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演奏乐曲时演奏者需有效控制乐器使之能发出优美的声音,乐器因构造及发声原理不同均拥有独特的音色,在音准达标基础上音色成为评价演奏者能力的标准之一,亦是表达音乐情感必要条件。大提琴音域宽阔,能演绎充满深情的音乐作品,音色具有饱满、浑厚、温和等特点。虽然大提琴音色受材质及制作工艺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对于演奏者来讲演奏方法是影响音色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探析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大提琴演奏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方法;音色
分析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影响价值如下:其一,有针对性的调整大提琴演奏方法,为获得优美音色加强技艺;其二,明晰大提琴优美音色形成原理,为有效应用大提琴演奏方法奠定基础;其三,以追求优美音色为导向加大实践力度,积累大提琴演奏经验,为更多演奏方法的诞生给予支持。基于此,为提升演奏大提琴的能力,探析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大提琴音色的主要因素
1.基波与谐波对音色的影响
在琴弦振动中生成基波与谐波,这是决定音色变化的要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振动可以发声,物体发声每秒的振动次数即频率(单位赫兹)。乐音为复合音,由不同音高构成,主要包括泛音、基音。基音是指琴弦整个产生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与基音有倍数关系的其他音则为泛音,存在于弦的不同位置,相较于基音,第一泛音要高八度,频率是基音的2倍。泛音、基音在物理学中用谐波、基波表示,音高上的差异由基波决定,若想同一个音有音色上的改变则需控制好谐波。
2.共振峰对音色的影响
在声音频谱内能量集中区域为共振峰,它是乐器辨别不同音色的要因。不同的乐器共鸣系统存在区别,在相同频域中分音振幅亦不尽相同,这些突出程度不同的振幅赋予乐器独有的共振峰值,同时与共鸣体材料、形状及大小有关。乐器构造相对稳定,其所发出的声音会形成相同的共振峰且有强弱之别。基于此,在演奏大提琴时充分了解其共振峰利于把控音色。
3.时间过渡特性对音色的影响
通常情況下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会经过起振、稳定、衰减这三个振动生成与消失的过程,时间过渡特性明显。乐器激振方式各异,起振快慢存在区别,起振与衰减的状况及时间将影响音色。无论在振动变化全程去掉哪个阶段均会使乐器音色降低辨认质量。与其他乐器一样大提琴音乐本质具有时间性,时间过渡特性存在区别,这会在音色上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演奏大提琴中注意时间过渡特性对其音色带来的影响,在声音振动过程中善用演奏技艺,达到演奏优美音色目的。
二、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1.分析触弦点的影响
触弦点是大提琴有效改变音色厚度的演奏方式,最为典型的触弦点是接近琴码的位置、指板与琴码中间的位置、接近指板的位置,在运弓速度、力度相同情况下选择上述触弦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当选择接近琴码的触弦点演奏时大提琴声音具有穿透力且丰厚饱满,当选择接近指板的触弦点演奏时大提琴声音单薄且黯淡,在此基础上传递不同的音乐情感,有效处理不同音乐作品。
2.分析弓压的影响
运弓压力的改变对大提琴声音亮度会带来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提琴演奏p、mf、f这三个力度较为常见,并会对弓施加不同的压力,在弦、触弦点、弓速相同情况下弓压与大提琴声音响度成正比,即声音越响弓压越大。琴弓重量及个人演奏习惯会影响弓压,在弓尖处压力减小,在弓根处压力过大,为避免上述现象需在换弓时确保力量平稳且持续,保障换弓全程动作完整,期间控制好运弓压力。演奏者在弓运行到弓根时要注意恰当的减小弓压,在运行到弓尖时要追加压力,旨在演奏乐句时持续发力。
3.分析弓速的影响
大提琴音乐作品对音色的处理提出不同要求,在演奏情感色彩明亮且情绪高涨的作品时需演奏者弓速较快,在此基础上配合弓压及触弦点的选择渲染热烈的音乐气氛,使听众能感到欢愉,若演奏情感色彩黯淡且情绪低沉的大提琴音乐作品则需弓速适当放缓,加之弓压的处理,使音色更为浑厚沉重。
三、大提琴演奏触弦点、弓压、弓速对音色带来的综合性影响
