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路面改造方案的探讨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旧水泥路面的改造方案进行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对路面现状评价及病害作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水泥路面的改造方案,以期能为旧水泥路面的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旧水泥路面;改造方案;病害
  水泥路面由于不受施工季节的限制且理论设计年限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大1倍,被认为是使用年限长、养护费用低的道路结构型式之一。随着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和维修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重交通荷载、超载、自然环境等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倘若不及时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改造,会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本文就旧水泥路面的改造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旧水泥路面的改造提供参考借鉴。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Ⅰ标段全长4.55km,自修建以来,从没有对该路段进行过大修改造,裂缝类问题也没有修补。各别地方破损严重的进行了换板处理,养护管理工作也没有跟上。路面破损主要由裂缝类、坑洞类和磨损类组成。其中裂缝类病害主要有纵横及斜向裂缝、角隅断裂等;坑洞类病害主要有坑洞等;磨损类病害主要有磨损、露骨等。
  2 路面弯沉检测
  本次对全线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采用贝克曼粱弯沉仪测量,检测前对测定弯沉用的标准车(BZZ-100)进行参数标定。其承载力评价标准和行车道评价,见表1。
  表1 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评价标准
  注:测试均在完整板块上进行,评价反映的是表观完整板块的情况。
  从板角弯沉检测来看,K1+032.21~K1+650段无脱空比例相对于K1+650~K6+327.98段较高。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评价及病害分析
  通过对现场调查,综合对现状资料的计算、整理,分析认为:K1+032.21~K1+650段基本无路面病害,承载力较好;K1+650~K6+327.98段路面病害较多,破损严重,但其承载能力较好。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本道路已不能满足目前的行车质量需求,需要大修改造。
  2.1 病害分析
  (1)对交通量增长的估计不足,路面结构设计强度不足,不能满足现阶段大交通量发展的需求。由于逃费车辆通过,项目路段行驶着大量超载超重车辆,重载车辆载重大多超过60t。重车荷载作用时间长,接地压力高,且有相当大的水平冲击力,成为水泥板块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
  (2)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工艺、工序控制不当的影响。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工艺控制不当,搅拌时间不够,振捣不密实,拌和时混凝土组成材料温度过高,在冷却、硬化过程中会因温差而增大混凝土的弯拉应力,导致开裂;施工中工序控制不当,混凝土施工间断时未做施工缝处理、切缝不及时,导致混凝土本身抗弯拉强度不足直至开裂。
  (3)道路养护维修不及时。如接缝养护、更换填缝料不及时,形成填缝料损坏,使雨水可沿着接缝渗入基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唧泥,同时相邻块之间产生抽吸作用,使细料向后方板移动、堆集,造成前板低、后板高的错台现象;若唧泥发生在角隅处,形成脱空,基础在行车荷载与水的综合作用下,逐步产生塑性变形累积,导致角隅应力增大,产生板角断裂或开裂,且随运营时间延长,往往变成贯穿裂缝;更严重时面板脱空,当受到的弯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板强度时,造成板块断裂。
  3 水泥路面改造方案
  经调研,近几年常州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有如下几种。
  (1)压浆加铺。对老水泥混凝土板块换板或压浆处理后,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
  (2)下挖补强。挖除混凝土板块,加铺水泥稳定碎石调平补强层,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
  (3)碎石化补强。对老水泥混凝土板块碎石化处理后作底基层,其上施工基层及面层。
  3.1 压浆加铺方案
  该方案需对现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损状况及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常换板率≤30%时采用该方案。
  首先对老路水泥混凝土板块进行压浆处理,然后在其上进行沥青加铺层的施工。
  对水泥混凝土板块逐个进行板角及板中弯沉测试,根据老路水泥混凝土板块板角单点实测弯沉值大小判断板底的脱空情况,针对脱空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单点实测弯沉值≥45(0.01mm)时,将水泥混凝土板整板破碎清除后浇筑新板。
  首先将旧板破碎、运走,处理基层,待基层强度达到要求后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面板。换板处理的施工注意事项:
  ①破碎机械不得使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響,建议采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②浇筑新板前必须处理基层。基层表面有轻微碎裂时,清除表层松散碎块,露出基层完好部分,当基层处理厚度大于5cm时,可先采用C20素混凝土修复;当基层处理厚度小于5cm时,可与面板一同浇筑。
  ③破碎旧板时,对于纵缝、横缝内的拉杆、传力杆应根据其完好情况予以保留或进行恢复。当传力杆或拉杆与相邻板粘结牢固时,应予以保留并尽量减少破除旧板过程中的扰动。
  ④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的规定。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加入早强剂,新浇筑C35水泥混凝土路面板,28d弯拉强度不应低于4.5MPa,新板尺寸同维修处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⑤换板时应注意板块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m,对原先修补的小于1m的板块应连同其相邻的板一同破碎清除后浇筑新板块。
