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新奇而神秘的。大班的孩子,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 活动前预测、活动中检验与求证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开始乐意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常常会边探究边交流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与协商。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我们的课程《亲亲大树》的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們一起走近大树,观察大树、发现大树的秘密,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以及树的树干、树叶、花、果实、露在外面的树根等,在认识的基础上,孩子们还收集了各种形状的树叶、树皮、花、果实等。
我们把孩子们收集到的树叶、花、果实、树皮等分类摆放在自然角,把孩子们观察大树,收集物品的图片贴在主题墙上,我们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去看树皮,对树的叶子、花、果实,孩子们的好奇心要弱一些,因为平时老师和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树叶、花、果实,他们的好奇心不是那么浓厚,对很少近距离接触到的树皮倒是充满了兴趣。
于是,我们第二次进行了探秘树皮纹的活动。
活动前,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之前观察树皮的活动,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他们发现了树皮有各种形状,有的上面有线;有的是一块一块的;有的有洞;有的没有线也没有洞,很光滑。它们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像老爷爷的胡子,有的像鱼鳞,有的像一圈一圈的线。树皮有不同的颜色。有个孩子说他闻到了树皮有臭味,另一个小朋友说没有味,他们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个孩子说收集树皮的时候树流泪了,我告诉他那是树的分泌物。我们把孩子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接下来,我们讨论再次观察想看什么?需要什么东西?
孩子们都愿意再次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皮,有的孩子说要带放大镜观察更仔细,要用手机照下来,有的孩子说要带纸和笔画下来或者临摹下来、拓印下来,有的要带一块回来给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把这次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求等让孩子们明确。
接下来,我们征集家长志愿者,把孩子和家长志愿者进行分组,让家长志愿者带孩子们分地方,分种类进行探究。
这次活动,孩子们比第一次更积极,更主动,他们的探究更有目的,关注更集中、持久,不再容易被其它的东西吸引而转移目标。在过程中观察更细致,利用探究工具动手操作,用照相、绘画、临摹、拓印、图表等记录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老师和家长志愿者还鼓励幼儿与同伴、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尝试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探究的视角更为开阔,他们通过收集与交流信息来拓展探究的范围与内容,并使探究活动向纵深推进。他们发现了更多的树皮纹形状、更多的颜色及味道、厚薄等等,并带回自己的记录结果和同伴分享。
孩子们这一次的探究结果更全面、更丰富。孩子们的记录方式也更趋多元化。
通过自己的发现、记录和同伴分享,孩子们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结果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他们发现了树纹有横条纹、竖条纹、有块状的条纹,有鱼鳞状的条纹,有的树皮很光滑,树纹不明显,有的有疙瘩,有的有刺。在此基础上,老师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下一步还想做什么等。孩子们还分享了自己和同伴合作探究的问题与发现,怎样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通过孩子们的分享交流,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合作探究的方式很喜欢。有的孩子还相约着一起继续进行树皮的探究。
大班阶段,随着孩子们合作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幼儿经常会边探究边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和协商。老师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并指导幼儿先就不同的观点进行探究和记录,以便在探究结束以后能根据详实的事实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通过轮流重复验证的方式寻求更科学的认识。总之,应重点引导和支持幼儿间、幼儿与富有经验的成人间急于实施的相互交流、分享和讨论,引导他们聆听别人的观点,并通过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拓展幼儿个体对事物与问题的关注点和认识、探究和记录的方式方法等,在争论、辨析和丰富验证中进一步学习倾听、表达、合作、探究,推进探究活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和持续。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我们的课程《亲亲大树》的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們一起走近大树,观察大树、发现大树的秘密,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以及树的树干、树叶、花、果实、露在外面的树根等,在认识的基础上,孩子们还收集了各种形状的树叶、树皮、花、果实等。
我们把孩子们收集到的树叶、花、果实、树皮等分类摆放在自然角,把孩子们观察大树,收集物品的图片贴在主题墙上,我们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去看树皮,对树的叶子、花、果实,孩子们的好奇心要弱一些,因为平时老师和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树叶、花、果实,他们的好奇心不是那么浓厚,对很少近距离接触到的树皮倒是充满了兴趣。
于是,我们第二次进行了探秘树皮纹的活动。
活动前,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之前观察树皮的活动,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他们发现了树皮有各种形状,有的上面有线;有的是一块一块的;有的有洞;有的没有线也没有洞,很光滑。它们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像老爷爷的胡子,有的像鱼鳞,有的像一圈一圈的线。树皮有不同的颜色。有个孩子说他闻到了树皮有臭味,另一个小朋友说没有味,他们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个孩子说收集树皮的时候树流泪了,我告诉他那是树的分泌物。我们把孩子们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接下来,我们讨论再次观察想看什么?需要什么东西?
孩子们都愿意再次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皮,有的孩子说要带放大镜观察更仔细,要用手机照下来,有的孩子说要带纸和笔画下来或者临摹下来、拓印下来,有的要带一块回来给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把这次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求等让孩子们明确。
接下来,我们征集家长志愿者,把孩子和家长志愿者进行分组,让家长志愿者带孩子们分地方,分种类进行探究。
这次活动,孩子们比第一次更积极,更主动,他们的探究更有目的,关注更集中、持久,不再容易被其它的东西吸引而转移目标。在过程中观察更细致,利用探究工具动手操作,用照相、绘画、临摹、拓印、图表等记录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老师和家长志愿者还鼓励幼儿与同伴、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尝试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探究的视角更为开阔,他们通过收集与交流信息来拓展探究的范围与内容,并使探究活动向纵深推进。他们发现了更多的树皮纹形状、更多的颜色及味道、厚薄等等,并带回自己的记录结果和同伴分享。
孩子们这一次的探究结果更全面、更丰富。孩子们的记录方式也更趋多元化。
通过自己的发现、记录和同伴分享,孩子们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结果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他们发现了树纹有横条纹、竖条纹、有块状的条纹,有鱼鳞状的条纹,有的树皮很光滑,树纹不明显,有的有疙瘩,有的有刺。在此基础上,老师帮助幼儿回顾自己探究过程,讨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下一步还想做什么等。孩子们还分享了自己和同伴合作探究的问题与发现,怎样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通过孩子们的分享交流,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合作探究的方式很喜欢。有的孩子还相约着一起继续进行树皮的探究。
大班阶段,随着孩子们合作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幼儿经常会边探究边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和协商。老师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并指导幼儿先就不同的观点进行探究和记录,以便在探究结束以后能根据详实的事实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通过轮流重复验证的方式寻求更科学的认识。总之,应重点引导和支持幼儿间、幼儿与富有经验的成人间急于实施的相互交流、分享和讨论,引导他们聆听别人的观点,并通过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拓展幼儿个体对事物与问题的关注点和认识、探究和记录的方式方法等,在争论、辨析和丰富验证中进一步学习倾听、表达、合作、探究,推进探究活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