在大提琴演奏中触弦点、弓压关系紧密,触弦点改变则弓压亦需调整,保障琴弦振动状态良好,有效优化共鸣效果。选择接近琴码的触弦点演奏时弓压较大,使琴弦能振动充分,以免音色不和谐,大致位于指板与琴码中间的触弦点利于演奏力度较强大提琴音乐作品,增强音色饱满度及穿透力,接近指板的触弦点利于弱奏发音,在运功力度减弱时能演奏出黯淡的音色。触弦点及弓速亦存在关系并对音色产生影响,弓速较快演奏者选择接近琴码触弦点音色较为明亮,利于演奏欢快乐曲,弓速较慢演奏者选择接近指板触弦点音色较为黯淡,利于演奏忧伤沉重音乐作品。若在大提琴演奏中触弦点居于琴码、指板之间且位置不变,改变弓速、弓压演奏过程中产生的音色会有所变化。弓压为f且弓速较快能演奏出E音色,若弓速较慢则能演奏出F音色,两者比较E音色丰满圆润,F音色干瘪毛躁。弓压为P且弓速较快能演奏出G音色,若弓速较慢则能演奏出H音色,这说明弓速快、弓压小大提琴音色容易轻浮虚飘,降低音色质量,同时弓速慢、弓压大亦会使音色美感欠缺,依据力的平衡理论,力度、速度只有成正比才能维持稳定的均衡关系,弓速快的同时弓压要大,弓速若减缓要减小弓压,继而达到演奏完美音色目的。在关注大提琴演奏弓速、弓压基础上还要关注触弦点,三者要配合得当,若在接近琴码的触弦点上演奏要放缓弓速且弓压较大,在接近指板的触弦点上演奏要弓速较快且弓压较小。在大提琴演奏中弓速、弓压、触弦点三者并非独立存在,需依据音乐作品演奏要求保障三者关系和谐,旨在优化大提琴音色。
四、大提琴演奏有效控制音色的方法
1.正确握弓揉弦
在大提琴演奏中握弓需规范,其状态类似于握笔,只有动作标准才能为演奏优美音色奠定基础,以德式握弓法为例,需演奏者举高手腕,注意手臂内侧运行,在演奏中手肘要自然下垂,手指保持平直,此种握弓方式在演奏古典音乐时较为适用,技巧性较强,能演奏柔和音色。揉弦是指弦上手指的一系列动作,大致分为慢揉、中揉、快揉三类,揉弦对大提琴音色产生影响,为此需保障动作到位。演奏者在揉弦时手指力度、幅度、频率、触弦面积等方面均会影响音色,例如揉弦力度大、幅度小、频率慢则能演奏出深沉的音色,揉弦若力度小、幅度大、频率快可演奏出圆润明亮的音色。在大提琴演奏中加入揉弦能使音色更加丰富饱满,融入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演奏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过程中演奏者可加入揉弦,体现对祖国、自然的热爱之情,乐章有层次上的变化,需要揉弦加以配合,继而有效控制大提琴音色。 2.选择恰当的弓法
弓法是指拉奏的方法,依据大提琴音乐作品表现需要应选择不同的弓法。从分工角度讲需注意上弓、下弓平衡,弓要紧贴弦,各个弓段均需如此,通常情况下用中弓演奏节奏较快的乐段。连弓是指弓在拉奏过程中出现两个或以上的音,与分弓相比连弓音量较低,连弓在演奏中普遍要求不能停顿。顿弓在分弓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连顿弓、分顿弓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一弓多音,在大提琴独奏中较为常用,同时存在一定难度,要求演奏者食指、拇指互为依托,速度由慢到快,弓的停顿要干净利落。跳弓是指大提琴弦、弓分开,动作与拍皮球相似,在此基础上加上左右的动作,要注意保持触弦点的固定,跳弓高度及左右幅度要配合好,弓紧贴弦,手臂动作幅度较小。
3.提升音乐素养
通过对大提琴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触弦点、弓速、弓压的控制离不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在此前提下有计划的运弓、揉弦,使音色更加优美。这就需要演奏者能提升音乐素养,对大提琴音乐作品有更加清楚的判断及深刻的诠释,例如在演奏《舒曼民歌五首》op.102No.2时要求弓速较慢,旨在用音符描绘一幅安逸恬静的画面,在演奏《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奏鸣曲d小调》op.40第二乐章时要求弓速较快同时恰当的施加压力,继而通过演奏渲染热烈气氛。揉弦能充分体现演奏者乐思,使大提琴音乐作品有个人烙印,这就需要演奏者提升音乐素养,在扎实的基本功加持下选择好揉弦位置与方法,为大提琴音乐作品增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提琴演奏中音色的处理是音乐作品表达情感重要渠道,这就需要演奏者明晰影响大提琴音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控制好触弦点、弓速、弓压,保障三者关系和谐,能正确握弓揉弦,根据音乐作品选择恰当的弓法,还需提升演奏者音乐素养,在音色處理中展现个人乐思,继而提升大提琴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倪 涛.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J].年轻人,2019,(第23期).
[2]李天发.浅谈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7,(第11期).
[3]叶辉.对大提琴演奏中音色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第5期).
[4]高雅,王红.关于大提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研究[J].艺术品鉴,2016,(第7期).
