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而初中生又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体育教学摆脱传统教学的枯燥与古板,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心理特征; 培养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64-001
  
  青少年期的学生身心处于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心里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容易产生自卑感,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时好高骛远,羡慕虚荣,遇到挫折也较容易灰心,泄气,退缩,自制力差,有时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各种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单调性,面对父母、老师寄予的厚望,形成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恐惧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严重者选择逃避、离家出走、拒绝上学等现象,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类似心理特征,这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这种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一、理论分析
  1.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初中生有着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师应注意去维护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可能老师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而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给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采取相应的表扬与批评,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1.1表扬面要宽、批评面宜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受表扬之后的学生积极性容易调动,兴奋性高,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发挥较好;而批评不当,容易造成学生缺乏信心,情绪低沉、惊慌、恐惧,影响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以表扬为主,既要表扬体育委员等积极分子,也要特别注意那些“差生”中的闪光点,尽可能缩小批评面,更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错误而对全组乃至全班进行批评,否则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
  1.2表扬宜明,批评宜暗。教学中发现了值得表扬的事和人,教师可以直接点名,根据事情的缘由进行当众表扬。而批评则不然,应尽可能避免当众批评,尤其是对某些性格内向型学生更不可轻易点名批评。否则,既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1.3表扬要注意艺术性,批评要注意严肃性。有丰富表情的表扬比平淡表情更能激励人。我们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的效果是激励,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批评要注意严肃性,忌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更不可不了解情况而随意批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是为我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改善学生情绪障碍
  2.1跳远项目。女生害怕跳不进沙坑,即使勉强跳过去的学生样子也不好看,还弄得满身是沙子,这样更没有学生愿意跳了,教师首先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恢复自信,对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再以小组比赛形式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也提高了,而且获得了成功。
  2.2跑类项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到跑,特别是耐久跑,往往很反感,有抵触情绪,容易产生退缩、泄气、害怕的心理。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了解学生产生惧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顽强意志去克服困難,战胜自己。
  3.满足需要,保持兴趣,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3.1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欲。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并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肯定。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发现那些外露、活泼学生的表现欲,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利用以上提到的表扬与批评的适当方法对他们加以评价。
  3.2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珍惜保护。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学生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时,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让学生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用爱心对学生的表现欲表示称赞、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学生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用一两句“你不行”“就你显能耐”之类的话给学生泼冷水,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3.3精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由于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不用教师启发和诱导的情况下,能自觉的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并反映出“表现欲”的情感冲动而付诸行动。此时,教师要首先善于由此及彼的把学生的这一表现巧妙地引导到与此相关联的体育课堂之中。其次教师要创造学生有“用武之地”的外部条件。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组织各中小型多样的比赛,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学与教育目的紧密结合,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之终身受益。
  二、结论
  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探索和分析,从体育教学角度观察发现: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保护,必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科学地归纳了铁路物流项目开发的三个阶段和十大要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要素的构成和具体操作实施办法,并针对物流化运作的八大步骤进行了流程化分解和展开介绍。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在这新理念之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目前一线体
摘 要: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与人的健康悉悉相关。本文通过分析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及营养要求,为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关键词:健康饮食习惯; 运动方式中图分类号:G8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72-001一、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1.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把《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化学教师必须认真重视积极探索的课题。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18-001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摘 要:“使广大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这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锻炼习惯,他们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才能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应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摘要:本文对各个观点进行梳理,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特点、影响,以及面对保护主义所产生的新特点我国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关键词:战略转型;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对策一、我国外贸战略转型大提速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刊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一位家庭主妇尝试在一年中坚持不买中国商品,一年后她得出结论:“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一团糟。”短短几年如此惊人的飞跃令世界震惊。中国一方面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另一方
摘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关键词:语文学习; 激发兴趣; 教学增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16-001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都在课堂上完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在两方面做过尝试,觉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
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的复兴和昌盛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以优质的师资为保障。因此教师的整体水平关系到我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应该关注教师生
摘 要:美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习中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美的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问题,教学中要提倡“美读”,体验情感美,还在教育学生有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关键词:初中语文;美感; 审美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