  (2)对老水泥混凝土板块接缝逐条进行检查,若老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设置了接缝钢筋,当其单点实测弯沉值<45(0.01mm)时可直接进行钻孔压浆处理;若老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未设置接缝钢筋,当其单点实测弯沉值<45(0.01mm)时,需先做植筋处理,再对其进行钻孔压浆处理。   植筋时,在旧板块距接缝20cm处,每隔60cm钻一直径为32mm、深10cm的植筋孔,用压缩空气清除孔内碎屑,灌入锚固胶,将直径28mm,长60cm的U形螺纹钢筋插入老混凝土面板中10cm,最外侧的植筋距板边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3.2 下挖补强方案
  通常换板率大于30%时采用该方案。
  挖除老混凝土板块后,对老路基层进行碾压处理,然后测定老路基层顶弯沉。然后根据老路基层顶弯沉计算水泥稳定碎石调平补强层厚度。若老路基层顶弯沉过大,则建议挖除新建处理。
  3.3 碎石化补强方案
  3.3.1 碎石化改造技术的特点
  (1)碎石化技术是目前解决反射裂缝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2)破碎并压实的混凝土路面是由破碎混凝土块组成的紧密结构,内部嵌挤高密度的材料层为沥青罩面提供更高的结构强度。
  (3)施工简便,改造周期短,综合造价低。
  (4)就地再生,环保无污染,可将破碎后的路面直接作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是旧水泥路面翻新改造的理想办法。
  (5)将打碎的混凝土面板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这种碎石化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必把破损的水泥面板打碎搬走,节约了路基材料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工程进度,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总费用。同时也解决了丢弃水泥碎块垃圾的环保问题。
  (6)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小,在施工期间不需全部封闭交通。
  3.3.2 碎石化的4个目标
  (1)将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到在接缝和裂缝处的位移不足以让沥青加铺层产生开裂,保证
  起到良好的防止反射裂缝作用。
  (2)保证旧路路基不被破坏。
  (3)保证旧水泥混凝土层颗粒尺寸均匀,并使整个破碎层颗粒分布均匀。
  (4)保证碎石化道路处于良好的排水工况。碎石化施工工艺要围绕这四个目标而进行。
  3.3.3 碎石化施工流程
  使用MHB设备进行路面碎石化处理并加铺沥青路面结构的一般施工流程见图1。
  3.3.4 碎石化施工对建筑物和构造物的保护
  破碎时的冲击波会传播到一定范围,为了避免碎石化施工对重要构造物构成危害,应在施工前的路况调查时对道路及周围构造物如房屋、桥梁、涵洞、地下管线等的位置与状态进行详细调查,记录结构物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等详细信息。
  3.4 最终确定的改造方案
  (1)K1+032.21~K1+650段,由于现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状况较好,承载能力较好,本次对其采用压浆加铺方案。即对老水泥混凝土板块换板或压浆后,其上施工路面结构层,结构层采用4cmAC-13F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聚酯玻纤布+2.5cmAC-10沥青混合料调平层。
  (2)K1+650~K6+327.980段,由于现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损严重,但道路两侧房屋较多,距离路面边缘距离较近,本次采用下挖补强方案。即将老水泥混凝土路面挖除后,对原基层病害进行处理,其上施工路面结构层。结构层为4cmAC-13F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乳化沥青下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补强层+(16-24)cm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
  (3)由于现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损严重,但道路两侧均为绿化带,本次采用水泥混凝土板块碎石化补强方案。即对老水泥混凝土板块碎石化处理后,其上施工4cmAC-13F細粒式沥青混合料上面层+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下面层+8cmATB-25粗粒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乳化沥青下封层+透层油。
  通过近几年的运行,该路段路面除由于重车及高温等原因产生车辙病害外,其余未发现裂缝、坑塘、翻浆、网裂等病害,其证明原有水泥路面改造方案基本成功。
  4 结语
  近年来,城市道路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己经接近甚至超过设计年限,其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不断降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及经济要求。因此,对这类旧水泥路面的改造要有足够的重视,需根据旧水泥路面的综合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从而确保路面改造和维修质量,避免影响路面的交通情况。
  参考文献:
  [1]林文琛.某道路改造中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
  [2]张勇.碎石化处理水泥砼路面改造方案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黄土路基的质量控制分析,结合相关参考文献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征,然后从强度和湿陷性两个方面分析了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其次,重点分析了黄土路基施工的重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黄土路基的施工季节、黄土路基排水治理以及黄土压实因素。黄土路基工程由于影响施工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必须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工程的实施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最后主要介绍了黄土路基强夯的施工工艺,并对强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对改善道路线形设计安全性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线形设计;交通安全  在现阶段,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究其原因,道路线形设计不当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研究,就成为每个道路设计工作者都要重视的课题。  1 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1直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在道路线形设计中,直线段运用得最
