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一圆,方成规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片以李雪莲十几年的“人代会期间进京上访、当地政府持续截访”为情节进行展开,从大处说是社会问题,从小处说是李雪莲个人价值观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政府部门工作方法不得当,是整个闹剧不断发展扩大的外部因素,但我认为李雪莲个人的内在素养与认知也是更重要的内因。一方一圆,方成规矩,李雪莲就是没有参悟这个道理,只一味的臭硬,而不知进退,才使得李雪莲历时20年也无法为自己还原一个清白,只能变成令各级官员头疼的钉子户。造成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我就从李雪莲自我缺陷出发分引发这种官场效应的前因后果,以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反思。
  关键词:社会信任;一方一圆;社会深思
  作者简介:娄晓迪(1990.12-),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一、社会信任遭遇危机是源泉
  为了生二胎、分新房,她跟丈夫商量“假离婚”,即二人先行离婚,待到孩子生下,户口上了,二人再复婚。谁料秦玉河假戏真做,在二人离婚后便与其他女人结婚了,李雪莲落得人去家空的处境。因为秦玉河欺骗自己,李雪莲一气之下选择告状之路;她也反感院长、县长、市长的处处紧逼和对自己的不信任,官员们出于自己利益考虑,李雪莲也只考虑自己的情绪,双方交锋,必有冲突,进而一气之下又重新燃起了告状之心;她也痛恨赵大头为了儿子转正而跟法院的人勾结欺骗自己感情,硬生生地断了自己想放弃告状回归平淡生活的想法。影片中,故事各种冲突的起点,实际上就源自秦玉河对李雪莲的不信任。经过几十年的折腾,她所要的公道并未还她,有苦难言、有冤难申,告状成了闹访,折腾别人成了折腾自己。其实李雪莲可曾想过,是自己一手造就的境地,为了一己之私,她可以欺骗政府,骗取分房和生二胎的机会,她为了状告秦玉河也可以很坦然地说自己欺骗政府,连普世的价值观都荡然无存,她说自己是窦娥,说自己着了别人的道,实质是着了自己的道。可叹,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背上了“潘金莲”的骂名。与其同情她被拋弃被欺骗,倒不如说她是愚昧无知,说她小人思想。
  二、只知方不讲圆是李雪莲悲剧的原因
  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洗礼下,都会做出改变,而后我们成为有的放矢的聪慧、明智的个体。
  影片展现的是一个蛮不讲理的一根筋死硬到底的村妇,她为了让法律为自己做主,还自己所谓的“公道”,而登法官之门拜访、雨夜拦下院长喊冤,寄希望于通过院长的权力来命令法官改判,在我们听起来可笑至极的是,法律岂是任何人随意摆弄、利用的工具。法院无门我信访,由县长到市长到首长,不死不休,面对李雪莲这样胡闹的人,政府部门也战战兢兢,为了阻止李雪莲的进京上访行为,各个部门全员出动,全力追击,上演了一场别开生动的闹剧,眼看无计可施之下,李雪被告知了莲秦玉河死亡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李雪莲大哭之后茫然无措,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了着落。
  审视李雪莲这个个案,因为领导的一句话,牵涉的所有人员无一幸免被追责,欢声叫好后,更应极思细想。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人情、人心?泰戈尔说过,人类是残酷的,人是善良的;我说,官场是黑暗的,官未必是不善良的。《我不是潘金莲》中,官员就没有一个是坏人。但最后导致了那么荒谬的结果,就更值得深思了。[2]官员们并没有犯错,依章办事、依法做事,反而受到了惩处,也许是权力大于权力的错觉作祟,在李雪莲这样的弱者面对强者时,过于不分对错,一味地保护弱者。
  最后事实证明,无论是诉讼还是信访都注定李雪莲是失败者,她20年的纠缠于执着都是徒劳,而且还被看成是笑话。李雪莲自认为有道理,但她的道理是从个人立场出发的一己之理。她觉得自己像窦娥一样冤,她哪又知道自己前夫跟现任老婆又是遭受多大的舆论压力与精神折磨。而自己也失去了原本的自我与追求,得不偿失莫过于如此。
  只知方不讲圆就是李雪莲最让人鄙视且得不到我们认可的最大性格缺陷,她为了自己心里好受,全然不顾什么是体面?什么是家丑不可外露?什么是合法?可见李雪莲是一种格局小、眼界小且只想着报自己私愤的小人物。
  《我不是潘金莲》既幽默又讽刺意味十足,再加上大胆的圆形画幅和雄壮的擂鼓配乐,让李雪莲每一次告状,都像是壮士出征打仗般的果敢,也看到了一个女性身上的勇敢,在强权面前不妥协的精神。没有方圆,不成规矩,两者都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就看人们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了。借由果农的一句话“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换个地,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的。”她摇头笑笑,由此顿悟,其实,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自己连死亡都不得由自己选择,因为他者在无形之中受你影响,也无形之中支配自己的行为。李雪莲最后以释然的笑容告别执拗的过去,与社会和解,最终找回了自己真正期望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吴琼. 雅克拉康: 阅读你的症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30.
