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湖心亭” 细读思辨“看雪”情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p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辨性细读是一种理性的、对话式的、思辨的阅读,是通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回忆性文章。文中處处留白,隐语不断,要融入文章,读懂作者,必须要厘清看雪时和写作时的“两个”张岱。作者看雪时,痴情山水,率性而往;写文时,茕茕孑立,理性而淡雅。正是景在忆中,人在景外;事在雪中,情在事外。在思辨中细读,对话,论证,体悟,是阅读的应有之道。
   关键词 细读;思辨;《湖心亭看雪》;另解
  思辨性细读是一种理性的、对话式的、思辨的阅读,是通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细读,从字面来看,就是细致的阅读。而笔者认为,细读更应该是“明确的定义为借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与技能来解读作品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1]这种思辨性的细读,前提是“文本中心”。作家作品的完成,内含逻辑存在,其中事件的发展与情感的表达,连作者自己也无法控制,所以思辨性的细读应是将自己读书的体会与文本潜在的逻辑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下面以著名小品文《湖心亭看雪》为例,浅谈细读与思辨。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回忆性小品文,写于 1647 年(明朝灭亡三年后),现被编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者在文中回顾了十多年前的看雪经历,写景、叙事结合,既有对浩渺雪景中天人合一的陶醉,又蕴含了含蓄、深沉的情感。
   笔者在参阅了学界对本文的众多研究之后,发现绝大部分的研究者将研究、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独”和“痴”二字上,聚焦品味意境,却淡化主旨挖掘。实则,要读懂《湖心亭看雪》,必须要厘清看雪时和写作时的“两个”张岱。
   一、景在忆中,人在景外
   《湖心亭看雪》是回忆之作,从时间上看,文中所忆看雪之事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 年)。该文写作的时间则是 1647 年。而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明朝宣布灭亡,也即湖心亭看雪一事距离作者写作此文已十五年有余。十五年的时光恍惚而过,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时翩然而至,引起作者的感伤与哀愁。
   张岱生于官宦之家,衣食俱精,又受到王艮、李贽“童心说”的影响,受到“尊重人之本性,率性而行”的特定人文氛围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超凡脱俗之品格。张岱在《西湖梦寻》首篇《西湖总记·明圣二湖》写道:“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2]由此可知,在冬季,其认为人迹罕至的夜晚、雨雪天,最是静谧,最得西湖妙趣。
   此时,夜间观景,正是其痴情山水,任性而率性的体现,是作者的本色出演。那时那地,张岱是怀有赏景之心、愉悦之情的。肖培东老师曾言,由“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一句可知,“更定”约为晚上八时左右,人静日定,时间恰好;泛舟西湖,“小舟”最有情调;“拥毳衣炉火”当是充分准备,因此,这一次看雪,张岱是乘兴而出,有备而往,是要于冰清玉洁之中,寻找静谧净洁的向往。尼采说: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共识。那夜西湖飞雪,张岱却并不孤独,因为在美妙的雪景中,他已融入,已实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与世界达成了共识”。如果偏要说这是一种孤独,也应是饱满的孤独。尤其“一个‘与’字,将天地相融,山水相接的苍茫浩渺展现的浑然难辨,这个‘与’,是一种渴望,一种憧憬,天人合一的心念就在其中。”
   张岱对当时的经历与画面印象深刻,感受真切,否则怎么会在十五年后再忆此事?
