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成年先心病中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子

来源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Thome SA…//Circulation.-1999,100.-149~154rn 成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应用胺碘酮时可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其发生率约为1%~24%,但目前尚无此方面系统研究。以下就胺碘酮在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重要性及其危险因子进行如下研究。rn 方法 92例(男46,女46)受试者为16~60岁先心病患者,服胺碘酮≥6个月。先心病包括:Fallot四联症(法四)、Fontan型术后、主动脉瓣病变、已修补的房室缺损、Mustard型大动脉扭转术等。胺碘酮治疗对象及方法:发作性房颤、房扑67人,室速15人,发作性房颤并室速6人,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人。胺碘酮根据临床情况静脉注射(24h<1.2 g)或口服(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维持量200mg/d,平均剂量(194±36)mg/d(100~300 mg/d),开始治疗的平均年龄(31.1±10.6)岁,平均治疗时间3 a(0.5~15 a)。测定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激素。实行病例对照研究:服药后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病例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为对照组,后者较前者先服药1 a以上。rn 结果 ①92例受试者中33人(36%)分别于用药后2.5 a和3.5 a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9例(21%)甲亢,其中10例(女8,男2)患者有甲状腺毒症临床表现,其它9例仅有心悸;14例(15%)甲减,其中6例有粘液性水肿症状,其它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②女性及复杂紫绀性心脏病被认为是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子(odds值分别为3.00,P=0.04;7.00,P=0.01);Fontan手术及法四、房室间隔缺损手术不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胺碘酮剂量有关(200 mgd,odds值2.00;>200 rmg/d,4.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6);年龄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无关。③Fontan手术,女性及紫绀性心脏病被认为是甲状腺毒症危险因素(odds值分别为5.00,3.00,4.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0.08,0.17);其它先心病、年龄、药物剂量与甲状腺毒症无关联。rn 讨论 本研究发现,长期应用胺碘酮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先心病患者一个常见并发症,女性和紫绀病人增加其危险性。Fontan手术是甲状腺毒症的危险因子。鉴此,先心病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胺碘酮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否则应定期查甲状腺功能。rn(王 阳 王惠琴摘 胡渝生校)
其他文献
期刊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疾病,受到基因及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其中包括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可在不影响DNA序列改变的前提下,引起基因表达的稳定可遗传的改变,涉及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组蛋白修饰、基因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银屑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甲基化修饰异常,可致相应调控基因表达增多或减少;非编码RNA也可作用于相应靶点影响有关因子合成;组蛋白修饰异常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异常。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全层皮肤均存在异常,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作为真皮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组织创伤修复方面发挥作用;还为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可通过表达某些黏附分子、受体或表面标记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其他细胞的功能,从而在银屑病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英]/Knobel M…//Thyroid.-1999,9.-493~498rn 抗半乳糖基抗体(anti-Gal)是一种多克隆抗体,可与哺乳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α-半乳糖基抗原决定簇发生特异性反应。Anti-GAL在
目的 探讨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235例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5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手术切口和胃肠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结论 唇腭裂修补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
19 颅内出血史  根据最初的 FDA 标签和2013年AHA/ASA指南[24],颅内出血史是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项额外禁忌证或排除标准。最近修订后的标签仅将近期 ICH 列为
白化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以眼、皮肤、毛发黑素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病.临床上分为眼皮肤白化病和眼白化病两种类型.白化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而确诊则靠致病基因突变检测等遗传学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白化病由不同的致病基因所致,目前对白化病致病基因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已知的致病基因有酪氨酸酶基因、P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酶1基因、MATP基因及GPR143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