晓东:多看拿到电子书的文本之后必须全部重新制作。因为我们是一家IT公司,做电子书是我们的强项,出版社怎么能做得比我们更好?对我们来说,不要求省事而是用我们的优势把阅读体验做到最好。
  书香:陈社长您刚才提到的第一点,传统出版社有没有可能和科技背景出身的公司有更紧密的合作呢?
  陈颖青:传统的纸张书世界,出版社是出版社、书店是书店、发行商是发行商、作者是作者,大家泾渭分明,做专长的事情。可是到了电子书时代,有的作者直接卖书给读者;有些卖书的平台直接和作者签约并卖书;还有很多专门提供出版技术,像唐茶那样的,直接出公版书,和作者签约,事实上我相信他们不只是一个平台而是一家出版社了,等它出更多书之后,就是一个APP书城。
  数字出版是一个很微妙的生态体系,很多环节处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美国现在就是这样子,传统出版社紧张得不得了,不晓得哪一天某家大公司又会变成竞争对手。对我而言,与其整天担心谁会变成竞争对手,不如真正静下心来想任何人没有办法剥夺的,任何公司无法竞争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出版社有自己不同的核心价值。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之后,就不用去担心谁会变成竞争对手了,这是永远也担心不完的。
  书香:中信飞书是否会直接和作者签约出电子书?
  黄锫坚: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一些工作。上半年已经有过这样的尝试,下半年会有更多这样的产品出来。我们和国内绝大多数的电子书渠道都有合作,所以对作者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合作对象,版权一旦给到我们,会在各个渠道上发行。
  书香:多看和传统出版合作的模式都有哪些?
  胡晓东:我们跟传统出版社的合作模式,只有分成模式一种。要把分成模式做好,必须建立在几个基础之上:第一分成比例要公平。作为一个 IT通道商,要出让一些成本,我们现在和内容提供商是 3/7分成,开发、推广都是免费;第二要诚信。我们的后台是向出版社开放的,而且至今为止在分成方面、支付版权费用方面,从来没有违反过合约。
  电子书和纸本书不是非此即彼的取代关系
  书香:之前一直在谈,数字出版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优质的内容。前段时间,国外出版社签约的时候,会附带电子出版的条款,督促出版社在几个月内出电子版。国内的话,一些出版社自己也在做电子书。内容缺乏现在是不是已经不是电子书的一个主要问题了?
  陈颖青:我过去说中文书电子化的市场还没有打开有一个关键,是没有畅销书。以台湾为例,翻译书的比重很大,国外出版社不愿意授权电子书,尤其是畅销书。当你的电子书平台上没有畅销书的时候,对读者而言几乎等于是没有书。现在美国的状况不一样,他们的作者很愿意授权电子书,且不另外收费,虽然这是两种权利。当授权电子版权给出版社的时候,如果另外加收费用,对很多出版社来说是没有办法负担的,因为卖了一本电子书,纸本书的市场就会受影响,在美国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现在不管是美国的代理公司还是作者都很明白这点。另一方面他们愿意授权也是因为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开始成熟,行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商业模式都很稳定,所以他们有能力给国外的出版社电子版权。
  但是还有其他的翻译书的来源,那些国家、地区的电子化程度没有美国那么高,他们对电子书的理解也还没有美国人那么成熟,所以他们授权的速度比较慢,恐怕还得要有两三年的时间,直到全世界电子书的授权都向美国人看齐了,我们这种文化输入地区才有可能做到所有的畅销书都可以提供电子书版本,到那个时候,电子书内容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市场才会真正打开。
  胡晓东:以多看目前销售的数据来看,电子书和纸本书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电子书反而可以推动纸本书的销售。我们操作过好几本这样的书了。比如《创业 36条军规》,是今年年初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和中信同步发行。因为不是中信的重点书,推广全部交由多看负责。在我们的推动下,这本书的电子版至今卖了7000多个拷贝,纸书的销售超过了十万本。很多用户既有电子书又有纸书,你刚才说的互斥的想法,我也曾经有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并非如此。电子书和纸书的阅读场景不同,很多人如果真喜欢一本书会买两份。   另外,电子书的推广渠道和纸书不同,至今为止全世界的传统出版商都没有研究出怎样利用移动互联的方式,利用社交网络的方式进行图书的推广,因为它不是这个行业,但是我们身处移动互联行业,有足够多的资源去做这个事情。
  还有一个例子,7月份我们做了乐嘉的《微勃症》。这其实是去年的老书了,出版的时候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通过我们的宣传,限时免费三天下载了八万多的拷贝,照理说纸书没得卖了吧?恰恰相反,纸书得到了新的推广机会,卖得更多。一周之后,纸书在当当总榜排名提升了7位,这个时间段,原纸书出版社没有做任何的宣传,显然是电子书出版的作用。
  黄锫坚:从中信飞书的数据来看也觉得不明显。用手机和 pad看书的人,和传统读书的人群是不一样的。买纸书的人群,更多是从当当和亚马逊等渠道获取信息和购买书。在苹果的IOS上,中信飞书更多的增加了书的曝光度,就是说,它可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促进关系。比如一本书纸书卖得好,电子书也卖得好,大家口耳相传的时候,会互相促进销售。而且电子书城的宣传平台和纸本书不太一样,在给电子书做宣传的时候,会带动纸本书的曝光。
  书香:就是说,你们运用了互联网的一些宣传方式,这些是传统出版没有注意到的?
