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校视障生面临着特殊的教学实践问题,本文分析中职视障生的按摩专业半工半读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及成因,通过开展半工半读课程设置的等方法,全面提升特殊中职视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视障生;按摩专业;半工半读;教学方法
视障生由于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导致他们普遍存在与其他中职生不同的自我认识、社交、情绪、学习方面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普遍在学习上带有松、散、懒习惯。并且由于环境改变和身份的转变,使其心理压力增大产生学习情绪不稳定。所以做好视障生课程教育方面改革,从正常人学习课程转换为有盲人教育特色课程,使视障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压力转换为动力。
一、中职视障生存在的主要学习问题
1.来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就读的学生,入学时学生及其家长有以下几种动机:(1)初中或高中毕业,视力缺陷或家庭贫困没法上国家高等大专院校,想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2)文化层次低,从残联培训班毕业后拿到国家劳动部所颁发的初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工作二、三年,难以竞争理想岗位,希望提高自身竞争素质。(3)由于是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家长都十分宠爱自己儿女。怕自己小孩不适应社会,找个托管地方。总体上来讲盲人学生就学的主观是积极的、能动性较高、学习求知欲强。
2.盲人所特有视力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也不容忽视,概括为以下五种:(1)有一定上进心,但自卑感较强,信心不足,缺乏动力。(2)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不坚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3)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碰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社会经验不足。(4)未能广泛接触社会,把自己封闭在同班同学、老乡或本宿舍同学的圈子里。(5)由于盲人本身视障所带来社会歧视和不理解,引起盲人学生逆反心理,在盲人学生中产生视力好一点的学生看不起视力差一点的学生,有视力的学生看不起没视力的学生,造成自大心理。
二、中职视障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生理缺陷因素及心理发展不成熟
视力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致残的一般很难接受残疾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再者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时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当他们遇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易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一旦这些冲突得不到有效疏导或合理解决,就易形成心理障碍。
2.教育程度情况
在我校的盲生单班人数过多,受过各个程度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占三分之一、在各级残联培训的短期班约占三分之一、文盲约占三分之一。各类学生接受的教育参差不齐,教师上课要照顾各个学历阶层学生,教学资源不好分配;因视力障碍的因素,在正常学校读书非常不便、艰辛,基础知识较差。而中职学校的教材是与其他中职生教材一样,教材内容过多,要求过高。再加上现今的中职教育存在重“智”轻“情”现象;在形式上,以课堂教学包办一切,使盲生的学习局限于呆板的书本知识,视野狭窄,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自我封闭、知识面过小。
三、解决中职视障学生学习问题的对策
当我们为视障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困惑时,半工半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在已往对盲人学习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过多地进行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转变为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心态及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模式。
1.转换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鉴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统知识的垄断者,教学过程中以师带徒,极大限制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视障生专业转换思路,以技能课为主阵地,兼顾其它学科教育渗透。技能课与理论课口授形式相比,课程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目的明确性等特点,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感触教育形式。
(1)学生为独立的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设计,以处理问题为教学内容。我校技能课采取单班授课形式进行,依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与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单元,课程以活动为主的原则,通过群体的讨论、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演讲、辩论、游戏、故事等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以引导者、协助者的姿态走进他们的学习世界,教学中尊重、接纳、重视学生,提供表达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平时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每一节课以10~15分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小组代表或者个人到讲台发表观点,课堂中尽量创造互相尊重,重在参与,相互鼓励的宽松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自信大胆表现。
(2)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在活动中更好学习。根据在校视障生有三个不同阶层,在分组时每组4~6人,小组成员都有这三个阶层学生。教师协助每个小组自主确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主题,并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现在学生更习惯于多途径思维,不喜欢单方向思维,小组教学适合情绪躁动却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可以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机,在过程中激励学生竞争和团队工作,能让学生马上领会到成功的正确路线。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3)教案设计联系学生生活,贴近实战。在教案的设计是以某个具体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注重如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转化、转换和转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教学内容设计往往选择与学生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已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例如在13按摩班上“晕厥”这一课前,学校有个学生晕倒因无人会抢救而险些发生意外,于是就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学生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各组学生都提出自己最佳方案。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与自身需要、生活相关,就有了投入讨论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各个小组依照自己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自己小组与他人小组利与弊,对其方案提出修改以及优化。
(4)教学效果评估多样化、差异化及标准化。特殊中职半工半读课程教学评估要求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为主,除了书面测试以及技能测试之外,允许学生的平时成绩也纳入学期的总成绩。对于书面考试采取标准化的试题,题目不超出教材考试大纲,在平时上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平时学习情况采取让学生给自己评估分数,同学之间评估分数,向老师建议给自己评估分数,为自己要求的分楼辩护等方法,通过学生自我评估教师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同时还能知道学生自己给的分数做个解释。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采用积极动态和灵活性的评估,让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并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2.心理治疗贯穿于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视障生的自卑、多疑、冲动等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归因引起的, 把失败往往归为自已的生理缺陷或社会对他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要从讲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正确引导盲人学生: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注中产生的问题会影响学习,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朋友式地谈心,要针对性地梳理,要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其次,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需善于等待,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总之,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做到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要根据各种不断变化,采用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尽可能使盲人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以使他们的相关能力正常化。在了解可以预见的困难的前提下,还应当考虑到他们理解的特殊过程,从而消除学习和认知和障碍。另外家庭与社会对盲人的关注、关爱、理解与帮助也会激励盲人在生活、学习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使盲人顺利通过学校技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勍.以学生为中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郭思乐.教育走上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中职视障生;按摩专业;半工半读;教学方法