  [2]http://talk.weibo.com/ft/20120810669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1  笔者身处农村,周边的学校大多都是相对比较落后、比较薄弱的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都秉持民主、公正、自由的思想,尽心竭力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遗憾的是,身边的同行们并没有顺利地实现这个愿望。不少学校、班级并没有在民主、自由、公
摘 要: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人们总该记住点什么,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唯一值得被歌颂与原谅的。随着时代发展,女性的生命价值受到来自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明珠记》与《罗密欧与茱丽叶》两部剧本中同时期相似爱情的异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追问女性的自我生命价值。  关键词:心学;文艺复兴;思想禁锢;女性;爱情  作者简介:伊晨(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摘 要:俄罗斯文学贡献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白痴与多余人。2014年俄罗斯导演尤里·贝科夫的《危楼愚夫》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形象,从风格上可以看出导演对现实冷峻的观察,继承了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鲁迅的《药》中,以辛辣的文笔抨击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主义统治的罪恶历史,笔者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失败英雄来揭示特定时期下社会的悲剧。  关键词:迪马;夏瑜;群氓看客;悲剧  作者
摘 要:鲍勃迪伦,这位用歌词(诗)和歌声来传递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理解的歌手(诗人)向我们展示了诗最初的形式,可谓是对诗歌这一古老创作形式的召唤,而诺奖的授予无疑是对其创作最大的肯定,也意味着世界对于文学的定义边界的扩大以及对于日益丰富的文学创作的肯定。作为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歌手,鲍勃迪伦不但在音乐界得到肯定,属于媒体界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而且,他的诗歌创作也得到了金斯堡等众多现代主义诗歌创作者的认可。
摘 要:《雕虫纪历》是卞之琳研究不可回避的一部诗歌自选集,其中凝聚着诗人的自我判断和认识。联系《雕虫纪历》在1979至1984年间先后出现三个版本的历史背景,其版本的变换呈现出版本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表现出“权力的生产”(即福柯的权力观)倾向。其在《雕虫纪历·自序》的自我矛盾,既出于当时诗人的自我意识,也是出于当时客观背景下所造成的影响。《雕虫纪历》的三次改版不仅是以具体实践影响卞之琳研究,也以
摘 要:人物是作品创作者与受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形象的如何塑造是反映一部影片是否存在灵魂的突破口。即使以故事为主的思考方式进行创作,没有好的人物塑造,故事也会变得沉闷。在战后的亚洲电影史中,日本电影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一种融合东方民族特征与西方电影语言的独特艺术空间。以黑泽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为首的三位电影大师,他们风格各不相同,却都相似地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观情感,将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影片表达
摘 要:在中外文化影视作品中,翻译是跨越语言隔阂实现信息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影视剧语言文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影视剧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形态的特殊性。本文通过以影视作品The Gifted为研究对象,探讨影视字幕中的各种汉译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笔者认为,字幕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用简洁、贴切、流畅的译语给目的语观众带来与源语观众类似的观影感受。译者须综合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片背景,人物性格等因
摘 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悼念亡友抒发深切之情的文章,是典型的“苏轼体”散文,具有文理自然、信笔挥洒、姿态横生的特点。《三苏文范》中引用邱浚的评论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可之情,尤最厚也。笔端出没,却是仙品”。  关键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有法;戏笑成文  作者简介:李月媛(1981-),女,回族,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
摘 要:中文和日文看似是两门很相近的语言,但从其字词、语法及句子结构来看,又存在诸多的差异。对于爱好研究日本文学、文化的人来说,翻译显得十分重要。日汉翻译要求译者首先对两种语言进行充分的理解,并结合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深入的把握,将其翻译成尽可能贴近原文并易于读者理解的译本。基于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性,还需结合翻译理论和技巧。本文主要以木山捷平的小说《长春五马路》为实例,谈谈日汉翻译方法中的倒译
摘 要:在众多的美国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以描写中国人形象或记载中国轶事的作品,其中美国作家布莱特·哈特则是较早描写华人形象的美国本土作家之一,哈特对神秘的“他者”中国人形象描绘比较客观且充满了幽默和揶揄的成分。哈特笔下他者化的中国人形象之所以能让人印象深刻,凭借的不仅是他入木三分的描写,还与那个时代华人与美国淘金热潮的特定时代语境有关。这使得不论是中国读者还是美国读者都能比较顺利地走进他的作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