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更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愿意自主自发性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探究中。下面,本文就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展开具体的叙述,具体讲解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习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46-02
一、适当的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
随着新教育形势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调节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另外,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讨论活动,相互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相应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就相应的内容进行讨论,相互之间交流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探究三角形全等”這部分内容时,由于之前学生们学习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包括相应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三角形全等究竟有哪些条件呢?除了三条边相等,还有哪些条件可以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呢?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展开具体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可以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内容。
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对待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角度可能都会存在不同之处,多方面因素就导致学生之间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效率可能会存在不同。包括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结合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有差异性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数学底子较差的学生来说,学生在还原相关概念定理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数学底子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对于教师讲解的相关内容,可能很容易理解,这时候,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考虑到理解较快的学生的学习,也要考虑到理解上存在难度的学生。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用一种比较通用的方式进行讲解,发现学生们理解上存在偏差的时候,教师可以转换语言,换一种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适当的创建情境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教材内容创建出相应的情境,由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数学深度更深,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的创建出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进行理解掌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思考探究,也就是说,学生仅仅是作为知识的受众群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就要适当的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感受概率”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骰子,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记录下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相应的内容。
总结来说,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在学习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学生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时,具备一定的基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宝军,《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7年9月
[2]张哲,《数学教师说题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6月
[3]刘江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8月
[4]常如正:《数学教学思考》,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46-02
一、适当的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
随着新教育形势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调节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另外,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讨论活动,相互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有效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相应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就相应的内容进行讨论,相互之间交流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探究三角形全等”這部分内容时,由于之前学生们学习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包括相应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三角形全等究竟有哪些条件呢?除了三条边相等,还有哪些条件可以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呢?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展开具体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可以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内容。
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对待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角度可能都会存在不同之处,多方面因素就导致学生之间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效率可能会存在不同。包括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结合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有差异性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数学底子较差的学生来说,学生在还原相关概念定理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数学底子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对于教师讲解的相关内容,可能很容易理解,这时候,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考虑到理解较快的学生的学习,也要考虑到理解上存在难度的学生。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用一种比较通用的方式进行讲解,发现学生们理解上存在偏差的时候,教师可以转换语言,换一种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适当的创建情境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教材内容创建出相应的情境,由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数学深度更深,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的创建出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进行理解掌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思考探究,也就是说,学生仅仅是作为知识的受众群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就要适当的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感受概率”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骰子,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记录下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相应的内容。
总结来说,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在学习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学生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时,具备一定的基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宝军,《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7年9月
[2]张哲,《数学教师说题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6月
[3]刘江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术期刊《中学教育》2017年8月
[4]常如正:《数学教学思考》,学术期刊《中国教育》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