  胡晓东:一个他们没有注意到,另一个是很多读者买了电子书之后会再去买纸书。我们在做电子书和纸质书关系研究时,很多时候是自己吓唬自己,凭借想象而不是尝试。当你尝试了以后会发现,很多结果完全颠覆了想象,蛮有意思的现象。
  电子书定价,让版权实现价值
  书香:电子书定价上,多看和中信飞书遵循怎样的原则?
  胡晓东:电子书的定价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切忌一刀切。我们的核心定价基础就是它对用户的价值,定价还是要看读者对一本书价值的评估。一百块钱一本的纸书,可能值六块钱,也可能免费。
  另外,电子书定价的目的是让版权实现价值,不是看单本书定多少钱。比如《微勃症》这本书,里头插了广告,广告免费的价值比收费还要高,这类书就是应该免费。还有写林书豪的书,适合广告模式,卖是不行的,免费了一周,因为是短期内爆发型的,它的广告价值比付费价值要大。另外有些书,比如某一种开发工具的开发指南,可能就十几页,都是干货,但是对用户的价值非常大,有可能定价 100元都有人买,但是他的用户群就那么大,全中国就几百个人需要。电子书的定价没有一个通用的方式,如果把电子书的定价问题考虑得过于简单是要有问题的。
  黄锫坚:电子书的定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有些受制于硬件和平台,比如说苹果平台只能定价 6元、12 元、18元,因为是按美元定价。从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保护了这个行业。其他的渠道没有特别成熟的定价体系,上规模的也就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其他的渠道都没有形成大家可以研究和遵循的规则,都还在探索。
  书香:中信的书在不同的渠道上卖,定价是否一样?
  黄锫坚:肯定是有差异的。除了《史蒂芬·乔布斯传》所有渠道的定价是一样的,其他的电子书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价格。这个事情也可以理解,读者接触到一本书的渠道不一样,阅读体验就不一样,花的钱也就不同。目前没有一个大家都很认可的平台,所以出版社很难控制,渠道方也很难控制,这是现实的状况。
  从理想的角度,电子书的定价为纸本书的30%是合适的,这样这个行业还能够往前走。20%以下的话,这个行业就会越做越小。毕竟有很多环节避免不了,如果压得太低,这个行业会越做越差。
  书香:多看和中信飞书现在有多少本电子书?销售表现比较突出的书是哪些?
  胡晓东:多看目前上线的有 385本。但是我们正在制作和等待制作的书还有500多本,在今年之内会上到1000~ 1500本之间。《创业的 36条军规》是表现最好的一本,接近7000拷贝。销售量过千的书大概有8本左右,这是有原因的,今年1月份到5月,我们只有 17本书,所以是17本书里过千。当然也有一些书是限时免费,最高的下载记录有9万6千本。5月31日书城上线以后有300多本书,销量前十名的书都超过300本,但销售差别不是很大,在300~500 本之间。我们每一本书都是实打实卖出来的,也有过千的单行本,比如《饥饿游戏》。
  黄锫坚:中信飞书平台上有将近200本。卖得最好的是《美国种族简史》,有几百本,只销售两个多月。飞书上线到后来改版,修改不到半年。从量来讲,大家不会觉得是多大的行业,受制于很多因素,一方面推广宣传的原因,一方面支付的习惯和方便还不够,比如苹果平台必须要用它的信用卡和帐号绑定,这个还是限制很多人的购买。
  传统出版要在营销上花功夫
  书香:我现在开始觉得,有一些书是可以直接做成电子书而不需要有纸本书的,因为电子书阅读体验也不错。传统出版社手上有内容资源,是否可能直接出版电子书?