[5]赵瑞青.大提琴演奏中的音色研究[J].神州,2013,(第35期).
[6]王瑞.浅谈大提琴音色的技术要素[J].北方音乐,2012,(第4期).
(河南大学 475000)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方法;音色
分析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影响价值如下:其一,有针对性的调整大提琴演奏方法,为获得优美音色加强技艺;其二,明晰大提琴优美音色形成原理,为有效应用大提琴演奏方法奠定基础;其三,以追求优美音色为导向加大实践力度,积累大提琴演奏经验,为更多演奏方法的诞生给予支持。基于此,为提升演奏大提琴的能力,探析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大提琴音色的主要因素
1.基波与谐波对音色的影响
在琴弦振动中生成基波与谐波,这是决定音色变化的要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振动可以发声,物体发声每秒的振动次数即频率(单位赫兹)。乐音为复合音,由不同音高构成,主要包括泛音、基音。基音是指琴弦整个产生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与基音有倍数关系的其他音则为泛音,存在于弦的不同位置,相较于基音,第一泛音要高八度,频率是基音的2倍。泛音、基音在物理学中用谐波、基波表示,音高上的差异由基波决定,若想同一个音有音色上的改变则需控制好谐波。
2.共振峰对音色的影响
在声音频谱内能量集中区域为共振峰,它是乐器辨别不同音色的要因。不同的乐器共鸣系统存在区别,在相同频域中分音振幅亦不尽相同,这些突出程度不同的振幅赋予乐器独有的共振峰值,同时与共鸣体材料、形状及大小有关。乐器构造相对稳定,其所发出的声音会形成相同的共振峰且有强弱之别。基于此,在演奏大提琴时充分了解其共振峰利于把控音色。
3.时间过渡特性对音色的影响
通常情況下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会经过起振、稳定、衰减这三个振动生成与消失的过程,时间过渡特性明显。乐器激振方式各异,起振快慢存在区别,起振与衰减的状况及时间将影响音色。无论在振动变化全程去掉哪个阶段均会使乐器音色降低辨认质量。与其他乐器一样大提琴音乐本质具有时间性,时间过渡特性存在区别,这会在音色上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演奏大提琴中注意时间过渡特性对其音色带来的影响,在声音振动过程中善用演奏技艺,达到演奏优美音色目的。
二、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1.分析触弦点的影响
触弦点是大提琴有效改变音色厚度的演奏方式,最为典型的触弦点是接近琴码的位置、指板与琴码中间的位置、接近指板的位置,在运弓速度、力度相同情况下选择上述触弦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当选择接近琴码的触弦点演奏时大提琴声音具有穿透力且丰厚饱满,当选择接近指板的触弦点演奏时大提琴声音单薄且黯淡,在此基础上传递不同的音乐情感,有效处理不同音乐作品。
2.分析弓压的影响
运弓压力的改变对大提琴声音亮度会带来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提琴演奏p、mf、f这三个力度较为常见,并会对弓施加不同的压力,在弦、触弦点、弓速相同情况下弓压与大提琴声音响度成正比,即声音越响弓压越大。琴弓重量及个人演奏习惯会影响弓压,在弓尖处压力减小,在弓根处压力过大,为避免上述现象需在换弓时确保力量平稳且持续,保障换弓全程动作完整,期间控制好运弓压力。演奏者在弓运行到弓根时要注意恰当的减小弓压,在运行到弓尖时要追加压力,旨在演奏乐句时持续发力。
3.分析弓速的影响
大提琴音乐作品对音色的处理提出不同要求,在演奏情感色彩明亮且情绪高涨的作品时需演奏者弓速较快,在此基础上配合弓压及触弦点的选择渲染热烈的音乐气氛,使听众能感到欢愉,若演奏情感色彩黯淡且情绪低沉的大提琴音乐作品则需弓速适当放缓,加之弓压的处理,使音色更为浑厚沉重。
三、大提琴演奏触弦点、弓压、弓速对音色带来的综合性影响
在大提琴演奏中触弦点、弓压关系紧密,触弦点改变则弓压亦需调整,保障琴弦振动状态良好,有效优化共鸣效果。选择接近琴码的触弦点演奏时弓压较大,使琴弦能振动充分,以免音色不和谐,大致位于指板与琴码中间的触弦点利于演奏力度较强大提琴音乐作品,增强音色饱满度及穿透力,接近指板的触弦点利于弱奏发音,在运功力度减弱时能演奏出黯淡的音色。触弦点及弓速亦存在关系并对音色产生影响,弓速较快演奏者选择接近琴码触弦点音色较为明亮,利于演奏欢快乐曲,弓速较慢演奏者选择接近指板触弦点音色较为黯淡,利于演奏忧伤沉重音乐作品。若在大提琴演奏中触弦点居于琴码、指板之间且位置不变,改变弓速、弓压演奏过程中产生的音色会有所变化。弓压为f且弓速较快能演奏出E音色,若弓速较慢则能演奏出F音色,两者比较E音色丰满圆润,F音色干瘪毛躁。弓压为P且弓速较快能演奏出G音色,若弓速较慢则能演奏出H音色,这说明弓速快、弓压小大提琴音色容易轻浮虚飘,降低音色质量,同时弓速慢、弓压大亦会使音色美感欠缺,依据力的平衡理论,力度、速度只有成正比才能维持稳定的均衡关系,弓速快的同时弓压要大,弓速若减缓要减小弓压,继而达到演奏完美音色目的。在关注大提琴演奏弓速、弓压基础上还要关注触弦点,三者要配合得当,若在接近琴码的触弦点上演奏要放缓弓速且弓压较大,在接近指板的触弦点上演奏要弓速较快且弓压较小。在大提琴演奏中弓速、弓压、触弦点三者并非独立存在,需依据音乐作品演奏要求保障三者关系和谐,旨在优化大提琴音色。
