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相争 悲与喜交错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篇同样写赤壁的诗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有助于完整了解在这一时期苏轼的真实情感。借助山水摆脱痛苦的逼迫,用美好的理想之矛刺破痛苦现实之盾,黄州赤壁的水月之境成全了苏轼,但是水月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寄托,苏轼需要用更高的视野和更阔的胸襟,用理性去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超脱自己。同时苏轼的人生注定要在悲喜不断的交错中度过,前途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通过暂时的寻求解脱,能让自己减轻痛苦,继续生存下去,这才是一个真实处境下的苏轼,也是我们联读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现实之义。
   关键词 苏轼;精神世界;矛盾相争;悲喜交错
  今人解读苏轼的前《赤壁赋》,常常会被作者在遭遇命运的打击与挫折后,表现出的旷达洒脱的情怀所感动,故而对前《赤壁赋》一文津津乐道。如此解读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只是通过解读前《赤壁赋》来探究苏轼在黄冈赤壁时的精神世界,显然只知其一,却不能窥见其全貌。因为苏轼在此还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后《赤壁赋》,如果将这三篇同样写赤壁的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就大概能够了解在这一时期苏轼的真实情感。
   在笔者看来,前《赤壁赋》中苏轼表现出的旷达胸怀更多的是面对自己命运低谷时无奈的自我解脱,而且并不够彻底。身处黄州的苏轼明白自己是无法与朝廷抗争,也无力改变朝廷对自己的恶意打击,然而自己又该如何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活下来呢?死并不愿意,忍又无可忍,于是乎也只能通过内心的顿悟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一种主观上的精神超脱。但是这样的超脱是需要刻意的、强制性的自我暗示来实现,同时还必须借助某种依托。一旦失去这种依托或暗示,精神上的痛苦就会席卷重来。此刻虽然佛道思想成了的暂时依托,但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根本不可能摆脱现世的存在。将前后两篇《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我们会发现,苏轼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停的徘徊游走,在清醒与睡梦之中不停的交错变幻,这才更接近真实苏轼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理想之矛与现实之盾互相争斗,心中的悲与喜不断交错,构成了这一时期苏轼的独特的心灵世界。苏轼借助自己最擅长的文字才华,把这一独特的情感体验生动地传达出来,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神世界丰赡充盈、灵魂高贵明净的苏轼,让读者也深受感染与他同悲同喜。
  《前赤壁赋》第一段中苏子与客于七月既望时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见环境之幽静;加上在明月的朗照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恍惚间进入了人间仙境。此时此景的赤壁顿时让苏轼暂时忘却了现实之龌龊,作者的情绪已完全融入自然之中,同时脑海中浸淫已久道家的羽化登仙的情境仿佛就变成了事实,顷刻之间使自己有一种离开人间的美妙感觉。在诗酒的助兴下,苏轼故而乐甚。这是苏轼对月夜之下的赤壁一段最优美最传神的描绘,这种由文字、景色、情感三者完美融合而创造出来意境,体现苏轼高超的表达艺术。“乌台诗案”的惨痛打击几乎让苏轼成为了惊弓之鸟,如何摆脱这痛苦的逼迫,用美好的理想之矛刺破痛苦现实之盾,也许正是此刻苏轼最大追求,借助山水则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方式,黄州赤壁的水月之境成全了苏轼。但是水月毕竟只是一种外在寄托,在精神上作者更需要的是羽化登仙的快乐体验。
   然而第一段文字中写出的只是作者自然流露的情绪,达到的也只是暂时脱离现实痛苦的目的。第二段中客人吹奏的一曲洞箫把神游于外的苏轼拉回现实的痛苦之中,对这段乐曲描写同样是《赤壁赋》中最传神的文字之一,既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四句从正面形象地写出了乐声之凄凉,又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个惊世骇俗的联句渲染了乐曲的极度悲情。苏轼现实中悲伤借客的洞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之前沉浸在水月幻境中带来的短暂快乐顿时无影无踪。
   实际上前两段的一乐一悲只是为后三段作铺垫而已。作者的现实之悲还不只在于自己因遭受打击而带来的痛苦,那么他最大的现实之痛到底是什么呢?他又该用怎样的理想去刺破它?笔者认为第三段文字中,苏轼实际上是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心中更大的现实之困与现实之痛,或者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客心中亦有与苏轼同样的心境。这已经不单单指自己因小人谗言而遭受贬谪与打击的痛苦和羞辱,更严重的是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作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传统士大夫,兼济天下、建功立业才是人生最大的目标。苏轼也不例外,从跟随父亲走出眉山,到京城写出洋洋洒洒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从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到在多地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苏轼都在努力将自己的平生抱负付诸现实。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控告让这一切瞬间化为泡影。这段文字表面为客之言,实为作者之文,语言恢宏壮阔、富有气势,是前后《赤壁赋》着墨最多的一段。