视障生由于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导致他们普遍存在与其他中职生不同的自我认识、社交、情绪、学习方面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普遍在学习上带有松、散、懒习惯。并且由于环境改变和身份的转变,使其心理压力增大产生学习情绪不稳定。所以做好视障生课程教育方面改革,从正常人学习课程转换为有盲人教育特色课程,使视障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压力转换为动力。
一、中职视障生存在的主要学习问题
1.来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就读的学生,入学时学生及其家长有以下几种动机:(1)初中或高中毕业,视力缺陷或家庭贫困没法上国家高等大专院校,想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2)文化层次低,从残联培训班毕业后拿到国家劳动部所颁发的初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工作二、三年,难以竞争理想岗位,希望提高自身竞争素质。(3)由于是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家长都十分宠爱自己儿女。怕自己小孩不适应社会,找个托管地方。总体上来讲盲人学生就学的主观是积极的、能动性较高、学习求知欲强。
2.盲人所特有视力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也不容忽视,概括为以下五种:(1)有一定上进心,但自卑感较强,信心不足,缺乏动力。(2)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不坚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3)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碰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社会经验不足。(4)未能广泛接触社会,把自己封闭在同班同学、老乡或本宿舍同学的圈子里。(5)由于盲人本身视障所带来社会歧视和不理解,引起盲人学生逆反心理,在盲人学生中产生视力好一点的学生看不起视力差一点的学生,有视力的学生看不起没视力的学生,造成自大心理。
二、中职视障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生理缺陷因素及心理发展不成熟
视力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致残的一般很难接受残疾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再者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时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当他们遇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易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一旦这些冲突得不到有效疏导或合理解决,就易形成心理障碍。
2.教育程度情况
在我校的盲生单班人数过多,受过各个程度教育的(小学、初中、高中)占三分之一、在各级残联培训的短期班约占三分之一、文盲约占三分之一。各类学生接受的教育参差不齐,教师上课要照顾各个学历阶层学生,教学资源不好分配;因视力障碍的因素,在正常学校读书非常不便、艰辛,基础知识较差。而中职学校的教材是与其他中职生教材一样,教材内容过多,要求过高。再加上现今的中职教育存在重“智”轻“情”现象;在形式上,以课堂教学包办一切,使盲生的学习局限于呆板的书本知识,视野狭窄,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自我封闭、知识面过小。
三、解决中职视障学生学习问题的对策
当我们为视障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困惑时,半工半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在已往对盲人学习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过多地进行被动、填鸭式的学习,转变为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心态及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模式。
1.转换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鉴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传统知识的垄断者,教学过程中以师带徒,极大限制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视障生专业转换思路,以技能课为主阵地,兼顾其它学科教育渗透。技能课与理论课口授形式相比,课程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目的明确性等特点,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感触教育形式。
(1)学生为独立的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设计,以处理问题为教学内容。我校技能课采取单班授课形式进行,依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与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单元,课程以活动为主的原则,通过群体的讨论、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演讲、辩论、游戏、故事等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以引导者、协助者的姿态走进他们的学习世界,教学中尊重、接纳、重视学生,提供表达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平时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每一节课以10~15分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小组代表或者个人到讲台发表观点,课堂中尽量创造互相尊重,重在参与,相互鼓励的宽松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自信大胆表现。
(2)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在活动中更好学习。根据在校视障生有三个不同阶层,在分组时每组4~6人,小组成员都有这三个阶层学生。教师协助每个小组自主确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主题,并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现在学生更习惯于多途径思维,不喜欢单方向思维,小组教学适合情绪躁动却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可以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机,在过程中激励学生竞争和团队工作,能让学生马上领会到成功的正确路线。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3)教案设计联系学生生活,贴近实战。在教案的设计是以某个具体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注重如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转化、转换和转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教学内容设计往往选择与学生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已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例如在13按摩班上“晕厥”这一课前,学校有个学生晕倒因无人会抢救而险些发生意外,于是就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学生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各组学生都提出自己最佳方案。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与自身需要、生活相关,就有了投入讨论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各个小组依照自己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自己小组与他人小组利与弊,对其方案提出修改以及优化。
(4)教学效果评估多样化、差异化及标准化。特殊中职半工半读课程教学评估要求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为主,除了书面测试以及技能测试之外,允许学生的平时成绩也纳入学期的总成绩。对于书面考试采取标准化的试题,题目不超出教材考试大纲,在平时上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平时学习情况采取让学生给自己评估分数,同学之间评估分数,向老师建议给自己评估分数,为自己要求的分楼辩护等方法,通过学生自我评估教师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同时还能知道学生自己给的分数做个解释。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采用积极动态和灵活性的评估,让学生在评估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并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2.心理治疗贯穿于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视障生的自卑、多疑、冲动等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归因引起的, 把失败往往归为自已的生理缺陷或社会对他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要从讲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正确引导盲人学生: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注中产生的问题会影响学习,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朋友式地谈心,要针对性地梳理,要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其次,善于等待: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需善于等待,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总之,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做到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要根据各种不断变化,采用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尽可能使盲人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以使他们的相关能力正常化。在了解可以预见的困难的前提下,还应当考虑到他们理解的特殊过程,从而消除学习和认知和障碍。另外家庭与社会对盲人的关注、关爱、理解与帮助也会激励盲人在生活、学习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使盲人顺利通过学校技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勍.以学生为中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郭思乐.教育走上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