  陈颖青:现在的困难是,像这样有开拓精神的读者在整个市场里头,算是领先群的一小部分,或许你会说有很多人在看电子书,但这个比例占整个图书市场还是非常的小,所以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会觉得很痛苦。任何一本书,不管你要不要做成纸本,前置成本都是跑不掉的,从选题到完成,编辑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处理。这个成本如果跳过纸本直接去做电子版,这个时候得问:电子版能够回收吗?如果没有办法,这个环节很容易会淡掉。
  而作者的角度会不一样。对很多作者而言,写作是为了发声,希望自己的声音被人看到、听到,我不排除某些人为了谋生而写作,但还有一些不是为了谋生而写作的人,他们不会介意那个商业模式到底能不能支撑他来做这件事情。这也是美国为什么现在自主出版蓬勃爆发的原因。一年可以有三万多个人冒出来,我上一次看到它的数字出版平台里,已经诞生了15位百万级下载的作家,非常可怕。在美国这件事情已经发展得够稳定了,但是在其他的过渡型国家还没有这么成熟。
  对出版社而言,除了要追上电子化的速度之外,还要担心会不会走上美国出版社现在走的路。美国现在的出版社都很辛苦,以前最大的卖书平台变成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过去根本八杆子打不到的苹果也变成了竞争对手,因为苹果也支持作者直接上架,而且开给作者70%的拆帐率。没有哪个有影响力的作者会放弃苹果的70%而接受出版社的25%,出版社现在头痛得不得了,越是有品牌能力,越是有行销能力的作者,越是觉得出版社给的30%、40%不够看。出版社现在只剩下新手作者,他们不介意给多少版税,只介意要不要帮他出书。后进的出版社,数位化看起来是没办法避免,但是也要衡量如何才能不要重蹈美国出版社目前的处境。
  书香:参与过电子出版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时代将有何立足点?
  黄锫坚:如果把传统出版的每个环节拆开来看,编辑、审校、封面设计、获取书号、下印厂、上市……每个环节都需要成本,这也是传统出版的好处——它提高了出版的门槛,印出来的东西品质会有一定的保证。而现在以及未来的阅读市场,供远远大于求,一个人一辈子能读的书就那么几本。在新媒体中,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传统出版有一个机制去把控优质的内容,那是人和传统的积累,这种机制从环节上保证了出版的质量。编辑对内容的把关是传统出版会一直存在的价值。
  而虚构类的书和非虚构类的书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差异。虚构类的书更需要依靠作者本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时候作者的品牌力量是更重要的。而非虚构类的书,机构的作用将会更大。读者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机构的品牌力量就会凸显出来。
  另一方面,营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出版的营销多依赖传统媒体,书评、书摘、作者访谈,地面店活动,其实通过微博和作者个人信息发布渠道,对促进一本书的销售有很大的帮助。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使得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链接上,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快捷性。营销环节如果由别人来做,出版社自身的价值会降低很多。营销是出版社在新的媒体和新的技术环境底下要花功夫做的。
  我不相信电子书在中国会像美国有那么快的发展速度。毕竟中国缺乏一个好的平台。纸书的黄金年代应该还有好几年,虽然实体书店会变得越来越衰弱,但网络书店将会越来越庞大。电子商务的出现对行业的作用可能是正向的,包括存货和资金的流动可能都会有帮助。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传统出版社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或者消亡,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其他文献
严格意义来说,2011年并不算余师的间隔年(Gap year),因为这个时间点不在他“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但因为极度符合“改变人生的一趟旅程”,使得时间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011年3月的一个周五,23岁的余师决定辞去做了一年的工作,从成都出发,开始一个人的旅行。这个“冲动”并非临时,他已准备了一年多。一年前毕业时未了的毕业旅行梦,就放到了这个间隔年实现。这个间隔年,必定与“远方”有
期刊
关于书名,如果你搞不懂谁是费格逊,我可以告诉你,费格逊就是弗格森的香港译名;如果你想不起哪个弗格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弗格森就是亚历山大·弗格森爵士 (Sir Alexander Ferguson),曼联的领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曼联,那我就没有什么好再补充了,你对体育何止是漠不关心,简直是有意回避。这本报纸专栏结集出版前,看过出版社发布的预告,书名原定为《球迷心窍》,不晓得跟二十多年前那部同名旧
