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教学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怎样才是真正的参与?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思维参与;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中学课堂,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那么怎样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呢?
  镜头一:在某节公开课上,教师布置完要谈论的问题及要求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有的同学抢着发言,而有的学生似乎事不关己,甚至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也毫不感兴趣。少数人的参与是真正的参与吗?
  镜头二:在某优质课比赛中,教师讲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问题时要求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很热烈,也能准确回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回答大都是课本上现成的内容,很少有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堂课学生发言积极,但是回答问题就是真正的参与吗?
  以上两种情况我们不妨叫作“伪参与”,这样的“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没有多大的触动,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实质上只是传统教学中“满堂”“哄堂”现象的翻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我认为合作学习绝不是少数学生的合作,新课程提倡的参与绝不是形式上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参与。究竟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提高学生思维参与的意识
  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参与。
  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师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奇异的想法,教师要适当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建立起一种互尊互爱的民主关系。为此,我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发生了转变。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采访身边的老人,并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由学生选出主持人、各组发言人来介绍相关知识,并让学生演讲“我看改革开放30年”。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建立起了自信心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参与的欲望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应付环境时,如果环境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环境对学习者就没有什么新的挑战,任务本身也就变的枯燥无味,学生就没有真正去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如在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是不是说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的说“是”,但是经过阅读却发现并非如此,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动。
  三、设置趣味活动,创造学生思维参与的机会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有的同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甚至连思考的欲望都没有。这或许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发言的兴趣,给学生营造更多参与的机会。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就没有思维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不同的活动情景,创造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在讲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编小品来反映统一前后的不同。在课堂上,参与表演的同学深刻体会到未统一前人民交流存在障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统一后一切井然有序。而观看小品的同学也不仅仅是旁观者,他们根据小品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课堂中不时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和同学们的笑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四、立足社会生活,激发学生思维参与的兴趣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学习对现实有用的历史。因此,在授课中要有的放矢,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较强的时代性,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这样既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贞观之治”时,我让学生反思:“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用人才?”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快讨论出答案:(1)创设环境,“桔生淮南为桔,在淮北为枳”。(2)给特殊人才设特区,树立品牌效应。(3)信任无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通过讨论,扩大信息交流,对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倡导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要营造自由、民主、快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钟启泉、崔允郭 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浓度预测预报及其误差从环境监测及气象预报的角度上进行分析 ,总结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对提高预报的准确性等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汽车牌照的国家,自从1892年8月14日《巴黎警察条例》颁布之后,法国汽车牌照的发放变得更加正规和制度化。按照《条例》的规定,金属牌照上必须包括车主姓名、地址和登记的号码等内容,牌照要求挂在汽车左侧随时都能看见的位置。
本文就如何实现英语课堂的高效,避免无效甚至是低效课堂进行探讨,从互动活动的作用、优势以及它的实施办法方面作出了阐述,并进一步为该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做了分析。
光纤接续后光线传输到接头处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量称之为熔接损耗或接续损耗。由于光纤接续质量是影响光纤线路传输损耗的客观方面,作业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现将这
摘要:学校的外科实验室不仅是高职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地,而且是学生学会操作和提高技能的场所。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提高医学技能要求,这是摆在我们实验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外科学 实验室开放 技能操作    0 引言  学校的外科实验室不仅是高职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地,而且是学生学会操作和提高技能的场所。作为一名外科实验室的老师,在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实训
【摘 要】问题教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曾在古希腊中就出现了问题教学法。随着课程改革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问题教学法也逐渐受到了教学界的重视,其在课堂上的应用范围也随着推广。本文主要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问题教学法作为研究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创设适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
故障现象:一辆中兴皮卡教练车,行驶里程近8万km。该车怠速时发动机抖动,加速性能不良,尤其是由低档换入高档后,提速时“顿车”严重,急加速时更加明显,但发动机故障指示灯未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