期刊
摘要:公路桥梁是公路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不但关系到公路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还会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在分析公路桥梁震害的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对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 抗震设计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而且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对地震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公路桥梁一旦遭受到地震灾害,轻则发生桥梁开裂、损坏等现象,重则发
期刊
摘要:基于目前市政道路建设要求,本文提出了市政道路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市政工程所遇到的工程质量问题以及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系统也日益发展起来,除了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以外,各地区对于各城市道路也越来越重视其建设,对城市道路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政道路相对于公路的建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有限的施工场地,干扰因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公路设计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设计;环境保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部分的公路设计都是只停留在满足交通这一基本功能,以及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维护费用等方面,很少考虑到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以致对公路沿线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制约着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公路设计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⑴对高价值土地资源的占用
期刊
摘要:我国公路桥梁等工程在近年来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减小结构自重且材料性能又好,同时还能够防止混凝土的裂缝及增大桥梁跨度等,虽然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有很多优点,也被普遍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会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公路桥梁;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与道路行业是一项被广泛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也是现代科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产物,它较之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大面积的兴建,不良地质隧道较高频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涌水突泥是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涌水突泥地质灾害出现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和初期支护刚建成的区域,这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给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若治理不善,将会影响周边地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本文结合了厦成高速公路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工程实例,对涌水突泥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进行了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大建设的推进,市政道路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市政道路设计不仅可以使居民得到良好的出行环境和精神享受,更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市政道路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市政道路设计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要求;问题;建议  市政道路是整个城市的血管,它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中一道独有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佛山市南庄至西樵山根公路工程西樵大桥主塔施工测量为例,介绍了主塔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测量;主塔施工;塔座;墩身;横梁;测量放样;定位  1.工程概况  佛山市南九公路复线工程位于广佛都市圈西部,东起佛山一环,向西延伸经龙津路,跨顺德水道后,向西南延伸,经山根村、富贤村、廖江村、显岗村、竹园村、朝山村与龙高路衔接,全长12.6Km。  本项目为佛山市南九公路复线工程中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也不断发展,道路数量不断增加。就道路施工而言,虽然我国道路施工技术、工艺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客观的说,我们在公路施工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对道路施工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威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道路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问题;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