   然而,跳出文本,审视写作时的张岱,则发现并非如此简单。
   张岱晚年作《自为墓志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囊诗魔……”从中可以看出,张岱原并非孤傲、不入流俗之人,而是过着玉食锦衣、宝马香车的贵族生活,为何如今回忆往事,却偏偏回忆“人鸟声俱绝”之时观赏雪景一事?是作者心血来潮吗?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若不是经历重大变故,人的品性很难改变。因此文中的“我”虽身处以前,却是现在的“我”的一种“穿越”。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张岱选择在特殊的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特殊时刻——“是日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看”,是对故国的思念,回首,梦寻;这一“看”,是已身处“世外”,只能冷眼旁观的“第三者”;更是现实与梦幻更替的物是人非。这是“雪景”,更是“故国”,只有在“人鸟声俱绝”的雪夜,这景才是眼中之景,这“国”才是心中之国。
   由此,作者写作时,并非兴致盎然、愉悦无比,而只是将忆中之事作为情感流露的载体。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百度百科)。笔者看来,作为客观事物的雪景,在明朝时期可观、可赏、可把玩,然今天,时移则事异,作为明朝遗老的张岱,则只能“看”,而这种“看”,也是对“已输入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编码过程,即并不一定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倾情于外。
   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写道:“余今大梦将寤。”人生就如一场大梦,如今回望往事,置身其外,更有一份理性与淡然,不仅是“看”景,更是对自己心灵的解剖。
   细读是要明白文本里表达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思辨是要对文本所表达的“我”怎么看,不仅要有见识,还要有识见,不仅要有理解,还要有评判。文本细读是思辨阅读的凭借,思辨阅读让文本细读有了更高价值。
   二、事在雪中,情在事外
   当张岱沉浸于天人合一的阔大境界之中时,为何突又描写“偶遇”二金陵人之事呢?前面,我们分析来看,以前的张岱是喜好此种事情和境地的。可作者为何在文中回忆此事时,却处处留白,隐语不断?可见,定有隐衷。    张岱在“大雪三日,人鸟声具绝”的夜间,“独往”湖心亭看雪,不仅表现他的痴情山水,更是因他不愿见到其他人,当然也不愿别人见到他,他要于这苍茫天地之间独品这一片西湖之雪,感受诗一般的意境。未曾料到,在“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偶遇客居杭州的金陵人。金陵人非一人独在,而是二人对饮,炉火正旺。可见,此二金陵人亦是有备而来。在冰清玉洁之境,于湖心亭上,张岱偶遇故乡之人,自是应该惊喜,酒逢知己千杯少,为何“余强饮三大白”?是不能喝,还是不愿喝而迫于情面又不得不喝? 酒,既可开怀畅饮,亦可借此浇愁,二金陵人是不可辜负这冰清玉洁之美景,于此时饮酒,真乃美哉,妙哉!然今日写作之张岱已非昨日,在原有受到“尊重人之本性,率性而行”的特定人文氛围的影响前提下,因家国之变故,更是形成了独特的孤傲清高,超凡脱俗的品格。
   虽同属至情至性的痴景之人,然张岱与二金陵人的“独往”心境完全不同。
   《陶庵梦忆》的注释者栾保群教授认为:《陶庵梦忆》是才子之文,其中妙语俊语隐语警语,只好凭读者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悟性来解决。
   “拉其同饮”,一个“拉”字足见其隐语。如果张岱大喜,像他这样的性情中人,定会主动就座,开怀畅飲,岂要“拉”他?然张岱是“强饮三大白而别”。能连饮“三大白”,足见张岱酒量尚可,但张岱并不愿意凑此热闹,所以只是“强饮”,而非“痛饮”。“而”表示承接关系,一个“而”字表明作者并无深谈结交之意。二金陵人的痛饮和“拉余”,恰与这悄怆幽邃之境形成对比,更衬托了作者张岱孤傲清高,茕茕孑立之孤独形象。
   “金陵”原是明朝国都,后来虽迁都北京,但依然是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明朝,于张岱均有特殊的意义。“客此”的金陵人在作者原本脆弱的内心,又给以一击,让原本家国之思更加浓重。故国不堪回首,家国之思,亡国之痛,无时无刻不压在心头,背成一捆沉重。此情此景,一直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后又隐居不仕的张岱如何能够在这内心与外境均神凄骨寒之际开怀畅饮?作者记叙此事是假,衬托故国之思是真。
   “张岱匆匆而回,看完一片风景,回到各自的世界。孤独而来,孤独而归。”“明朝早已成了幻梦,而那湖心亭看雪的雅兴也随风而逝。即使有一天重临故地,那天,也不是明朝的天;即使有一天再遇故人,那人也不是明朝的人。”[3]“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一别,是强忍满腔心酸之别,是匆匆逃离之别,令人顿生悲凉之感、同情之心而潸然泪下。
   综上,细读不只涉及某个词句或某个细节的内蕴,更关乎对人物、对生命的体察与参悟,而在其中起推动作用的,就是对文本的思辨。思辨性阅读就是要“使思考从一维走向多维,从浅表走向深层,从碎片化走向链条化,让学生思维的全部过程得以展现,寻求对文本更深层的理解与认知。” [4]在思辨中细读,对话,论证,体悟,是阅读的应有之道。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研究”(2019JK13-L073)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1] 余党绪.细读与思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7(7):4.