作者是想借助文字把心中的郁闷块垒如滔滔江水全部倾泻出来,大有不吐不快之势,这也是我们读这一段文字时深受感染的原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段话完全表达了自己对所向披靡、建功立業的曹操的仰慕之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这样描写风华正茂的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者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赤壁的典故正好印证了苏轼心中的理想抱负。然而现实之盾又是如何坚固与残酷,自己的命运有何其悲也。此刻作者和客两人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消耗着自己大把大把的青春韶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这种状况,《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出同样心境的其实还有《记承天诗夜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的“闲人”乃有自嘲之意,并非悠闲自在之闲,而是因无事可做、无业可为的焦躁、烦闷之闲,是一种让人心烦、让人发慌的无奈、无助之闲,此时的苏轼或许多么希望能够重回“公务缠身”“文牒飞报”的忙碌时光。此时能够化解的也许只有黄州赤壁的“水月之境”了,然而对于自己能否真正能在“水月之境”中“羽化而登仙”却表示疑惑:“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就是虚幻的梦境与清醒的现实最大的纠结。    要想再次突破这道痛苦的现实盾墙,作者显然不能只是以梦幻来掩盖真相,他需要用更高的视野和更阔的胸襟,用理性去说服自己、安慰自己、超脱自己。前《赤壁赋》第四段中具有哲理性的宏论使文章有了一种质的升华,顿时境界大开。苏轼暂时走出了“小我”与“自我”的困惑,从天地宇宙这个大时空的高度来俯瞰世界万物和自己的存在,无论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还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只要把自己和万物放到历史和宇宙的时空中去比对,就不会有“自私之我”“名利之我”的困惑,“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东坡易传》云:“变者两之,通者一之。”[1]人一旦不再纠结于“小我”“自我”,就能彻底摆脱世俗现实带来的种种欲望、困惑与痛苦。有了这种自我的心灵超脱,苏轼终于可以安心享受眼前的“水月之境”,“惟江上之清风,与山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样的解脱也就有了文末的大“喜”。全文的这种反复的悲喜交错,大起大伏,也使得文章摇曳多姿,更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苏轼不仅以‘通二为一’思想穷就天地之道,还用它总揽了整个性命之理、道德之说。”[2]然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理性思考真能让自己变得通达乎,抑或只是短暂时的自我安慰乎,或者是现实逼迫与生存压力下的一种自我解脱之法!笔者认为苏轼因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困而带来的旷达之喜悦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解脱。苏轼的人生注定要在悲喜不断的交错中度过。后《赤壁赋》中,当“我”与客再度月夜泛舟赤壁之时,先前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茫茫“水月之境”已经不复存在,代之的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轼自然就也无法再次复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美妙感受。或许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失落,苏轼不惧艰险,“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再次表现出对现实的奋力抗争与突破的勇气,然而一声“划然长啸”,换来的却是更大的“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当巨大的悲伤再次袭来之际,苏轼显然不能一再用“水月”永恒之论的理性之辩来超脱自己,而只能再次去寻找前《赤壁赋》开头所描绘的“羽化而登仙”的感觉,没有茫茫江月之境,于是“横江东来”的孤鹤就成了心中的最大依托。经历了一次次的矛与盾的相争,一次次悲与喜的交错,最终还是只能在自己梦境中,以遇见仙人的方式来暂时来寻求解脱。即使苏轼此刻深信神仙世界真实存在,正如林语堂所言:“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3]但是如何度过这辈子,如何摆脱这眼下之苦才是最切实际的想法。黄州其实只是苏轼遭受打击之后的人生第一站,未来之路还很漫长,前途也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通过暂时的寻求解脱,能让自己减轻痛苦,继续生存下去,这才是一个真实处境下的苏轼,也是我们联读前后《赤壁赋》的现实之义。
   在苏轼生活的时代,或许依靠他个人力量是根本无力反抗的,除了寻求暂时的超脱来安慰自己之外,别无他法。今天的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像苏轼那样学会洒脱,特别是面对困难与痛苦时也要能超脱自己,但是也要看清楚这个苦难是由于不可抗拒的意外因素降临在我们身上,还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强加于我们身上,如果是由于后者,我们盲目地寻求解脱,于己、于社会、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实是不利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并不认同苏轼的自我超脱之法,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作为。
  ————————
   参考文献
  [1]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第一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367.
  [2]刘驰.《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J].文学评论,2019(4):34.
