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通过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小事,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学习的真谛。在一定意义上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77-001
春天来了,校园内,草坪、数十棵高大的水杉竞相吐翠,令人奇怪的是:在两幢楼和主路道间的九棵雪松,只有八棵露出了新芽!这是怎么回事?我仔细地观察了雪松的情况,于是……
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教室里,“同学们,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校园内有一棵雪松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呢?你有什么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顿时开了锅:“可能是太老了!”
“可能是地下有什么东西使雪松活不下去了!”
“我们不如实地调查一下,看看它到底为什么未发芽,好吗?”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太棒了!不亲口尝一尝怎么能知道梨子的滋味儿呢?我们现在就来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一下雪松未发芽的原因吧!”我说。
于是,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考察研究。
原来,在这棵雪松东面四米的地方,有一个教学区唯一的水龙头。每到洒扫和课间的时候,使用后的水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流人到这棵雪松的旁边。细心的学生伸出小手,在靠近雪松的根部试一试,软软的……“雪松是被淹死的!”
雪松为什么会被淹死,植物生长不是离不开水吗?首先,学校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其次,学生在使用自来水的时候存在浪费的现象;更根本的是,雪松不能像水草那样在水中生长!
这棵雪松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我们应如何拯救它?经过学生激烈地讨论,确定以下解决方案:(1)不让使用后的自来水流入雪松的根部。建议学校尽快建成排水设施;(2)号召学生使用自来水时要细水长流,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
两个多月过去了,我听到一个欢快的声音:“学校的雪松发芽了!”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通过校园内发生的这一件小事,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学会学习的真谛。在一定意义上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这是我校三年多以前发生的一幕场景。这一契机,进一步坚定我们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信念。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大讨论中,使全校师生思想达到大统一。形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为现实和目标(特色学校)之间架起桥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们深入学习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努力寻找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我们坚持课堂渗透,课外延伸的做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课堂渗透方面,我们专门成立环境教育教研组,针对每门课程,筛选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研究课,定期举行评优课。通过这些措施,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恰当地进行了对学生环境教育的渗透。教师参加市级评优课,12人次获奖,其中1人荣获徐州市二等奖,1人荣获新沂市名教师称号;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10篇,获奖80余人次。
在课外延伸方面,我们定期请环保专家上环保课,充分利用环保节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在3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植树绿化,为小树挂牌;5月爱鸟周,为小鸟做窝;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现今全球以及我国粮食短缺的现状,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10月16日开展了以“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现了全球以及我国粮食现状: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个个灾区人民活生生的案例,震撼了每一位经过的路人,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在写有“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横幅上签名以表自己要节约粮食的决心。
我们将每年春季开学的第四周定为学校“环保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一届环保节活动的主题是“环保——我们在行动”,从治理校园环境人手,开展我为学校绿化提建议,设计绿化标语,举行制作垃圾箱比赛等;第二届主题是“让绿色进入校园”,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第三届主题是“用我们的小行动,拣起一个大希望”,学校按照方案扎实开展了环保手抄报、黑板报评比,废物利用手工艺品比赛,环保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多次在市教育网站、电视台播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扎实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同时向全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呐喊,使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稳步推进。
教师在活动中充实,在研讨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熏陶,在课外得到锻炼;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我校是一所村小,也是全市唯一连续三届的模范学校、市星级学校、徐州市绿色学校、徐州市花园式文明学校、在市质量评估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教育无止境,探索在继续。我们行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
关键词: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77-001
春天来了,校园内,草坪、数十棵高大的水杉竞相吐翠,令人奇怪的是:在两幢楼和主路道间的九棵雪松,只有八棵露出了新芽!这是怎么回事?我仔细地观察了雪松的情况,于是……
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教室里,“同学们,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校园内有一棵雪松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呢?你有什么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顿时开了锅:“可能是太老了!”
“可能是地下有什么东西使雪松活不下去了!”
“我们不如实地调查一下,看看它到底为什么未发芽,好吗?”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出了他的想法。“太棒了!不亲口尝一尝怎么能知道梨子的滋味儿呢?我们现在就来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一下雪松未发芽的原因吧!”我说。
于是,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考察研究。
原来,在这棵雪松东面四米的地方,有一个教学区唯一的水龙头。每到洒扫和课间的时候,使用后的水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流人到这棵雪松的旁边。细心的学生伸出小手,在靠近雪松的根部试一试,软软的……“雪松是被淹死的!”
雪松为什么会被淹死,植物生长不是离不开水吗?首先,学校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其次,学生在使用自来水的时候存在浪费的现象;更根本的是,雪松不能像水草那样在水中生长!
这棵雪松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我们应如何拯救它?经过学生激烈地讨论,确定以下解决方案:(1)不让使用后的自来水流入雪松的根部。建议学校尽快建成排水设施;(2)号召学生使用自来水时要细水长流,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
两个多月过去了,我听到一个欢快的声音:“学校的雪松发芽了!”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通过校园内发生的这一件小事,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学会学习的真谛。在一定意义上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这是我校三年多以前发生的一幕场景。这一契机,进一步坚定我们创建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信念。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大讨论中,使全校师生思想达到大统一。形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为现实和目标(特色学校)之间架起桥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们深入学习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努力寻找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我们坚持课堂渗透,课外延伸的做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课堂渗透方面,我们专门成立环境教育教研组,针对每门课程,筛选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研究课,定期举行评优课。通过这些措施,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恰当地进行了对学生环境教育的渗透。教师参加市级评优课,12人次获奖,其中1人荣获徐州市二等奖,1人荣获新沂市名教师称号;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10篇,获奖80余人次。
在课外延伸方面,我们定期请环保专家上环保课,充分利用环保节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在3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植树绿化,为小树挂牌;5月爱鸟周,为小鸟做窝;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现今全球以及我国粮食短缺的现状,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10月16日开展了以“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现了全球以及我国粮食现状: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个个灾区人民活生生的案例,震撼了每一位经过的路人,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在写有“我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横幅上签名以表自己要节约粮食的决心。
我们将每年春季开学的第四周定为学校“环保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一届环保节活动的主题是“环保——我们在行动”,从治理校园环境人手,开展我为学校绿化提建议,设计绿化标语,举行制作垃圾箱比赛等;第二届主题是“让绿色进入校园”,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第三届主题是“用我们的小行动,拣起一个大希望”,学校按照方案扎实开展了环保手抄报、黑板报评比,废物利用手工艺品比赛,环保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多次在市教育网站、电视台播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扎实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同时向全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呐喊,使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稳步推进。
教师在活动中充实,在研讨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熏陶,在课外得到锻炼;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我校是一所村小,也是全市唯一连续三届的模范学校、市星级学校、徐州市绿色学校、徐州市花园式文明学校、在市质量评估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教育无止境,探索在继续。我们行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