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范畴三题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世纪之交的哲学寻问再度引出马克思的名字时,我愿就此再度申说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由”范畴。有如“实践”范畴只是在被更多的急于当下事功的人们随机取用后才变得不再像是马克思的范畴那样,“自由”原是因着一再受冷遇才显得陌生而远离马克思的。其实,在马克思那里,“自由”和“实践”是相互阐释的,任何期望神交马克思的人,都不可轻弃或轻觑了这个由一代哲人的生命火焰所燃成的灵思的亮点。
其他文献
由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哲学动态》编辑部、中央党校哲学部、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苏州大学哲学系、《社会科学报》、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协办的“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7—1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巫白慧先生学问精深,历经多年殚精竭虑,由他译释的印度梵文经典《圣教论》今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圣教论》是印度7世纪吠檀多哲学家乔荼波陀用梵文写成的哲学著作,全书文字神秘晦涩,充满了玄妙的宗教哲学思维·《圣教论》在结构上是颂诗体裁,白慧先生在翻译时,采用了前人所惯用的“七言”的形式,同时对每一颂都加以详细的注释,读者在阅读原颂之后,再细研注释,便能彻底明白其中之奥义。
在世纪之交进行伦理哲学的反思,不可能不涉及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与古典性相对比,意味着价值上的深刻变迁。对于这一变迁,近现代不少重要伦理思想家多有关注和论说。诸如“价值的颠覆”、“爱的秩序”的转移等说法,便说明人们意识到此中历史巨变的深刻性。巨变究竟为何?现代性价值与古典性价值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对此,伦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有各种观察。人类思维的自然倾向是用一个特征进行概括,
期刊
推演系统并不一定是逻辑系统,在讨论一个推演系统是不是逻辑系统时,完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然而,完全性是相对于语义解释的,如果允许任意的语义解释,则完全性标准可能是无用的。设想这样的情况,有一种语义解释,使得所有的推演系统对于它都是完全的。实际上,确实有这样的语义解释。在本文中,我们构造一种适合于一切命题逻辑的语义学,在这种语义学中讨论推演系统的完全性。并利用这种完全性简单地讨论怎样的推演系统是逻辑系统。
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描述我们生存环境的最重要术语,中国理论界也开始广泛地使用它来讨论各种问题。但是,正如萨伊德在“东方学”研究上曾经提醒的那样,当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源自西方的术语时,我们也就可能戴上了贴着“西方制造”标签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全球化”理论隐含一种危险:其内置的基本价值将可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学术界产生误导。
世纪之交,“重读马克思”显然是一个令人激动却又并不轻松的话题。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沧桑之后,马克思的哲学仍然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思想穿透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最具活力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重读马克思”就不是一厢情愿式的呼喊或细语,归根到底,这是深刻把握当代社会实践、探索解决时代问题、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和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使“重读马克思”真正结出丰厚的果实,而不致流于单纯的口号,“重读”的方法论和价值承诺就是不容回避的。诸如,“回到马克思”的主题旨趣究竟何在,怎样
本文讨论概率语义与句子系统的关系,我们考虑的概率语义分两种:句子型的语义和命题型的语义。令L0是由可数个句符和常用句子联结词构成的语言,令L L0是任意句子语言,即L还可以有(作用在句子上的)n元算子。
期刊
系统的边界,既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一定界限,又是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只有在系统与其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系统才可能形成其一定的自组织演化过程,进而调整其结构、发挥其功能。因此,系统的边界也突出地体现着系统的复杂性征,以及系统与环境间关系的复杂性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