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而初中生又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与古板,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心理特征; 培养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64-001
青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心里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容易产生自卑感,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羡慕虚荣,遇到挫折也较容易灰心,泄气,退缩,自制力差,有时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各种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单调性,面对父母、老师寄予的厚望,形成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严重者选择逃避、离家出走、拒绝上学等现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类似心理特征,这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这种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一、理论分析
1.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初中生有着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应注意去维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可能老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而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1.1表扬面要宽、批评面宜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受表扬之后的学生积极性容易调动,兴奋性高,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发挥较好;而批评不当,容易造成学生缺乏信心,情绪低沉、惊慌、恐惧,影响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体育委员等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那些“差生”中的闪光点,尽可能缩小批评面,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
1.2表扬宜明,批评宜暗。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事和人,教师可以直接点名,根据事情的缘由进行当众表扬。而批评则不然,应尽可能避免当众批评,尤其是对某些性格内向型学生更不可轻易点名批评。否则,既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1.3表扬要注意艺术性,批评要注意严肃性。有丰富表情的表扬比平淡表情更能激励人。我们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的效果是激励,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批评要注意严肃性,忌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更不可不了解情况而随意批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是为我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改善学生情绪障碍
2.1跳远项目。女生害怕跳不进沙坑,即使勉强跳过去的学生样子也不好看,还弄得满身是沙子,这样更没有学生愿意跳了,教师首先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恢复自信,对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再以小组比赛形式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也提高了,而且获得了成功。
2.2跑类项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到跑,特别是耐久跑,往往很反感,有抵触情绪,容易产生退缩、泄气、害怕的心理。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了解学生产生惧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顽强意志去克服困難,战胜自己。
3.满足需要,保持兴趣,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3.1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并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发现那些外露、活泼学生的表现欲,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利用以上提到的表扬与批评的适当方法对他们加以评价。
3.2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珍惜保护。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让学生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用爱心对学生的表现欲表示称赞、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学生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用一两句“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给学生泼冷水,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3.3精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由于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不用教师启发和诱导的情况下,能自觉的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并反映出“表现欲”的情感冲动而付诸行动。此时,教师要首先善于由此及彼的把学生的这一表现巧妙地引导到与此相关联的体育课堂之中。其次教师要创造学生有“用武之地”的外部条件。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组织各中小型多样的比赛,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学与教育目的紧密结合,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之终身受益。
二、结论
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探索和分析,从体育教学角度观察发现: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必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特征; 培养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64-001
青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心里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容易产生自卑感,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羡慕虚荣,遇到挫折也较容易灰心,泄气,退缩,自制力差,有时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各种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单调性,面对父母、老师寄予的厚望,形成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严重者选择逃避、离家出走、拒绝上学等现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类似心理特征,这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这种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一、理论分析
1.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初中生有着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应注意去维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可能老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而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1.1表扬面要宽、批评面宜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受表扬之后的学生积极性容易调动,兴奋性高,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发挥较好;而批评不当,容易造成学生缺乏信心,情绪低沉、惊慌、恐惧,影响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体育委员等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那些“差生”中的闪光点,尽可能缩小批评面,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
1.2表扬宜明,批评宜暗。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事和人,教师可以直接点名,根据事情的缘由进行当众表扬。而批评则不然,应尽可能避免当众批评,尤其是对某些性格内向型学生更不可轻易点名批评。否则,既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1.3表扬要注意艺术性,批评要注意严肃性。有丰富表情的表扬比平淡表情更能激励人。我们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的效果是激励,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批评要注意严肃性,忌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更不可不了解情况而随意批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是为我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改善学生情绪障碍
2.1跳远项目。女生害怕跳不进沙坑,即使勉强跳过去的学生样子也不好看,还弄得满身是沙子,这样更没有学生愿意跳了,教师首先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恢复自信,对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再以小组比赛形式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也提高了,而且获得了成功。
2.2跑类项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到跑,特别是耐久跑,往往很反感,有抵触情绪,容易产生退缩、泄气、害怕的心理。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了解学生产生惧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顽强意志去克服困難,战胜自己。
3.满足需要,保持兴趣,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3.1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并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发现那些外露、活泼学生的表现欲,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利用以上提到的表扬与批评的适当方法对他们加以评价。
3.2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珍惜保护。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让学生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用爱心对学生的表现欲表示称赞、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学生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用一两句“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给学生泼冷水,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3.3精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由于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不用教师启发和诱导的情况下,能自觉的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并反映出“表现欲”的情感冲动而付诸行动。此时,教师要首先善于由此及彼的把学生的这一表现巧妙地引导到与此相关联的体育课堂之中。其次教师要创造学生有“用武之地”的外部条件。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组织各中小型多样的比赛,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学与教育目的紧密结合,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之终身受益。
二、结论
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探索和分析,从体育教学角度观察发现: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必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