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苏州的中考作文题是《晨》,放眼苏州这几年的中考作文均普遍降低了审题难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放宽审题要求并非毫无限制,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因审题不清而出现作文走题、偏题的现象。
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握住作文题目所限制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关于审题的技巧应该向学生灌输以下几点。
一、抓本与象的交叉点,多问为什么
以去年的中考题为例,“晨”的本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本义中得到早晨,一日之始等相关信息。“晨”的象征义又是什么?从本义出发探寻象征义,关键是把握交叉点,“晨”字本与象的交叉点就应该是强调事物的起点,找到了本与象之间的交叉点,就可以初步确定作文写作的范围。我们从本义出发可以直接写关于晨的写景散文;当然我们还可以由本与象的交叉点出发,想到陶渊明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首励志诗,写时不我待;还可以直接从象征义出发写人生之晨,生命之始。
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可以表现在“补全”文题字面以外未出现的词语。命题的基本要求是简练,许多在行文中必须写清楚的内容,未必都出现在题目中;但对写作者而言,必须把这些题目中未曾出现而又必须在行文中写清楚的“空白”“挖”出来,“补”上去。例如:以“牵挂”为话题作文。题目“牵挂”是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它首先省略了“牵挂”的主语和宾语,“谁”在“牵挂”(文章的中心人物)?“牵挂”“谁”或“什么”(某人、某事、某物,多指不知现在的情况或未解决之事)?其次它还省略了状语:“为什么”“牵挂”(多出于爱、同情、担心、思念、忧虑、关注等)?如何“牵挂”的(割舍不下、刻骨铭心、寝食不安等)?学生审题时只要多问几个问题,就不难“补全”文题——(谁)(为什么)(如何)牵挂(谁或什么),从而准确把握文章要写哪些内容而不致遗漏;学生还可进一步比较几个问题的重要程度,明确重点应写“如何”“牵挂”,而略写“谁”牵挂“谁”或“什么”以及“为什么”“牵挂”。
二、由“已知”激发灵感,寻找“象外之旨”
对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不仅应理解其表层意义,还要仔细推敲其深层含义。如半命题作文《其实,_________不(很)简单》中的“其实”,含转折义,它暗示作者,在自己得出“________不(很)简单”这个感悟或结论之前,有人(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曾经一度与此相反,后来,通过事实的教育才获得了正确认识。学生审题时如能准确揭示“其实”的隐含意义,就会知道,文章题材应当选取那些貌似简单而并不简单(貌似不简单而其实简单),现象与本质、结果与预料不一致的人、事、物。如进一步思考,学生还可明确,文章当以写清事件过程为主,然后水到渠成,得出“不(很)简单”的结论。在揭示文题深层含义时,要注意多琢磨副词。如文题《他(她)也是我的老师》中的“也”就暗示作者,所写对象“他(她)”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老师”,“他(她)”的职业和身份并非“老师”,但“他(她)”在某一方面、某一点、某一件事上的做法和品格又与“老师”有共同之处。“副”词不“副”,题眼往往在文题的修辞限制性词语上。当学生吃准了副词“也”字,就不会选错写作对象而偏题、走题了。如果我们在作文的审题教学中不断加强灌输,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做到由文题中的“已知”激发灵感,寻找“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三、立足提示语,寻找突破口
为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选择恰当题材,同时也给文章内容以必要限制,防止信马由缰、漫无边际,近年来的中考题目无论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命题者常在文题或话题前设计一段提示语,这段提示语并非可有可无的题外话,它常常蕴含着命题意图。审题时挖掘、提取隐含信息,也应包括提示语在内。不少学生往往忽略提示语或被提示语所束缚,文章要么偏离命题指向,要么是题材雷同;而有的学生或囿于提示语本身扩写成故事;或大谈感悟,写成读后感;或疏漏了提示语中的“你”,写他人如何如何,而不是写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所有这些,都是忽视提示语或没有吃透提示语的隐含信息所致。
四、链接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
在写作文,特别是在考试作文时候,学生必须面临自己独立审题,对于中学生来讲应该是具备很多的不可预料性,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回忆已经练习过的作文素材,已经学过的课文,已经看过的电影,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反复对比,可以让学生在审题中少走弯路,直抓要领。
苏教版初中语文的前四册内容安排基本是从多彩的生活入手,按照生活的不同领域来组合单元。“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长征组歌”、“江山多娇”、“人与环境”、“高新科技”、“道德修养”、“人生体验”等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在审题中提供思绪。
