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呼吸衰竭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44-02中图分类号:R 563.8文献标识码:B
目前无创辅助通气(NIPPV)已成为呼吸衰竭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1]。其操作简单,无创伤性,痛苦少等优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我科自2005年10月起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9例患者为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的住院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4例,女5例。平均年龄(61.0±9.7)岁,病程6~31年。入选标准:①有COPD病史;②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且神志清楚;③气道通畅,分泌物不多或有排痰能力者;④无戴鼻(面)罩的禁忌证。
2.方法 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选用自主呼吸/定时模式(S/T)。在为患者戴机之前调节好吸、呼气压力、氧浓度、呼吸频率等各项参数,呼吸频率16~18次/分,预设低于病人自主呼吸频率,以助病人触发同步呼吸,逐步调整增加到医嘱预设的频率。通气压力参数从低水平开始,因人而异,呼气正压为4~5 cmH2O,而吸气正压(IPAP)从4~6 cm H2O开始, 本组有2例病人特别敏感,从2 cmH2O起才不觉憋闷感。适应后每15~20 min,以每次1~2 cmH2O作者简介:谭耀坤(1962-),女(壮族),广西田东县人,副主任护师。逐渐增加,直至符合医嘱设定的参数。本组病人吸气正压为16~20 cmH2O,氧浓度为30%~40%,每天治疗两次,每次4~6小时。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病人上机前、上机3天后血气分析和SaO2指标。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9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均配合良好,全部好转。无创通气3~12天,平均5天;平均住院日数17.25天。通气后PaO2、SaO2、pH有明显改善,PaCO2明显降低。见表1。
讨论
1.应用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中我们体会到,无创通气需要病人的合作;首次使用时,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无创通气的目的、重要性、安全性和需要配合的要领。指导病人配合呼吸机呼吸;嘱病人深而慢有节律地用鼻腹式呼吸。本组29例患者中有11例开始因对呼吸机感到恐惧、对疗效产生怀疑而拒绝使用,经耐心说服和示范后,所有的病人均能按要求完成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NIPPV治疗前做好病人的准备,协助病人排空大小便,排尽气道分泌物,指导病人学会简单的非语言沟通的方法,为病人准备纸、笔等以便沟通,并加强生活护理,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
2.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并正确使用,以避免刺激、损伤面部的皮肤。使用前告知病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转动头部,以免影响潮气量和吸气压力。呼吸机管道、鼻(面)罩专人专用,并认真做好管道的清洗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本组29例病人均无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无创通气取得成功的保证。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头稍后倾,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以打开气道,防止颈部下垂使呼吸道受压狭窄而影响气流通过。不上机时,鼓励病人多饮水,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翻身扣背,雾化吸入。上机时,病人感到口干不适,也可摘下面罩来饮水,并注意气道湿化,需要雾化时,将一次性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器用螺旋管与呼吸机远端管道连接,利用射流原理使雾化液形成雾滴随呼吸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以稀释分泌物,解除气道痉挛,减少分泌物潴留。若气道有分泌物可取下鼻(面)罩,暂停呼吸机;让病人排痰,病人无力咳嗽时可电动吸痰。本组有13例使用电动吸痰,16例病人能在护士的指导和协助下将痰咳出,从而保证了气道的通畅。
4.NIPPV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和及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随时注意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神志、皮肤色泽有无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与呼吸机所设定的频率是否同步,如病人躁动不安,呼吸困难,SpO2下降,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应立刻检查参数设置、气道是否通畅及给氧的浓度是否合适。本组病人中有3例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在上机后1 h内出现血压下降的现象,通过分析认为通气量可能偏大,影响胸腔生理压力,经与医生联系后调低通气量,血压很快回升。如病人安静,皮肤颜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尿量进行性增加则表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所改善,通气治疗有效,自主呼吸与机器同步。本组所有病人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护理都能很快与呼吸机同步。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早期,痰液引流并不十分突出,而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3]。BiPAP呼吸机为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它的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和呼吸末正压(PSV+PEEP),即在吸气时给予(PSV)以克服了气道的高阻力,减少呼吸功消耗,增加通气量,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组织耗氧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呼气时通过提供较低的呼吸末正压,防止患者用力呼气导致气道提前陷闭,改善通气功能、增加潮气量。即使气道有痰,病人神志清醒,拆除鼻(面)罩也方便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又由于较多应用PSV和间断停用呼吸机,可保持呼吸肌充分休息的基础上防止呼吸肌废用性萎缩、也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插管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无创通气已广泛用于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特别在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总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呼吸机的操作技术,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治
疗的有效性,减少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蓉美,张 波,王 东,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19-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Plan PK,Elliatt MW.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J].QJ Med,1998,91:657-660.