四、大提琴演奏有效控制音色的方法
1.正确握弓揉弦
在大提琴演奏中握弓需规范,其状态类似于握笔,只有动作标准才能为演奏优美音色奠定基础,以德式握弓法为例,需演奏者举高手腕,注意手臂内侧运行,在演奏中手肘要自然下垂,手指保持平直,此种握弓方式在演奏古典音乐时较为适用,技巧性较强,能演奏柔和音色。揉弦是指弦上手指的一系列动作,大致分为慢揉、中揉、快揉三类,揉弦对大提琴音色产生影响,为此需保障动作到位。演奏者在揉弦时手指力度、幅度、频率、触弦面积等方面均会影响音色,例如揉弦力度大、幅度小、频率慢则能演奏出深沉的音色,揉弦若力度小、幅度大、频率快可演奏出圆润明亮的音色。在大提琴演奏中加入揉弦能使音色更加丰富饱满,融入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演奏第二大提琴协奏曲过程中演奏者可加入揉弦,体现对祖国、自然的热爱之情,乐章有层次上的变化,需要揉弦加以配合,继而有效控制大提琴音色。 2.选择恰当的弓法
弓法是指拉奏的方法,依据大提琴音乐作品表现需要应选择不同的弓法。从分工角度讲需注意上弓、下弓平衡,弓要紧贴弦,各个弓段均需如此,通常情况下用中弓演奏节奏较快的乐段。连弓是指弓在拉奏过程中出现两个或以上的音,与分弓相比连弓音量较低,连弓在演奏中普遍要求不能停顿。顿弓在分弓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连顿弓、分顿弓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一弓多音,在大提琴独奏中较为常用,同时存在一定难度,要求演奏者食指、拇指互为依托,速度由慢到快,弓的停顿要干净利落。跳弓是指大提琴弦、弓分开,动作与拍皮球相似,在此基础上加上左右的动作,要注意保持触弦点的固定,跳弓高度及左右幅度要配合好,弓紧贴弦,手臂动作幅度较小。
3.提升音乐素养
通过对大提琴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触弦点、弓速、弓压的控制离不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在此前提下有计划的运弓、揉弦,使音色更加优美。这就需要演奏者能提升音乐素养,对大提琴音乐作品有更加清楚的判断及深刻的诠释,例如在演奏《舒曼民歌五首》op.102No.2时要求弓速较慢,旨在用音符描绘一幅安逸恬静的画面,在演奏《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奏鸣曲d小调》op.40第二乐章时要求弓速较快同时恰当的施加压力,继而通过演奏渲染热烈气氛。揉弦能充分体现演奏者乐思,使大提琴音乐作品有个人烙印,这就需要演奏者提升音乐素养,在扎实的基本功加持下选择好揉弦位置与方法,为大提琴音乐作品增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提琴演奏中音色的处理是音乐作品表达情感重要渠道,这就需要演奏者明晰影响大提琴音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控制好触弦点、弓速、弓压,保障三者关系和谐,能正确握弓揉弦,根据音乐作品选择恰当的弓法,还需提升演奏者音乐素养,在音色處理中展现个人乐思,继而提升大提琴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倪 涛.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J].年轻人,2019,(第23期).
[2]李天发.浅谈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7,(第11期).
[3]叶辉.对大提琴演奏中音色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第5期).
[4]高雅,王红.关于大提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研究[J].艺术品鉴,2016,(第7期).
[5]赵瑞青.大提琴演奏中的音色研究[J].神州,2013,(第35期).
[6]王瑞.浅谈大提琴音色的技术要素[J].北方音乐,2012,(第4期).
(河南大学 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