总之,引导学生在审题中多思考、多挖掘、多提炼,可以将文题化笼统为具体,化浑沌为清晰,化远为近,化大为小,链接作者自身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让学生把握主题,同时还可以做到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就可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实现准确而“有创意的表达”。■
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握住作文题目所限制的内容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关于审题的技巧应该向学生灌输以下几点。
一、抓本与象的交叉点,多问为什么
以去年的中考题为例,“晨”的本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本义中得到早晨,一日之始等相关信息。“晨”的象征义又是什么?从本义出发探寻象征义,关键是把握交叉点,“晨”字本与象的交叉点就应该是强调事物的起点,找到了本与象之间的交叉点,就可以初步确定作文写作的范围。我们从本义出发可以直接写关于晨的写景散文;当然我们还可以由本与象的交叉点出发,想到陶渊明的“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首励志诗,写时不我待;还可以直接从象征义出发写人生之晨,生命之始。
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可以表现在“补全”文题字面以外未出现的词语。命题的基本要求是简练,许多在行文中必须写清楚的内容,未必都出现在题目中;但对写作者而言,必须把这些题目中未曾出现而又必须在行文中写清楚的“空白”“挖”出来,“补”上去。例如:以“牵挂”为话题作文。题目“牵挂”是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它首先省略了“牵挂”的主语和宾语,“谁”在“牵挂”(文章的中心人物)?“牵挂”“谁”或“什么”(某人、某事、某物,多指不知现在的情况或未解决之事)?其次它还省略了状语:“为什么”“牵挂”(多出于爱、同情、担心、思念、忧虑、关注等)?如何“牵挂”的(割舍不下、刻骨铭心、寝食不安等)?学生审题时只要多问几个问题,就不难“补全”文题——(谁)(为什么)(如何)牵挂(谁或什么),从而准确把握文章要写哪些内容而不致遗漏;学生还可进一步比较几个问题的重要程度,明确重点应写“如何”“牵挂”,而略写“谁”牵挂“谁”或“什么”以及“为什么”“牵挂”。
二、由“已知”激发灵感,寻找“象外之旨”
对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不仅应理解其表层意义,还要仔细推敲其深层含义。如半命题作文《其实,_________不(很)简单》中的“其实”,含转折义,它暗示作者,在自己得出“________不(很)简单”这个感悟或结论之前,有人(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曾经一度与此相反,后来,通过事实的教育才获得了正确认识。学生审题时如能准确揭示“其实”的隐含意义,就会知道,文章题材应当选取那些貌似简单而并不简单(貌似不简单而其实简单),现象与本质、结果与预料不一致的人、事、物。如进一步思考,学生还可明确,文章当以写清事件过程为主,然后水到渠成,得出“不(很)简单”的结论。在揭示文题深层含义时,要注意多琢磨副词。如文题《他(她)也是我的老师》中的“也”就暗示作者,所写对象“他(她)”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老师”,“他(她)”的职业和身份并非“老师”,但“他(她)”在某一方面、某一点、某一件事上的做法和品格又与“老师”有共同之处。“副”词不“副”,题眼往往在文题的修辞限制性词语上。当学生吃准了副词“也”字,就不会选错写作对象而偏题、走题了。如果我们在作文的审题教学中不断加强灌输,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做到由文题中的“已知”激发灵感,寻找“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三、立足提示语,寻找突破口
为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选择恰当题材,同时也给文章内容以必要限制,防止信马由缰、漫无边际,近年来的中考题目无论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命题者常在文题或话题前设计一段提示语,这段提示语并非可有可无的题外话,它常常蕴含着命题意图。审题时挖掘、提取隐含信息,也应包括提示语在内。不少学生往往忽略提示语或被提示语所束缚,文章要么偏离命题指向,要么是题材雷同;而有的学生或囿于提示语本身扩写成故事;或大谈感悟,写成读后感;或疏漏了提示语中的“你”,写他人如何如何,而不是写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所有这些,都是忽视提示语或没有吃透提示语的隐含信息所致。
四、链接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
在写作文,特别是在考试作文时候,学生必须面临自己独立审题,对于中学生来讲应该是具备很多的不可预料性,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回忆已经练习过的作文素材,已经学过的课文,已经看过的电影,有没有相关的信息,反复对比,可以让学生在审题中少走弯路,直抓要领。
苏教版初中语文的前四册内容安排基本是从多彩的生活入手,按照生活的不同领域来组合单元。“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长征组歌”、“江山多娇”、“人与环境”、“高新科技”、“道德修养”、“人生体验”等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在审题中提供思绪。
总之,引导学生在审题中多思考、多挖掘、多提炼,可以将文题化笼统为具体,化浑沌为清晰,化远为近,化大为小,链接作者自身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让学生把握主题,同时还可以做到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就可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实现准确而“有创意的表达”。■