  [3]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6.
  [作者通联:浙江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强化“五育并举” 扭转“唯分数”导向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二〇二一年修订版)》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焦新
  
   问:与以往相比,《方案》有哪些主要突破?
   答:《方案》坚持传承创新,在全面总结经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改进,更好地与教育改革政策相衔接、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方案》总体沿用2015年版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架构,主要有4个方面突破:一是拓展学科领域。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要求,增加劳动教育领域;为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加心理健康领域;为监测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英语学科学习质量,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增加英语学科,实现了“五育并举”。二是服务质量提升。对标《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设计指标,紧扣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开发工具,突出能力素养导向,新增区县教育管理者问卷,系统挖掘影响因素。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脑科学等领域前沿技术方法,试点开展人机交互测试,探索多领域综合评价和跨年度增值评价。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增加区县监测诊断报告和政策咨询报告,建立监测问题反馈和预警机制,将监测结果与优质均衡督导评估等挂钩,推广典型地区经验案例,推动各地建立监测结果运用机制,加强地方监测机构建设。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7日
其他文献
摘 要 非连续性文本是这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与难点。它有两大特点:其一文本组合形式多样,可由不同的组合而指向不同的意思;其二,考查要求有其特殊性。要树立整体阅读意识,从如下四点进行突破:看组合,确定阅读重点;析文体,捕捉关键信息;审题干,领会命题提示;辨选项,关注“易混淆处”。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特点;突破  非连续性文本这几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与难点。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多为议论文,一是具有强的针对性,设突发议论,有思维内涵有价值;二是议论具有逻辑性,可训练学生搭建整体思维框架;三是议论讲究说理技巧,喻巧而理至,文简而辞达。进行专题整合,是提升思维的好路径。   关键词 针对性;逻辑性;技巧性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曾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普希金也曾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期刊
摘 要 RAFT思维支架是由美国学者开发出来的,是“角色(role)”“读者(audience)”、“方式(format)”和“主题(topic)”这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的组合。最近一些作文题的设置非常符合美国RAFT思维支架的特点。美国RAFT思维支架完全可以用于随笔写作中。当前随笔写作存在缺乏框架支架、缺乏个性创意、缺乏学科融合和缺乏评价标准等问题,利用美国RAFT思维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摘 要 文学教学进行读写一体化活动,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读写一体化;文本细读;讨论交流;探索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文学阅读”与“写作”放在同一个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这对我们教学操作者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如何实施
期刊
摘 要 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试题形式、试题选材及能力考查点三方面出发,对成都市名著阅读试题命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命题正向着试题形式常规化、选材丰富化、能力考查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成都市命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全国各省市名著阅读试题的命题情况,本文提出了丰富试题考查形式、拓展试题开发空间、合理设置分值、注重深度阅读考查四方面的命题
期刊
摘 要 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彰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陈述不清晰。究竟要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模糊,学生也糊涂。为改变这种状况,深入推进综合性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分层陈述预期学习结果。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目标确定;目标陈述  近日笔者看到一位老师就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设置的学习目标: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已在21个省份投入使用,关于统编教材的教学研讨如火如荼。统编教材使用效果如何,必须要接受考试评价的检验。在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教考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统编教材理念的深入推进。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考分离的现状、弊端、成因,探讨了教考一致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教考分离;教考一致;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我国成立了首个国家教
期刊
摘 要 千古名篇《伶官传序》中晋王李克用在临终之时留给庄宗“三矢”,希望他“无忘乃父之志”,这就是著名的“三矢遗恨”。“三矢”的内涵有一个升华和固化的过程,“三矢平虏”的典故使得“三矢”的内涵得以升华,成为一种抗击外敌、誓取胜利的象征。后唐庄宗“锦囊三矢”的故事更是使得“三矢”的这一内涵进一步固化。   关键词 《伶官传序》;三矢遗恨;三矢平虏;锦囊三矢;内涵固化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千古名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特别之处,如不同版本之间的标点符号差异、注释的分歧等等,指导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背景,知人论世,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细读,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在歧见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发展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对锤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大有裨益。   关键词 教材资源;思维品质;《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
期刊
摘 要 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的立科之本。立足言语形式有利于聚焦学生可信的真实自主,一方面要聚焦“学科属性”的本位“生问”,另一方面要聚焦“支架辅助”的有效“师导”,从而提升“生问师导”双边能力。   关键词 言语形式;自主提问;支架  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作为写景状物的一篇经典散文,描述了作者在内心焦虑痛苦的时候,偶遇一树盛开的紫藤萝,在观花中产生对往事的回忆,进而感悟人生,重新获得对人生的信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