   [2] 张岱. 西湖梦寻评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2.
   [3] 林丽钦.《湖心亭看雪》三奇[J].语文建设,北京:语言文字报刊社,2014(10):43.
   [4] 欧阳林.思辨性阅读:从理解、求异到构建[J].语文建设,北京:语言文字报刊社,2018(1):19.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8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8日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在21个省份投入使用,关于统编教材的教学研讨如火如荼。统编教材使用效果如何,必须要接受考试评价的检验。在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考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统编教材理念的深入推进。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考分离的现状、弊端、成因,探讨了教考一致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教考分离;教考一致;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我国成立了首个国家教
期刊
摘 要 千古名篇《伶官传序》中晋王李克用在临终之时留给庄宗“三矢”,希望他“无忘乃父之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三矢”的内涵有一个升华和固化的过程,“三矢平虏”的典故使得“三矢”的内涵得以升华,成为一种抗击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后唐庄宗“锦囊三矢”的故事更是使得“三矢”的这一内涵进一步固化。   关键词 《伶官传序》;三矢遗恨;三矢平虏;锦囊三矢;内涵固化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千古名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特别之处,如不同版本之间的标点符号差异、注释的分歧等等,指导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细读,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在歧见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发展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对锤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大有裨益。   关键词 教材资源;思维品质;《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
期刊
摘 要 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的立科之本。立足言语形式有利于聚焦学生可信的真实自主,一方面要聚焦“学科属性”的本位“生问”,另一方面要聚焦“支架辅助”的有效“师导”,从而提升“生问师导”双边能力。   关键词 言语形式;自主提问;支架  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作为写景状物的一篇经典散文,描述了作者在内心焦虑痛苦的时候,偶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在观花中产生对往事的回忆,进而感悟人生,重新获得对人生的信念
期刊
摘 要 将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篇同样写赤壁的诗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有助于完整了解在这一时期苏轼的真实情感。借助山水摆脱痛苦的逼迫,用美好的理想之矛刺破痛苦现实之盾,黄州赤壁的水月之境成全了苏轼,但是水月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寄托,苏轼需要用更高的视野和更阔的胸襟,用理性去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超脱自己。同时苏轼的人生注定要在悲喜不断的交错中度过,前途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通过暂时的寻
期刊
摘 要 为切实提高师生在命题方面的能力,笔者围绕汪曾祺的小说《茶干》进行命题,并要参加命题的师生给出参考答案和命题依据。经对本次命题进行梳理,发现大多命题仍局限于茶干制作的工序、语言修辞的赏析、人物形象的概括等方面,而关乎学生思维拓展与提升,宏观把握材料之间关联等方面的命题少之又少。基于此,笔者围绕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茶干》一文命题应关注的几个点进行探讨,希望对有效命题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摘 要 《孔乙己》以酒店伙计作为叙述者,足可见鲁迅的匠心。酒店小伙计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却因职务和年龄之故,兼备边缘旁观者和故事人物双重身份,旁观者置身事外的眼光巧妙呈现出集体无意识对弱势个体的冷眼,从边缘人物进入故事情节,又将作为孩子的“我”置身在现在的“我”的审视下,表现了现在的“我”较为成熟、客观的判断。   关键词 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回顾性视角;边缘旁观者;情感错位;救救孩子  《孔乙己》
期刊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由于一线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运用证实或证伪的方法,提出了三种培养策略:在认知相悖处质疑,在联系中证实;在表达矛盾处质疑,在推理中发展;在情感错位处质疑,在比较中提升。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证实;证伪;相悖;矛盾;错位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期刊
摘 要 语料,是构成试题的关键元素。以15个省市试卷中的文言文语料为样本,从语料的数量特征、来源特征、内容特征和应用特征四个维度进行数量分析,我们发现文言文命题的语料选择有一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共识。   关键词 文言文;语料;维度;文言文阅读命题  语料,即试题的语言材料、阅读材料,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资源,构成试题的关键元素。语料选用的特征和质量,决定了试题的方向和质量。本文以2021年全国15省市
期刊
摘 要 本节课延续“问题导学”的课堂设计思路,通过课前预习、分类筛选、合作研学、反馈促学四个模块,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实现对“道”的深切理解。   关键词 问题导学;合作研学  一、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和有个性的发展。将“问题导学”这一教学设计理念、“学生合作探究”这一课堂执行原则与文本深度解读结合起来,带给学生更深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