期刊
把书给需要它的人  除了客人,做旧书店最重要的是货源。  作为旧书店,收书也比较容易。店里库存书约30万册,我们(吴雅慧与弟弟吴梓杰)是第二代经营者,很多东西都是以前积累的,加上父亲本身喜欢古旧的东西,长期在收藏,所以我们就有了两个仓库,用来存储收进来的物件。早期的物件其实比现在的还多,因为几十年前老一辈的人迁到台湾来,当中很多先生、学者们带着大批的书过来,就收进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这个储存的
期刊
这是台风于西北太平洋疯狂生成的一个月,书市虽还说不上宛如台风接二连三扫境,大书倾囊尽出,但情势也差不多接近了。油价创新高、失业率上扬、痛苦指数破纪录……现实越是严峻,越是需要具有强大吸力的商品冲淡苦闷、暂忘焦虑,譬如放烟火、演唱会,或者来一桩如火如荼的富二代李宗瑞连续迷奸女模事件。金钱、明星和不能说的性,没有什么比这更受到媒体热爱并作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其实大多数台湾人不太阅读,一年平均只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版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下文简称为“福建人民社”)正式成立,成为当时承担整个福建省出版工作的唯一一家出版社。成立初期,福建人民社主要出版政治理论书籍、地方文献与通俗读物,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出版工作停滞,福建人民社也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央对出版工作的重新认识,使得福建人民社得以恢复,并在粉
期刊
地域文学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如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记得家乡的味道一样,在最熟悉的环境里做最舒适的梦。在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做梦,刘亮程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善于在各种喧嚣异化的梦境中寻找自我,远离现代社会的人造梦网,置身于广袤千里的沙漠和雪山上,在夜的孤独中向梦学习。  六十年代出生的刘亮程生活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村,在一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安静地做梦,早期的诗歌和散文就是在努力描写他
期刊
中国古代发明了纸和印刷术,这两项伟大发明的普及促进了书籍的刊行和传播。但书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损坏,有的甚至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为此服务的文献修补技术也就相应发展起来。历史上众多工匠艺人在装订修复书籍的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门的专门工艺。古籍修复技术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古籍装订修复沿革  中国古代的装订修复技术与书籍装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
期刊
熟悉图画书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图画书进入中国的这些年,许多熠熠生辉的作品几乎一部也没落下,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的《比得兔的世界》到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和约翰·伯宁罕的《宝儿》……可是,总有些遗憾久久不能散去,因为,早期图画书的开拓者迟迟没有进来,我们对其了解熟知得越多,越发显得期待。现在,手捧两册精美的《凯迪克与凯特·格林威图画书精选集》,细细翻开,对图画书的源流与传统,有了清晰而
期刊
阅读大陆作家、古物产业研究专家吴树“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台湾漫游者文化版更名《谁在淘宝中国》),赞叹他精彩艰苦的书写过程,也随他一字一行揭露的上中下游乱象,忧心忡忡。  长期关心文字、影像、美术著作,对于静静在时间之流中“无声诉说”的古文物领域,过去不懂,也不感兴趣。因身份地位不够或圈子不同,没机会认识专业收藏大户,没亲近的朋友跑古董店淘宝、
期刊
“2012年,苏静离开文治。”本是以这样一句开头,后来换成“2004年,苏静进入磨铁图书。”有些事,不如从头开始说。  苏静在进入磨铁图书之前,已积累了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经验。他做的第一本书,是自己的一本画册《吉姆苏漫画档案》。2003年,苏静离京在家躲避“非典”。因为无聊,随意涂鸦了几百张画作,朋友看到这些意兴之作,建议他付梓出版。后来果真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本画册,苏静还包下了设计、制作部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