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工原理作为一门基础技术课程,担负着传授化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经济观念、提高他们从事应用和开发研究的能力的任务。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为例,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特点和为学生服务的职教理念,从实践教学引领和推动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及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阐述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中职;化工原理;教学策略
化工原理课程揭示了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单元操作规律,是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化工原理课程是中职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处于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过渡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好化工原理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力争采用有针对性的符合中职校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专业角色,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一、利用“化工环境背景”实施教学
中职化工原理课程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其课堂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场所不应只限于教室,而应在实验室,更应在具有化工背景的教学现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成为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化工环境背景”。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脱节,不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技能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绝不是熟练工。理论学习的确很枯燥,学生学着苦,教师教着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先做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可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实验结束后通过小结的方式解决;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做实验,强化实验技能,加深对所需理论的理解。这样就解决了“必需,够用”理论的“度”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必备手段。多媒体具备的“声、视、色、影”为创造“化工环境背景”发挥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录像带、课件、仿真模拟、演示实验等。以最小回流与全回流为例,它们是蒸馏单元的两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轻而易举地将“从全回流到最小回流的梯级变化”进行了演示与对比,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难点被轻易突破。
二、以学生为本设置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是非常经典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就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状态而言,以各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为章节编排的化工原理教材,其理论较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从教材内容上看,完全打破长期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以传热单元为例。教材的内容顺序通常从传热基本概念开始,依次经过传热速率、三种基本传热方式、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到换热器结束。这一教学过程,通常是先讲授基本概念,再讲授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规律、计算方法,然后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讲解,最后讲授换热器。多数教师按此顺序进行授课已是习以为常。然而,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我认为存在更好的授课方法,即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新的教学顺序是:①通过对换热器的工业应用、类型、结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换热器。②通过观看录像、仿真模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业换热器的印象。③进入实验室,开始换热器的初次实验。现场接触换热器,学会换热器的操作,了解间壁两侧流体的不同流动方式,记录并流、逆流对换热器传热效果影响的原始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好准备。实验结束后,对换热器进行小结和讨论。④对换热器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包括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等。⑤再次进入实验室,完成测定膜系数的传热实验。⑥总结。这种方式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方式,既结合实际,又符合培养职业学生的特点。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通过对换热器的剖析,逐步完成传热单元的学习。其他单元操作同样按此办法,如:蒸馏单元,将蒸馏釜和精馏塔作为切入点。
三、搭建第二课堂学习平台,激发学生潜在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效率,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外,课外的延续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在课堂上的所学,我一直在致力搭建化工原理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目前较为成熟的有化工原理兴趣小组和化工原理学习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利用课堂外的各种学习平台,让课堂教学得已在课堂外延续,在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建立课堂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将激励机制引入化工原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参与教学,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就要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找出教学难点。突破了难点,其他问题就会比较顺利地解决。需要注意,教师一定不要直接将难点呈现给学生,而必须将难点进行分解、化简之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难度梯度递增的方式设置学习任务。应尽量采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分解的难点逐一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开展中职教育中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桂明.中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张健.职业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3]程圣国.基于实际工程课题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关键词:中职;化工原理;教学策略
化工原理课程揭示了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单元操作规律,是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化工原理课程是中职校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处于普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过渡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好化工原理课程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力争采用有针对性的符合中职校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专业角色,养成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一、利用“化工环境背景”实施教学
中职化工原理课程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其课堂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学场所不应只限于教室,而应在实验室,更应在具有化工背景的教学现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成为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化工环境背景”。过多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技能脱节,不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技能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能,绝不是熟练工。理论学习的确很枯燥,学生学着苦,教师教着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先做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可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实验结束后通过小结的方式解决;然后在理论指导下做实验,强化实验技能,加深对所需理论的理解。这样就解决了“必需,够用”理论的“度”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必备手段。多媒体具备的“声、视、色、影”为创造“化工环境背景”发挥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录像带、课件、仿真模拟、演示实验等。以最小回流与全回流为例,它们是蒸馏单元的两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轻而易举地将“从全回流到最小回流的梯级变化”进行了演示与对比,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难点被轻易突破。
二、以学生为本设置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讲授的内容是非常经典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就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状态而言,以各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为章节编排的化工原理教材,其理论较深,学生不容易接受。从教材内容上看,完全打破长期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以传热单元为例。教材的内容顺序通常从传热基本概念开始,依次经过传热速率、三种基本传热方式、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到换热器结束。这一教学过程,通常是先讲授基本概念,再讲授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规律、计算方法,然后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讲解,最后讲授换热器。多数教师按此顺序进行授课已是习以为常。然而,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我认为存在更好的授课方法,即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新的教学顺序是:①通过对换热器的工业应用、类型、结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换热器。②通过观看录像、仿真模拟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业换热器的印象。③进入实验室,开始换热器的初次实验。现场接触换热器,学会换热器的操作,了解间壁两侧流体的不同流动方式,记录并流、逆流对换热器传热效果影响的原始数据,为下一次实验做好准备。实验结束后,对换热器进行小结和讨论。④对换热器进行深层次的学习,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包括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传热面积等。⑤再次进入实验室,完成测定膜系数的传热实验。⑥总结。这种方式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方式,既结合实际,又符合培养职业学生的特点。从换热器入手,将换热器作为学习传热单元的切入点,通过对换热器的剖析,逐步完成传热单元的学习。其他单元操作同样按此办法,如:蒸馏单元,将蒸馏釜和精馏塔作为切入点。
三、搭建第二课堂学习平台,激发学生潜在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效率,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外,课外的延续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在课堂上的所学,我一直在致力搭建化工原理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目前较为成熟的有化工原理兴趣小组和化工原理学习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利用课堂外的各种学习平台,让课堂教学得已在课堂外延续,在第二课堂的学习平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建立课堂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将激励机制引入化工原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参与教学,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就要事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找出教学难点。突破了难点,其他问题就会比较顺利地解决。需要注意,教师一定不要直接将难点呈现给学生,而必须将难点进行分解、化简之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难度梯度递增的方式设置学习任务。应尽量采用教师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分解的难点逐一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开展中职教育中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桂明.中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张健.职业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3]程圣国.基于实际工程课题的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