(收稿日期:2007-08-22 修回日期:2007-11-06)
(编辑:潘明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44-02中图分类号:R 563.8文献标识码:B
目前无创辅助通气(NIPPV)已成为呼吸衰竭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1]。其操作简单,无创伤性,痛苦少等优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我科自2005年10月起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9例患者为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的住院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4例,女5例。平均年龄(61.0±9.7)岁,病程6~31年。入选标准:①有COPD病史;②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且神志清楚;③气道通畅,分泌物不多或有排痰能力者;④无戴鼻(面)罩的禁忌证。
2.方法 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调节呼吸机模式及参数,选用自主呼吸/定时模式(S/T)。在为患者戴机之前调节好吸、呼气压力、氧浓度、呼吸频率等各项参数,呼吸频率16~18次/分,预设低于病人自主呼吸频率,以助病人触发同步呼吸,逐步调整增加到医嘱预设的频率。通气压力参数从低水平开始,因人而异,呼气正压为4~5 cmH2O,而吸气正压(IPAP)从4~6 cm H2O开始, 本组有2例病人特别敏感,从2 cmH2O起才不觉憋闷感。适应后每15~20 min,以每次1~2 cmH2O作者简介:谭耀坤(1962-),女(壮族),广西田东县人,副主任护师。逐渐增加,直至符合医嘱设定的参数。本组病人吸气正压为16~20 cmH2O,氧浓度为30%~40%,每天治疗两次,每次4~6小时。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病人上机前、上机3天后血气分析和SaO2指标。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9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均配合良好,全部好转。无创通气3~12天,平均5天;平均住院日数17.25天。通气后PaO2、SaO2、pH有明显改善,PaCO2明显降低。见表1。
讨论
1.应用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中我们体会到,无创通气需要病人的合作;首次使用时,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无创通气的目的、重要性、安全性和需要配合的要领。指导病人配合呼吸机呼吸;嘱病人深而慢有节律地用鼻腹式呼吸。本组29例患者中有11例开始因对呼吸机感到恐惧、对疗效产生怀疑而拒绝使用,经耐心说服和示范后,所有的病人均能按要求完成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NIPPV治疗前做好病人的准备,协助病人排空大小便,排尽气道分泌物,指导病人学会简单的非语言沟通的方法,为病人准备纸、笔等以便沟通,并加强生活护理,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
2.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并正确使用,以避免刺激、损伤面部的皮肤。使用前告知病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随意转动头部,以免影响潮气量和吸气压力。呼吸机管道、鼻(面)罩专人专用,并认真做好管道的清洗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本组29例病人均无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无创通气取得成功的保证。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头稍后倾,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以打开气道,防止颈部下垂使呼吸道受压狭窄而影响气流通过。不上机时,鼓励病人多饮水,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翻身扣背,雾化吸入。上机时,病人感到口干不适,也可摘下面罩来饮水,并注意气道湿化,需要雾化时,将一次性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器用螺旋管与呼吸机远端管道连接,利用射流原理使雾化液形成雾滴随呼吸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以稀释分泌物,解除气道痉挛,减少分泌物潴留。若气道有分泌物可取下鼻(面)罩,暂停呼吸机;让病人排痰,病人无力咳嗽时可电动吸痰。本组有13例使用电动吸痰,16例病人能在护士的指导和协助下将痰咳出,从而保证了气道的通畅。
4.NIPPV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和及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随时注意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神志、皮肤色泽有无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与呼吸机所设定的频率是否同步,如病人躁动不安,呼吸困难,SpO2下降,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应立刻检查参数设置、气道是否通畅及给氧的浓度是否合适。本组病人中有3例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在上机后1 h内出现血压下降的现象,通过分析认为通气量可能偏大,影响胸腔生理压力,经与医生联系后调低通气量,血压很快回升。如病人安静,皮肤颜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尿量进行性增加则表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所改善,通气治疗有效,自主呼吸与机器同步。本组所有病人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护理都能很快与呼吸机同步。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早期,痰液引流并不十分突出,而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3]。BiPAP呼吸机为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它的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和呼吸末正压(PSV+PEEP),即在吸气时给予(PSV)以克服了气道的高阻力,减少呼吸功消耗,增加通气量,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组织耗氧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呼气时通过提供较低的呼吸末正压,防止患者用力呼气导致气道提前陷闭,改善通气功能、增加潮气量。即使气道有痰,病人神志清醒,拆除鼻(面)罩也方便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又由于较多应用PSV和间断停用呼吸机,可保持呼吸肌充分休息的基础上防止呼吸肌废用性萎缩、也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插管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无创通气已广泛用于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特别在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总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呼吸机的操作技术,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治
疗的有效性,减少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蓉美,张 波,王 东,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19-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Plan PK,Elliatt MW.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J].QJ Med,1998,91:657-660.
(收稿日期:2007-08-22 修回日期:2007-11-06)
(编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